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物品,騰出空間,做生活和精神上的《斷舍離》

2020-12-05 清泉悅生活

馬上要搬家了,開始清理家裡的物品,發現過期的食物,好多年不穿的衣服,還有去年雙十一囤的貨,各種購物袋......雜物真的多啊。

平時,為了眼不見心不煩,通通將他們都關在柜子裡藏起來。藏得太久了,多出來的這些雜物一下子不知道怎麼收拾。

想到山下英子的《斷舍離》這本書,雖然它暢銷了那麼多年,我一直沒看過。不看的原因也許就是從思想上不想去清理那些雜物。

現在搬家,不可能再把這些雜物搬走,沒得逃避了,找到書籍學習起來。原來山下英子的《斷舍離》這本書已經出版8年了,這期間她重新修訂了很多地方,現在的版本是最新迭代升級過的版本。

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斷舍離這三個字,到底什麼是真正的斷舍離?

山下英子在書中告訴我們,斷是指斬斷物慾,舍是指捨棄廢物,離是指脫離執念。

它強調立足當下,通過整理、梳理人與物品之間的關係,脫離對物品的執念。

斷舍離不是單純的「扔東西」,還包含精神層面上「廢棄物的清理」,從而喚醒流通的生命氣息。

斷舍離的最終目標是趕走心頭烏雲,過上「怡然自得」的生活方式。

斷舍離也是「出」之美學。其核心是「出,則進」「進,則出」的循環反覆。進與出一樣,都是不可或缺。

清楚了斷舍離真正的概念後,山下英子在書中又解釋了為什麼我們無法對物品放手的原因以及教給我們如何對物品進行斷舍離。

一、我們為什麼對物品無法放手

人都有買東西的愛好,喜歡囤貨,總想把好的東西據為己有

現在社會物質實在是豐富,各種線上線下購物方式方便快捷,還有商家時不時的打折活動,購物的誘惑實在是太大

你不在這裡買東西,就會在那裡買東西,總之隨處都可以買到東西,隨時都可以買到東西。特別是面對直播,頭腦一發熱就跟著播主下單。

買的時候忘性,也不管這個東西是不是真的需要,買回來之後才覺得家裡太小,裝不下了。

想要斷舍離,首先突破思維,改變認知,真的不能像從前一樣囤積物品。

斷舍離它講求的是人內部自己覺醒,而不是外部別人的訓誡。因為真正的正確答案本來就在自己心裡。

將生活用品的量減少到適當的程度,同時在適當時間,更換這些生活用品,這才是生活的理想狀態。

二、如何對物品進行斷舍離

書中講述了8個技巧和5個收納指南,分別從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進行「物品的斷舍離」和「觀念上的斷舍離」,最終找回健康的居住空間。

8個技巧分別是:

1首先認識物品現狀。應該掌握家裡物品的數量質量,觀察東西是否過剩的現狀。

我們要把衣櫃、壁櫥、抽屜等所有收納的容器全部打開,掌握收納的總量。

確認了物品的「量」後,接下來再判斷居住空間的「質」處於什麼水平。

2、停止自我否定。女性容易把自己想像成不會收拾家務的女人,常常自責。只有擺脫這種自罰性的思維傾向,不再去否定自我,才能實現思維觀念上的斷舍離。

3、明確描繪住所的藍圖。收拾整理完後,將在這裡進行怎樣的生活。

是喜歡簡約風、民族風還是現代流行風,都應該有個清楚的設想。

反覆放手雜物,進行取捨來審視自己的家居設想,仔細地描繪自己理想的家。

4拿出雜物,進行觀察和判斷。

將居所內的物品全部拿出來,放在地板上或桌上。全面確認物品的體量。

山下英子告訴我們,這個時候要在計劃時間內從少量、小單位的著手。單位越小,將物品從收納櫃取出所花費的時間越少。如果從「大塊頭」「大體量」開始,斷舍離的熱情容易被澆滅。

5扔掉廢品。根據經濟學上的二八定律,居住空間裡的東西,其中80%都是遺忘物,目前使用的東西只佔20%。

扔掉遺忘物,比如冰箱裡過期的食品、桌子上破損的雜物、抽屜裡再也不會穿的衣物。

6以自我時間為判斷基準,考慮自身與物品的關聯度,再進行取捨。

以自己為原點,時間是現在。留下對現在的自己必要的東西,丟掉過去的對自己不重要的東西。

在進行物品取捨時,要考慮物品的活用價值。如果物品與我們的生活有關聯,那麼這個物品就是有活用價值的。經常用的或者一年只用一次的都是有關聯。

還要以自我的價值觀為中心,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自己喜歡的就留下,他人送的不喜歡的可以丟掉。

山下英子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幸小姐櫥櫃裡擺滿了一些從來沒用過的餐具。為什麼沒用?因為她不喜歡。

這些餐具都是婆婆送的,其中很多是別人送給婆婆的,她不好拒絕。就這樣一直擠在柜子裡,一擠就是20年。

終於幸小姐鼓起勇氣,徹底收拾了整個櫥櫃,處理了大量讓她心累的餐具。頓時覺得生活也翻開了新的一頁。

7以必要、合適、愉快為標準進行取捨。

清理不需要、不適合、不愉快的雜物。

8收納在雜物最適之後進行。

在斷舍離的大前提下,最正確的打掃程序是首先清除那些垃圾、廢品,以及不需要、不合適、不愉快的雜物,之後再轉而進行雜物收納,進行清掃、擦拭、磨刷。

5個收納指南分別是:

1、三分法

收納並沒有什麼既定的規則,東西能不能扔,選擇權都在自己身上。

把雜物放入收納箱前最重要的是分類,一般分成三個類別:大分類-中分類-小分類。重複三遍,小分類部分完成後才正式進入收納階段。

比如對廚房的分類,大分類為食材、廚具和餐具;食材的中分類為冷藏室、蔬菜室和冷凍室;冷凍室的小分類為食品、飲料和調味料。

分類的方法沒有絕對答案,大家可以根據各自的生活習慣,來建立適合自己的三分法。

27.5.1

在對雜物收納時,要對收納空間的物量進行大致評估。將雜物總量壓縮到收納空間的7成、5成和1成。

看不見的收納空間所放雜物的量基本要佔整體空間的7成;看得見的收納空間所放雜物的量基本上佔整體空間的5成;展示性的收納空間所放雜物的量基本佔整體空間的1成。

31 OUT 1 IN

這個方法在7.5.1法的基礎上進行,這兩種方式都限定了雜物總量。有一個新進物品,就要淘汰掉一件舊的物品,使物品總量保持不變。

1 OUT 1 IN 法要遵循的原則是處理一個,收納一個。即先處理再收納。

4、onetouch

在對雜物取捨和收納時,把動作壓縮成兩步,以one touch (一鍵式)取出來,比如作者將袋裝的咖啡奶油袋子口朝外翻折,不用橡皮筋封口,這樣就減少了花時間繁瑣的步驟。

5、自立、自由、自在法

自立就是讓雜物立起來,比如毛巾放在方形的淺盒子裡,最多放10條,讓它們疊放起來。

自由是指選擇自由,即在拿取的時候方便。我們可以把同類別的雜物放在一起,不要混淆。

自在是隨心所欲的意思,主要是底褲、襪子之類小物件,團起來隨意扔進筐子裡。

以上8個技巧和5個收納指南就是斷舍離的核心內容,歸根結底,就是三個步驟:認清現狀、選擇取捨、收納整理。

根據書的內容,我對自己現存雜物整理有了一個清楚的認識,也知道了如何整理的方法。

明天整理起來,相信會騰出一個健康的空間,無論是居家上的還是精神上的。

相關焦點

  • LESS IS MORE-《斷舍離》讀後感
    隨著雙11包裹的不斷湧來,愛剁手的我最近又被過量的物品困擾了,於是抓緊閱讀了山下英子老師的《斷舍離》。作者建議我們在生活裡做減法,把複雜的生活簡化理順,灑脫輕快,瀟瀟灑灑。由於生活裡的物品變少了,生活也就變得更加簡單,讓生命的主角「我」凸顯出來。
  • 30天扔掉900件物品,這對夫妻挑戰斷舍離,生活發生有意思的變化
    30天扔掉900件物品,這對夫妻挑戰斷舍離,生活發生有意思的變化「買買買」如今已經成為都市人的生活方式。即使家裡衣櫥被塞爆,但仍然無法剁手斬除燃燒的購物慾。這是病,得治。到底多少東西是真正需要的,多少又是衝動消費,很多人完全不會考慮。對很多人來說,他們享受的只是拆包裹剎那的滿足感而已。
  • 給地板清潔來一場「斷舍離」:清潔多一份輕鬆,萊克立式吸塵器
    近幾年,由於《斷舍離》一書的盛行,讓斷舍離的概念越來越熱。但如何才是真正的斷舍離?深究「斷舍離」三字,「斷」便是斷絕購買無用又昂貴的物品的欲望和想法;「舍」便是捨棄或及時處理掉家中閒置的物品,除去多餘之物;「離」便是離開對已捨去事物的執念。但大多數人在實際運用這一概念常用在處理家中閒置的物品上。
  • 整理案例|女主人說:深度斷舍離之後,生活就像重生
    今天的心路歷程,完整呈上。歡迎圍觀。深度整理之總結(二):為什麼要花錢請專業整理師做?《斷舍離》這本書,我至少在五年前讀過它。這五年以來,自己反覆體會書中所說的話:物品的力量,主人與她的情感糾結…… 三年前搬到新家的時候,因為自己二胎產後體質虛弱,搬家工作基本上是我老公一個人完成的,但是幾乎沒有做任何的斷舍離的工作。
  • 斷舍離小技巧:一件物品到底要不要扔?從2個維度來判斷
    總覺得雖然現在用不上未來總有能用上時候,覺得就這樣扔掉實在是太可惜了,所以即使它們佔據了大部分空間,還是不捨得扔。當我們把關注點都放在物品上時,就是一種把物品作為中心的,錯誤觀點。「斷舍離」強調人要以自己為中心,以當下為時間軸。
  • 「斷舍離」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好處
    大家有聽過一本書叫《斷舍離》嗎,《斷舍離》是日本山下英子創作的家庭生活類著作,於2009年首次出版。該書主要講述了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推出的概念:斷等於不買、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舍等於處理掉堆放在家裡沒用的東西。離等於捨棄對物質的迷戀,讓自己處於寬敞舒適,自由自在的空間。 該書敘述了「斷舍離」的含義,讓讀者了解並做到「斷舍離」。
  • 斷舍離是國外的超前理論?《紅樓夢》早有記載,她才是踐行第一人
    斷舍離是國外的超前理論?《紅樓夢》早有記載,她才是踐行第一人最近幾年,「斷舍離」的極簡主義風靡全國,這種新的生活理念被很多人尊崇並且時間,改變了上百萬人的生活方式。斷舍離是國外的超前理論?《紅樓夢》早有記載,她才是踐行第一人這些國外看似超前先進的理論,其實早就被曹雪芹在《紅樓夢》對薛寶釵的描述中闡述透了。
  • 斷舍離心理學:定期扔這三樣東西,你會活得更高級
    因此,人們應當學會斷舍離,定期將不需要的東西捨棄,隨著時間的推移,就能夠慢慢發現自己的生活越發高級,也能找到更好的自己。 一、斷絕沒有價值的東西,是給自己釋放空間 01)、若你見過我大學室友的床鋪,一定會感到非常驚訝。
  • 「斷舍離」的本質,其實就是一種節慾、制欲
    ,自由自在的空間。我們通過學習和實踐「斷舍離」,可以重新審視自己與物品的關係,從關注物品轉換為關注自我——我需不需要,一旦開始思考,並致力於將身邊所有「不需要、不適合、不舒服」的東西替換為「需要、適合、舒服」的東西,我們就能讓環境變得清爽,也會由此改善心靈環境,從外在到內在,徹底煥然一新。
  • 四個步驟斷舍離,清理雜亂的生活物品
    你以往做整理的時候,可能習慣於按照房間去進行整理,或者是按照家具進行整理。比如說今天有點時間了,要整理一下這個柜子,明天有更多時間了,整理一下書房。但是這樣的做法並不正確。如果你從來沒有做過整理,你的同類物品,可能是散落在各個房間和各個家具的。
  • 斷舍離什麼意思什麼梗? 極簡生活理念或行為了解一下
    斷舍離什麼意思什麼梗? 極簡生活理念或行為了解一下時間:2019-11-13 13:22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斷舍離什麼意思什麼梗?極簡生活理念或行為了解一下 即為了最大限度地擺脫物質累贅,活的輕鬆精緻,而對一些不必要、不滿意的物品進行捨棄的一種極簡生活理念或行為。來自日本的山下英子所著圖書《斷舍離》。 斷:儘量斷掉增加不必要新東西的念想、可能; 舍   原標題:斷舍離什麼意思什麼梗?
  • 斷舍離:85㎡屋子雖空無一物,但精緻溫馨,滿滿的生活氣息
    整個家看完,發現沒有像樣的、可以儲物的家具,只有櫥櫃、衣櫃和書櫃,但是這些也都非常小巧精緻,沒有刻意追求大容量。因為東西不多,所以小沫並沒有特別注意收納。進門沒有鞋櫃,只有三層可以摺疊的置鞋位,因為一個人住,鞋不多。多沒有佔太多的空間。家中的木質家具都用木蠟油著色,打磨上色都是小沫自己獨立完成。
  • 泰國電影《時光機》:女孩獨自跑到前男友家,被迫給去世老人做湯
    出國的那一天,小琴在飛機上刪除了前男友的聯繫方式,不是她喜歡上了別人,而是她覺得和安不是一路人,不會有結局。所以,連招呼都不打一聲,單方面做了了斷。她把相機快遞到前男友家,卻被對方拒收。現在,她要硬著頭皮把這些東西送到前男友家。前男友要求她做一碗玉米湯。因為他的母親去世前一直想喝小琴做的玉米湯,卻到死都沒喝上。
  • 斷舍離:85㎡屋子雖空無一物,但精緻又溫馨,充滿生活氣息
    真心喜愛的物品,又怎麼會留著它落灰呢?廚房是末末每日待得最多的地方,也是全屋唯一看上去有點「滿」的空間。原本覺得這樣一個清潔強迫症,廚房臺面應該無物吧?或者至少不會用開放式收納。事實恰恰相反。喜愛烘焙,日常輕食,末末的廚房並不「油膩」。而關於落灰的問題,末末也從不擔心,因為一切都太過常用了,都是心愛之物,怎麼會放任它們像擺設一樣吃灰?
  • 精神歸位,才是最高級的斷舍離,2021年極簡主義4大關鍵詞
    減法生活:為生活做減法,給生命做加法信念是一隻鳥,它能在黎明黑暗的節點,就能夠感覺到光明。——泰戈爾無能為力的事應當斷,生命中沒有緣分的人應當舍,心中煩欲執念當離!最高級的斷舍離,其實是回到你自己。給生活做減法,為生命做到加法,減法生活關於2020年極簡主義的4大關鍵詞,建議收藏,讀懂可以受益一生。01、斷舍離斷絕掉不需要的,捨棄掉不必要的,脫離物慾的執念。斷舍離不是物質的加減,而是精神的極簡。以人來為中心,然後讓物歸位,讓物流動起來,這樣人不為物役,精神能夠有自由流淌的空間。
  • 2020年末「斷舍離」清單:這40樣東西該扔了,除了佔地方沒啥作用
    如果房間是凌亂不堪的,那麼,在這種房間待久了,整個人也會變得容易煩躁和焦慮,如果房間裡井然有序,那麼,也反映出了你的內心明媚,所以,在2020年的尾聲,為何不做一次斷舍離呢?讓新的一年有一個新的開始,也是換一種生活方式和心情迎接新的一年。可能很多人心裡會有疑問,要從哪裡開始?
  • 泰國電影《時光機》:你所謂的斷舍離,只是一種逃避
    捨不得扔,但佔據了不少空間,無形中成了我們家裡的巨大包袱。這類物品按照 " 斷舍離 " 的理念,是早已失去了其本來功用的 " 廢物 ",必定要捨棄的。小琴扔起來也是毫不猶豫,好一個果斷迅速。少年時期最愛的雜誌,扔!早已過時的唱片和 MP3,扔!
  • 年輕人越來越喜歡"斷舍離",無欲無求的生活有多"可怕"?
    最近,"斷舍離"這個詞變得非常流行,很多年輕人都開始重新整理讓生活變得更簡單。斷是拒絕"不需要的"物品,舍表示丟棄"多餘的"產品,離是脫離"對物品的執念"。一位博主在社交媒體上輸出自己斷舍離的視頻,引來了眾多網友的圍觀,斷舍離已經變成了一種流行的生活方式。
  • 斷舍離,極致人生的必要條件(適合所有人)
    我冷漠是不想被看出太容易被感動觸及我比較喜歡現在的自己不太想回到過去告別過去,開啟極致新生活,斷舍離很重要。圖片來源於網絡今天只想從物品和感情談一談斷舍離的理解對於物品斷舍離就是一個不斷選擇的過程,它讓我們懂得如何去判斷一件物品對於我們的價值以及感受。我曾經有一件價值不菲的衣服在柜子裡躺了兩年,再次穿上的時候很明顯衣服瘦了,再也顯示不出我精緻的身材了。
  • 斷舍離:90㎡屋子雖空無一物,但精緻又溫馨,富有生活氣息
    雯雯的家鄉是一個三四線小城市,城市雖小,生活節奏慢。工作幾年,雯雯手中有點積蓄,勉強支付一個首付,購買了一套90㎡的2室1廳。房間完全是按照「斷舍離」的觀念,追求極簡的生活方式,90㎡的屋子雖空無一物,但精緻又溫馨,富有濃濃的生活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