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LF·藍澈夫人
《斷舍離》書中曾言:世界上最難攻破的不是那些堅固的城堡和城池,而是自己為自己編織的「心獄」。因此,我們要想走上成功的道路,擺脫不順的現狀,必須勇敢地衝出「心獄」』
其實,成年人的煩惱千篇一律,有些煩惱本不會滋生,之所以憂愁過多,在很大的程度上,是自身造成的,也就是庸人自擾。要明白,沒有什麼可以束縛我們,除了我們自己。
我們害怕跌倒,所以走得心驚膽戰,我們害怕受傷害,所以把自己裹得嚴實,甚至封閉自己。可是我們在封閉自己的同時,也關閉了自己的人生,人生不是不接納我們,而是我們逃避了人生。
《逆商》書籍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年輕人,為了擺脫煩惱而不斷探尋,他漫步在郊外,聽到了一陣悅耳的笛聲,循著聲音他來到了山腳下。
吹笛子的原來是一個小牧童,小牧童整個人的精神狀態都是逍遙愜意的。年輕人走上前問牧童:『你每天都如此輕鬆自在嗎?你就沒有什麼煩心的事嗎?』
牧童說:『當我在牛背上吹著我最喜歡的曲子時,我就忘記了所有的煩惱』——年輕人聽了牧童的話,自己也想試試,但煩惱依然在。
因此,年輕人繼續向前探尋
不知不覺,年輕人眼前出現一條小河,他在河邊看到一個白髮老者正在釣魚,安靜閒適、輕鬆自在、怡然自得。
年輕人又走上前問:『你全神貫注地釣魚,現實中就沒有什麼讓你煩惱的嗎?』
老者笑著說:『當我坐在河邊,全身心地釣魚時,煩惱的事情就拋到九霄雲外了』
年輕人也嘗試著坐下來釣魚,但是他心中的煩惱依然存在,那些煩惱的事情還在困擾著自己。
他告別了釣魚老者,繼續探索。
在一個山洞裡,年輕人見到了一個滿臉笑容、和藹慈祥的老人家,他就把自己的來意向長者講明了
老人微笑著對他說:『有人捆著不讓你動嗎?』——年輕人覺得這個問題很奇怪:「當然沒有人捆我呀!」老年人說:「既然這樣,你為什麼不能解脫呢?」
年輕人一想也就這麼回事,終於明白自己為什麼有這麼多煩惱了:自己為自己設置了一個牢籠,把自己關在了裡面。
誠然,我們的生活中並沒有太多的煩惱,更多的是自尋煩惱,就算有煩惱,如果我們不能衝破煩惱的束縛,反而給自己打造一個精神牢籠,這何嘗不是咎由自取呢?
許多人不快樂,過得生不如死,最大的原因是他們總愛把光陰,用在擔心自己的幸福與否之上。如果你不想被煩惱禁錮心靈、囚禁靈魂,首先摒棄雜念,做到心無旁騖。
《逆商》書中的年輕人就是自己捆綁自己,從而煩惱不能消除,幸而得到山洞老人的開導,才恍然大悟。如果沒人開導我們,這時我們就要自我審視一番,與其徒增傷悲,為何不從容一些呢?
正如《菜根譚》書中而言:『疾風怒雨,禽鳥戚戚;霽日光風,草木欣欣。可見天地不可一日無和氣,人心不可一日無喜神』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狂風暴雨中,飛禽走獸都會感到惶惶不安;而風和日麗的天氣,花草樹木也充滿生機、欣欣向榮。由此可見,天地間不可以一天沒有祥和之氣,而人們心中也不可以一天沒有愉快喜悅的心情』
誠然,在這個忙碌的世界,生活的焦慮、工作的壓力、家庭的擔憂,常常讓我們感到苦惱和煩悶,那麼,怎樣做才能幸福呢?這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渴望弄明白的問題。
其實,生活原本淡然,浮躁的是我們的心罷了。因此,請大膽邁開因思謀金錢而駐足的腳步,撫平因渴求名譽而躁動的心靈,安慰因攫取地位而難眠的靈魂。
再來看看《斷舍離》書籍中的故事
一個人在他25歲時因為被人陷害,在牢房裡待了10年,後來沉冤昭雪,他終於走出了監獄。出獄後,他開始了幾年如一日的反覆控訴、咒罵:「我真不幸,在最年輕有為的時候競遭受冤屈,在監獄度過本應最美好的一段時光。
那樣的監獄簡直不是人居住的地方,狹窄得連轉身都困難,唯一的細小窗口裡幾乎看不到陽光;冬天寒冷難忍,夏天蚊蟲叮咬……真不明白,上帝為什麼不願罰那個陷害我的傢伙,即使將他千刀萬剮,也難解我心之恨啊!」
75歲那年,在貧病交加中,他終於臥床不起。彌留之際,牛師來到他的床邊:「可憐的孩子,去天堂之前,懺悔你在人世間的一切罪惡吧……」
牧師的話音剛落,病床上的他聲嘶力竭地叫喊起來:「我沒有什麼需要懺悔,我需要的是詛咒,詛咒那些造成我不幸命運的人」牧師問:「您因受冤屈在監獄待了多少年?離開監獄後又生活了多少年?」他惡狠狠地將數字告訴了牧師。
牧師長嘆了一口氣:「可憐的人,你真是世上最不幸的人,對你的不幸,我真的感到萬分同情和悲痛!他人囚禁了你區區10年,而當你走出監牢,本應獲取永久自由的時候,你卻用心底裡的仇恨、抱怨、詛咒囚禁了自己整整40年!」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有多少如《斷舍離》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樣可憐呢?他的可憐不是被冤枉而做了10年牢,而是因恨折磨了自己整整40年,同時他還為自己打造了囚禁心靈的牢籠。
我承認,一些人給這位可憐之人造成了整整10年的痛苦,甚至給他造成了一定的心理障礙。但往事如煙,逝去的歲月,我們無法挽留,就如夕陽雖好,但它始終會消失在山頭,而它第二天會再次冉冉升起。
如果我們總是以恨入世,以抱怨度日,或許我們能得到「口頭」上的痛快,但卻難以收穫心靈上的慰藉,以及精神上的享受。他人帶來的傷害縱然痛苦至極,但不代表永遠,而我們自己無法衝破「心獄」則如那位可憐的人一樣鬱鬱而終。
《斷舍離》書中還說:『自己把自己說服了,是一種理智的勝利,自己被自己感動了,是一種心靈的升華,自己把自己徵服了,是一種人生的成熟』
很多人最大的悲哀,不是失敗,也不是運氣不好,而是在於,他們總是為自己設計條條框框;這些條條框框限制了他們的想像空間和前進的勇氣,模糊了他們的視線,從而失去,對人生原初目標的方向以及追求。
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記住一句話:『最大的對手不是別人,正是站在在鏡子裡的另一方自己,如果能夠戰勝另一個自己,並且衝破心獄的桎梏,我們自然會與快樂以及幸福相伴』
——EDN——
關注LF藍澈夫人
每日影視解讀、好書品鑑、情感故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