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智慧:真正的「斷舍離」,是來源於人的內心!

2020-12-03 水往雲來

人的一生,總是伴隨著各種情緒,可以說,人就是在情緒中,不斷地成長。在一般人看來,一個人的情緒,能讓自己活得更有滋味。一個沒有情緒的人,在別人看來,他活得太沒有滋味了。

總的說來,一個人的情緒分為喜怒哀樂。正因為如此,人的一生,才有各種滋味。特別是經歷越多的人,他的情緒也會越多,他也會覺得自己這樣活得有滋有味的。只不過很多人在歲月的流逝中,他學會了壓抑自己的各種情緒,不讓它隨意爆發出來。

也就是說,情緒人人都有。但是一個想要修行的人,就是要將所有的情緒慢慢看淡,否則,你就達不到修行的效果。

那麼,修行的目的又是什麼呢?真正的修行,就是要將自己所有的情緒,無論是顯露在外的,還是隱藏的情緒,全部都去掉。有人說,這些情緒去掉了,自己不就變成了一個清心寡欲的人,那樣生活還有滋味嗎?

其實,當你的情緒去掉之後,伴隨著會有另外的東西來代替它。一旦達到這個目的,你會活得更自在。這個代替情緒的東西,就是慈悲。

那麼,修行當中存在什麼奧秘呢?

佛家認為,人的各種情緒,正是一個人苦的來源。比如一個人喜歡什麼,也就是對一個東西的喜好,它會讓人感覺到喜悅。如果對於這個東西的本身不執著,是沒有問題的。問題的根源在於,一旦你喜歡它,你就覺得自己離不開它。一旦失去了它,你會覺得「這太難受了」,這就是人煩惱的來源。佛家將這種現象稱之為「愛別離苦」。

佛家要人去掉對事物的執著,並不是讓你去掉那些外在的事物。很多人以為,佛教中講究出家,講究「斷舍離」,出家之後,才能獲得成就。其實,這是錯誤的知見。因為出家的目的,也是為了斷掉對事物的執著。

也就是說,真正對事物的「斷舍離」,是來源於一個人的內心。如果內心做不到斷舍離,出家了也沒什麼用處。

因為一個人對事物的喜好,也就是事物能給自己帶來喜悅的真正原因,都是出自人的心。只要能將自己的心改變過來,無論你處在哪一種環境中,都能達到這種「斷舍離」的效果。

不僅是對事物的喜好,對其它任何東西產生執著,都會讓自己陷在其中。一旦外在的東西發生變化,而人的心無法從中跳出來,就會陷入各種苦的境地。

《心經》之所以被稱之為諸經的總綱,就是因為它裡面真正針對的,就是人的心。從人的心的各個方面,進行闡述。不僅如此,它還從外在事物存在的現象方面,也說出了人對它執著的根本原因。

相關焦點

  • 斷舍離,極致人生的必要條件(適合所有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今天只想從物品和感情談一談斷舍離的理解選擇一件物品,千萬不要判斷它能不能用,因為每一件東西都有用,你真正要做到的是你要不要用,這才能取你所需,也發揮了物品最大的價值。圖片來源於網絡然而斷舍離的主角永遠不會是物品,而在於人,及感情。
  • 佛學智慧:為何佛學中強調一個「空」字,有什麼含義嗎?
    佛學智慧:為何佛學中強調一個「空」字,有什麼含義嗎?佛教受到大眾的歡迎,是因為佛教中那樣謙和向善的態度。當我們去寺廟的時候,和尚們總是彬彬有禮輕聲細語的,沒有塵世的喧囂,讓我們覺得很放鬆。即使脾氣再暴躁的人,也變得柔軟很多。
  • LESS IS MORE-《斷舍離》讀後感
    斷舍離就是通過收拾自己的居住空間,讓自己從看得見的世界走進看不見的內心世界。表面上是一種「家居整理術」,實際上是一種「人生整理觀念」。斷就是斷絕不需要的東西;舍就是捨棄到處泛濫的破爛;離就是脫離對物品的執念。從小處著手清理物品,表面上是丟掉雜物,而實質是丟掉內心多餘的執念。
  • 精神歸位,才是最高級的斷舍離,2021年極簡主義4大關鍵詞
    最高級的斷舍離,其實是回到你自己。給生活做減法,為生命做到加法,減法生活關於2020年極簡主義的4大關鍵詞,建議收藏,讀懂可以受益一生。01、斷舍離斷絕掉不需要的,捨棄掉不必要的,脫離物慾的執念。斷舍離不是物質的加減,而是精神的極簡。以人來為中心,然後讓物歸位,讓物流動起來,這樣人不為物役,精神能夠有自由流淌的空間。
  • 斷舍離:40歲左右的女人,能夠做到這2點,痛苦之後就是重生
    我特別喜歡《斷舍離》書中的一段話:無能為力的事「當斷」,生命中無緣的人「當舍」,心中煩惱執念「當離」。目之所及,皆是回憶;心之所想,皆是過往;放下執念,心才能回歸安寧。40歲是女人的一道分水嶺,到了4字開頭的年紀,人生帶給你最大的感受不應該是「我老了」,而是經歷了這麼多年,我們的思想越來越成熟,我們也越來越懂得為自己而活。
  • 以電影《時光機》看待「斷舍離」:放下過往,真的沒有那麼簡單
    而「斷舍離」可以說是極簡生活的核心,它不僅僅只是拋棄那些繁雜多餘的物品,同時也包括無用的社交軟體,當然更重要的還是內心所沉悶的世界。泰國電影《時光機》,就將視角對準了「斷舍離」這一概念,通過故事中的人和物,來展現在「斷舍離」的過程中,所遭遇的困難。有些時候,放下過往,真的沒有那麼的簡單。
  • 來自《老子》的斷舍離,被一個日本女人活用了其中的奧義,真實用
    她說:"《斷舍離》所有的思想根源都來源於《老子》的48章,這是中國人的智慧,用日本文化加以闡釋又得出了新的禪意。即通過"斷"和"舍"的外在行動帶來心靈上"離"的狀態。"那麼什麼是斷舍離?不管東西有多貴,有多稀有,能夠按照自己是否需要來判斷的人才夠強大。人有的時候不要太去在意那些身外之物,還是向上面說的,沒用的東西該扔就要扔。
  • 一個女人真正的成熟,來源於心底深處,這5個地方
    真正善良的女人她是具有同情心和正義感的,在關愛親友善解人意的同時也要防止別人侵犯到自己的自身利益。遇到那些看不慣的事情必須果斷堅決的據理力爭。人心存善良那是很難得的,但是在善良中應該有自保的能力。電視劇中很多的女主人公在劇中,擺脫了那種傻白甜無辜單純的形象,讓觀眾朋友們內心是大大稱讚的。尤其那堅強果敢善良又不懦弱的角色,讓很多人看了以後都拍手稱快。
  • 斷舍離電影:時光機
    今年很流行斷舍離,書我還沒有看過,但是關於斷舍離的短視頻卻刷到不少,都是倡導大家過極簡生活,說拿到手裡不再有心動的感覺,就可以丟掉了。丟東西要狠的下心。但是實際做,卻不是那麼容易的。總有一些東西是你割捨不掉的,比如別人送你的生日禮物,情感卡片,總有些只對你自己有意義的東西,構成了你的回憶,構成了你的人生故事,即使以後兩人再無交集,有些東西,也應該陳列在內心的博物館裡,成為你的歷史,那是你活過的證據,那有那麼容易就被斷舍離的?
  • 泰國電影《時光機》:你所謂的斷舍離,只是一種逃避
    對于堅決執行 " 斷舍離 " 的小琴來說,也一樣。在整理過程中,小琴因為丟掉了設計師兼好友阿萍當年贈送的生日禮物,兩人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直到親眼看到哥哥丟掉了自己送的生日禮物時,才明白阿萍內心的難過。
  • 斷舍離是國外的超前理論?《紅樓夢》早有記載,她才是踐行第一人
    斷舍離是國外的超前理論?《紅樓夢》早有記載,她才是踐行第一人最近幾年,「斷舍離」的極簡主義風靡全國,這種新的生活理念被很多人尊崇並且時間,改變了上百萬人的生活方式。斷舍離是國外的超前理論?《紅樓夢》早有記載,她才是踐行第一人這些國外看似超前先進的理論,其實早就被曹雪芹在《紅樓夢》對薛寶釵的描述中闡述透了。
  • 為什麼扔東西會讓人愉悅
    所謂「斷舍離」,山下英子的定義是——通過收拾家裡的「破爛兒」和整理內心中的「破爛兒」,讓人生變得開心的方法。這個「破爛兒」,既指的是家中不需要的雜物,也指給人帶來負面情緒的人事物。比如壓箱底的衣服,過時的電子產品,閒置的瓶瓶罐罐,費力維持卻不討好的社交……「斷舍離」的操作是:斷絕不要的東西,捨棄不必要的牽絆,離開「多就是好」的執念,只留下自己真正需要的。
  • 2020年末「斷舍離」清單:這40樣東西該扔了,除了佔地方沒啥作用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覺得很有道理:你房間的模樣,就是你內心的模樣。如果房間是凌亂不堪的,那麼,在這種房間待久了,整個人也會變得容易煩躁和焦慮,如果房間裡井然有序,那麼,也反映出了你的內心明媚,所以,在2020年的尾聲,為何不做一次斷舍離呢?讓新的一年有一個新的開始,也是換一種生活方式和心情迎接新的一年。
  • 珠海學院佛學研究中心「應用佛學文學碩士」開始招生
    珠海學院佛學研究中心成立於2017年3月,是香港首家學界與教界合作成立的高端佛學研究平臺。中心地處屯門青山灣畔珠海學院新校區,面迎咖啡灣,遠眺伶仃洋,環境清幽,是理想的求學問道之所。中心依託於珠海學院佛學研究力量,邀請國內外佛學研究專家學者和高僧大德來中心講學、交流。中心現開設「應用佛學文學碩士」課程,課程建設與高端學術交流融為一體。在濃厚的學術氛圍中,學生將會獲得廣闊的佛學新視野,提升整體的學養與人文素養。課程採用中文授課,突出培養學生漢傳佛教之根基,傳承漢傳佛教博大、精深、圓融之智慧,為漢傳佛教走向世界培養高端人才。
  • 「斷舍離」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好處
    大家有聽過一本書叫《斷舍離》嗎,《斷舍離》是日本山下英子創作的家庭生活類著作,於2009年首次出版。該書主要講述了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推出的概念:斷等於不買、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舍等於處理掉堆放在家裡沒用的東西。離等於捨棄對物質的迷戀,讓自己處於寬敞舒適,自由自在的空間。 該書敘述了「斷舍離」的含義,讓讀者了解並做到「斷舍離」。
  • 斷舍離心理學:定期扔這三樣東西,你會活得更高級
    女主角楚雨蕁真正喜歡的人是男主角慕容雲海,可她並未察覺自己的心意,卻認為自己喜歡的是紳士溫柔的端木磊。 可是,她只有和慕容雲海相處時,才會發自內心的笑,感到真正的快樂,可她卻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喜歡。 此時,她若能及時察覺自己的內心,便不會與端木磊有感情糾葛。
  • 清理物品,騰出空間,做生活和精神上的《斷舍離》
    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斷舍離這三個字,到底什麼是真正的斷舍離?山下英子在書中告訴我們,斷是指斬斷物慾,舍是指捨棄廢物,離是指脫離執念。它強調立足當下,通過整理、梳理人與物品之間的關係,脫離對物品的執念。斷舍離的最終目標是趕走心頭烏雲,過上「怡然自得」的生活方式。斷舍離也是「出」之美學。其核心是「出,則進」「進,則出」的循環反覆。進與出一樣,都是不可或缺。清楚了斷舍離真正的概念後,山下英子在書中又解釋了為什麼我們無法對物品放手的原因以及教給我們如何對物品進行斷舍離。
  • 豆瓣7.0《時光機》,解讀納瓦彭「斷舍離」情節背後的極簡主義
    這部電影的英文之所以叫做《Happy old year》是因為在整部影片中,那些破舊的物品才是真正的電影主角,他們各司其職,獨自霸佔著一段特殊的回憶。導演藉助這些小小的物件隱喻那些我們的曾經。「斷舍離」在導演眼中更是我們對自己的背叛。也在無形之間詩意化地向觀者闡述了極簡主義中所包含的「新與舊」「空與滿」的辨證哲學道理。
  • 武漢女孩「斷舍離」成癮:247㎡的家只剩9件家具,兩貓一狗
    人究竟可以簡單到哪種地步?後來,Asan在觀看日劇《我的家裡空無一物》後,深受劇中精簡的理念影響,於是便開始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斷舍離」。她將自己以前所有摯愛的衣服、鞋子、指甲油,統統打包,裝進了10個大袋子。當然這也不是要全部扔掉,Asan並不喜歡以丟棄的形式做斷舍離,而是重視為這些自己已經不需要的物品重新找到主人。
  • 不舍拜物主義,難得內心快樂
    有太多人以佔有物質資源的多寡來評判別人,我們沉醉於佔有物質資源的快樂中。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似乎並不快樂,很奇怪,物質選擇多了,煩惱也開始多了。原來那些物質所帶來的快樂都是短暫的,而且是淺層的快樂,有時甚至成為了煩惱的來源。當我們感到煩惱時,逃避是沒有用的,不去化解,它就經常來串門。解鈴還須繫鈴人,那就從減少物質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