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淑敏「給孩子的心靈成長書」:喚起心靈的感動

2020-11-28 新華網客戶端

  「給孩子的心靈成長書」畢淑敏 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作為華語世界裡頗具影響力的女作家,畢淑敏被王蒙稱為「文學界的白衣天使」。她的文字優雅、平和,充滿愛意、美感與理解。閱讀她的作品,能從中看到哲思的視角和理性的深度,看到更廣闊的世界,並能不斷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和趣味,深切地感受閱讀的精彩與美妙。畢淑敏還是一位心理學家,她了解兒童心理,善於捕捉兒童的心理變化,並相應提出解決之道。畢淑敏專為青少年創作的「給孩子的心靈成長書」系列叢書,用充滿母性光輝的文字、豐富真切的人生經驗、透徹心扉的成長期盼,為孩子們開設了一堂堂有趣而真摯的心靈成長課,妥善解決成長過程中的心靈謎題。

  「成長不僅是青春期的拔節,還是人生都在進行的過程,你能夠看到自己身心的變化,甚至人生休止符的到來。成長,無法拒絕。」這是畢淑敏對成長所做的注釋。在「給孩子的心靈成長書」裡,畢淑敏以樸實真摯的語言講述愛的故事,讓讀者了解愛、學會愛,讓心底的愛永遠閃亮。在一個個簡短而又充滿哲理的故事裡,讀者能夠窺見人生的千姿百態、百轉千回,從而學會認識自己、相信自己,在成長中建立自信,做自己人生的主人,在成長的路上勇敢而堅定地走下去,並學會欣賞沿途最美麗的風景。在有關成長的故事背後,讀者能看到不同選擇可能帶來的結果,開始學會分析如何順利達到自己的目標,擺脫各種困擾和迷思,勇敢面對人生。在創作這套叢書時,畢淑敏以作家的身份和母親的角色,利用所學的心理學知識和作為心理諮詢師的工作經驗,提出自己對父母在子女成長過程中關於角色定位的一些看法,幫助父母進入孩子的世界,建立科學的相處模式,讓孩子在和諧友愛的家庭氛圍中快樂成長。

  這套叢書裡的每一個故事都來自於畢淑敏生活的真實經歷,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感情,不僅能引起讀者強烈的共鳴,使人獲得情感的薰陶和升華,還將給人以啟迪與深思,升華對真善美的認知與追求,挖掘青少年深層次思考的能力。不僅如此,畢淑敏關於人生和社會的解讀,能對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塑造起到助推作用,對青少年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著深遠的影響。

  書中,畢淑敏深厚的文化知識積累能拓寬讀者眼界。作者豐富的人生閱歷,能喚起讀者心靈最深處的感動。時代在不斷進步,這些文字以及背後的深意卻是優秀文化的沉澱,是廣大讀者生活力量的源泉,是對社會積極向上觀念的感召,激勵讀者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和希冀。

  教育家瓦·阿·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孩子的閱讀開始越早,閱讀同孩子的全部精神生活就越能有機地發生聯繫,閱讀時孩子的思維過程就越複雜,閱讀對孩子的智力的發展就越有裨益。」而優秀的作品還會帶給孩子更多的溫暖,讓他們陶醉在美好生活裡,度過冷暖未知的人生。

   (作者:耿磊)

相關焦點

  • 畢淑敏:讓自己幸福,是人生的第一要務!
    ",《畢淑敏的幸福課》《畢淑敏的心靈課》《畢淑敏的成長課》和《把人生過成喜歡的樣子》四本集體亮相,從幸福、心靈、成長、青春四個角度深挖人生的真相,同時攜手直擊廣大斜槓青年靈魂的"小林漫畫",給你帶來一段溫暖療愈的閱讀之旅。
  • 畢淑敏:文字背後溫情的「生活家」
    畢淑敏本身就是一部內涵豐富的書 畢淑敏的身份很多:醫生、心理師、作家,還有一個就是「生活家」。她的作品多與自己的職業角色有關,筆下流淌出的質樸文字,滲透著睿智、哲思和溫情。她所有的作品都是對生活的一種詮釋、對幸福密碼的破解,可以說她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生活家」。 文如其人。
  • 教育應該如何支撐孩子的心靈健康?
    一個不完整的假設,把孩子們心靈健康成長僅僅寄托在心理學之上,似乎只有受過心理學專業訓練的人才能在孩子們心靈健康生長方面有所作為,其他人都被這個假設「預置」在一邊。然而其他人,尤其是父母和其他科任老師們,完全可以並且應該在為孩子們心靈健康成長提供教育支持的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 心靈成長讀書會正式啟動
    2019年3月28日,「心靈成長讀書會」 正式啟動,近百位讀書會負責人參加了讀書會啟動儀式和授權儀式,同時讀書會負責人將接受運營管理系統培訓。讀書會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通過心靈語坊讀書會項目、線上線下交流、海外遊學、邀請國內外名師分享交流等一系列活動,推廣心靈成長方面的科普知識,提高公眾的心理健康意識,努力為公眾提供豐富的資源和機會,讓每個人藉由自己的療愈之路,能為這個國家或社會,帶來更多的愛與光的正面力量,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在現代生活中人們不可或缺的東西是手機,然而最大的問題是忘了讀書。
  • 蔣亞新:心靈成長是自己的功課
    特別是該節目2008年改版為武漢和湖北唯一一檔心理諮詢類夜間談話節目,該節目以紮實的心理諮詢與輔導知識為基礎,以濃厚的人文關懷為特色,以真實的心靈分享為途徑,以心靈成長為目的,為壓力巨大的人們提供一個疏導情緒、促進心靈成長的空間,營造出武漢夜空獨具魅力的聽覺享受。
  • 肯亞醫院孩子的慘狀宛如外星人!感動心靈的老照片
    這個世界上每天都在發生各種各樣的事情,有些事情總是讓人難忘,有些瞬間總會讓人無比感動。小編今天為大家奉獻了18張感動心靈的老照片,希望這個世界少一些痛苦,多一些愛。好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微課召集|孩子突然厭學「自閉」?心靈成長要這樣「補課」
    新的學期意味著孩子們迎來新的挑戰,在成長之路上繼續前行 。 然而,也有一些孩子似乎放慢了腳步,止步不前,甚至「掉隊」。 突然變得厭學,不願與人溝通,自說自話,煩悶不安...... 孩子出現這些表現,就是「自閉症」? 是什麼讓他們放慢腳步,封閉自我? 行為的反常,跟身體、大腦、情緒成長不同步有關嗎?
  • 《斷舍離》:感動自己是心靈的升華,徵服自己是人生的成熟
    如果你不想被煩惱禁錮心靈、囚禁靈魂,首先摒棄雜念,做到心無旁騖。《逆商》書中的年輕人就是自己捆綁自己,從而煩惱不能消除,幸而得到山洞老人的開導,才恍然大悟。如果沒人開導我們,這時我們就要自我審視一番,與其徒增傷悲,為何不從容一些呢?正如《菜根譚》書中而言:『疾風怒雨,禽鳥戚戚;霽日光風,草木欣欣。
  • 畫出心靈的感動
    梵谷雖已離世130年,但人們依舊可以通過欣賞他的畫作,感知曾經觸動畫家心靈的瞬間。生活,是創造的力量1853年,梵谷生於荷蘭津德爾特。從少時起,家庭生活與自然萬物為他提供了廣闊視野,荒野上的生命流轉觸動他的心靈,給他的孩提時代增添了無窮樂趣。
  • 用愛聆聽花開的聲音——讀《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有感
    書中師生之間的濃濃之情、名仕專家的智慧之情,讓我感慨萬千……感動於名師的細膩柔情,感動於名師的智慧真情,感動於師生之間溝通的真誠。就像書中所說,「教育無處不藝術,藝術無時不愛心。」 給我感觸最深的一句名言就是「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愛心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一顆赤子童心。「教育離不開愛心。」我覺得愛就是要保持一顆赤子的童心。
  • 《一個人仰望》不孤單 尋找自我心靈深處的感動
    《一個人仰望》的創作靈感來自於馮聰在北漂時的生活經歷,追逐夢想的種種過往。如果說《謊言》是一種寬容的愛,那《一個人仰望》就是尋找自我心靈深處的感動。馮聰用《一個人仰望》講述著: 每個人都渴望在生活中,工作中;感情中是能是一個完整的載體。一起成長,相親相愛;相輔相承,擁抱彼此;為愛奔跑。一切顯得固然很美好,也是我們所憧憬的。然而;人生有兩筆,一筆寫經歷,一筆寫成長。沒有經歷的人生是不完美的,只有經歷過懂得人情世故, 才會學會如何成長。
  • 【金薩滿】當薩滿遇見心靈成長
    當擁有薩滿能力的人,在人的層面進行心靈成長時,我相信他會更有力量!更如實地運用他自己和他所擁有的能力。當心靈成長的薩滿不斷覺知時,他能在意識和非常態意識(薩滿意識)中,更有自我覺察與洞見能力,更善於運用自己,他終究會遇見「道」。對於他來說:悟道得道,不過如此的大道至簡———去向內在與自己和諧,順應自然。
  • 關於心靈教育培訓 心靈海遊明裕導師提出如下建議
    身為美國博恩崔西國際學院培訓中國、臺灣馬來西亞師總教練、心靈海國際教育集團創辦人的遊明裕導師,深知教育培訓的意義重大,尤其是心靈教育的培訓。當心靈教育培訓這一領域逐漸被國人以「心理諮詢」或「藝術治療」來詮釋時,很多人開始意識到了這個時代帶給人的壓力和痛苦。
  • 心靈美好——《美麗心靈》
    心靈美好——《美麗心靈》2019-07-20不知道為什麼,突然之間想到了《美麗心靈》。僅僅只是一味輿論的魅力,再一次把納什教授放上了神壇,所以我們才會想起吧!記得那個時候看過不少書,也真的希望以後可以成為一個物理學家,真的算是當時自己心裡最想完成的事情!但是隨著教育以及社會的變遷以及認知,我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了,算是我自己放棄了自己吧,雖然有些其他的理由,但是畢竟都是理由,主觀上就是這樣的一個結果!
  • 《心靈奇旅》再造神奇世界 何炅毛不易致敬想像力
    此次出鏡的明星們,也與皮克斯有著深深的淵源——何炅曾為《美食總動員》、《怪獸大學》等經典擔綱配音,還為《玩具總動員4》一展歌喉;毛不易則為《尋夢環遊記》演繹催淚主題曲,感動億萬觀眾;而實力演員張若昀、郭麒麟則聯袂獻聲《1/2的魔法》中手足情深的精靈兄弟。新朋舊友此次以光影之名重聚一堂,共同放飛想像的翅膀,致敬創造的力量。
  • 張德芬攜新書在廣州與讀者「心靈交流」
    知名作家張德芬25日晚攜2018年新書《我們終將遇見愛與孤獨》現身廣州,作客墨爾大學墨讀會,與現場約500位讀者進行心靈交流,分享其自傳體新作以及新書背後的故事。  提及張德芬,讀者會想到她在2007年推出的首部作品《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本書在出版當年即入選噹噹好書榜,數次登上圖書開卷排行榜第一名。
  • 畢淑敏:經歷過磨難,一度懷疑自我存在的價值,用30年走出自卑
    但還是被發現了,音樂老師在全班同學面前,用輕蔑的眼神,難聽的話語羞辱畢淑敏歌唱水平。畢淑敏狼狽地離開,她強忍著心中不快,"但是又有什麼辦法呢"?"誰讓自己差勁?"後來一個女生攔住了她,讓她回去繼續唱歌。但前提是只張嘴,不說話!這件事深深影響了畢淑敏,以至於後期的她沉默寡言,常常獨自思考,自此自卑心理就此產生。17歲的人生該是什麼樣呢?
  • 一場穿越時空的心靈對話
    這是與自己心靈的一場對話,是對未來自己的無限期許。背上最初的行囊,帶上夢想和願望,向前奔跑吧,勇敢的少年!在2020最後一天的最後一節語文課上,三營中學的孩子們與自己進行了一場穿越時空的心靈對話。「年輪的信」——寫給一年後的自己。研支團老師介紹完活動之後,孩子們都躍躍欲試,迫不及待想要動筆去寫一封給自己的信。
  • 用愛撫慰創傷的心靈
    災害無情,人間有愛,無數事實證明,災害過去了,在重建支離破碎的家園中,心靈的重建更為緊迫。    近期來,繼四川茂縣山體垮塌災害之後,南方多地暴雨洪災接踵而至。大批的村莊毀於一旦,許多受災群眾流離失所,飽受著生與死的考驗。
  • 畢淑敏:生命地圖(圖)
    面對成功的從容  主持人:作為作家,在乎自己書發行的多嗎?會不會也有擔心書會賣不出去的時候?  畢淑敏:我記得我最先出的書,出版社就說賣不出去,然後說我必須自己買一千本,我剛開始說算了我就不出了,後來還真是我先生挺支持我的,我記得當時是把我們家買電扇的錢都拿出來了,書名是叫《女人之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