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全部心靈獻給兒童

2020-12-01 中國教育新聞網

李吉林教育理論體系的形成,標誌著中國特色的、原創的教育理論學派的出現和成熟。這是李吉林的最大收穫,也是對我國教育理論的最大貢獻。

今年春節收到了李吉林老師寄來的年曆,還通了電話,互祝春節快樂。7月18日忽然噩耗傳來,她離我們而去。這個事實,實在難以讓人接受。悲痛之餘,想想我們的友誼、她對基礎教育的貢獻,懷念和敬愛之情油然而生。

我們是在1981年於長沙召開的中國教育學會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會理事會上認識的,至今已有38年。除了在中國教育學會和其他教育問題研討會上見面外,我還多次參加了李吉林情境教育思想研討會。每年春節我們都互通電話,互致問候,有深厚友誼。

李吉林是在中國大地上創造情境教育理論體系的教育思想家和教育實踐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開出的一朵教育奇葩,對中國基礎教育的改革和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我曾經講,教師的成長需要經過五項修煉,即意願、錘鍊、學習、創新和收穫。李吉林就是經過這五項修煉成長起來的教育家。

李吉林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兒童,研究兒童,這就是她做教師的意願。60多年的教育生涯,她把整個心靈都獻給了兒童。她滿懷童心、愛心,時刻離不開兒童。據說,她病了,選擇的醫院就在學校旁邊,窗戶對著學校,每一天都要推開窗戶,看看學校孩子的活動,聽聽兒童歡笑的聲音。每個人聽到這些,都會潸然淚下。這是什麼感情?這是她對教育深沉的愛、對兒童灼熱的愛。她說:「愛,是好老師的第一素養。」

李吉林開展情境教育實驗,並不是一帆風順的。當初遇到了許多困難,有些老師對她不理解。她曾經向我訴說過遇到的困難和苦悶,我非常理解。但她矢志不渝、心無旁鶩,不斷錘鍊、不斷創新,克服了重重困難,終成正果。

李吉林勤於學習,善於學習。她在開展情境教育實驗的時候,為提高教育理論水平和專業水平,到上海華東師大拜劉佛年校長為師,進修教育理論、進修語言文學,不僅提高了教書育人的能力,而且極大地提高了個人的文化修養,透徹地悟出了教育的真諦。

李吉林在情境教育實踐中不斷創新。情境教育理論體系不是一下子就建立起來的,而是經過李吉林不斷錘鍊、不斷創新而不斷完善的。開始的時候,她進行情境教學,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等理論探索兒童認知的規律,把兒童的注意、觀察、思維、想像和非智力因素調動起來,促進兒童智能、情感、品質的發展。第二步,把情境教學拓展為情境教育,不限於教學,而是關注兒童認知、思維、社會情緒、人格養成的全面發展。第三步又把情境教育拓展到各學科,逐步形成了獨特的情境課程。提出「兒童—知識—社會」這三個情境課程的維度,並概括為「以美為境界、以情為紐帶、以思為核心、以兒童活動為途徑、以周圍世界為源泉」的操作要義。這對我國課程教學理論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從情境教學的探索,到情境教育的構建,再到情境課程的開發,這就是李吉林教育思想從實踐到理論,又從理論回到實踐的深入過程,也是李吉林教育思想的三部曲。

李吉林教育理論體系的形成,標誌著中國特色的、原創的教育理論學派的出現和成熟。這是李吉林的最大收穫,也是對我國教育理論的最大貢獻。

李吉林能有這樣的成就,是與她的為人和她的精神境界分不開的。她一生追求兒童身心、情感、智慧、人格全面發展,她對教育事業滿懷真摯情感、對兒童充滿摯愛,她淳樸、善良、高尚的內心世界,她靈動而質樸的教風、文風,是真、善、美的化身,是教師的楷模。今天,她音容已逝,但精神永遠留在我們心中。正是:

情懷教育,深愛兒童,堅守三尺講臺教書育人;

紮根大地,不斷創新,首創情境教育理論體系。

(作者系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

《中國教育報》2019年07月25日第3版 

相關焦點

  • 顧明遠追憶李吉林:把全部心靈獻給兒童|關注
    把全部心靈獻給兒童 顧明遠李吉林教育理論體系的形成,標誌著中國特色的、原創的教育理論學派的出現和成熟。這是李吉林的最大收穫,也是對我國教育理論的最大貢獻。李吉林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兒童,研究兒童,這就是她做教師的意願。60多年的教育生涯,她把整個心靈都獻給了兒童。她滿懷童心、愛心,時刻離不開兒童。據說,她病了,選擇的醫院就在學校旁邊,窗戶對著學校,每一天都要推開窗戶,看看學校孩子的活動,聽聽兒童歡笑的聲音。每個人聽到這些,都會潸然淚下。
  • 百姓故事|從留守兒童到留守兒童的「心靈慰藉師」
    李光敏也曾是重慶的一名留守兒童,飽受分離之痛的青少年時光,讓她在從事公益事業後致力於關懷無數個「曾經的自己」,成為一名留守兒童「心靈慰藉師」。60斤廢紙筒為小蜜蜂築一個五彩斑斕的巢,小石頭和樹枝拼成一幅畫,這是鄉村孩子的藝術作品,也是李光敏溫暖孩子的一種途徑。
  • 臺灣音樂人小蟲將把新作《你身邊還有我們》獻給四川災區兒童
    新華社北京6月6日專電(記者汪湧、王昊飛)記者從北京紅十字基金會「奧運之星」保障基金獲悉,臺灣知名音樂人小蟲近日創作群星演唱歌曲《你身邊還有我們》,並將在近日的發片儀式上將其獻給四川地震災區兒童。
  • 關懷無數個「曾經的自己」 80後妹子從留守兒童到留守兒童的「心靈...
    這句話戳中無數留守兒童父母的酸楚和無奈。李光敏也曾是重慶的一名留守兒童,飽受分離之痛的青少年時光,讓她在從事公益事業後致力於關懷無數個「曾經的自己」,成為一名留守兒童「心靈慰藉師」。結合關注多年《中國留守兒童心靈狀況白皮書》及實戰經驗,李光敏發現,留守兒童面臨最大的問題並非經濟困難,而是長期與父母分隔兩地造成的心理問題。相當一部分留守兒童,自我評價嚴重偏低,換句話說,就是自卑,嚴重缺乏自我認同。同時,一直以來家庭和學校「離農教育」論調,也影響著孩子們對家鄉的認同感。
  • 快評慢談丨用音樂滋養留守兒童心靈
    快評慢談丨用音樂滋養留守兒童心靈 2020-11-11 20:20:52 據介紹,這所學校四面青山連綿,有留守兒童1361人,佔學生總數近9成。學校專門挑選孤僻、叛逆或家庭特別困難的孩子組成合唱團,教會他們唱歌。  對留守兒童來說,學校能有個合唱團真挺難得。從七八歲開始,父母外出務工,筆者就成為留守兒童,學校開設的主要課程除了語文就是數學,音樂課則可有可無。這是挺無奈的現實。
  • 兒童節目"七彩星球"欄目2007年走入孩子心靈
    兒童節目"七彩星球"欄目2007年走入孩子心靈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14日 17:57 來源:CCTV.com       新年新氣象, 「七彩星球」新欄目隆重登場, 「七彩星球」作為獻給小朋友新年的禮物,將在中國教育一套與小朋友們見面,快樂七彩星球, 激情一路延續!
  • 明光市「添翼護航 心靈守望」兒童青少年心理援助志願服務項目
    隨著社會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明光市外出務工人員居多,留守、貧困及單親的兒童青少年也相對較多。他們對周圍環境的適應,對人際關係的選擇、學習等方面的壓力都成倍增長。開展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輔導工作,及時預防幹預心理健康問題,對個人、家庭、社會都至關重要。為此,天易心理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組織開展「添翼護航 心靈守望--兒童青少年心理援助」項目,應用心理學專業知識,針對兒童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心理問題,有的放矢,開展靶向援助,提升每位參與的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幫助他們在成長中培養健全的人格、自信自強的精神品質,樹立積極健康的理想信念和生活目標。
  • 從一場公益走進自閉兒童的純美心靈
    四月也是自閉症兒童關愛月,活動現場主要是自閉症兒童公益畫展,展示了33幅由自閉症兒童創作的畫作,說實話,這些作品雖然比我水平要高,但是也並不是什麼表面意義上的優秀作品,但是它們給我帶來的心靈衝擊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說洗禮了我步入社會後日益浮躁的內心。
  • 《城南舊事》的兒童敘事策略:家園是永恆的誘惑和心靈的歸宿
    隨著「兒童本位」現代兒童觀的提出,兒童獲得了獨立人格的尊重,具有與成人同等的地位,獲得了與成人同等的話語權。與此同時,作家們也試圖以純潔的童心來淨化人們早已變得粗糙的心靈,於是對不可復返的童年的追憶構成了成人作家們尋找精神家園的最基本內容之一,他們重新使自己「回到」童年,以兒童的眼光、態度、思維方式、價值取向組織素材打量世界,去重新詮釋和描繪外在的世界,透過兒童純真的眼光還原生活的本真狀態。
  • 畢淑敏「給孩子的心靈成長書」:喚起心靈的感動
    「給孩子的心靈成長書」畢淑敏 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畢淑敏還是一位心理學家,她了解兒童心理,善於捕捉兒童的心理變化,並相應提出解決之道。畢淑敏專為青少年創作的「給孩子的心靈成長書」系列叢書,用充滿母性光輝的文字、豐富真切的人生經驗、透徹心扉的成長期盼,為孩子們開設了一堂堂有趣而真摯的心靈成長課,妥善解決成長過程中的心靈謎題。  「成長不僅是青春期的拔節,還是人生都在進行的過程,你能夠看到自己身心的變化,甚至人生休止符的到來。
  • 狗狗具有撫慰心靈的能力,天真可靠的它們,是如何治療自閉兒童的
    人們常說,狗狗有撫慰心靈的能力,這種說法是對的,因為在世界各地,都有不少的狗狗被人類訓練成為治療犬,通過自己毛茸茸的身體,以及純潔的心靈,通過這些人類所沒有的特質,來撫慰人們的心靈。它們雖然不會說話,但是比人類更能觸碰到別人的心靈。
  • 信陽潢川三小安排心理團輔課,激勵留守兒童做有心靈韌勁兒的人
    河南商報記者 肖風偉 通訊員 甕啟兵 張紅為關心關愛留守兒童,全面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6月24日上午,信陽潢川三小特邀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信陽市溮河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中心首席諮詢師、陽光姐姐郭鑫芳,為五年級留守兒童送上一場溫暖的心理健康團輔活動
  • 泰安市寧陽縣鶴山鎮:「課後公益課堂」成留守兒童心靈港灣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日訊在泰安市寧陽縣鶴山鎮侯家莊村,有一個「課後公益課堂」,是為農村留守兒童「課後服務」而開設的。孩子們每天放學後在這裡讀書,做遊戲,學習傳統文化,在外打工的家長也能安心工作,沒有後顧之憂。
  • 來自高山鄉的報告丨留守兒童想媽媽 向「心靈小屋」傾訴
    老師們在接受記者採訪中,不約而同地提到一個現象:學校留守兒童多,其中許多又是單親家庭。這種雙重屬性是學校學生構成的最大特點,也是教師們教書育人需要攻克的最大難點和重點。當地複雜的歷史和經濟狀況,造成留守兒童、單親家庭多。留守兒童的母親多來自雲南、貴州等地,有的甚至來自越南,生下孩子後,有的回到老家生活,有的則不辭而別、不知所蹤。
  • 兒童患上抽動症怎麼辦?肇慶心靈修復名師為你解惑
    獻仁心,施仁術,   精神科醫生為廣大患者修復心靈,   肇慶市名中醫、副主任中醫師、   肇慶市第三人民醫院門診部副主任謝汪傳   就是這樣一名心靈修復師。
  • 關愛自閉症兒童:感受春的氣息 讓蝴蝶叩開幼小心靈
    蝴蝶棚裡,一隻只舞動的彩蝶扣動著孩子們封閉的心靈;一架前蘇聯軍用運輸機改裝的飛行體驗倉讓孩子們開闊了眼界;新穎的電動恐龍、絢麗的風車區……都在昭示著一個共同的主題:「孩子,打開你的心扉吧,這個世界充滿了讓你感興趣的東西。」
  • 兒童成長過程的四個階段
    核心提示:可能絕大多數家長還沒有意識到,兒童的成長,是一個非常高級的生命創造過程。嬰兒從誕生的那一刻起,他就與生俱來擁有一個精神胚胎,這個精神胚胎,蘊含了兒童成長的全部密碼,兒童成長的過程實際是一個不斷破譯生命密碼,進行自我建構的過程。
  • 朱小蔓:與兒童心心相印的教師永遠不會被技術所替代|深切緬懷...
    她常說「我是長大的兒童」,說這話時,她充滿快樂和自豪,而我們總是聽得既新鮮又感動;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她那份願意終身獻給兒童、獻給小學教育的真摯,那種心無旁騖的純淨。我認為,正是因為有這種強烈的身份認同,她才會幾十年如一日不厭其煩地琢磨她研究的東西。通過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不斷對話,不斷寫作,一輩子只幹一件事,幹成了一件大事。
  • 母親節5款養生食譜獻給媽媽 母親節吃什麼好菜譜大全
    嬰兒在母親懷抱中哺育成長,從母親獲得最初的感情和思想……可以說精心培養兒童心靈的是婦女,是偉大的母親。本期傳統節日就帶你一起去了解一下母親節吃什麼好,下面一起來看一看吧。深深地蜷縮在暖暖的港灣中,甜甜地睡去,因為媽媽,用她全部的愛為我們擋住了所有的苦和痛。
  • 美麗心靈電影影評 現實與虛幻的納什
    《美麗的心靈》是一部關於真實天才極具人性的劇情片,影片講述了一位患有精神分裂但卻在博亦論和微分幾何學研究並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美國數學家約翰.福布斯.納什的生平。最後有一個片段是學者都將鋼筆獻給主人公納什,表示對他學術的敬仰,更是對他個人毅力的敬佩,全片達到了高潮,那一刻被深深震撼,感謝導演,讓我們看到這麼優秀的影片,感謝主演羅素.克勞,你用精湛的演技讓每部電影成為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