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即便是單身階段,做整理都是個特別浩大的工程,誰家裡沒有個幾千個物件呢?成了家,有了孩子,東西就更多了。
你很容易不知道怎麼開始,甚至沒有勇氣做這件事,就退縮了。
還有一種情況是開頭興致勃勃,看到什麼整什麼,結果因為缺乏規劃,思維散漫,本來打算整理書櫃,整著整著就拿起一本書,讀了起來。回過神來,發現沒出多少成果,容易灰心喪氣。
學習整理的步驟,可以讓你在短時間之內,先在腦海當中理清,整理活動開展的過程,從而落實到具體東西的整理規劃上面。
正確的整理流程共分為四步:
第一步,分類。
你以往做整理的時候,可能習慣於按照房間去進行整理,或者是按照家具進行整理。比如說今天有點時間了,要整理一下這個柜子,明天有更多時間了,整理一下書房。
但是這樣的做法並不正確。如果你從來沒有做過整理,你的同類物品,可能是散落在各個房間和各個家具的。好不容易今天整理完了藥箱,過幾天又在另外一個柜子裡面翻出來一堆藥品,又要重新理一遍,這樣就造成了你精力上的浪費。
因此你需要放棄以前那種按照房間和家具做整理的思路,要按照東西的分類進行整理,整理完一類之後再整理下一類。
那麼東西怎麼分類呢?
1. 你要把最容易辨認的類別拎出來,我指的是衣物、書籍、文件、飲食物品、清潔物品這五類。
衣物,指你所有穿戴的東西。不僅包括你的衣服,還有你的鞋子、帽子、包包、飾品、家紡等。
書籍主要指的是你家所有紙質的書籍。
文件指的是你家中除了書籍之外的紙和所有的卡。
飲食類物品指的是涉及到吃喝有關的東西,從冰箱廚房到餐桌的一系列東西。
清潔類物品包括用於個人的清潔、護理、化妝品和用於家庭的清潔、護理、裝飾品。
(以上說到的書籍不包括電子書,文件也不包括你電腦和手機裡面的文件。你需要先學會家中實際物品的整理之後,再進入這些虛擬物品的整理。)
這五類東西,一般人都比較容易判斷它們怎麼歸類。
2. 劃完這五類之後,你會發現有些東西你自己很難分類,我把它們叫做「不可描述物品」,比如說文具、藥品、電子產品、你的興趣用品、寵物用品、差旅用品等。零零散散,很難歸類。
沒關係,你就把它們歸置到一起,用第一講中的一年沒用過、不需要、不舒服、不合適、不心動五個標準,判斷這些東西要不要,把該扔的扔掉,後面的收納就容易了。
3. 家中還有一些對你來說有紀念意義的回憶物品,或者你為未來做準備的夢想物品,這就是你的人生物品。你可以把它們都統一留到最後一個環節去整理。
以上分類你整理的時候怎麼操作呢?
在整理的時候,按照上面講到的七個大類,從易到難地進行整理。首先整理衣物,最後整理人生物品。
因為衣物是你每天都會接觸到的物品,使用更替的頻次也比較高,而人生物品,因為它涉及到你的人生規劃,包括對過往人生的盤點,裡邊既有你的規劃能力,也有你對於過去留戀感情的處理,因此難度更高一些,建議最後整理。
先從衣物、書籍、文件這些簡單的物品入手,整理決策能力提高之後,再對後面難度更大的物品,比如很難分類的「不可描述物品」、人生物品進行整理的時候,你才會更加得心應手。
在整理每一類物品的時候,通常大概都會需要有兩三個小時的時間,東西到底有多少,以及你會不會過分糾結,都會影響整理用的時間。
如果你的時間看起來不夠完成一類物品的整理,那麼可以把它們進行拆分,先做其中的一小類。比如說可以把衣服單獨找一天整理,鞋子帽子和包包找另外一天去整理,進行合理的時間規劃。
第二步,一次性集中。
在進行每個品類的整理時,需要把散落在各處的這類物品全部都拿出來,把它們集中在一起,做一次性整理。
以衣物為例,集中的時候,需要把你所有放衣服的地方,一年四季的所有的衣物,全部都拿出來,放在乾淨的床上,或者放在鋪了墊子的地板上。堆在一起,集中整理。
為什麼要集中在一起整理呢?因為越是集中整理,整理的效果就會越好。
在這次集中整理中,你的大腦可以反覆練習對這類東西的取捨原則,在這樣的訓練強度中,你對同一類物品的判斷力會快速提升。
第三步,選擇並分揀。
把衣服全部堆在一起之後,就可以坐在這個衣服堆旁邊,一件件開始做取捨。
在選擇的過程當中,請使用第一講中教你的五個選擇標準,按照這些標準,你就可以把衣服分為要保留下來的和要扔掉的,這樣自然衣服就會分成兩堆。
至於那些感到特別糾結,做不了決定的,可以在整理的過程當中暫時先把它放在另一堆,在選擇的過程完成之後,再對著一堆猶豫和糾結的東西進行仔細地斟酌,再把它們分揀為保留的或者不需要的。
第四步,處理不要的東西。
不需要的東西你需要扔掉,那麼要扔掉的東西怎麼處理呢?
1. 最好的辦法是直接扔掉。
不要扔在垃圾桶裡面,請打包好,放在自己小區的垃圾桶旁邊,或者是小區內設的衣物回收站。這樣它會進入一個社會的自然流通,有需要的人很快就會把它拿走。
還可以叫收廢品的人上門收走。直接扔掉,誰都會有心疼的感覺,你到時候肯定會體驗到難過和不舍的情緒,請珍惜這種心疼,這種疼痛是你自己在為你決策負責的證明。
只有真實走心的整理,才能夠在你的人生當中發揮更深入和更長期的影響。
2. 次之是賣二手。
你賣二手的時候要端正目標,你的目標是要使這些不需要的東西快速出手,而不是儘量回收足夠多的錢。
因此推薦你在賣二手的時候將價格設置得稍微低一些,方便出手,不要考慮「哎呀!這個東西當初我買的時候多少錢現在我要賣多少錢才划算」。
賣二手需要涉及到跟買家進行溝通,反覆多次,這可能會耗費你的時間精力,你同時也要考慮到你的時間成本,到底值不值得為不需要的東西額外再花費時間精力。
3. 捐出去。
這裡要注意,如果你是為了迴避心疼的感覺而選擇捐出去,這樣就會覺得物有所用,自己就不算浪費了。
這種心態是需要糾正的,請你務必選擇別人需要的東西,而不要把這個當做解決負罪感的方式。
我最反對的方式是送給他人,送給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和朋友等。建議你不要因為自己不需要就把這些不需要的東西送給別人,因為你並不知道別人的需要,送給對方可能只是給對方帶來麻煩。
不要的物品處理光之後,才能對留下來的物品做好收納工作。這也是我為什麼強調整理是收納的前提。
沒有經過整理的物品,直接進入收納,在我們看來,就是無效工作。起不到整理人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