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至29日4天時間,4位整理師完成了客戶何小姐家一家四口的全屋整理。
何小姐趕在孩子們開學前請整理師上門,希望孩子們能夠被整理影響。
一直認為:房子的整潔程度能夠直接影響孩子和大人的自尊水平,在乾淨整潔的家居環境中成長的孩子(所有的大人也曾經都是孩子)會對自己的要求更高,遇到渣男和塑料閨蜜的概率更低,對待生活和工作都會更積極認真。這也是一種最簡單的吸引力法則:垃圾會吸引更多垃圾。
(佐佐木典士的家)
並不是說給孩子買最貴的衣服和玩具、送進最好的學校就是對孩子進行良好的教育。父母的言傳身教的影響比任何後天教育的影響要深遠重要得多。
(佐佐木典士)
先看客戶整理完之後的感受:
(看到這些文字,內心深處暖意融融)
下面為客戶朋友圈文字原文:
深度整理之總結(一):幹的漂亮!
8月26開始,8月30結束的家庭深度整理經過5天的艱苦鏖戰,於今天順利結束,這個屬於我們家庭的大事件,必須mark一下。今天的心路歷程,完整呈上。歡迎圍觀。
深度整理之總結(二):為什麼要花錢請專業整理師做?
《斷舍離》這本書,我至少在五年前讀過它。這五年以來,自己反覆體會書中所說的話:物品的力量,主人與她的情感糾結…… 三年前搬到新家的時候,因為自己二胎產後體質虛弱,搬家工作基本上是我老公一個人完成的,但是幾乎沒有做任何的斷舍離的工作。更主要的原因是因為自己兒時貧苦的成長經歷,在生命的最深處,告訴自己不能隨便丟棄物品。所以家裡的物品屯積的越來越來越多,已經到了幾乎伸不下腳的地步。相比之下,我跟家人更享受去賓館小住的感覺,我在思考,之所以喜歡,是因為賓館的物品極其精簡,除了必用物之外,幾乎沒有一件多餘的物品。所以斷舍離的決定是老早就有了。但是為什麼沒有動手呢?主要還是因為自己心理上難以割捨與家中物品的連結。
大概是兩年前,我有注意到咱們國家誕生了家庭收納整理師這個新興行業,可是兩年前可能機緣不到吧,沒有找到哪裡可以提供這樣的服務 於是只能作罷。後來自己又生病一年半,這件心底裡一直想做的事情,就拖到了現在。今年五月我自己大病初癒,覺得自己有力量,再重新做這件事情了,又拖了接近三個月。慶幸的是家庭收納整理師的這個行業雖然還處於它的萌芽期,但是已經能夠找到能夠提供這種服務的人選了,於是在接洽到相關人員進行深度討論 ,立刻決定採買這項服務,雖然它的價格高昂到我一度覺得自己瘋了。
其實在花錢請人來做整理這個決定上經歷了幾個掙扎:
一是自己跟自己的掙扎,覺得這個理應是一個,女主人份內的事情,怎麼可以假手他人?而且還要花費錢財,而且是遠遠高於普通家政的錢財
二是自己和孩子他爸的理念上的衝突。衝突原因大致和第一個雷同。
經過反反覆覆的思想鬥爭,最終要做這件事情的決心勝過了心底裡想要節約的心。並且在沒有做之前有一種強烈的感覺,花錢買這個服務肯定物有所值!所以掙扎歸掙扎,最終決定還是做了。
深度整理之總結(三):既然經已花錢買購職業整理的專業服務,那自己要不要參與?
有朋友問我一個問題:錢花請職業整理師上門,自己到底要不要參與?家人到底要不要參與?我們家的經歷是:我們並沒有認為整理師上門,我們買錢花了服務,我們就當甩手掌柜,我們家是全程都有主動參與。因為職業整理師就類似心理輔導老師,她在輔導我們成長,教我們成長,這個不是表面的如何疊一件衣服,如何疊一雙襪子更漂亮。是一種健康的生活理念的一種更新。所以我們家這次整理出來的效果,出來的關係整理的效果 ,都是遠遠超出預期的,並且我們全家人都相信我們家絕對會不再需要第二次這樣的服務了,因為已經斷舍離上癮了。我們全家全部確信,我們家再也不會復亂了!所以那些開玩笑打趣我的友朋所說的我們家經過兩個月之後肯定會恢復雜亂,我只把她的打趣做當一個笑話飄過了。
在此特別感謝我的先生,我的兩個孩子的全程參與!
深度整理之總結(四):重生My newborn life has begun!
這次我家革命性的家庭深度整理收納斷手率的工作經已完全結束,那時候我有什麼直接的感受,那就是兩個字:重生!
在不惑和知天命這個階段,我能夠經歷這件事情,是上天給我的莫大的恩惠。如果我不做這次的深度整理,我的日子該應還是像以往的每一天一樣,靠著慣性往前走。因為物品的囤積,含包了各種情感關係的糾結在裡邊:原生家庭、親子關係、夫妻關係、個人心靈的自我成長……我的真沒有想到,自己鼓起勇氣嘗試的一個新鮮事物——在職業整理師的幫助下進行的深度斷舍離,會給我帶來那麼多精神層面的收穫與改變。原本真的只想著清理點一物品而已。
今天是整理結束後的第一天的日常生活,中間有準備大寶上學的工作,極其普通的一天。但就是這麼普通的一天,已經在我生命當中發生的變化:原本非常討厭家庭整理的,我竟然愛上整理了,順手就把當天的東西全部歸置原位。
我這幾天朋友圈持續播報以來,有不少朋友給我私下留言者或評論,其中不乏跟我一樣心裡一直想斷離舍的朋友。但是只停留在想的層面,並沒有去實施,當然也少不得有朋友打聽價格,我這樣的深度整理到底付了多少錢?關於這一點我想說:心底裡如果那個聲音一直很響亮,反覆提醒自己想做斷舍離,那就去做吧,獲收遠遠會超出你的預期,這種服務絕對物超所值!只有你親身經歷了,才會有跟我一樣的感受!
最後想感謝自己,這幾天苦辛了。無論生活中歷經過什麼,那個果敢決斷的我一直存在!我內心也越來越知道自己到底想過什麼樣的一個生活,也越來越愛上這個風格的我了。
(整理結束後,何小姐拍攝的個人寫真)
以上就是客戶4天整理過程中的內心心理過程,相信她的心理歷程代表著所有經歷過全屋整理兼心靈整理的人的心理活動。在我的客戶中,但凡是聽我勸誡,親自參與整理過程中的人,都會在2到5天的全屋整理過程中脫胎換骨。這似乎就是一種看不見的魔法,從內到外,從物品到內心,從童年到未來,從空間到時間,變化翻天覆地,但最後大家都會統一走向美好的理想生活。
另外在此處給大家闢清一個盲點:不是你的衣櫃整理得越美觀就代表整理越成功,就像下面圖片中的例子,打開抽屜的一瞬間的確非常心動,可是實際生活中卻非常不方便:客戶很忙也不會疊衣服,抽屜將會立刻復亂;摺疊起來的襯衫在穿之前還需要熨燙,額外花費了客戶的寶貴時間。
(我最失敗的案例之一)
如果你是一個喜歡疊衣服又有足夠的空閒時間的人,這種收納方式或許會適合你(但是從心理學上來說,全程代勞的「完美母親」會讓家人減少居家生活的參與感,從而培養出「甩手掌柜」),對於大部分需要兼顧事業和家庭的女性而言,這種收納方式是完全不適合的。
言歸正傳,這一次的整理案例,因為客戶全家是全程參與的,而且客戶每天晚上也會在朋友圈寫總結,所以整理的步驟就按照客戶朋友圈的總結文字為大綱。
深度整理day1:書房整理——丟掉壓力!
客戶朋友圈原文:三天高強度整理工作的作業,首選的就是書房,也是全家整理難度最大的一個地方,因為這麼些年搬了那麼多次的家,書是唯一我捨不得隨意丟棄的。
可是當我扔掉那些我屯了N年的「如何弄懂你的孩子、如何做好媽媽」這一類的書,我突然發現我輕鬆了很多。整理師說這是因為我扔掉了自己加給自己的肩上的做一個完美母親的壓力!同樣的,大寶在清理她不要的書籍時,也同時卸下了她的壓力。
當然還有那些所謂的雞湯類的書籍,清理起來也是那麼的爽,因為我的成長經歷已經告訴我,我早就不需要這些雞湯了!都非常後悔,之前為什麼要去讀這些雞湯,有可能是有毒的雞湯!有些書不讀也罷!
(何小姐捨棄的150公斤書籍)
我去預採時,客戶家的地板上堆滿了物品:決定捨棄的衣服、旅行回來還沒來得及整理的行李箱、無處放置的空的行李箱、未拆封的快遞、孩子們的玩具……
犯罪心理學中有一個理論——破窗效應——以一幢有少許破窗的建築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將會有破壞者破壞更多的窗戶。最終他們甚至會闖入建築內,如果發現無人居住,也許就在那裡定居或者縱火。
破窗效應認為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在,會誘使人們仿效,甚至變本加厲。一面牆,如果出現一些塗鴉沒有被清洗掉,很快的,牆上就布滿了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一條人行道有些許紙屑,不久後就會有更多垃圾,最終人們會視若理所當然地將垃圾順手丟棄在地上。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家裡一旦有一個角落變得凌亂,將會逐漸延伸至全家。這也是為什麼客戶家的書房地板上會堆積這麼多和書房無關的物品。
同理:如果一直凌亂的房屋裡,突然有一個角落變得特別乾淨整潔,那麼房間的其他角落也傾向於變得整潔,因為人都有趨利避害的天性,大家都想住在乾淨的房間裡。我將這個理論叫做「反破窗效應」,而反破窗效應就是整理師為何能給客戶帶來如此震撼的改變的實質原因。
第一天我們的任務是所有書籍+儲物間的整理,當整理師將儲物間的所有物品搬出來堆滿客廳的壁板時,何小姐的情緒就開始出現大幅度波動,最後直接坐在沙發上哭泣起來。
在預採的那天下午,我跟何小姐進行了長達4個小時的深入溝通,當時已經比較了解何小姐家的家庭情況。當何小姐開始哭泣時,我明白她傷心的原因——想要給家人美好的家居生活卻事與願違的痛苦,以及一個人面對混亂的奔潰和丈夫不陪同她一起承擔困難的憤怒。再強悍的女人內心深處都渴望被男人呵護,而此時急需丈夫陪伴的何小姐只能用哭泣發洩情緒。
哭泣是一種十分解壓的方法。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悲傷時掉出的眼淚中,蛋白質含量很高,這種蛋白質是由於精神壓抑而產生的對人體有害的生物活性成分,哭泣後,情緒強度一般可減低40%。
大哭一場後,人的情緒會變得鎮定和緩許多。何小姐在哭完之後,立刻整裝前行,當即投入到整理的過程中,並且十分配合整理師的安排。 我們只花了十分鐘的時間就將書房地板上所有的雜物取捨完畢。
何小姐屬於悟性極強的人,年輕時屬於學霸型人物,學識涵養加上個人悟性,讓她能瞬間抓住我言語中的重點,已經整理的精髓——選擇的藝術——跟隨心底的聲音選擇物品的去留。
在書房書籍整理的過程中,何小姐幾乎是無師自通的扔掉了「如何成為好媽媽、好妻子」一類的書籍、各類心靈雞湯的勵志類書籍、教育孩子的書籍,這些都是她曾經加壓在自己身上的壓力——必須成為一位好妻子、好媽媽——而這些壓力也能側面反映出她和她的原生家庭之間的關係——何小姐母親對她的影響如此強烈,是時候對母親說「NO 」了。
何小姐療愈自己與原生家庭之間的關係的方法是——接受大女兒。何小姐曾因為大女兒的學習煩惱不已,甚至帶孩子去看醫生,希望能治好孩子的多動症,這其實是何小姐潛意識裡對自己母親的反抗——將母親對她施加的壓力轉移到女兒身上,從「受害者」變成「施暴者」。
當扔掉了150公斤書籍之後,何小姐也扔掉了她給自己設立的標籤——完美妻子、完美媽媽,以及無形之中形成的最重要的標籤「完美女兒」。父母總是容易將兒時的自己投射到孩子身上,當何小姐接納了不完美的大女兒時,其實也接納了不完美的自己——在母親眼中不完美的女兒。
也許是感受到妻子的改變和變化,何小姐的老公孫先生也主動加入到整理中。原本上午是我們陪伴何小姐做整理,等下午三四點左右,書房裡只有孫先生和何小姐兩個人忙碌的身影(整理師刻意將空間留出給夫妻二人),在無聲的勞動中,夫妻兩個的關係也開始破冰,他們用無聲的言語表達對彼此的愛。
深度整理day2總結:衣櫥整理——告別 & 關係整理
客戶朋友圈原文:
不得不承認:物品是有力量的!當把全家人所有要斷舍離的衣物全部倒騰出來(特別是自己的衣物),還沒有開始整理的時候,我內心就已經是翻江倒海、五味雜陳了--委屈、不舍、不配得、懊惱、自責、決心改變、希望、期望……結果就是先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場,算作是對這些伴隨著我N年的物品的告別,更是對過去的我的一個告別!跟過往告別、跟自己固有的觀念、執念告別,跟原有的一些根深蒂固的價值觀告別,絕非易事,我欣喜自己做了這麼一個革命性的決定!
(何小姐捨棄的150公斤衣物)
這過程中也有關係的整理:
1.大寶:原本打算從第二天啟動大寶開始整理她的物品,沒想到昨天她就麻利開始了她的書籍的整理,今天照舊是她的衣物整理得要遠遠快過我。讓我欣慰的是她整理過程中幾乎看不到什麼糾結,倒是非常幹練果斷,一點也看不到「不配得」的影子。老母親深感欣慰。
最好的教育就是言傳身教,切切實實和孩子一起整理的教育效果立竿見影!JUST DO IT WITH YOUR KIDS!NO MORE WORDS!
2.先生:他從反對、被迫接受、冷眼旁觀、認可、主動參與的改變和支持肉眼可見-- 很高興我們倆在這件事上很快同頻,夫妻同心,其利斷金!感恩!
主臥在整理前,四處都堆滿了物品,價值不菲的中式家具的美感被埋沒在雜物之中。因為客戶十分重視對孩子的教育,所以小寶和夫妻兩個的的睡前讀物散落在主臥的2個床頭櫃、臥室書櫃、梳妝檯上。
臥室的地板上、飄窗上也堆著物品,在滿是雜物的房間裡睡覺,非常影響睡眠。
物品其實和人一樣,會散發出能量。比如「睹物思人」,失戀後看到前男友的衣服也會落淚,親人去世後看見他生前用過的茶杯也會追憶過往,而我們安置在周圍的物品因為耗費了時間和金錢,所以對我們也會產生獨特的影響。睡在堆滿物品的房間裡,就相當於把自己置身於物品無聲地吶喊之中:書籍會讓你有知識焦慮;服裝會讓你有外貌焦慮;甚至是孩子隨手扔的空紙杯也會催促你立刻做家務;更可怕的是,當夫妻關係日漸冷淡時,床頭的結婚照都在「諷刺」你物是人非……
因此,如果大家有失眠的問題,可以嘗試清空床頭櫃和床底下,儘量不要在臥室堆放物品。另外,不建議大家在臥室安置電視機,睡前時間其實是非常好的培養夫妻感情和親子關係的時間段,白天的矛盾和不愉快會在睡前的親吻和擁抱中被療愈,但如果睡前兩個人看電視或各自刷手機,就會讓這種療愈過程一拖再拖,直至出現不可忽視的問題。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清空衣櫃之後,何小姐看著床上堆起的小山,情緒便出現不穩定。她努力壓制著情緒,但我建議她哭出來,她為了家人活得太久,每次都到她無法承受之後才開始發洩,這種突然的發洩會讓丈夫和孩子覺得奇怪和恐懼。
不管你此時此刻有什麼身份:妻子、母親、女兒、領導、職員、閨蜜,你需要記住——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你首先需要做好自己,才有可能做好其他角色。
將所有衣物從衣櫃裡拿出來之後,何小姐能夠清晰地看到這些年她對待自己的態度:購買太多「垃圾」,內心深處的「自我貶低」心理。
事實上有很多女性都存在自我貶低行為:家中明明有精緻昂貴的杯盤碗盞,卻偏偏要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有剪裁精緻的品牌服裝,居家外出卻總穿灰撲撲的廉價服裝。這些行為其實都是自己潛意識的暗示——我不配擁有更好的生活。
意識到這一點的何小姐開始用行動反抗。一件件衣服經過判斷取捨後,似乎對自己的個人定位也明晰很多。在何小姐的影響下,孫先生也果斷地對衣物進行了取捨,這一點出乎何小姐意料,也讓夫妻矛盾進一步軟化。
(選擇直面衣山並苦中作樂的何小姐)
比起母親的糾結,何小姐的大女兒——淇淇,對於物品取捨更加果斷。
孩子對於物品的選擇會更加純粹,喜歡的留下,不喜歡的扔掉。他們也不需要深究物品背後的含義,因為他們的自我療愈功能非常強大。在第一天扔掉了所有不喜歡的書籍之後,第二天的衣物取捨,淇淇的效率非常高。
(淇淇的書桌和床鋪)
淇淇上的是寄宿學校,每周回來一次,回家也不睡在自己房間。高低床上堆著洗乾淨待整理的衣服,床上書架以及床底下是一排排蒙上灰塵的書籍——這些都是淇淇的壓力來源。體力充沛的淇淇有著普通女生沒有的肌肉力量,性格也大方活潑,像個假小子,喜歡體育運動的她在學習上似乎不太順利,何小姐為此煩惱不已。
我想淇淇房間裡大部分書籍,都是為了緩解媽媽的焦慮。也因為不願意讓媽媽失望傷心,淇淇更加排斥學習——如果我不學習,就不會失敗,媽媽就不會對我更失望。
潛意識就是這樣神奇,如此曲折的自我保護機制在大自然中第一無二,卻也因為這種生存本能,讓孩子們背負著看不見也說不清楚的壓力。希望大家都能夠反思一下,那些為孩子們買來的書籍,到底是為了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還是為了滿足你個人的欲望。孩子是用來愛的,不是用來攀比,更不是為了彌補你對兒時生活的遺憾,將自己想像的生活強加在孩子身上。(回訪的時候聽說淇淇在學校生活得很愉快,真心為她感到高興,希望這個充滿活力的姑娘能夠一直陽光的成長。)
深度整理day3:廚房整理——卸下壓力+展望新生活
客戶朋友圈原文:
今天早晨六點醒,到剛剛送走加班的整理師,算下來,我自己今天一共高強度工作了近18個小時。辛苦並快樂著,我發起的家庭革命已經只剩下尾聲了。
第一天愛書的我捨棄書籍的時候覺得好難,但是我做到了;
第二天捨棄掉近150公斤的衣服+床上用品,只是在一開始顛覆自己以往的價值觀有點痛苦,真正開始捨棄的時候,只是工作量的問題;
(客戶捨棄的廚房物品)
今天也就是第三天,發現廚房才是最難的攻堅戰:這裡邊承載了自己對自己的無意識的一種壓力--做一個好廚娘,為全家人準備營養餐食的期望和自身能力相差的一個壓力!捨棄與整理的過程其實是在一遍遍否定自己和重新接納自己的過程。這一點實在是太難了! 但是我做到了!在整理師的幫助下,我做到了!中廚和西廚的整理結果我非常非常滿意!我已經開始暢想自己在這個乾淨美麗整潔的中西廚環境中開始搗鼓(嘗試做)一道道美食。歡迎大家相約來我家做客,品嘗我的手藝哦。
第一天清出來的書是156公斤,第二天清出來的衣物和床上用品也是150公斤左右,這兩張照片是清出來的廚衛用品,多出來的鍋具及各種料理機完全可以裝備起另外一個全新小家的家庭生活。
我把這種革命式的整理今天理解為原地搬家&斷舍離!連續播報三天以來,很多朋友評論說想做類似的整理,但是拿不定主意,我根據我的個人經驗給大家的經驗是問問自己的內心:是否真的需要一個改變?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一個字---幹!收穫的遠遠大過你的期望!
身體實在太累了,腦子也有點轉不動了,還是未完待續吧,goodnight
經歷過前兩天的斷舍離訓練之後,何小姐對整理的過程已經駕輕就熟了,默契地配合兩位整理師進行取捨,一切都非常順利。直到第三天結尾的時候,面對她花高價買來的特百惠保鮮盒,她卻一直猶豫不決。
(圖片來源於網絡)
大家可以看一看圖片上的前後對比圖,視覺效果的確很震撼,但考慮到實際使用情況,就跟前面衣櫥摺疊照片一樣——看似完美,實則雞肋。
何小姐對這一堆特百惠儲物盒十分掙扎,理智告訴她,這些儲物盒使用的可能性很低,屬於可以捨棄的物品;但是因為這些儲物盒裡承載著她曾經對「完美廚娘」的願望,所以她很難割捨。
四年前購買這些儲物盒時,何小姐到底處於一種怎樣的狀態我不清楚,但在選擇折中辦法——暫時將這些盒子寄存在朋友家——之後,何小姐是長舒一口氣。
整理是一個不能急功近利的過程,有些放棄如剜肉剔骨般痛苦,適時給自己一些退路,等內心堅定後再來應對這個難題,便會簡單很多。相信整理過後,總有一天,何小姐會想起這一堆遺留的「雜物」,然後坦然面對。
深度整理day4:客廳終於恢復最初的模樣
客戶朋友圈原文:
歷經近13個小時的鏖戰,今天的整理工作告一段落,結果就是鞋櫃共清理出20多雙鞋子,客廳也恢復了它最初的模樣。明天就剩下花園裡一點收尾的工作,就大功告成了。
人已累癱,且已是凌晨了,先goodnight吧。
第四天屬於收尾工作,工程比較零碎,但是何小姐的興致很高,沒有顯露疲態。
深度整理day5:客戶生活總結——整理完結篇
客戶朋友圈原文:
前面四天的整理過程中的照片辛苦親們看了哈 今天來點養眼的。
我一直在觀察自己內心的點滴情緒,今天打早晨起來心裡竟然源源不斷往外冒喜樂的滋味。中午第一次從頭到尾一個人非常享受且快手的準備了我們「新家」(新生之後的家)的第一頓午餐,竟然全程是享受和喜樂,絲毫沒有不得不做的委屈。之前喝過的美酒今天也覺得非常可口。果然環境改變心境,我成為大廚的日子指日可待啦
(整理完之後的豐盛第一餐)
對於這次革命性的斷舍離整理收納服務,簡單講,一個字:值!我的生活我做主!替自己的決斷力點個讚!
放上何小姐家一家四口的全家福作為文章結尾。距離整理結束過去了半個月,可以從何小姐的朋友圈看到她的狀態非常好,每天都過得充實滿足,這便是整理所帶來的魔法。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