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猖狂!5人生產銷售假冒口罩,面對庭審時卻這樣說!

2020-11-28 西部網

如今

為了更好的防控疫情

口罩仍是大夥生活必需品之一

你知道嗎?

有人卻打起了生產銷售假口罩的念頭

從中牟利!

11月20日,西安市未央區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了被告人王某某等五人假冒註冊商標罪、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一案

據了解,被告人王某某於2018年在安徽省註冊成立某防護用品公司,在未經3M口罩註冊商標所有人許可的情況下,非法購買生產模具,生產了大量假冒的3M口罩,伺機銷售

被告人王某某:「2018年和2019年的市場不好,自己創立商標的產品沒賣出去,然後對3M商標的知名度有一定了解,就生產了這批口罩。」

今年1月,疫情發生後,被告人王某某將大量的假冒3M口罩發往西安,銷售金額達79萬元

公訴人:「口罩是從山東發到西安?」

被告人王某某:「有點僥倖心理,不想讓人知道這是在安徽生產的。「

經審查,被告人代某某在明知上述3M系假冒的情況下,仍大量購入,並轉賣給被告人柯某某,黃某某等人,銷售金額達100餘萬元。此外,被告人柯某某、黃某某又將這些購入的口罩再次對外銷售,銷售金額分別為17.1萬餘元和5.8萬餘元,其中,被告人柯某某又將購入的口罩全部轉售給被告人杜某某,杜某某將所得口罩加價轉售17.7萬餘元。

經鑑定,五名被告人所生產、銷售的口罩均為3M註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且顆粒物過濾效率不符合國家標準,公安機關將追回的部分假冒口罩及被告人王某某生產口罩所用的無紡布4噸予以查扣

該案經庭審後,將擇日宣判。

編輯:王瑜

相關焦點

  • 銷售假冒醫用口罩、虛假標註生產日期……河北公布一批典型案件!
    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五起市場監管領域違法典型案件 01定州市唐某違規銷售假冒醫用口罩案 根據有關部門移交的線索,定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對唐某開展調查。經查,唐某存在違規銷售假冒醫用口罩的行為。
  • 16萬隻假冒偽劣「3M」口罩流入市場5人被判刑
    三秦都市報-秦聞訊(記者 張晴悅 實習生 劉楊聞笛 呂峰)12月1日,西安市未央區人民法院對被告人王某某等5人生產、銷售假冒偽劣「3M」口罩一案進行公開宣判。,非法購買生產模具,生產大量假冒的「3M」口罩伺機銷售。
  • 山東已查獲假口罩90.5萬餘個 假消毒液60餘噸
    截至目前,累計查處製售假劣疫情防護用品犯罪案件82起,採取刑事強制措施188人,查獲假劣口罩90.5萬餘個、假劣消毒液60餘噸,其他各類涉案物品500餘萬件。1月29日,在省公安廳食藥環偵總隊統一指揮下,濟南市公安局食藥環偵支隊主動出擊、深度研判,迅速摸排出一批重要線索,青島、臨沂市公安局食藥環偵支隊順線深挖,全鏈條破獲「1.26」假冒註冊商標案,抓獲犯罪嫌疑人5人,打掉假冒3M等品牌口罩生產窩點2個,現場查獲假冒口罩2500個、口罩半成品15000個、口罩外包裝盒27200個,以及生產工具一大宗,涉案金額120萬元
  •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表揚參與查處「7·03」生產銷售假冒抗癌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近期,遼寧省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會同公安機關依法查處了「7·03」利用網絡生產銷售假冒抗癌藥案,成功打掉位於北京、山東、福建、廣東、遼寧5省(市)的生產加工假藥窩點3處,存儲銷售假冒進口成品抗癌藥窩點
  • 這個春節過去了,你還剩多少只口罩?
    據寧波前些天公布的1例確診病例活動軌跡,一男子在菜場買菜時,沒戴口罩15秒就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現在不戴口罩真的很沒安全感,可想要買到口罩也不是很容易。1. 14億人的需求實在太大了為什麼你口罩不好買?這個問題要先從根源上來看。事實上,中國是一個口罩產業大國,生產了全球約50%的口罩。
  • 長春警方迅速偵破一起冒充警用安防銷售人員虛假售賣醫用口罩電信...
    當日,長春市公安局九臺區分局在省公安廳刑偵局的指揮下,成功破獲一起冒充警用安防銷售人員虛假售賣醫用口罩電信詐騙案件,抓獲一名犯罪嫌疑人。1月30日,長春市公安局九臺區分局接到吉林省公安廳指令,近期,九臺區有人在微信上建立一個名叫「警用安防福利群」的微信群,添加微信好友上百人,群主自稱有大量防範新型冠狀病毒的醫用N95口罩銷售,對群眾實施詐騙犯罪,已有受害人通過微信支付貨款訂購口罩被騙。
  • 首起賣假蒸汽電子菸彈被判刑:構成銷售假冒註冊商標商品罪
    5月22日消息,藍洞新消費獲悉,上海法院在2019年年底作出了一項銷售假冒悅刻註冊商標商品的一審刑事判決。不出意外,這應該是國內首起因銷售假冒蒸汽電子菸煙彈被判刑的案例。判決顯示,檢察院指控被告人沈某某犯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向法院提起公訴。
  • 淘寶網上銷售假冒歐普燈管 海鹽女子被判刑
    浙江在線嘉興頻道8月30日訊 時下,網購成為越來越多人消費的選擇,而開網店也成為謀生創業的新途徑,但是網購的物品是否有保障呢?近日,浙江省海鹽法院審理了一起網上銷售假冒註冊商標案,被告人王某被判處有期徒刑七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萬五千元。
  • 南昌東湖破獲銷售假冒品牌服飾案
    中國警察網訊 近日,江西省南昌市公安局東湖分局經過深度研判,周密部署,成功偵破一起特大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案,摧毀一個銷售假冒品牌鞋子和服裝團夥,搗毀窩點3個,涉案價值500餘萬元。   6月份,某品牌服裝公司到南昌市公安局東湖分局報案稱:今年以來,有人售賣假冒該公司品牌商品,給其公司造成了重大損失,要求追究相關門店的責任。鑑於案情複雜,東湖分局抽調精幹警力,成立專案組對案件進行調查。經縝密偵查,專案組民警最終鎖定了3個售假窩點、存貨地點等重要信息,確定了以李某春為主要成員的作案團夥。
  • 山東曲阜生產假冒玻尿酸 成本80醫院賣5000
    美容網站出售低廉玻尿酸  齊魯網9月10日訊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齊魯頻道《每日新聞》報導,最近在一家名為「桂林鴻怡整形美容網」的網站上,玻尿酸等美容產品大量低價銷售  這家網站號稱全國最大的美容整形網站,不但價格低,還堅持說自己的正規產品。但就在最近,廣西警方將這家網店端了窩。在檢查中警方發現,所謂的進口藥物竟然是北京產的,網站負責人陳某承認,「我認為是假的」。
  • 這場示範性庭審給你答案!
    這場示範性庭審給你答案!同日開庭的「七度空間」侵權案中,福建恆安集團有限公司也認為雲和某某副食品店售賣的「七度空間」衛生巾系假冒註冊商標的產品,並通過公證取證方式保全了證據。作為消費者,面對形形色色、琳琅滿目的商品,需煉就一雙火眼金睛。一不貪小便宜,到正規的超市購買商品。二在選購商品時,要注意檢查其外包裝上有關商標、圖形,尤其是其印刷的品質。
  • 假冒標準砂是危害建設安全的「毒瘤」
    金黔在線訊 今年10月底,貴陽錫聯建築器材有限公司因銷售假冒中國ISO標準砂被貴陽市工商局會同有關部門查處,這是我省首例查處的銷售假冒ISO標準砂案例,至此,我省銷售假冒標準砂現象終於露出冰山一角。
  • 如何辨別真假口罩 合格口罩可吸附大量紙屑
    疫情當前每一個人都需要帶好口罩,但是你買的口罩是否合格呢?最近三無口罩頻頻被查出。記者來到廣東醫療器械進行採訪,在採訪當中,記者問到如何去鑑別口罩的真假?專家表示:一般合格的口罩都能夠吸附大量的紙屑,而且專家也特地做了一個實驗去證明。
  • 湖北仙桃市耀威機械有限公司生產、銷售「不合格口罩」 被罰46.64...
    中國網財經5月15日訊 日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聯合雙打行動」典型案例(第十八批),其中涉及湖北仙桃市耀威機械有限公司生產、銷售不符合法定要求的一次性口罩案。經查,湖北仙桃市耀威機械有限公司在疫情期間使用自己生產的自動口罩機共生產無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明、無中文標明的真實廠名廠址的一次性口罩11萬隻,已售出8萬隻,捐贈1.2萬隻,庫存1.8萬隻。仙桃市市場監管局經立案調查,責令湖北仙桃市耀威機械有限公司立即停止生產、銷售上述口罩的行為,並對該公司作出沒收上述不符合法定要求的一次性口罩1.8萬隻,罰款46.64萬元的行政處罰。
  • 增加口罩等醫療防護用品生產銷售經營範圍,這股也要飛
    在戰疫當前,最火的概念當屬口罩和呼吸機。特別是在疫情日趨嚴重的歐美國家,搶口罩和呼吸機已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在A股市場,口罩等醫療防護概念已被炒了一波又一波,個股一旦公告涉及口罩等醫療防護概念,股價立即一飛沖天,漲停已成為標配。隨著海外疫情的推波助瀾,口罩等醫療防護概念仍將上演神奇。
  • 漯河成英醫療器械「未經許可生產醫用口罩」被查,已銷售口罩17萬隻
    2月24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聯合雙打行動」典型案例(第二批)公告,其中涉及河南漯河市市場監管局查處漯河成英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未經許可生產醫用口罩案。公告顯示,2020年2月11日,漯河市市場監管局根據群眾電話諮詢反映的線索,對「漯河成英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進行調查,查獲該企業未經許可生產醫用口罩。現場共查扣醫用口罩成品300餘只、半成品20000餘只、「一次性使用工作衣」500餘套、生產機器2臺、封口機1臺。
  • 董明珠5場直播累計銷售178億元 格力口罩和晶片工廠揭開面紗
    6月18日,格力直播活動創下102.7億元的銷售記錄,超越董明珠6月1日直播銷售65.4億元的成績。至此,董明珠5場直播累計銷售額已超過178億元。當日直播中,董明珠繼續帶領線下3萬家門店,並與世界冠軍鄧亞萍、中科院地球環境研究所黨委書記曹軍驥、ZEALER創始人王自如等一起,在智慧家居場景中共同體驗格力全品類的電器產品。
  • 銷售山寨「紅牛」「脈動」5萬元判刑沒商量
    以明顯低於市場的價格 購買山寨飲料對外銷售 銷售金額共計5萬餘元 煙臺一男子投機取巧,以假亂真 最終被法院判刑
  • 率先聯合檢察機關、看守所 上海一中院開展刑事案件網際網路庭審
    本報訊 昨日,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對一起涉毒品刑事一審案件進行網際網路庭審,這是上海法院首次聯合檢察機關、看守所等嘗試開展刑事案件網際網路庭審。因正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為減少人員聚集,保障訴訟參與人及法院幹警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穩妥有序推進審判工作,上海一中院主動聯繫公訴機關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被告人羈押所在地上海市徐匯區看守所和辯護人,並徵得被告人同意,嘗試四地連線,在「雲間」開庭。
  • 劉氏假冒「啄木鳥」商標 被審查起訴
    因涉嫌假冒註冊商標罪,大肆生產、銷售假冒名牌「啄木鳥」西褲,劉某、張某夫婦被蘆淞警方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昨日,警方透露,該案系今年以來我市涉案金額最大的假冒註冊商標案,犯罪嫌疑人造假手段令人咋舌。     借「殼」上市    劉某、張某夫婦從事服裝生意已有多年,事業剛起步時,他們聽說「啄木鳥」服飾是著名品牌,便產生了「傍名牌」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