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7.0《時光機》,解讀納瓦彭「斷舍離」情節背後的極簡主義

2021-01-21 三斤談娛樂

文|三斤談娛樂

談到「斷舍離」這一話題,很多觀影者會想到去年在影壇掀起熱議的泰國電影《時光機》。這部電影在還未開播前便受到了許多年輕觀眾的追捧,不知什麼時候起,「斷舍離」變成了當今年輕一代所追求的生活理念。

導演納瓦彭·坦榮瓜塔納利將視點聚焦於這一架庭現象,以「斷舍離」為針線,將自己對親情,友情,愛情等人文關懷緊密縫合,以主人公的視角為大家闡述出自己對情感的獨到見解。

《時光機》作為「斷舍離」現象的先鋒代表,正是納瓦彭站在自己的精神視角上的觀點輸出。影片中,導演用生活化的視角,顛覆年輕人對「斷舍離」傳統的認知與看法。在我看來,影片中的「斷舍離」並不是那麼的輕而易舉,相反,觀者在影片中感知到的斷舍離是艱難的,主人公在斷舍離的過程中也不斷在揭開Jean情感世屆的傷疤。

正是這樣獨特的人文關懷,也使得《時光機》成功入圍了第15界大阪亞洲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這部電影的英文之所以叫做《Happy old year》是因為在整部影片中,那些破舊的物品才是真正的電影主角,他們各司其職,獨自霸佔著一段特殊的回憶。導演藉助這些小小的物件隱喻那些我們的曾經。「斷舍離」在導演眼中更是我們對自己的背叛。也在無形之間詩意化地向觀者闡述了極簡主義中所包含的「新與舊」「空與滿」的辨證哲學道理。

在極簡主義作品中,藝術家常常對作品做極致的減法,在極簡主義的藝術家眼中,這是對當今時代下人們過度繁忙的抽離,也是對物質欲望的反思。但在《時光機》中導演卻摒棄了這樣的主題理念,相反的,導演藉助舊物映射出自己獨到的人文關懷。正是這種逆向的電影思維為整部電影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因此,今天我將從影片視角,道具使用,長鏡頭結尾,照片隱喻這四個不同的方面和觀者一同感知「斷舍離」背後的人情冷暖。

01、導演藉助「斷舍離」的辨證含義,衍生獨特的主題視角,呈現深層次的含義表達

影片將鏡頭對準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使影片產生強烈的親和力《時光機》的內核採用了十分新穎的視角,納瓦彭將鏡頭對準了當代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將最近幾年在年輕人生活圈中興起的新的生活態度「斷舍離」作為影片的針線將人物宣洩出的情感緊密縫合。因此,觀者在觀影過程中可以與人物產生強烈的共鳴,使影片本身具有獨特的親和力。

在影片中有這樣一個片段,通過鏡頭,我們看到了Jean和哥哥在一個在擁擠的房間裡整理出許多落灰的雜物,磁帶,舊書,成績單等等,Jean一一將這些雜物快速地丟進黑色回收袋中並雲淡風輕地對哥哥說:「垃圾袋就像黑洞,丟進去之後就消失了。」

在我看來,導演僅僅憑藉簡單的一組蒙太奇便將整個戲劇段落賦予了強烈的生活感。納瓦彭使用客觀冷靜的鏡頭還原了當代年輕人的日常生活,用鏡頭精準地凝固了這些生活瞬間。

觀者可以在Jean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她身上那種斷舍離時的果敢宛如一面鏡子完全復刻出當代年輕人對「捨棄」這一做法的態度,正是這樣十幾分鐘的戲劇單元,卻無一不展現導演的細緻入微,臺詞更是錦上添花,使電影在無形之中便於觀者產生強烈的共鳴,使之擁有獨到的親和力。

影片跳脫「斷舍離」原生態的表層含義,使影片延伸出獨到的主題在當今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中「斷舍離」成為年輕人生活方式的重要標籤。在《時光機》中,導演以「斷舍離」六步法作為影片戲劇段落的節點,卻跳脫出「斷舍離」原有的含義,完美地以哲學化的視角透過「斷舍離」的現象看「斷舍離」的本質,使影片主題上升到導演獨特的人文關懷。

在影片中,觀影者直觀地看到Jean對斷舍離態度的轉變,隨著故事的劇情的推進,我們看到Jean無意中丟掉了好友學生時期送給她的CD,由此引發了一場小鬧劇。事後Jean的好友對她說:「扔掉一件東西容易,但忘掉一個人卻很難。」

在我看來這便是《時光機》十分出彩的地方,導演以「斷舍離」六步法讓觀者清楚地感知到「斷舍離」背後的人情冷暖——構成我們生活的並不完全是那些零零散散的物件和浪潮一般的信息,更重要的是我們身邊那些紛雜的人家關係。

導演藉助「斷舍離」中形與物的辨證哲學關係,放大了當代年輕人在時代浪潮中的自我缺失,將電影視點側重於強烈的人文關懷方面,使觀者在觀影的同時真正明白情感的真諦。

02、導演藉助物件呈現物載回憶,直觀傳遞出「斷舍離」背後的哲學思考

從「鋼琴「背後的回憶探討導演獨特的父母愛情在《時光機》裡,觀者並沒有看到「斷舍離」給Jean的生活所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相反比起「斷舍離」對人生未來的改變,導演更注重那些過去的回憶,即人們該如何處理自己過去的回憶,是冰冷的捨棄還是平淡的面對?影片憑藉每個物件背後的專屬回憶側重式地向觀者傳遞了導演對過去情感的看法,其中鋼琴所延伸的便是導演對親情的獨到見解。

在影片快接近結尾時,Jean的裝修方案超出了自己先前的預算,為了解決資金問題,Jean找到了當時路上遇到的古董收藏者,冷酷無情地出售了父親留下的東西,唯獨那架鋼琴。但當Jean打給父親電話與父親商討時,父親冰冷的回覆:「都賣了吧。」這句話卻讓Jean傷透了心。

在我看來,這便是導演對父母愛情獨到的見解,餐桌上Jean痛苦與母親發生爭吵:「父親像以前拋棄我們一樣拋棄了家裡的回憶」。這便是Jean對父親的看法,在她眼中父親是冷酷無情的,他拋棄了自己的家庭甚至現在還要割捨自己的回憶。母親不願意割捨的執念被Jean看作是一種愚蠢。但這家鋼琴卻承載著母親與父親的愛情,正如母親在爭吵時和Jean說的:「難道我就不可以有自己的念想嗎?」

在母親眼中,這不僅僅是冰冷的物件,它承載著母親與父親之間珍貴的回憶,濃縮著母親與父母的愛情。這或許是母親的執念,但也可以看作是導演對愛情的一種看法:即使回不到從前,但不代表沒有存在過。

從「相機」背後的回憶探討導演對愛情的理解除此之外,相機也作為很重要的回憶載體出現在影片之中,正如影片中Jean的朋友對她所說的「扔掉一件東西容易,但忘掉一個人卻很難。」 Jean可以輕而易舉地把所有的小物件親自還給每一個人,即使對方的態度極其惡劣,Jean都會耐心的等到對方將物件收回才獨自離開。但當Jean面對自己的前任時,她卻退怯了。

相機便是Jean回憶裡關於愛情的傷疤,為了那些所謂美好的未知用逃避的方式來壓抑生活中令人痛苦的回憶,在Jean「斷舍離」的過程中,從剛開始的果敢到最後的舉步維艱。「相機」早已像烙印一般深深紮根在Jean的心裡。

這也是導演想要傳遞給觀眾的:當Jean自我麻痺,認為單方面的斷舍便能跳脫出這段情感,殊不知這份情感裡所遺留的愧疚是永遠揮之不去的。導演也藉此來傳達了自己對愛情的獨到見解,即每一份感情都不會因為自我逃避而消失,有時候只是我們的一廂情願罷了。

03、影片長鏡頭的運用打破電影的第四面牆,展現導演深刻的人文關懷

相信觀者和我一樣對電影最後的長鏡頭具有十分深刻的影像,在影片中,導演十分強調對Jean面部表情的微變化,並十分注重對人物面部特寫的拍攝。在影片最後,導演用一個長鏡頭不斷強化觀者對Jean面部表情的影響,從一開始的冷酷無情,到後來的微微笑意,再到後面的痛哭。

《時光機》從頭到尾都在講述斷舍離,但看完全片之後,觀者才真正的明白真正的斷舍離是不可能的。這段意味深長的長鏡頭此時無聲勝有聲,讓觀者更直觀地走進Jean的內心世界,以開放式的結局作為結尾,鏡頭不斷推進Jean的面部,從她這段微妙的微表情之中,便展現了「空與滿」「新與舊」的哲學觀點。

照片常常在電影中起到「思念」「回憶」的主題構建,在《時光機》中也不例外,導演藉助生活中的小插曲向觀者展示了一張照片的重要性,當Jean的情侶朋友收穫那張意外拍下的合照時,記憶之門仿佛被打開,兩人彼此留下了感動的眼淚。在我看來這正是導演想要表達的,一張看似無意之間拍下的廢照片,卻正是我們不願割捨的最美好的回憶。

總之,在《時光機》中導演站在「斷舍離」的獨特視角上,為我們闡述了深刻的人生理念,正如劇中的那句臺詞那樣:「扔掉一個東西很容易,忘掉有一個人卻很難」,在斷舍離的過程中,人們試圖通過拋棄來逃避現實中的不滿意,卻不明白有時候遺憾也是一種美麗。

相關焦點

  • 《時光機》:斷舍離,最該斷掉的是什麼?
    電影《時光機》海報。泰國導演納瓦彭·坦榮瓜塔納利的《時光機》做了一次相反的時間旅行。從瑞典歸國的女主角,為了讓自己,也讓一家人斬斷跟過去的聯繫,換取更大的生活空間,走上了不無痛苦的斷舍離之路。她要做的,是前往未來的跳躍。《時光機》延續了納瓦彭在《36》和《死於明日》中對攝影照片的探索,膠片味滿滿,構圖講究。
  • 泰國《天才槍手》女主新電影《時光機》來襲
    《時光機》是84年出生的泰國導演納瓦彭·坦榮瓜塔納利執導的第七部電影長片,在過去幾年中他的創作在商業作品和獨立藝術之間遊刃有餘,嘗試了劇情片和紀錄片的各種類型。
  • 以電影《時光機》看待「斷舍離」:放下過往,真的沒有那麼簡單
    極簡生活,被現在不少家庭所推崇和喜歡。而「斷舍離」可以說是極簡生活的核心,它不僅僅只是拋棄那些繁雜多餘的物品,同時也包括無用的社交軟體,當然更重要的還是內心所沉悶的世界。泰國電影《時光機》,就將視角對準了「斷舍離」這一概念,通過故事中的人和物,來展現在「斷舍離」的過程中,所遭遇的困難。有些時候,放下過往,真的沒有那麼的簡單。「斷舍離」,並非只是簡單地丟掉物品,更像是與過去進行一場盛大的告別儀式。
  • 泰國電影《時光機》:你所謂的斷舍離,只是一種逃避
    當代年輕人的日常:買買買,扔扔扔,追求極簡主義風格,信奉 Less is more 的人生信條," 斷舍離 " 已經融進了血液裡。" 斷舍離 ",曾經是日本人山下英子提出的一個概念。那本風靡全世界的暢銷書《斷舍離》即出自她手: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 《時光機》:狗血劇大國的年度爆款,居然很走心?
    比如,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2019年泰國口碑爆款——《時光機》。本片的主演是在《天才槍手》裡脫穎而出的女演員茱蒂蒙·瓊查容蘇因,導演納瓦彭也因拍出過《戀愛診療中》《死於明日》等口碑之作,而被部分國內影迷所熟悉。
  • 精神歸位,才是最高級的斷舍離,2021年極簡主義4大關鍵詞
    2021年極簡主義這4大關鍵詞,每一個都能夠自帶能量,非常生機勃勃,謹以此做到新年的序章。最高級的斷舍離,其實是回到你自己。給生活做減法,為生命做到加法,減法生活關於2020年極簡主義的4大關鍵詞,建議收藏,讀懂可以受益一生。01、斷舍離斷絕掉不需要的,捨棄掉不必要的,脫離物慾的執念。斷舍離不是物質的加減,而是精神的極簡。
  • 《時光機》|疫情期間看到的最好的電影
    或許,想要嘗試「斷舍離」的第一步,就是承認自己沒有辦法那麼輕鬆地「斷舍離」。泰國新片《時光機》講的就是一個關於「斷舍離」的故事。時 光 機 ..Happy Old Year2019編劇、導演: 納瓦彭·坦榮瓜塔納利主演: 茱蒂蒙·瓊查容蘇因 / 桑尼·蘇瓦美塔農 豆 瓣:7.1
  • Less is more,TCL冰箱超低噪音詮釋極簡主義生活
    -HEA.CN報導:極簡主義講究的是自然、簡約,意味著在有限的空間內,展示最核心、最自然的內容。而TCL 406P6-U堪稱極簡主義的模範,不管是簡約的外觀設計,還是在功能上所追求的超靜音,都能看出了設計者在背後所融入的現代生活理念,堪稱極簡主義家裝風格下的最佳單品。
  • 《時光機》有關垃圾分類的公益片,應該找這部電影的導演拍
    最近豆瓣新給我推了一部電影,名字叫《時光機》,作為一個深度喜歡奇幻類的影視作品,尤其是喜歡這種關於時間題材的,一下子勾起了我的興趣。打開了豆瓣的介紹,結果,完全和我對他名字的第一印象一點都不符,還來了個180度的大反轉,根據介紹來看,這完全就是一部簡單的講述人性的文藝片。整部影片都在將丟東西的故事,垃圾分類的公益片要是找這部電影的導演拍,一定很少人隨便丟東西了。
  • 極簡主義回歸本源.咀嚼本真的生活
    當極簡主義回歸本源,咀嚼本真的生活在可視化行業不斷追求完美和美的時代,與觀者建立聯繫,並向其傳達情感和視覺感受,是極簡流派設計師一直努力的方向.極簡主義,尤其是純粹的那類,他們的作品往往能給人們帶來無盡的情感共鳴和生活靈魂。
  • 斷舍離電影:時光機
    今年很流行斷舍離,書我還沒有看過,但是關於斷舍離的短視頻卻刷到不少,都是倡導大家過極簡生活,說拿到手裡不再有心動的感覺,就可以丟掉了。丟東西要狠的下心。但是實際做,卻不是那麼容易的。總有一些東西是你割捨不掉的,比如別人送你的生日禮物,情感卡片,總有些只對你自己有意義的東西,構成了你的回憶,構成了你的人生故事,即使以後兩人再無交集,有些東西,也應該陳列在內心的博物館裡,成為你的歷史,那是你活過的證據,那有那麼容易就被斷舍離的?
  • 比起極簡主義斷舍離,可能「二八原則」更適合普通家庭收納,好用
    每次一聊到韓國極簡主義,很多人都很感興趣,同時爭議性也很大: A吐槽:這樣的家裡冷冰冰的,看著就像樣板房; B抱怨:除非不上班天天在家收拾,否則哪有什麼一塵不染的家啊!
  • 增加幸福感的《極簡主義》「美」喬舒亞菲爾茨
    今天我們要給大家解讀的是《極簡主義》,全書一共304頁,我將用大約20分鐘的時間為大家解讀這本書。本書的作者是喬舒亞菲爾茨和瑞安尼科迪默斯。喬舒亞曾是一個每周工作70小時、每年工作362天,年紀輕輕就拿上6位數年薪的企業高管,20多歲就買了名車豪宅,有一個美麗的妻子。
  • 「斷舍離」的本質,其實就是一種節慾、制欲
    作者:袁躍興「斷舍離」倡導的是一種新生活的理念,它由日本家政諮詢師山下英子提出,在其所著《斷舍離》一書她說,所謂「斷」即不買、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舍」即處理掉堆放在家裡沒用的東西;「離」即捨棄對物質的迷戀,讓自己處於寬敞舒適
  • 物質主義已結束,極簡主義徹底到來!
    當很多人在買買買也有很多人在斷舍離。在接下來的時代裡,人的自由度越來越高,活動的頻率和範圍越來越大,於是我們不再追求眼前佔有多少物質,而是追求我隨時可以享用多少資源,我們的追求從「應有盡有」切換到了「隨時取用」。我們越來越清楚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麼,最為重要的是什麼,於是我們開始乾淨利落地砍掉那些不必要的東西,開始尋找那些有趣的東西。
  • 斷舍離什麼意思什麼梗? 極簡生活理念或行為了解一下
    斷舍離什麼意思什麼梗? 極簡生活理念或行為了解一下時間:2019-11-13 13:22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斷舍離什麼意思什麼梗?極簡生活理念或行為了解一下 即為了最大限度地擺脫物質累贅,活的輕鬆精緻,而對一些不必要、不滿意的物品進行捨棄的一種極簡生活理念或行為。來自日本的山下英子所著圖書《斷舍離》。 斷:儘量斷掉增加不必要新東西的念想、可能; 舍   原標題:斷舍離什麼意思什麼梗?
  • 年輕人越來越喜歡"斷舍離",無欲無求的生活有多"可怕"?
    最近,"斷舍離"這個詞變得非常流行,很多年輕人都開始重新整理讓生活變得更簡單。斷是拒絕"不需要的"物品,舍表示丟棄"多餘的"產品,離是脫離"對物品的執念"。一位博主在社交媒體上輸出自己斷舍離的視頻,引來了眾多網友的圍觀,斷舍離已經變成了一種流行的生活方式。
  • 30天扔掉900件物品,這對夫妻挑戰斷舍離,生活發生有意思的變化
    後來Kate說:「你不必擺脫一切去做一個極簡主義者,我也不認為極簡主義就是把房間清空,留下你認為真正值得存在的東西,才是極簡主義的精髓所在。」5年斷舍離,賣掉500本書,100件衣服在電影《一個購物狂的自白》裡,女主人公麗貝卡是一個財經雜誌的記者,她購物成癮,衣帽鞋包多得沒地方放。
  • 海報設計中的極簡主義!
    極簡主義的設計風格在近幾年得到大眾消費者的推崇與喜愛,而其原因在於極簡海報可以給人簡潔、淳樸、自然、和諧的心理感受,在緊張快速的日程中,得到了片刻的安寧。
  • 南京·中冶錦繡瓏灣215㎡戶型改造┃極簡風格┃東方一木
    改造參考圖極簡主義流行已經有幾年了,從國外頂級大師的詩意極簡,到國內知名設計師的極簡風,業主們也開始大愛極簡設計。極簡主義不是貧窮和節儉的象徵。反而它是一種極奢,是簡約到極致的體現。極簡對設計,對施工工藝提出更高的要求,無石膏線,無踢腳線是最難的施工做法。對燈光設計要求也極高,很少採用裝飾性燈具,線性光也要點到為止。極簡併不等同於斷舍離。極簡主義,少即是多,「少」,不是沒有,不是捨去一切,不是斷舍離,而是化繁為簡的蛻變,是一個逐漸精簡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