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極致人生的必要條件(適合所有人)

2020-12-08 沐氼

我冷漠是不想被看出太容易被感動觸及我比較喜歡現在的自己不太想回到過去告別過去,開啟極致新生活,斷舍離很重要。

你是否因為房間東西雜物太多而心情不暢,是否因為一次失戀而一蹶不振,是否因為別人的一句話就刺痛神經,如果一個人不能真正地告別過去,又如何開始新的生活。

斷,斷開沒必要的糾葛;舍,捨棄多餘的雜念;離,脫離對一件事的執著。

圖片來源於網絡

今天只想從物品感情談一談斷舍離的理解。

對於物品

斷舍離就是一個不斷選擇的過程,它讓我們懂得如何去判斷一件物品對於我們的價值以及感受。

我曾經有一件價值不菲的衣服在柜子裡躺了兩年,再次穿上的時候很明顯衣服瘦了,再也顯示不出我精緻的身材了。我為什麼還要留著它呢,是為了激勵我減肥,不,不可能。

跑步機每天都在我眼皮底下,我都沒能減肥成功,靠一件瘦了的塵封在柜子裡的衣服,就可以成功?這是沒有意義的,它已經沒有價值了。

不管你手中的這件東西有多麼的貴重,我們都要取所需,正確的判斷,才能夠真正強大,自信。

只有在當下那些合適自己的且是必需品,而且你正在使用的那些東西才值得你留在自己的空間裡。

選擇一件物品,千萬不要判斷它能不能用,因為每一件東西都有用,你真正要做到的是你要不要用,這才能取你所需,也發揮了物品最大的價值。

圖片來源於網絡

然而斷舍離的主角永遠不會是物品,而在於人,及感情。

對於感情

相對於物品來說,人的感情是複雜的,多變的,也可能是猝不及防的。

在一段感情中,我們對過去迷戀程度越大,只會加速我們對於現在的失去。

很多人都會覺得和老公談戀愛的時候總是天天蜜語甜言,天天愛心早餐,一年到處旅遊。可是結婚後卻判若兩人,對自己沒有之前的熱情了,然後開始激發矛盾,開始無限抱怨,嚴重的可能感情破裂。

缺少熱情可能是重心變了,談戀愛的時候是兩個人,結婚是兩個家,細細判別再做決定。所以不要反覆去強調曾經的那些美好的瞬間,那些已經過去何不放開,擦亮眼睛發現此時此刻的溫暖也是一種極致的生活狀態。

也有一種情況,如果你身邊的這個人經常令你傷心難過,如果你覺得他不愛你,就請速速離開,不要捨不得,不要斷不開。

如果你無法離開一個不愛你的人,又如何在以後的人生中尋找彼此歡喜的那個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

沒有什麼是過不去的,過去的過不去,該來的又怎會來。

斷舍離,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簡單是因為斷舍離後你將迎來一個更廣闊的世界,難是因為割捨本身就是痛的,尤其是你真心付出過。

從加法到減法,用行動力帶動你心靈的變化。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斷舍離」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好處
    該書還記錄了如何做到斷舍離的具體過程——從斷舍離的思考模式到領悟斷舍離的思想到真正進行斷舍離。 書中寫到三種扔不掉東西的人:一、逃避現實型。這類人太忙碌,幾乎沒時間待在家裡,所以沒辦法收拾屋子;二、執著過去型。這類人即便是現在已經不會再用的過去的東西,也非得收著不可;三、擔憂未來型。這類人致力於投資不知何時會發生的未來的不安要素。例如囤積紙巾等日用品,要是沒了這些就會覺得困擾焦慮。綜合來看,大部分人應該都算是這幾種類型的混合。「斷舍離」具體如何指導生活。
  • 《斷舍離》:感動自己是心靈的升華,徵服自己是人生的成熟
    可是我們在封閉自己的同時,也關閉了自己的人生,人生不是不接納我們,而是我們逃避了人生。《逆商》書籍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個年輕人,為了擺脫煩惱而不斷探尋,他漫步在郊外,聽到了一陣悅耳的笛聲,循著聲音他來到了山腳下。
  • 斷舍離是國外的超前理論?《紅樓夢》早有記載,她才是踐行第一人
    一個人住五間屋子,根本與蝸居無緣。再來說薛寶釵的性格,不幹己事不開口,一問搖頭三不知。這也是斷舍離所要傳達的精神。很多人認為,「斷舍離」不就是扔東西和不要買東西嘛,類似於一種清修和苦行。其實這種觀點也是有偏差的,「斷舍離」的目的,應該是「營造好身邊的環境,追求心靈的自由」。物象只是外在,所有行為的終點,應該直達我們的心靈。
  • 精要主義與斷舍離
    用不了多久,我們將對所有有意義的和重要的事情視而不見。要麼自己慎重選擇,要麼受制於別人的計劃,非此即彼。為自己而活,不只是偶爾說說「不」,而是要有目的地、深思熟慮地、戰略性地淘汰那些不重要的事情;不僅要擺脫那些明顯浪費時間的事情,還包括放棄一些很好的機會;不要疲於應付那些讓你在多條戰線上作戰的社會壓力,要學會減少、簡化,並通過淘汰其餘一切來聚焦於絕對重要之事。
  • LESS IS MORE-《斷舍離》讀後感
    斷舍離就是通過收拾自己的居住空間,讓自己從看得見的世界走進看不見的內心世界。表面上是一種「家居整理術」,實際上是一種「人生整理觀念」。斷就是斷絕不需要的東西;舍就是捨棄到處泛濫的破爛;離就是脫離對物品的執念。從小處著手清理物品,表面上是丟掉雜物,而實質是丟掉內心多餘的執念。
  • 來自《老子》的斷舍離,被一個日本女人活用了其中的奧義,真實用
    她說:"《斷舍離》所有的思想根源都來源於《老子》的48章,這是中國人的智慧,用日本文化加以闡釋又得出了新的禪意。即通過"斷"和"舍"的外在行動帶來心靈上"離"的狀態。"那麼什麼是斷舍離?山下英子不僅提出了這個觀點,還把它編寫成了一本書——《斷舍離》與其說"斷舍離"是一種整理收拾的生活方式,不如說是一場自我的人生修行身心靈作家張德芬說:每次當你注意到自己在負面思考的時候,要能夠"斷"。
  • 斷舍離電影:時光機
    今年很流行斷舍離,書我還沒有看過,但是關於斷舍離的短視頻卻刷到不少,都是倡導大家過極簡生活,說拿到手裡不再有心動的感覺,就可以丟掉了。丟東西要狠的下心。但是實際做,卻不是那麼容易的。總有一些東西是你割捨不掉的,比如別人送你的生日禮物,情感卡片,總有些只對你自己有意義的東西,構成了你的回憶,構成了你的人生故事,即使以後兩人再無交集,有些東西,也應該陳列在內心的博物館裡,成為你的歷史,那是你活過的證據,那有那麼容易就被斷舍離的?
  • 武漢女孩「斷舍離」成癮:247㎡的家只剩9件家具,兩貓一狗
    後來,Asan在觀看日劇《我的家裡空無一物》後,深受劇中精簡的理念影響,於是便開始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斷舍離」。她將自己以前所有摯愛的衣服、鞋子、指甲油,統統打包,裝進了10個大袋子。當然這也不是要全部扔掉,Asan並不喜歡以丟棄的形式做斷舍離,而是重視為這些自己已經不需要的物品重新找到主人。
  • 「斷舍離」的本質,其實就是一種節慾、制欲
    「斷舍離」的生活風格,實行起來非常簡單,只需要以自己而不是物品為主角,去思考什麼東西最適合現在的自己。只要是不符合這兩個標準的東西,就立即淘汰或是送人。我們通過學習和實踐「斷舍離」,可以重新審視自己與物品的關係,從關注物品轉換為關注自我——我需不需要,一旦開始思考,並致力於將身邊所有「不需要、不適合、不舒服」的東西替換為「需要、適合、舒服」的東西,我們就能讓環境變得清爽,也會由此改善心靈環境,從外在到內在,徹底煥然一新。
  • 豆瓣7.0《時光機》,解讀納瓦彭「斷舍離」情節背後的極簡主義
    「斷舍離」在導演眼中更是我們對自己的背叛。也在無形之間詩意化地向觀者闡述了極簡主義中所包含的「新與舊」「空與滿」的辨證哲學道理。在極簡主義作品中,藝術家常常對作品做極致的減法,在極簡主義的藝術家眼中,這是對當今時代下人們過度繁忙的抽離,也是對物質欲望的反思。但在《時光機》中導演卻摒棄了這樣的主題理念,相反的,導演藉助舊物映射出自己獨到的人文關懷。
  • 佛學智慧:真正的「斷舍離」,是來源於人的內心!
    人的一生,總是伴隨著各種情緒,可以說,人就是在情緒中,不斷地成長。在一般人看來,一個人的情緒,能讓自己活得更有滋味。一個沒有情緒的人,在別人看來,他活得太沒有滋味了。總的說來,一個人的情緒分為喜怒哀樂。正因為如此,人的一生,才有各種滋味。
  • 泰國電影《時光機》:你所謂的斷舍離,只是一種逃避
    當代年輕人的日常:買買買,扔扔扔,追求極簡主義風格,信奉 Less is more 的人生信條," 斷舍離 " 已經融進了血液裡。" 斷舍離 ",曾經是日本人山下英子提出的一個概念。那本風靡全世界的暢銷書《斷舍離》即出自她手: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 斷舍離:85㎡屋子雖空無一物,但精緻溫馨,滿滿的生活氣息
    進門沒有鞋櫃,只有三層可以摺疊的置鞋位,因為一個人住,鞋不多。多沒有佔太多的空間。家中的木質家具都用木蠟油著色,打磨上色都是小沫自己獨立完成。全屋都沒有主燈,2700 的色溫雖然不明亮,但是整個家都有一種安寧感。珍珠棉地墊因為不容易清掃,打理,被換成了一把藤椅。小沫的家裡還有硬板凳。朋友來的時候就把長板凳和餐椅放在一起,圍坐著聊天。
  • 精神歸位,才是最高級的斷舍離,2021年極簡主義4大關鍵詞
    最高級的斷舍離,其實是回到你自己。給生活做減法,為生命做到加法,減法生活關於2020年極簡主義的4大關鍵詞,建議收藏,讀懂可以受益一生。01、斷舍離斷絕掉不需要的,捨棄掉不必要的,脫離物慾的執念。斷舍離不是物質的加減,而是精神的極簡。以人來為中心,然後讓物歸位,讓物流動起來,這樣人不為物役,精神能夠有自由流淌的空間。
  • 比起極簡主義斷舍離,可能「二八原則」更適合普通家庭收納,好用
    每次一聊到韓國極簡主義,很多人都很感興趣,同時爭議性也很大: A吐槽:這樣的家裡冷冰冰的,看著就像樣板房; B抱怨:除非不上班天天在家收拾,否則哪有什麼一塵不染的家啊!
  • 斷舍離:若生活已經讓你不堪重負,那就試著讓一切都歸零吧
    一路順風順水當然是每個人都希望的,但事實永遠都不會按照你想的方式一直這樣前行的。2020的疫情讓很多創業者們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和磨難,很多很多的人開始體會到了什麼叫「人生無常」,不如意的境遇就像初春的小雨飄灑在每個人的頭上,不期而遇的遭遇令人萃不及防,甚至亂了分寸。
  • 斷舍離:40歲左右的女人,能夠做到這2點,痛苦之後就是重生
    我特別喜歡《斷舍離》書中的一段話:無能為力的事「當斷」,生命中無緣的人「當舍」,心中煩惱執念「當離」。目之所及,皆是回憶;心之所想,皆是過往;放下執念,心才能回歸安寧。40歲是女人的一道分水嶺,到了4字開頭的年紀,人生帶給你最大的感受不應該是「我老了」,而是經歷了這麼多年,我們的思想越來越成熟,我們也越來越懂得為自己而活。
  • 2020年末「斷舍離」清單:這40樣東西該扔了,除了佔地方沒啥作用
    如果房間是凌亂不堪的,那麼,在這種房間待久了,整個人也會變得容易煩躁和焦慮,如果房間裡井然有序,那麼,也反映出了你的內心明媚,所以,在2020年的尾聲,為何不做一次斷舍離呢?讓新的一年有一個新的開始,也是換一種生活方式和心情迎接新的一年。可能很多人心裡會有疑問,要從哪裡開始?
  • 斷舍離:85㎡屋子雖空無一物,但精緻又溫馨,充滿生活氣息
    斷舍離:85㎡屋子雖空無一物,但精緻又溫馨,充滿生活氣息客廳沒有沙發,沒有電視;衛生間不需要收納櫃,護膚品就 3 種;臥室衣櫥,掛著整個夏天的三四套衣服……「空無一物感」的家有很多,大多是極簡風格,收納設計藏得巧妙。但今天這個85㎡家,可是真·空無一物。
  • 以電影《時光機》看待「斷舍離」:放下過往,真的沒有那麼簡單
    而「斷舍離」可以說是極簡生活的核心,它不僅僅只是拋棄那些繁雜多餘的物品,同時也包括無用的社交軟體,當然更重要的還是內心所沉悶的世界。泰國電影《時光機》,就將視角對準了「斷舍離」這一概念,通過故事中的人和物,來展現在「斷舍離」的過程中,所遭遇的困難。有些時候,放下過往,真的沒有那麼的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