2019年7月18日,小學語文特級教師李吉林去世!
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發表文章追憶李吉林,他這樣說:
「今天,她音容已逝,但精神永遠留在我們心中。正是:情懷教育,深愛兒童,堅守三尺講臺教書育人;紮根大地,不斷創新,首創情境教育理論體系。」
今天,我們一起讀一讀顧明遠追憶李吉林的文章,感受李老師對教育的情懷、對兒童的深愛……
斯人已逝,童心永存。長歌當哭,以志紀念。
把全部心靈獻給兒童
顧明遠
李吉林教育理論體系的形成,標誌著中國特色的、原創的教育理論學派的出現和成熟。這是李吉林的最大收穫,也是對我國教育理論的最大貢獻。
今年春節收到了李吉林老師寄來的年曆,還通了電話,互祝春節快樂。7月18日忽然噩耗傳來,她離我們而去。這個事實,實在難以讓人接受。悲痛之餘,想想我們的友誼、她對基礎教育的貢獻,懷念和敬愛之情油然而生。
我們是在1981年於長沙召開的中國教育學會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會理事會上認識的,至今已有38年。除了在中國教育學會和其他教育問題研討會上見面外,我還多次參加了李吉林情境教育思想研討會。每年春節我們都互通電話,互致問候,有深厚友誼。
李吉林是在中國大地上創造情境教育理論體系的教育思想家和教育實踐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開出的一朵教育奇葩,對中國基礎教育的改革和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我曾經講,教師的成長需要經過五項修煉,即意願、錘鍊、學習、創新和收穫。李吉林就是經過這五項修煉成長起來的教育家。
李吉林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兒童,研究兒童,這就是她做教師的意願。60多年的教育生涯,她把整個心靈都獻給了兒童。她滿懷童心、愛心,時刻離不開兒童。據說,她病了,選擇的醫院就在學校旁邊,窗戶對著學校,每一天都要推開窗戶,看看學校孩子的活動,聽聽兒童歡笑的聲音。每個人聽到這些,都會潸然淚下。這是什麼感情?這是她對教育深沉的愛、對兒童灼熱的愛。她說:「愛,是好老師的第一素養。」
李吉林開展情境教育實驗,並不是一帆風順的。當初遇到了許多困難,有些老師對她不理解。她曾經向我訴說過遇到的困難和苦悶,我非常理解。但她矢志不渝、心無旁鶩,不斷錘鍊、不斷創新,克服了重重困難,終成正果。
李吉林勤於學習,善於學習。她在開展情境教育實驗的時候,為提高教育理論水平和專業水平,到上海華東師大拜劉佛年校長為師,進修教育理論、進修語言文學,不僅提高了教書育人的能力,而且極大地提高了個人的文化修養,透徹地悟出了教育的真諦。
李吉林在情境教育實踐中不斷創新。情境教育理論體系不是一下子就建立起來的,而是經過李吉林不斷錘鍊、不斷創新而不斷完善的。開始的時候,她進行情境教學,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等理論探索兒童認知的規律,把兒童的注意、觀察、思維、想像和非智力因素調動起來,促進兒童智能、情感、品質的發展。第二步,把情境教學拓展為情境教育,不限於教學,而是關注兒童認知、思維、社會情緒、人格養成的全面發展。第三步又把情境教育拓展到各學科,逐步形成了獨特的情境課程。提出「兒童—知識—社會」這三個情境課程的維度,並概括為「以美為境界、以情為紐帶、以思為核心、以兒童活動為途徑、以周圍世界為源泉」的操作要義。這對我國課程教學理論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從情境教學的探索,到情境教育的構建,再到情境課程的開發,這就是李吉林教育思想從實踐到理論,又從理論回到實踐的深入過程,也是李吉林教育思想的三部曲。
李吉林教育理論體系的形成,標誌著中國特色的、原創的教育理論學派的出現和成熟。這是李吉林的最大收穫,也是對我國教育理論的最大貢獻。
李吉林能有這樣的成就,是與她的為人和她的精神境界分不開的。她一生追求兒童身心、情感、智慧、人格全面發展,她對教育事業滿懷真摯情感、對兒童充滿摯愛,她淳樸、善良、高尚的內心世界,她靈動而質樸的教風、文風,是真、善、美的化身,是教師的楷模。今天,她音容已逝,但精神永遠留在我們心中。正是:
情懷教育,深愛兒童,
堅守三尺講臺教書育人;
紮根大地,不斷創新,
首創情境教育理論體系。
與李吉林相關的文章:
淚別李吉林老師!最好的送別,是牢記;最好的追憶,是前行……
悲痛!情境教育創始人李吉林老師去世!她曾說,把青春獻給孩子們,值得 | 關注
跟名師李吉林學學這5個做科研的秘訣!
原來語文課可以上得這樣美——李吉林《螢火蟲》教學視頻來啦
李吉林致教師:想收穫成長究竟從哪裡「突破」?
揭秘獲國家大獎的情境教育究竟怎樣創建——李吉林八個臺階的故事告訴你!
20句話,助你做個好老師——著名特級教師李吉林的教育格言
李吉林:這5點,讓你勝任語文教師!
文章來源 | 中國教育報 2019年7月25日 03版 理論周刊 · 教育科學
責任編輯 | 杜京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