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家刷了這部最近很火的電影,有了些新的感悟。
今年很流行斷舍離,書我還沒有看過,但是關於斷舍離的短視頻卻刷到不少,都是倡導大家過極簡生活,說拿到手裡不再有心動的感覺,就可以丟掉了。丟東西要狠的下心。
但是實際做,卻不是那麼容易的。
總有一些東西是你割捨不掉的,比如別人送你的生日禮物,情感卡片,總有些只對你自己有意義的東西,構成了你的回憶,構成了你的人生故事,即使以後兩人再無交集,有些東西,也應該陳列在內心的博物館裡,成為你的歷史,那是你活過的證據,那有那麼容易就被斷舍離的?
人生不就是由回憶組成的麼,還記得媽媽捨不得丟掉我們小時候穿過的衣服,她結婚時自己縫製的嫁衣,每每拿出來都可以給我們講講過去的故事,想想都很暖心,就像搭載了時光機,帶我們回到過去。
而今,我們總是喜歡買買買,選擇丟掉大部分回憶,其實也是可以理解,我們現在接觸的東西太多了,物質極大豐富,東西多了,人的腦袋就容易不清楚,變得複雜,所以需要清除一些,好讓生活變得清新明了。
我們可以選擇性的丟掉不太重要的記憶,丟掉一部分物品,然而所有的物品,都應該的被妥善安置。而不是簡單丟掉,尤其牽扯到情感。
電影裡琴因為丟掉了朋友萍送的生日禮物被發現,萍生氣了她才幡然醒悟,不能這樣太自我而傷害他人感情,開始了還物之旅。她從朋友那裡借來多年忘了還的耳釘,對方很開心,修理後的大提琴,雖然發生了不愉快,最後朋友還是釋然收下了,替別人代購的商品,是別人淘了許久未果心愛之物,這一路走過來,就像是情感上的釋懷,放下了,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斷舍離。還有花費很多時間,幫一對新人找到的,初戀時被拍下的一張老照片,這讓兩人淚流滿面,萬分感謝。這種種的種種,都讓這件事看起來更有意義。
然而有兩件事,卻不是那麼容易的。
一件事是他退換前男友的相機引出的情感故事。
她不敢去面對,寄了包裹被拒,只好親自登門去道歉:她消失多年,是因為她感覺安哥不是她的合適人選,所以刪除了聯繫方式。不回信件。安哥的反應很平靜,「我見到你很高興,都放下了,煮玉米濃湯給我喝吧。」然而這都是表面的,難道一碗湯,就真的能撫平這一切嗎?
一張被歸還給琴的舊卡片遷出了男友母親彌留之際想喝一碗琴煮的玉米湯的往事。讓琴內疚不已,埋怨安為什麼不打電話給她?打一個電話,真的那麼難嗎?
就像被拋棄的安所說:「我得放下過去,我得靠自己,我不該聯絡你。遇到好事的時候,真想打給你,可是不行。遇到壞事時,不知道要打給誰,我也不能打給你。我覺得好孤獨,腦子裡只是想著不能執著於過去,我得靠自己走向前,我已經走到盡頭了。」因為琴的再次出現,導致了安和女友小蜜的分手,琴再次面對內心的不安,勸安跟小蜜複合,但在安看來她完全是自私的行為。
安哥說:你這麼做是為了你自己。你為了自己才把我的東西還給我,你為了自己才向我道歉,你為了自己才想幫助我跟小蜜複合,這樣你才能毫無愧疚地甩了我,琴,說真的,你來道歉時,我很生氣,感覺就像是,道歉之後就不必負責了,所以我只好原諒你,對吧?如果我不原諒你,就是我的問題,而不再是你的問題了。仿佛,你把所有的罪惡感,全加諸在我身上,然後你就一走了之。
琴:我道歉是因為我真的很在乎你。
安:那就不要道歉,去一輩子承受你的罪惡感啊,別逃避啊,你辦得到嗎?
琴:一切都過去了,你就不能釋懷嗎?
安哥:如果你真的愛一個人,你就會知道說時容易做時難。你真的愛過人嗎?只要承認你很自私,繼續過你的人生就好了,不用擔心,每個人都是這樣,都必須選擇對自己最好的事物。我們看見想看見的,記得想記得的,不過就是這樣,繼續去過你的生活吧!
安不理解:可是我道歉過了,我都說過對不起了!
可是她真的不理解嗎?在最後的酒店裡,她刪除了安的社交帳號。當朋友提到安時,她看似輕描淡寫,但實則強忍著淚水。
她一開始信奉:「只留下對自己最好的東西就夠了,不需要的東西就要斷舍離」。後來她漸漸發覺:丟掉的東西才是對你最好的。
另一件事是媽媽不捨得丟掉的,爸爸拋棄他們之前留下的舊鋼琴,她瞞著媽媽,私自賣掉,不想留下這樣痛苦的回憶,卻傷害到了母親的感情。她為何要執著於丟掉家裡的鋼琴?
鋼琴,是母親與父親的情感聯繫,在一張舊照片中,我們看到一家四口歡樂的曾經,而父親正是那個彈鋼琴的人。
琴認定,鋼琴已經沒人彈了,丟掉鋼琴是為了母親好。而母親的回覆是:不要這麼自私好嗎,你想忘就自己去忘啊,為什麼要逼我遺忘,不要再插手別人的生活了好嗎。
電影結束了,留給我們很多思考:有些事情,做之前一定要考慮別人的感受,有些感情需要妥善安置,不要去戳別人的痛楚,愛情這件事,是講緣分的,有時侯分手了不打擾也許才是最好的做法吧。像影片中這樣的愛情故事,不打擾也許才是最好的結局吧,因為有時候,回憶也許就是一道舊傷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