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淑敏:讓自己幸福,是人生的第一要務!

2020-12-07 朗讀者

2020,從冬到春,從寒冷蕭瑟的一月,到春風和煦的四月,短暫又漫長,很多人這段時間都經歷了令自己終生難忘的故事吧,你我心情各不相同,人類的悲歡也未必相通,但我們都渴求幸福,對未來的希望是支撐我們繼續走下去的力量畢淑敏說,我們對幸福的追求,讓我們體驗到人生的意義,感受到人生價值的莊嚴。

著名作家王蒙稱畢淑敏為"文學的白衣天使",與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不同,"文學的白衣天使"會引領我們走出迷惘和悲傷,每當我們找不到存在的意義,每當我們迷失在黑夜中時,閱讀的力量是動人心魄的。畢淑敏的文字具有一種獨特的神奇效果,它能讓焦慮和不安逐漸退散,讓你重新尋回靈魂深處的平和與寧靜。

今天朗讀君推薦的這套"畢淑敏的心靈四書",《畢淑敏的幸福課》《畢淑敏的心靈課》《畢淑敏的成長課》和《把人生過成喜歡的樣子》四本集體亮相,從幸福、心靈、成長、青春四個角度深挖人生的真相,同時攜手直擊廣大斜槓青年靈魂的"小林漫畫",給你帶來一段溫暖療愈的閱讀之旅。

著名心理諮詢師,暢銷書作家畢淑敏是醫生出身,她見過太多的死亡,深感生命的脆弱和短暫,她也深知人的孤獨,當代人的痛苦更多是由精神層面而來。她說她希望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和更多的人分享快樂和思考,這是她寫作最原始的動力。

畢淑敏曾講過一個自己親身經歷的故事:

父親病危,偏偏醫院的化驗設備壞了,畢淑敏只好拿著父親的血樣到另一家醫院化驗。化驗醫生說,病人的情況非常嚴重,等您回到病床前,病人大概已經離世了。在危急和悲痛中,她匆匆趕回病床前,幸運的是,父親依然清醒,儘管遭受痛苦的身體折磨,面臨死亡的威脅,但他依然頑強地感知著人間的溫暖和幸福。臨終前,父親說:"我這一生非常地幸福,因為有了我的事業,因為有了你的母親,因為有了你們……"

畢淑敏寫道:"幸福無處不在,只要精神屹立,死亡也為之匍匐。"

一直以來,畢淑敏都以其豐厚的心理學積澱,一線心理諮詢實踐,智慧溫潤的文字,探討關於生命、愛、幸福、孤獨、接納等現代人普遍關心的心靈困境,給生活以溫情,生命以能量,心靈以撫慰。鳳凰網曾讚譽,"畢淑敏的文字有著溫暖而堅定的內核,展示的是對生命的善意與真誠,如涓涓暖流穿透人心,讓我們的內心柔軟、安寧,最終更加強大。"

畢淑敏曾在西藏阿里,面壁雪山,度過了十一載,她經歷過那種滲入骨髓的憂傷,深知與生俱來的渺小與孤獨感,將伴隨每個人的一生。所以她孜孜不倦地以文字與心靈相濡以沫,讓讀者從中發現自我生命的豐厚與絢爛。

"生活本沒有意義,所以我們要讓它變得有點意義。生活本身並不幸福,所以我們要幸福地生活。"

她如此寫道。是的,每個人終其一生都逃不開生老病死的人世規律,與其把這看做宿命,倒不如像畢淑敏一樣,從中尋求自己的意義和幸福。

她喜歡在旅途中觸摸人世間的點滴溫柔,在行走中尋找生命中的燈塔,她已經走過全球73個國家,足跡遍布七大洲四大洋。在人生的旅途和週遊世界的旅行中,她不斷思索生命與幸福、愛與心靈的永恆話題,她說:

"愛自己的能力,加上愛生命和愛他人的能力,並且完全接受人是不能永遠存活於世的這一事實,這就是幸福的基礎。"

關於幸福,關於心靈,關於成長,關於青春,關於我們生命中所有重要的一切,你都能在"心靈四書"中找到答案。

畢淑敏的幸福課:了解幸福的真相,擁有幸福的能力

攜手百家講壇,畢淑敏為年輕人量身打造48堂幸福課

這是畢淑敏的治癒系代表作,溫柔的文字帶你破解心靈鎖鏈,遠離負面情緒,構建並長久擁有幸福人生。

幸福本身就是一種可以通過學習得到的能力,擁有這樣的能力,你無論如何都會幸福的。


畢淑敏的心靈課:在焦躁的現實裡直面孤獨,安頓心靈

畢淑敏10餘年的心理諮詢實踐,30多個心理諮詢實例,30多堂心靈治癒課

讓你在紛擾複雜的世界裡,發現只屬於你的小宇宙。

當你可以坦然地面對自己的時候,

其實也就可以坦然地面對世界——

放下包袱後,

你才可以輕裝前行。

畢淑敏的成長課:安置真實的內心,學會和自我、和他人、和世界溫柔相處

畢淑敏以醫生、心理師和作家的三重身份,為讀者設計了7個奇妙的心理遊戲。

7個輕鬆小遊戲 7堂成長必修課。

你如何看待自己?

如何看待別人?

如何看待世界?

最簡單的東西常常是最難的東西。

把人生過成喜歡的樣子:畢淑敏為你繪製青春版的幸福路線圖

25段心靈故事,25個幸福秘訣。

跟隨自己的初心,生命中的美好都會如期而至。

只用八步,走出迷茫,尋回自我,把人生過成喜歡的樣子!

每個人面對不可改變的和能夠改變的,都會有自己的選擇。

每個不同的選擇,會通往不同的風景,收穫不同的人生。

"畢淑敏的心靈四書"海量放送精美"小林漫畫"彩插,文藝裝幀,輕奢紙質,平民價格,打造高性價比"心靈之書"。

超值附贈"小林漫畫"套卡,隨手翻閱,隨時治癒

畢淑敏的文字溫暖親切,讀來仿佛在與一個多年好友、一位和藹導師促膝長談,無論你身處十幾歲的迷惘青春期,還是疲於工作的上班族,在片刻閒暇或夜深人靜之時翻開"心靈四書",或許都能從中找到讓自己困惑的人生問題的答案。


無論是自己閱讀收藏還是饋贈朋友,這套"心靈四書"都是你的不二之選,不要猶豫了,限時折扣倒計時進行中……

現在下單,開春優惠價98.4元,點擊下方橫條進入購買




相關焦點

  • 她人生 | 畢淑敏:關於讓孩子更幸福的4個建議
    作為家長,你怎樣看待孩子的幸福、夢想與成功?你是否在讓孩子更有出息還是更幸福中變得糾結呢?你是否願意讓你的孩子做一個幸福的普通人呢? 關於教育孩子,畢淑敏有四點建議,希望能為家長們解決困惑。要讓孩子從小懂得 :並不是只有考第一才會更幸福人活著總在追求幸福,那麼自給自足的幸福感從何而來?有錢就是幸福嗎?女孩兒一定要長得漂亮才能幸福嗎?
  • 畢淑敏:文字背後溫情的「生活家」
    自這位作家的作品中可尋找智慧,自這位「生活家」的人生裡可讀到「溫情」。畢淑敏本身就是一部內涵豐富的書 畢淑敏的身份很多:醫生、心理師、作家,還有一個就是「生活家」。她的作品多與自己的職業角色有關,筆下流淌出的質樸文字,滲透著睿智、哲思和溫情。
  • 畢淑敏:感悟生命與死亡共同的綻放
    她如何在歷練之後看清自己——生命是一個向著死亡的存在記者:作為一個可以看到社會上各種心理問題的人,肯定會針對問題來做一個題目。你為什麼會在《百家講壇》講幸福?你認為什麼叫做幸福?畢淑敏:日新月異的變化是中國人民迫切需要面對的問題,在我們的物質基本上富足、滿足之後,怎樣去確立人生的方向,怎樣去把握幸福?這是個非常大的問題,就我個人來講力量極其微薄、力不從心。
  • 畢淑敏:人生有三件事不可儉省
    最近讀到作家畢淑敏在某報發表的文章,裡面有段話寫的特別好:「人生不可儉省的三件事:第一是學習,第二是旅遊,第三是鍛鍊。」學習關於學習,畢淑敏說:「機遇是牽著婚紗的小童,如果你不學習,新娘就永遠不會出現在你人生的殿堂。」自從走出校園,進入社會工作後,你有多久沒摸過書本,沒好好充實自己了?
  • 畢淑敏:「快」年代關注永恆的生命
    1997年,畢淑敏的首部長篇小說《紅處方》出版,被稱為「中國第一部戒毒小說」。時隔15年後,它跟另兩部經典作品《血玲瓏》、《拯救乳房》一起首次修訂。這位自稱「低產」的作家,創作上始終保持著自己的節奏。
  • 畢淑敏:生命地圖(圖)
    當年,畢淑敏是軍隊裡的小醫生,經常拉練穿越無人區。那一次,她身背重負要走60公裡的高原路程,對平原部隊來講可能不是特別漫長,對於高原部隊來說,這的確是個漫長的徵程。「中午的午飯由於自己不小心都扣在了牛糞上,然後餓著肚子繼續走。心裡想,休息一下吧,休息一下我就趴在地上,實在是走不動了」。畢淑敏說。這時,指導員走過來對她說,下午就不休息了,太陽落山之前要趕回去,否則就會被凍死在雪地裡。
  • 畢淑敏:人生有三件事不可儉省,尤其是第一件!每一件都是大事!
    有人說:沒有在窮困潦倒時低聲下氣找人借錢的人,不足以談人生;沒有在深夜裡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沒有經歷過大苦大難、大喜大悲的人,不足以談人生!是啊,人生有很多的難題,也有很多次我們感覺走不下去的時候。但是我們我們也不能因為苦難就止步不前。換句話說,如果被苦難打倒,那未免有點「丟人現眼」!
  • 畢淑敏:經歷過磨難,一度懷疑自我存在的價值,用30年走出自卑
    但還是被發現了,音樂老師在全班同學面前,用輕蔑的眼神,難聽的話語羞辱畢淑敏歌唱水平。畢淑敏狼狽地離開,她強忍著心中不快,"但是又有什麼辦法呢"?"誰讓自己差勁?"後來一個女生攔住了她,讓她回去繼續唱歌。但前提是只張嘴,不說話!這件事深深影響了畢淑敏,以至於後期的她沉默寡言,常常獨自思考,自此自卑心理就此產生。17歲的人生該是什麼樣呢?
  • 畢淑敏:人生,本沒有意義,是我們賦予了它意義
    01 人生意義追問作家畢淑敏曾經應邀到一所大學演講,學生提出的問題異常犀利。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個問題是:「人生有什麼意義?請你務必說真話,因為我們已經聽過太多言不由衷的假話了。」畢淑敏老師給出的答案是:人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是啊,消極地想,人被迫來到這個世界上,大多數人,也被迫離開這個世界,你在世間追逐的任何名利,最終都是一場空!這樣想來,人生真的很悲催。人生於自然,最終歸於自然,那我們又何必在世間努力、奮鬥、追求,歷經生活的種種艱難困苦?
  • 畢淑敏:人生沒有意義,為什麼我們還要努力
    在沒有迎來真正的觀眾之前,我們要做的是絕不放棄,不斷地修煉,成為更好的自己。作家畢淑敏在某所大學做演講時,不斷有學生遞上字條提出自己的疑問。字條上提得最多的問題是——「人生有什麼意義?請你務必說實話,因為我們已經聽過太多言不由衷的假話了。」
  • 大學生困惑人生意義何在?畢淑敏:人生沒有意義你要給它一個意義
    「人生沒有意義,需要你給它一個意義。」當作家畢淑敏看到了大學生的困惑,做出這樣的回答的時候,臺下掌聲雷動,久久不能平息。很精彩的一句話。面對年輕人有這種成年人的困惑時,畢淑敏順勢引導大學生們,尋找自己對人生的定義,設立目標,並為之奮鬥,不虛度一生。其實人生的意義這個話題,中年人的困惑要大得多。中年是一個很尷尬的階段,家庭、事業、健康,件件都是大事。
  • 畢淑敏「給孩子的心靈成長書」:喚起心靈的感動
    畢淑敏還是一位心理學家,她了解兒童心理,善於捕捉兒童的心理變化,並相應提出解決之道。畢淑敏專為青少年創作的「給孩子的心靈成長書」系列叢書,用充滿母性光輝的文字、豐富真切的人生經驗、透徹心扉的成長期盼,為孩子們開設了一堂堂有趣而真摯的心靈成長課,妥善解決成長過程中的心靈謎題。  「成長不僅是青春期的拔節,還是人生都在進行的過程,你能夠看到自己身心的變化,甚至人生休止符的到來。
  • 畢淑敏談明星吸毒:罌粟本身沒有罪 毒品是人禍(圖)
    知名作家畢淑敏。資料圖    知名作家畢淑敏曾寫過我國第一部深入解密吸毒、戒毒的紀實作品《紅處方》。它1997年被改編為同名電視劇後轟動一時。
  • 畢淑敏:《花冠病毒》所寫 希望永不重現
    畢淑敏:人類對於突發的不安全事件,本能地很警覺。過去受條件所限,某部落發現入侵者、山火、災變等,只是在小範圍之內傳播。現在網絡化時代,信息量非常大,真假莫辨。對於新冠疫情這類突發事件,任何消息都會引發人們高度關注,人們紛紛在獲得的第一時間推送。我認為,人要學會對信息加以梳理甄別,不可接受來源不明的過多信息。信息如同飯菜,要適度,要有營養的,第一要素是真實。
  • 畢淑敏:人生必須旅行的33個理由
    摘自:畢淑敏 著 《藍色天堂》 湖南文藝出版社 2011年1月 出版 閱讀提示:畢淑敏談旅行的意義:「最壯觀的景色我已飽覽,最險惡的風暴我已穿越,最艱苦的航程我已一寸寸挪過,最蒼涼的海天一色我一分分領略……生命中有這樣一次蕩滌身心的旅行,當我垂垂老矣行將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勢必會回憶它
  • 畢淑敏:希望《花冠病毒》永遠只是預言
    2月初,面對確診人數的不斷飆升,有網友評論,今天所發生的一切都與作家畢淑敏在2012年出版的小說《花冠病毒》中描述的是那麼的相似,「突發瘟疫、城市封鎖、民眾出逃、搶購成風……這本小說像是一則『預言』。」 在小說的序言中,畢淑敏說,「這本書裡,滲透我人生的結晶……包含我對以往和將來世界的回眸與眺望。包含著我對宇宙的好奇和幻念。」 2003年,「非典」暴發。
  • 65歲登頂北極點:七大洲四大洋73個國家走遍,她依然孤獨|畢淑敏新書上架
    點擊關注 , 咱老百姓自己的書店!我們不畏懼死亡的方式,就是注意放棄對身外之物的依戀,包括悲傷。——畢淑敏我心知肚明,我與北極點,初見即是永訣。北半球冬天所有的寒冷,都來自北極。知道自己在山川河流即大自然中所處的位置,是人類自遠古以來就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生存技能。給事物命名,是原始人的第一種創造性的行為。繪畫可能就是第二種。繪製地形並加以標誌,留檔並告知同伴,是古老的保命大法。
  • 畢淑敏:我希望,《花冠病毒》永遠只是預言
    今年2月初,面對確診人數的不斷飆升,有網友評論,今天所發生的一切都與作家畢淑敏在2012年出版的小說《花冠病毒》中描述的是那麼的相似,「突發瘟疫、城市封鎖、民眾出逃、搶購成風……這本小說像是一則『預言』。」  在小說的序言中,畢淑敏說,「這本書裡,滲透我人生的結晶……包含我對以往和將來世界的回眸與眺望。包含著我對宇宙的好奇和幻念。」  2003年,「非典」暴發。
  • 輕微拉傷後第一要務是冰敷 可邊運動邊康復(圖)
    問:新快報記者 答:張東  1  輕微受傷後冰敷是第一要務  問:平常打籃球,腳崴一下、大腿被頂一下非常常見。如果是腳踝韌帶或者膝蓋韌帶受傷了,在現場應該如何處理?  答:韌帶及肌肉的損傷統稱為軟組織傷,簡稱軟傷。大腿被頂一般不會有問題,而如果是韌帶損傷了,就要注意了。運動中的輕微損傷以冰敷為第一要務。
  • 為什麼有些人越長大越傻,你看看畢淑敏怎麼說的,真的是一針見血
    是個人都是想讓自己變得聰明的,就在上學那一刻起,都是有偉大的夢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所以很多人剛開始上學時候,都是想把書讀好的,剛開始也都讀得很認真,可後來多少人的夢想成真了呢?說白了都是計劃趕不上變化,一旦痴迷了玩樂,很多人都玩物喪志了。讀書時候,多半都是心智不成熟,容易被外界所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