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步驟斷舍離,清理雜亂的生活物品

2020-12-04 咫尺天涯1960

一個人,即便是單身階段,做整理都是個特別浩大的工程,誰家裡沒有個幾千個物件呢?成了家,有了孩子,東西就更多了。

你很容易不知道怎麼開始,甚至沒有勇氣做這件事,就退縮了。

還有一種情況是開頭興致勃勃,看到什麼整什麼,結果因為缺乏規劃,思維散漫,本來打算整理書櫃,整著整著就拿起一本書,讀了起來。回過神來,發現沒出多少成果,容易灰心喪氣。

學習整理的步驟,可以讓你在短時間之內,先在腦海當中理清,整理活動開展的過程,從而落實到具體東西的整理規劃上面。

正確的整理流程共分為四步:

第一步,分類。

你以往做整理的時候,可能習慣於按照房間去進行整理,或者是按照家具進行整理。比如說今天有點時間了,要整理一下這個柜子,明天有更多時間了,整理一下書房。

但是這樣的做法並不正確。如果你從來沒有做過整理,你的同類物品,可能是散落在各個房間和各個家具的。好不容易今天整理完了藥箱,過幾天又在另外一個柜子裡面翻出來一堆藥品,又要重新理一遍,這樣就造成了你精力上的浪費。

因此你需要放棄以前那種按照房間和家具做整理的思路,要按照東西的分類進行整理,整理完一類之後再整理下一類。

那麼東西怎麼分類呢?

1. 你要把最容易辨認的類別拎出來,我指的是衣物、書籍、文件、飲食物品、清潔物品這五類。

衣物,指你所有穿戴的東西。不僅包括你的衣服,還有你的鞋子、帽子、包包、飾品、家紡等。

書籍主要指的是你家所有紙質的書籍。

文件指的是你家中除了書籍之外的紙和所有的卡。

飲食類物品指的是涉及到吃喝有關的東西,從冰箱廚房到餐桌的一系列東西。

清潔類物品包括用於個人的清潔、護理、化妝品和用於家庭的清潔、護理、裝飾品。

(以上說到的書籍不包括電子書,文件也不包括你電腦和手機裡面的文件。你需要先學會家中實際物品的整理之後,再進入這些虛擬物品的整理。)

這五類東西,一般人都比較容易判斷它們怎麼歸類。

2. 劃完這五類之後,你會發現有些東西你自己很難分類,我把它們叫做「不可描述物品」,比如說文具、藥品、電子產品、你的興趣用品、寵物用品、差旅用品等。零零散散,很難歸類。

沒關係,你就把它們歸置到一起,用第一講中的一年沒用過、不需要、不舒服、不合適、不心動五個標準,判斷這些東西要不要,把該扔的扔掉,後面的收納就容易了。

3. 家中還有一些對你來說有紀念意義的回憶物品,或者你為未來做準備的夢想物品,這就是你的人生物品。你可以把它們都統一留到最後一個環節去整理。

以上分類你整理的時候怎麼操作呢?

在整理的時候,按照上面講到的七個大類,從易到難地進行整理。首先整理衣物,最後整理人生物品。

因為衣物是你每天都會接觸到的物品,使用更替的頻次也比較高,而人生物品,因為它涉及到你的人生規劃,包括對過往人生的盤點,裡邊既有你的規劃能力,也有你對於過去留戀感情的處理,因此難度更高一些,建議最後整理。

先從衣物、書籍、文件這些簡單的物品入手,整理決策能力提高之後,再對後面難度更大的物品,比如很難分類的「不可描述物品」、人生物品進行整理的時候,你才會更加得心應手。

在整理每一類物品的時候,通常大概都會需要有兩三個小時的時間,東西到底有多少,以及你會不會過分糾結,都會影響整理用的時間。

如果你的時間看起來不夠完成一類物品的整理,那麼可以把它們進行拆分,先做其中的一小類。比如說可以把衣服單獨找一天整理,鞋子帽子和包包找另外一天去整理,進行合理的時間規劃。

第二步,一次性集中。

在進行每個品類的整理時,需要把散落在各處的這類物品全部都拿出來,把它們集中在一起,做一次性整理。

以衣物為例,集中的時候,需要把你所有放衣服的地方,一年四季的所有的衣物,全部都拿出來,放在乾淨的床上,或者放在鋪了墊子的地板上。堆在一起,集中整理。

為什麼要集中在一起整理呢?因為越是集中整理,整理的效果就會越好。

在這次集中整理中,你的大腦可以反覆練習對這類東西的取捨原則,在這樣的訓練強度中,你對同一類物品的判斷力會快速提升。

第三步,選擇並分揀。

把衣服全部堆在一起之後,就可以坐在這個衣服堆旁邊,一件件開始做取捨。

在選擇的過程當中,請使用第一講中教你的五個選擇標準,按照這些標準,你就可以把衣服分為要保留下來的和要扔掉的,這樣自然衣服就會分成兩堆。

至於那些感到特別糾結,做不了決定的,可以在整理的過程當中暫時先把它放在另一堆,在選擇的過程完成之後,再對著一堆猶豫和糾結的東西進行仔細地斟酌,再把它們分揀為保留的或者不需要的。

第四步,處理不要的東西。

不需要的東西你需要扔掉,那麼要扔掉的東西怎麼處理呢?

1. 最好的辦法是直接扔掉。

不要扔在垃圾桶裡面,請打包好,放在自己小區的垃圾桶旁邊,或者是小區內設的衣物回收站。這樣它會進入一個社會的自然流通,有需要的人很快就會把它拿走。

還可以叫收廢品的人上門收走。直接扔掉,誰都會有心疼的感覺,你到時候肯定會體驗到難過和不舍的情緒,請珍惜這種心疼,這種疼痛是你自己在為你決策負責的證明。

只有真實走心的整理,才能夠在你的人生當中發揮更深入和更長期的影響。

2. 次之是賣二手。

你賣二手的時候要端正目標,你的目標是要使這些不需要的東西快速出手,而不是儘量回收足夠多的錢。

因此推薦你在賣二手的時候將價格設置得稍微低一些,方便出手,不要考慮「哎呀!這個東西當初我買的時候多少錢現在我要賣多少錢才划算」。

賣二手需要涉及到跟買家進行溝通,反覆多次,這可能會耗費你的時間精力,你同時也要考慮到你的時間成本,到底值不值得為不需要的東西額外再花費時間精力。

3. 捐出去。

這裡要注意,如果你是為了迴避心疼的感覺而選擇捐出去,這樣就會覺得物有所用,自己就不算浪費了。

這種心態是需要糾正的,請你務必選擇別人需要的東西,而不要把這個當做解決負罪感的方式。

我最反對的方式是送給他人,送給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和朋友等。建議你不要因為自己不需要就把這些不需要的東西送給別人,因為你並不知道別人的需要,送給對方可能只是給對方帶來麻煩。

不要的物品處理光之後,才能對留下來的物品做好收納工作。這也是我為什麼強調整理是收納的前提。

沒有經過整理的物品,直接進入收納,在我們看來,就是無效工作。起不到整理人生的作用。

相關焦點

  • 清理物品,騰出空間,做生活和精神上的《斷舍離》
    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斷舍離這三個字,到底什麼是真正的斷舍離?山下英子在書中告訴我們,斷是指斬斷物慾,舍是指捨棄廢物,離是指脫離執念。它強調立足當下,通過整理、梳理人與物品之間的關係,脫離對物品的執念。斷舍離不是單純的「扔東西」,還包含精神層面上「廢棄物的清理」,從而喚醒流通的生命氣息。斷舍離的最終目標是趕走心頭烏雲,過上「怡然自得」的生活方式。斷舍離也是「出」之美學。其核心是「出,則進」「進,則出」的循環反覆。進與出一樣,都是不可或缺。
  • LESS IS MORE-《斷舍離》讀後感
    隨著雙11包裹的不斷湧來,愛剁手的我最近又被過量的物品困擾了,於是抓緊閱讀了山下英子老師的《斷舍離》。作者建議我們在生活裡做減法,把複雜的生活簡化理順,灑脫輕快,瀟瀟灑灑。由於生活裡的物品變少了,生活也就變得更加簡單,讓生命的主角「我」凸顯出來。
  • 30天扔掉900件物品,這對夫妻挑戰斷舍離,生活發生有意思的變化
    30天扔掉900件物品,這對夫妻挑戰斷舍離,生活發生有意思的變化「買買買」如今已經成為都市人的生活方式。即使家裡衣櫥被塞爆,但仍然無法剁手斬除燃燒的購物慾。這是病,得治。到底多少東西是真正需要的,多少又是衝動消費,很多人完全不會考慮。對很多人來說,他們享受的只是拆包裹剎那的滿足感而已。
  • 整理案例|女主人說:深度斷舍離之後,生活就像重生
    《斷舍離》這本書,我至少在五年前讀過它。這五年以來,自己反覆體會書中所說的話:物品的力量,主人與她的情感糾結…… 三年前搬到新家的時候,因為自己二胎產後體質虛弱,搬家工作基本上是我老公一個人完成的,但是幾乎沒有做任何的斷舍離的工作。更主要的原因是因為自己兒時貧苦的成長經歷,在生命的最深處,告訴自己不能隨便丟棄物品。
  • 斷舍離小技巧:一件物品到底要不要扔?從2個維度來判斷
    雙十一過去半個多月後,雙十二又快到了,相信很多人又要開始買買買了,即使家裡已經堆放了很多東西,但還是停不下想購物的手。不知道大家的家裡有多少是用不上的東西,有多少是為了湊單才買的,有多少是衝動之下大多買的。
  • 精要主義與斷舍離
    似曾相似的定義,源自對斷舍離收納法的解讀,沒錯,它們相似!就像你的衣櫃,如果不去收拾,它就會凌亂不堪,裡面堆滿了你很少穿的衣服,甚至從來沒有穿過的,衣櫃會變得無法使用,逼得你去整理。所以,斷舍離的收納法就教會了你「減」的要義。同樣,隨著好心承諾和應承下來的事情越積越多,我們的人生也會變得雜亂無章。而且,絕大多數這樣的努力根本沒有盡頭。
  • 泰國電影《時光機》:你所謂的斷舍離,只是一種逃避
    這類物品按照 " 斷舍離 " 的理念,是早已失去了其本來功用的 " 廢物 ",必定要捨棄的。小琴扔起來也是毫不猶豫,好一個果斷迅速。少年時期最愛的雜誌,扔!早已過時的唱片和 MP3,扔!上個世紀的舊手機,扔!
  • 斷舍離什麼意思什麼梗? 極簡生活理念或行為了解一下
    斷舍離什麼意思什麼梗? 極簡生活理念或行為了解一下時間:2019-11-13 13:22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斷舍離什麼意思什麼梗?極簡生活理念或行為了解一下 即為了最大限度地擺脫物質累贅,活的輕鬆精緻,而對一些不必要、不滿意的物品進行捨棄的一種極簡生活理念或行為。來自日本的山下英子所著圖書《斷舍離》。 斷:儘量斷掉增加不必要新東西的念想、可能; 舍   原標題:斷舍離什麼意思什麼梗?
  • 斷舍離是國外的超前理論?《紅樓夢》早有記載,她才是踐行第一人
    斷舍離是國外的超前理論?《紅樓夢》早有記載,她才是踐行第一人最近幾年,「斷舍離」的極簡主義風靡全國,這種新的生活理念被很多人尊崇並且時間,改變了上百萬人的生活方式。斷舍離是國外的超前理論?《紅樓夢》早有記載,她才是踐行第一人這些國外看似超前先進的理論,其實早就被曹雪芹在《紅樓夢》對薛寶釵的描述中闡述透了。
  • 斷舍離心理學:定期扔這三樣東西,你會活得更高級
    因此,人們應當學會斷舍離,定期將不需要的東西捨棄,隨著時間的推移,就能夠慢慢發現自己的生活越發高級,也能找到更好的自己。 一、斷絕沒有價值的東西,是給自己釋放空間 01)、若你見過我大學室友的床鋪,一定會感到非常驚訝。
  • 年輕人越來越喜歡"斷舍離",無欲無求的生活有多"可怕"?
    最近,"斷舍離"這個詞變得非常流行,很多年輕人都開始重新整理讓生活變得更簡單。斷是拒絕"不需要的"物品,舍表示丟棄"多餘的"產品,離是脫離"對物品的執念"。一位博主在社交媒體上輸出自己斷舍離的視頻,引來了眾多網友的圍觀,斷舍離已經變成了一種流行的生活方式。
  • 「斷舍離」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好處
    「斷舍離」顧名思義就是把那些「不必需、不合適、令人不舒適」的東西統統斷絕、捨棄,並切斷對它們的眷戀。「斷舍離」是一種生活態度,意思是把那些不必需、不合適、過時的東西統統斷絕、捨棄,並切斷對它們的眷戀,「斷舍離」之後才能過簡單清爽的生活。
  • 2020年末「斷舍離」清單:這40樣東西該扔了,除了佔地方沒啥作用
    打開微信列表,我們會看到有幾百個微信好友,雖然人數很多,但是,你會發現,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或者需要幫助的時候,你不知道要找誰,或者常找的也就幾個人,尤其是在這個浮躁的社會,堅持斷舍離,也是一個讓你內心得到豐富的方法之一。何謂斷舍離?
  • 告別混亂迷茫 做到物質極簡的四個步驟
    當你用一種新的視野觀察生活、對待生活是,你會發現許多簡單的東西才是最美的,而許多美的東西正是那些最簡單的事物。想一想,我們很多時候是不是這樣子:衣櫃塞得滿滿的,出門卻找不到一件合適的衣服。平時遇到打折季,一時衝動,買了許多打折的衣服,物品。
  • 放棄不需要的,才能過更好的生活
    「斷舍離」具體如何指導生活?「斷舍離」具體如何指導生活,舉個簡單的例子。在超市購物時,面對一樣物品,我們不是思考「在搞促銷活動耶,多買多划算啊」、「這個東西真便宜」, 「這樣子真好看」。而是思考「我現在要用嗎」「我還很喜歡嗎」,我不需要的東西就果斷地斷舍離。作者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一再強調「斷舍離」的主角是自己而不是物品,核心是讓人思考「物品和自己的關係」,而時間軸永遠是現在。
  • 給地板清潔來一場「斷舍離」:清潔多一份輕鬆,萊克立式吸塵器
    近幾年,由於《斷舍離》一書的盛行,讓斷舍離的概念越來越熱。但如何才是真正的斷舍離?深究「斷舍離」三字,「斷」便是斷絕購買無用又昂貴的物品的欲望和想法;「舍」便是捨棄或及時處理掉家中閒置的物品,除去多餘之物;「離」便是離開對已捨去事物的執念。但大多數人在實際運用這一概念常用在處理家中閒置的物品上。
  • 斷舍離,極致人生的必要條件(適合所有人)
    我冷漠是不想被看出太容易被感動觸及我比較喜歡現在的自己不太想回到過去告別過去,開啟極致新生活,斷舍離很重要。圖片來源於網絡今天只想從物品和感情談一談斷舍離的理解對於物品斷舍離就是一個不斷選擇的過程,它讓我們懂得如何去判斷一件物品對於我們的價值以及感受。我曾經有一件價值不菲的衣服在柜子裡躺了兩年,再次穿上的時候很明顯衣服瘦了,再也顯示不出我精緻的身材了。
  • 「斷舍離」的本質,其實就是一種節慾、制欲
    「斷舍離」的生活風格,實行起來非常簡單,只需要以自己而不是物品為主角,去思考什麼東西最適合現在的自己。只要是不符合這兩個標準的東西,就立即淘汰或是送人。我們通過學習和實踐「斷舍離」,可以重新審視自己與物品的關係,從關注物品轉換為關注自我——我需不需要,一旦開始思考,並致力於將身邊所有「不需要、不適合、不舒服」的東西替換為「需要、適合、舒服」的東西,我們就能讓環境變得清爽,也會由此改善心靈環境,從外在到內在,徹底煥然一新。
  • 以電影《時光機》看待「斷舍離」:放下過往,真的沒有那麼簡單
    極簡生活,被現在不少家庭所推崇和喜歡。而「斷舍離」可以說是極簡生活的核心,它不僅僅只是拋棄那些繁雜多餘的物品,同時也包括無用的社交軟體,當然更重要的還是內心所沉悶的世界。為了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於是開啟了動手改造房屋的過程。但是,面對同住一個屋簷下的哥哥和媽媽,改造房屋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可見,「斷舍離」,並非是件簡單的事情。尤其,媽媽更是無法理解小琴的所做作為。她認為那些無法丟棄的東西,都有著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即使看上去已經沒有用了,但那些物品背後所隱藏的回憶,更是代表對當下的深深依戀。
  • 斷舍離電影:時光機
    今年很流行斷舍離,書我還沒有看過,但是關於斷舍離的短視頻卻刷到不少,都是倡導大家過極簡生活,說拿到手裡不再有心動的感覺,就可以丟掉了。丟東西要狠的下心。但是實際做,卻不是那麼容易的。總有一些東西是你割捨不掉的,比如別人送你的生日禮物,情感卡片,總有些只對你自己有意義的東西,構成了你的回憶,構成了你的人生故事,即使以後兩人再無交集,有些東西,也應該陳列在內心的博物館裡,成為你的歷史,那是你活過的證據,那有那麼容易就被斷舍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