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假冒醫用口罩、虛假標註生產日期……河北公布一批典型案件!

2020-12-05 騰訊網

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五起市場監管領域違法典型案件

01定州市唐某違規銷售假冒醫用口罩案

根據有關部門移交的線索,定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對唐某開展調查。經查,唐某存在違規銷售假冒醫用口罩的行為。定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對唐某罰款10.73萬元。

02辛集市陳士賓肉食批發部銷售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食鹽案

根據群眾舉報線索,辛集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對陳士賓肉食批發部開展調查。經查,該批發部存在銷售假冒某品牌食鹽的行為,侵犯了該品牌的註冊商標專用權。辛集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對該批發部罰款7.6萬元。

03正定縣李某無證銷售假冒防護手套案

根據有關部門移交的線索,正定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對李某開展調查。經查,李某存在無證銷售假冒防護手套的行為。正定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對李某罰款6.9萬元。

04衡水邦盛肥料有限公司違規使用未經檢驗叉車案

根據有關部門交辦的線索,衡水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對衡水邦盛肥料有限公司開展調查。經查,該公司存在違規使用未經檢驗叉車的行為。衡水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對該公司罰款5.1萬元。

05張家口市橋西區久玉豆製品加工廠虛假標註生產日期案

張家口市橋西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在巡查中發現,該區久玉豆製品加工廠存在虛假標註生產日期的行為。張家口市橋西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對該加工廠罰款5萬元。

發現市場監管領域違法違規問題,請撥打12315投訴舉報,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將依法從嚴從快查處。

相關焦點

  • 2020,省市場監管部門第一批典型案例公布
    山西畫報新媒體記者王國偉報導:4月30日,省市場監管局舉行典型案例新聞發布會,公布2020年我省市場監管部門第一批典型案例。2020年山西省市場監管部門第一批十件典型案件,是從今年以來全省市場系統查辦近3000件案件中評選出來的,與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密切相關。
  • 長春警方迅速偵破一起冒充警用安防銷售人員虛假售賣醫用口罩電信...
    當日,長春市公安局九臺區分局在省公安廳刑偵局的指揮下,成功破獲一起冒充警用安防銷售人員虛假售賣醫用口罩電信詐騙案件,抓獲一名犯罪嫌疑人。1月30日,長春市公安局九臺區分局接到吉林省公安廳指令,近期,九臺區有人在微信上建立一個名叫「警用安防福利群」的微信群,添加微信好友上百人,群主自稱有大量防範新型冠狀病毒的醫用N95口罩銷售,對群眾實施詐騙犯罪,已有受害人通過微信支付貨款訂購口罩被騙。
  • 2020年長三角市場監管聯動執法十大典型案例公布
    伴隨著網絡社交、直播帶貨等新業態、新模式的出現,一些虛假宣傳、侵權假冒、數據造假、惡意刷單甚至實施食品安全違法等問題也隨之凸顯。2020年度長三角市場監管聯動執法十大典型案例案例一寧波、揚州聯動查處假冒3M口罩案2020年1月28日,寧波市鎮海區市場監管局根據舉報線索,對鎮海某醫藥公司進行檢查,現場發現標註為
  • 公安部公布打擊制假售假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截至4月15日,已偵辦製售假劣口罩、醫用酒精等防護物資案件1153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587名,搗毀窩點885個,查扣假劣口罩4800餘萬隻及一批醫用酒精、消毒液等物資,案值近3億元。十起制假售假犯罪典型案例1、遼寧省公安機關破獲「2·02」製售假劣口罩案2020年2月,遼寧公安機關成功破獲一起特大生產銷售偽劣口罩案,共抓獲犯罪嫌疑人6名,搗毀生產假劣口罩窩點1處,當場扣押成品、半成品口罩累計8萬餘只,造假設備10臺,涉案總價值100餘萬元。
  • 河北曝光今年三季度食品藥品八大典型案例
    記者張欣媛攝河北新聞網10月17日訊(記者張欣媛 實習生董源)今天下午,河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2017年第三季度全省食品藥品案件查處和投訴舉報情況,同時公布了2017年第三季度食品藥品八大典型案例,涉及食品方面5起、藥品方面3起。
  • 山東已查獲假口罩90.5萬餘個 假消毒液60餘噸
    1月29日,在省公安廳食藥環偵總隊統一指揮下,濟南市公安局食藥環偵支隊主動出擊、深度研判,迅速摸排出一批重要線索,青島、臨沂市公安局食藥環偵支隊順線深挖,全鏈條破獲「1.26」假冒註冊商標案,抓獲犯罪嫌疑人5人,打掉假冒3M等品牌口罩生產窩點2個,現場查獲假冒口罩2500個、口罩半成品15000個、口罩外包裝盒27200個,以及生產工具一大宗,涉案金額120萬元
  • 「崑崙2020」10起典型案例公布
    摘要:自5月全國公安機關開展「崑崙2020」專項行動以來,共破獲刑事案件2.4萬餘起,取得階段性成效。近日,公安部公布了此次行動中10起典型案例。
  • 這個春節過去了,你還剩多少只口罩?
    據寧波前些天公布的1例確診病例活動軌跡,一男子在菜場買菜時,沒戴口罩15秒就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現在不戴口罩真的很沒安全感,可想要買到口罩也不是很容易。1. 14億人的需求實在太大了為什麼你口罩不好買?這個問題要先從根源上來看。事實上,中國是一個口罩產業大國,生產了全球約50%的口罩。
  • 口罩能否重複用?這場發布會都說了
    在保障疫情防控的用藥用械安全方面,江德元表示,國家藥監局派員赴重點省份針對醫用防護服、醫用口罩生產進行監督檢查,共派出11個工作組,赴河北、江蘇、安徽、山東、河南、廣東等醫用防護服、醫用口罩重點生產省份開展督導檢查,督促落實屬地監管責任、企業主體責任,切實保障產品的質量安全。
  • 江蘇公布消費維權典型案例 一房產公司虛假宣傳被罰110萬
    中新經緯客戶端3月13日電 江蘇省市場監管局13日公布消費維權10大典型案例,涵蓋食品安全、產品質量、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預付卡消費、虛假宣傳等方面,涉及多個行業和領域。其中,某房地產公司虛假宣傳被罰110萬元。
  • 江蘇省南京市公布2020年度智慧財產權行政保護十大典型案例
    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系統積極履行職責,充分發揮市場監管綜合執法優勢,重拳打假治劣,調處專利侵權糾紛,持續優化該市營商環境,湧現出一批智慧財產權保護典型案例。經在全市系統內組織案件申報和專家評審,評選出2020年度南京市智慧財產權行政保護十大典型案例現予以公布。
  • 銷售未備案醫用口罩 益豐大藥房受處罰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30日訊 (記者朱國旺 楊奇奇)日前,上海市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了上海益豐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兩分店的行政處罰決定書。該企業兩分店因在餓了麼平臺銷售未備案的一次性醫用口罩,被上海市虹口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責令其限期改正,並處以警告。
  • 嚴懲食品安全違法 株洲公布12個典型案例
    當天,市市場監管局還公布了整治食品安全問題的12個典型案例,均系社會影響較大,且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食用農產品及食品安全案件,涉及超範圍添加、塗改生產日期、使用過期原料、侵犯商標權、生豬未經檢疫等多種違法類型。
  • 5人生產銷售假冒口罩,面對庭審時卻這樣說!
    如今為了更好的防控疫情口罩仍是大夥生活必需品之一你知道嗎?有人卻打起了生產銷售假口罩的念頭從中牟利!據了解,被告人王某某於2018年在安徽省註冊成立某防護用品公司,在未經3M口罩註冊商標所有人許可的情況下,非法購買生產模具,生產了大量假冒的3M口罩,伺機銷售。
  • 新聞發布會公布,8個典型案例!
    偵查機關在王某某的汽車玻璃店及倉庫內查獲假冒「寶馬」、「奔馳」等公司品牌的汽車玻璃共計1000餘片,經鑑定市場價格為70餘萬元。2019年5月5日,禹會區人民檢察院以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對王某某提起公訴。2019年12月7日,禹會區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以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王某某有期徒刑二年零四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二十八萬元。
  • 市場監管總局公布「百日行動」執法典型案例
    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3359萬元,清理虛假信息2309條,整改網站、APP、公眾號439個,關閉網站、APP、公眾號1850個,吊銷食品經營許可證16戶,吊銷營業執照64戶,搗毀制假售假窩點158個,移送司法機關案件74件。執法辦案方面,截至2月15日,全國共立案2826起、案值29.1億、結案774件、罰沒款1.59億。現公布16件各地查處的典型案例。
  • 江蘇省工商局公布商標保護十大典型案例
    典型意義:  該案是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與公安部門聯合查處的一起侵犯商標專用權案件。本案中,當事人利用代理的其他品牌做掩護,大量製造銷售侵權假冒產品,形成了製造、銷售、印刷一條龍的造假鏈。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及時與公安部門互通信息,聯合打假,極大震懾了犯罪分子,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 案件分析!如何區分虛假宣傳與虛假廣告?
    點擊標題下「藍色微信名」可快速關注【基本案情】 2020年1月,某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某藥房連鎖有限公司總店經營場所進行現場檢查時,發現當事人銷售的xx牌口罩價格標籤上標註商品名稱「xxN95口罩」,而經實際查驗,當事人銷售的是隨棄式面罩,規格為xx牌無呼吸閥 KN90 2002型,執行標準為GB2626-2006 KN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