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電影《時光機》:你所謂的斷舍離,只是一種逃避

2020-12-04 晨娛碼頭

當代年輕人的日常:買買買,扔扔扔,追求極簡主義風格,信奉 Less is more 的人生信條," 斷舍離 " 已經融進了血液裡。

" 斷舍離 ",曾經是日本人山下英子提出的一個概念。

那本風靡全世界的暢銷書《斷舍離》即出自她手: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最後只留下和當下自己相稱的物品。

" 斷舍離 " 瞬間戳中無數都市人群,極簡主義的家居風格也在年輕人中悄然流行起來,仿佛得了不扔點東西就渾身不舒服的病。

最近看了一部泰國電影《時光機》,講的是女主人公小琴把自己老家裝修成北歐極簡主義風格過程中發生的故事。

這部電影在 15 屆大阪亞洲電影節力壓兩部華語大片《少年的你》和《春潮》獲得主競賽單元 " 最佳影片 " 獎。

一邊酸泰國人怎麼這麼會拍的同時,另一邊卻意外讓我陷入沉思,竟然開始重新審視起了 " 斷舍離 ",思考起了它的初衷和目的究竟是什麼。

↑《時光機》泰國版電影海報

甚至產生了一絲意料之外的困惑——扔東西,真的讓人快樂嗎?

斷舍離

只是扔東西這麼簡單麼?

女主小琴是一名設計師,國外學成歸來,在找工作時候面臨一個問題:她必須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工作室。

而最經濟實惠的方法,就是把自己兩層的家改造成工作室。

故事由此開始——由於小琴在瑞典留學,受北歐審美影響肉眼可見,所以決定在室內設計師同時也是兒時好友阿萍的的幫助下,將家裡老宅改造成一間北歐極簡主義工作室。

↑ 小琴的衣服都是黑白灰為主的簡約基礎款

而這當然不是一件容易事,因為小琴與搞服裝店的哥哥以及上了年紀的媽媽同住。

小琴理想中改造後的工作室:極簡白 + 空無一物。

而家裡老宅的現狀:

泛黃的牆壁,斑駁的舊家具,不過這些都是小問題。

最要命的是:小琴的家有兩層,因為家裡以前是樂器維修行,所以一樓堆滿了各種各樣的新舊樂器。同時還被劃分了 3 個房間,為了滿足住人需求。

可一樓雜物實在 ... 幾十年的所有家當,不論還能不能用,全部堆在房間的各個角落。

而極簡主義的裝修風格就意味著——必須丟掉全部舊物,整理出儘可能寬敞的空間。

於是小琴不得不開始 " 斷舍離 " 計劃。

相信每個人的家裡都和小琴家一樣,或多或少藏滿了這類 " 無用的垃圾 " ——不會再看的舊雜誌,不會再穿的舊衣服,學生時代的同學錄,某個朋友送的布娃娃 ... 捨不得扔,但佔據了不少空間,無形中成了我們家裡的巨大包袱。

這類物品按照 " 斷舍離 " 的理念,是早已失去了其本來功用的 " 廢物 ",必定要捨棄的。小琴扔起來也是毫不猶豫,好一個果斷迅速。

少年時期最愛的雜誌,扔!

早已過時的唱片和 MP3,扔!

上個世紀的舊手機,扔!

從廟裡順回來的求籤筒,扔!

沒過多久,家裡已經堆滿了 " 斷舍離 " 的成果——一袋又一袋的垃圾。

前面扔東西都進行地很順利,直到翻到一份學生時的成績單,小琴猶豫了。

她在意的並不是分數成績和老師評語,而是最後一行的家長籤名——艾瑞克 · 劉 。

那是爸爸的名字——這個男人,年輕時狠心離開了母親,留下自己和哥哥被母親一人撫養長大。如今,關於他的記憶和物件都少之又少。

小琴一閉眼,一把把成績單丟進了垃圾袋。

" 垃圾袋就像黑洞,丟進去就消失了,眼不見為淨。"

可是,所有垃圾袋都打包好賣給收舊貨的大叔之後,戲劇性的場面出現了。

原本信誓旦旦的小琴反悔了,她追著收舊貨的車,又把所有垃圾追了回來。

哥哥問她有沒有搞錯啊,為什麼又全部拿回來。小琴說:"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就突然覺得很內疚。"

" 斷舍離 ",真的就是把東西扔掉這麼簡單嗎?

最初那些僅僅承載了自己舊時記憶的生活物品,還能被輕易丟棄,但那些與親人、愛人、朋友有關的種種物什,那些難以割捨的羈絆,真的能輕易當作垃圾扔掉嗎?

東西能無情扔掉,那感情呢?

斷舍離路上的一座大山——長輩。

當小琴和哥哥特別找出日本整理師近藤麻理惠的真人秀《麻理惠的整理魔法》觀看學習,努力說服媽媽的時候,非常真實的一幕出現了。

" 空成這樣是有病喔?"

" 極簡什麼?這是我家。"

" 我這樣活了大半輩子了也挺好的。"

——感受一下來自小琴媽媽的三連。

而小琴媽媽之所以有囤積癖,背後少不了故事。一切舊的東西,都是母親生命的一部分。

尤其家裡那臺小琴爸爸彈過的老式鋼琴,儘管他拋棄妻子,很早就已經離開家,並且沒有再回來。小琴媽媽卻一直保留著。

小琴不得不搬出麻理惠的理論:" 只要整理一次房子,就會讓人掙脫束縛。" 來勸說媽媽,並且還打電話問了爸爸,即使小琴將爸爸不會來取鋼琴的原話轉述給媽媽,小琴的媽媽仍然不買帳。

在媽媽心底裡,只要鋼琴在,小琴的爸爸也許就能回來。

扔了舊物,就是扔了回憶,她就一無所有了。寧可依然天天在樓下客廳對著電視唱著《999 朵玫瑰》。

在我們自己家裡,一定也有一些東西,是明知道留著生灰,但卻也捨不得扔掉的。

對于堅決執行 " 斷舍離 " 的小琴來說,也一樣。

在整理過程中,小琴因為丟掉了設計師兼好友阿萍當年贈送的生日禮物,兩人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直到親眼看到哥哥丟掉了自己送的生日禮物時,才明白阿萍內心的難過。

和好後,阿萍的那句 " 有些事情只是你自己遺忘了,並不代表它真的消失了,雙方都要釋懷才算真正結束。" 徹底點醒了小琴,於是小琴決定找出每一件禮物的原主,將禮物一件一件返還給原主人。

當然,歸還途中有喜有悲,有人很感謝小琴還記得這份禮物,也有曾經的閨蜜抱怨,無法修復曾經的友誼。

其中最難送回的舊物相機,屬於小琴的前男友——安哥。

那是上一段戀情,小琴在出國留學後,單方面分手切斷了一切與安哥的聯繫。當她看到安哥送給她的相機時,往事瞬間湧上心頭。

小琴原本想用快遞方式物歸原主,卻被對方拒收,不得不登門拜訪,就在這來來回回的還物之旅的路上,才真正發現,原來自己過去的自私冷漠,真的有傷害到別人。

直到最後,小琴扔掉了幾乎所有能扔掉的東西,還背著媽媽偷偷賣掉了鋼琴,卻依然對一些沒辦法歸還的私人物品,再也狠不起來了。

只留下一句 " 我過完年回來 ",然後把所有剩餘物品交給哥哥處置,暫時離開了這個家。

她一個人住酒店,看電視裡放新年煙火。撕掉了當年的全家福,痛哭一宿,與父親徹底斷舍離。

影片的最後,小琴通過 " 斷舍離 ",如願以償改造出了極簡主義的家。

走廊:

小琴的臥室:

哥哥的臥室:

但當鏡頭切到她的臉部特寫,卻是這樣的:

↑ 說句題外話:女主演技真的超好!

或許,扔掉舊物,更像是和一段段曾經的感情告別。

物件可以丟,可以還,但當初那些難以彌補的傷害,那些無論如何也割捨不掉的回憶,怎麼辦呢?

" 斷舍離 " 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酷讀電影 裡有段影評,醍醐灌頂:

" 小琴和媽媽表面上背道而馳,某種程度上,她們是同一種人。

一個將所有的舊物圈攏在自己的身邊,幻想出一個完美生活的假象;

另一個瘋狂扔掉舊物,騙自己扔掉 = 忘記,眼不見 = 放下。"

看完這部電影,不由得讓我重新思考起 " 斷舍離 " 的真正意義。

我們以為,只要整理房間,清理衣櫥,丟掉不需要的一切東西,就會得到內心的滿足,無拘無束地生活下去。

物品的確是被我們斷舍離了,那心理呢?

丟掉的每一件東西,失去的不止是物件本身,還有它們承載的所有記憶和情感。

生活,並不是像做設計一樣,只要進行 " 斷舍離 ",就可以變得簡單幹脆。

只不過,生活不會停下它的腳步,於是我們只好假裝自己早已放下。或許,我們永遠不可能真正忘記一個人 / 切斷一份情感 / 當這件事從未存在過,但是至少,我們可以讓它不至於變成負累與枷鎖。

"Don 』 t Look Back"(永不回頭)是電影中 " 斷舍離 " 的最後一個步驟,對於實現個人成就達成進步來說,這也許是最理性最優的做法。但作為複雜而感性的人類,我們可能永遠都做不到這一點。

直到現在,我才想明白:只有坦然接受 " 斷舍離 " 的不可能," 斷舍離 " 才真正有了意義。

網友朋友們說的好:

" 真正的極簡主義不是靠不買和丟棄實現的,而是:

你物質充盈卻不會為欲望所牽,

你感情豐富卻不會為情緒所累,

你過盡千帆卻不會懷疑人生,

或許這些,才是我們窮其一生都想得到的最終。"

願大家共勉。

【來源:ZAKER哈爾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泰國《天才槍手》女主新電影《時光機》來襲
    這是一部講斷舍離的電影,全片將斷舍離分成了很多步,每一步該怎麼做,在這個過程中女主不斷拋下影響自己的電影情緒,包括家庭,以及曾經愛情帶給自己的傷。 《時光機》是84年出生的泰國導演納瓦彭·坦榮瓜塔納利執導的第七部電影長片,在過去幾年中他的創作在商業作品和獨立藝術之間遊刃有餘,嘗試了劇情片和紀錄片的各種類型。
  • 豆瓣7.0《時光機》,解讀納瓦彭「斷舍離」情節背後的極簡主義
    文|三斤談娛樂談到「斷舍離」這一話題,很多觀影者會想到去年在影壇掀起熱議的泰國電影《時光機》。這部電影在還未開播前便受到了許多年輕觀眾的追捧,不知什麼時候起,「斷舍離」變成了當今年輕一代所追求的生活理念。
  • 斷舍離電影:時光機
    今天在家刷了這部最近很火的電影,有了些新的感悟。今年很流行斷舍離,書我還沒有看過,但是關於斷舍離的短視頻卻刷到不少,都是倡導大家過極簡生活,說拿到手裡不再有心動的感覺,就可以丟掉了。丟東西要狠的下心。但是實際做,卻不是那麼容易的。
  • 以電影《時光機》看待「斷舍離」:放下過往,真的沒有那麼簡單
    而「斷舍離」可以說是極簡生活的核心,它不僅僅只是拋棄那些繁雜多餘的物品,同時也包括無用的社交軟體,當然更重要的還是內心所沉悶的世界。泰國電影《時光機》,就將視角對準了「斷舍離」這一概念,通過故事中的人和物,來展現在「斷舍離」的過程中,所遭遇的困難。有些時候,放下過往,真的沒有那麼的簡單。
  • 《時光機》:斷舍離,最該斷掉的是什麼?
    泰國導演納瓦彭·坦榮瓜塔納利的《時光機》做了一次相反的時間旅行。從瑞典歸國的女主角,為了讓自己,也讓一家人斬斷跟過去的聯繫,換取更大的生活空間,走上了不無痛苦的斷舍離之路。她要做的,是前往未來的跳躍。《時光機》延續了納瓦彭在《36》和《死於明日》中對攝影照片的探索,膠片味滿滿,構圖講究。
  • 泰國電影《時光機》影評:劇情平淡,講述斷舍離
    泰國電影 《天才槍手》女主的新作電影講述了女主jean 要改造自己的房子,要做斷舍離,在不斷的整理舊物的時候,回憶曾經的過往,以及去找曾經的人去歸還舊物,以及道歉,其中就包括jean一直放不下的前男友。
  • 《時光機》|疫情期間看到的最好的電影
    或許,想要嘗試「斷舍離」的第一步,就是承認自己沒有辦法那麼輕鬆地「斷舍離」。泰國新片《時光機》講的就是一個關於「斷舍離」的故事。時 光 機 ..《時光機》是去年泰國本土電影票房榜第五名,剛剛上線Netflix。導演納瓦彭·坦榮瓜塔納利(Nawapol Thamrongrattanarit)是泰國目前炙手可熱的影壇新銳導演,他的《死於明日》曾來過上影節,評價很高。
  • 泰國電影又出高分神作,這一次又戳中了多少人的痛點?
    提起泰國影視,家庭、復仇、恐怖、愛情、腐劇等都是我們熟悉的題材。當我們打開泰國影視網站,會發現這些類型的片子從片名到題材,甚至是海報設計排版都驚人的雷同。即使有些劇評分很高,看完劇情我們也不會有太多的驚喜。不過就像被觀眾津津樂道的泰國腦洞大開的廣告一樣,泰劇最不缺的也是驚喜。每隔一段時間泰影泰劇就會以泰國人獨有的創意來給我們驚喜。追泰劇有時候真的很焦急,等更新很慢。
  • 泰國電影《時光機》:女孩獨自跑到前男友家,被迫給去世老人做湯
    泰國電影《時光機》裡,年輕女孩小琴面臨一場從未遇見過的考驗。小琴是室內設計師,剛從瑞典留學回來。她跑去應聘一家室內設計機構,對方要求:你必須有一間極富設計感的工作室,這樣我們才好開展工作。小琴的家就在街上,地段很好。於是小琴想要把家裡改造成極簡風格。一樓作為工作室,二樓給媽媽和她和弟弟住。這遭到媽媽的強烈反對。
  • 泰國電影開掛了!打敗《少年的你》拿下最佳影片,故事讓人爆哭
    前不久舉行的第15屆大阪亞洲電影節上,出現一部爆款泰國青春片。故事小清新、畫面溫柔。沒有十分強烈的戲劇衝突,但勝在情緒充沛。幾乎每個看到最後的觀眾,都被這個溫情而又治癒的故事所感動。因為這份讓人感同身受的情感,這部電影打敗同時入圍獎項《少年的你》,強勢拿下最佳影片。
  • 《時光機》有關垃圾分類的公益片,應該找這部電影的導演拍
    最近豆瓣新給我推了一部電影,名字叫《時光機》,作為一個深度喜歡奇幻類的影視作品,尤其是喜歡這種關於時間題材的,一下子勾起了我的興趣。整部影片都在將丟東西的故事,垃圾分類的公益片要是找這部電影的導演拍,一定很少人隨便丟東西了。首先介紹一下劇情,故事從一個叫做J的女孩身上說起,J是一個學設計剛畢業回來的留學生,回到了自己的老家—泰國找工作,滿腦子先進國外思想的她,不甘於屈居人下,打算設計設計自己開個工作室。
  • 《時光機》:狗血劇大國的年度爆款,居然很走心?
    說到泰劇,素來以大尺度和狗血著稱,而泰國電影卻時常有一些耐人尋味的清新佳作。比如,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2019年泰國口碑爆款——《時光機》。今天這部《時光機》,是她跟導演的第三次合作。在本片中,茱蒂蒙飾演的女主名叫小琴,學的設計專業,在瑞典留學三年後歸國,非常崇尚時下流行的極簡主義風格。在應聘到一家頂級設計公司後,小琴打算花一個月時間從自己家入手,把房子翻修成極簡風格,再給自己留一間個人工作室。
  • 第10屆泰國電影導演協會獎,Weir威哥蟬聯影帝!
    8月14日,第10屆泰國電影導演協會頒獎典禮在曼谷舉行。獎項設置有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最佳導演、最佳影片等。> 得主:Kajornsak(電影《可不可以不勇敢Where We Belong》) 亞軍:Sunny(電影《時光機》)
  • 「斷舍離」的本質,其實就是一種節慾、制欲
    作者:袁躍興「斷舍離」倡導的是一種新生活的理念,它由日本家政諮詢師山下英子提出,在其所著《斷舍離》一書她說,所謂「斷」即不買、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舍」即處理掉堆放在家裡沒用的東西;「離」即捨棄對物質的迷戀,讓自己處於寬敞舒適
  • 斷舍離:若生活已經讓你不堪重負,那就試著讓一切都歸零吧
    曾經以為只要拼盡全力就追求到的那些看似真實的東西,突然之間已另外一種自己完全無能為力的方式來到了。在挫折面前我們需要用什麼心態來面對?慌亂、迷茫、憤怒並不能幫你解決任何問題,只不過是讓你的煩惱變得更加煩哦而已。所以這個時候我們更需要「斷舍離」的心態來幫我們調節好我的情緒和生活方式了,讓自己的心態試著進入「歸零」的狀態,也許能給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能量和收穫。
  • 「斷舍離」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好處
    「斷舍離」顧名思義就是把那些「不必需、不合適、令人不舒適」的東西統統斷絕、捨棄,並切斷對它們的眷戀。「斷舍離」是一種生活態度,意思是把那些不必需、不合適、過時的東西統統斷絕、捨棄,並切斷對它們的眷戀,「斷舍離」之後才能過簡單清爽的生活。
  • 我們是否需要時光機?
    你是否渴望擁有一個哆啦A夢的時光機呢?有了它,你就可以跨越時空,可以任意穿梭於過去和未來。
  • 精要主義與斷舍離
    為自己而活,不只是偶爾說說「不」,而是要有目的地、深思熟慮地、戰略性地淘汰那些不重要的事情;不僅要擺脫那些明顯浪費時間的事情,還包括放棄一些很好的機會;不要疲於應付那些讓你在多條戰線上作戰的社會壓力,要學會減少、簡化,並通過淘汰其餘一切來聚焦於絕對重要之事。似曾相似的定義,源自對斷舍離收納法的解讀,沒錯,它們相似!
  • 10部作品帶你了解泰國電影!
    在這部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口碑作品上映之際,讓我們用10部風格迥異的作品告訴你,泰國不僅有開腦洞廣告和旅遊勝地,泰國電影也不止女鬼索命和阿亮學長那麼簡單。犯罪片《喋血青春》提到泰國電影復興,導演郎斯·尼美畢達和他的處女作《喋血青春》是繞不開的一章。這部講述50年代古惑仔在曼谷街頭野蠻生長,以鮮血祭青春的黑幫電影經常被視為泰國電影崛起開山之作,也是「泰國電影新浪潮」中最具影史意義的經典。
  • 30天扔掉900件物品,這對夫妻挑戰斷舍離,生活發生有意思的變化
    30天扔掉900件物品,這對夫妻挑戰斷舍離,生活發生有意思的變化「買買買」如今已經成為都市人的生活方式。即使家裡衣櫥被塞爆,但仍然無法剁手斬除燃燒的購物慾。這是病,得治。到底多少東西是真正需要的,多少又是衝動消費,很多人完全不會考慮。對很多人來說,他們享受的只是拆包裹剎那的滿足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