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熱愛火鍋的吃貨,
需要掌握哪些必備的火鍋食材科普知識呢~
一起看看吧~
對照查看你的知識儲備↓↓
大家都知道,牛是反芻動物,它有四個胃。
我們吃火鍋必備的毛肚,的確是牛的肚,更準確來說是牛的胃。
其實,火鍋裡常見的毛肚、牛肚(金錢肚)、千層肚(牛百葉),都是一家人,都是牛身上四個胃之一。
毛肚就是牛的第一個胃,瘤胃;
第二個胃就是網胃,也是我們平時吃的金錢肚。
千層肚(牛百葉)就是它的第三個胃重瓣胃,胃表面有很多寬大的葉片,切成薄片後就是我們平時吃到的牛百葉。
其他名詞:
黑毛肚 =毛肚本來的樣子
黃毛肚 =沒經過任何泡發和處理,只做了簡單的清洗的新鮮毛肚
白毛肚 =黑毛肚加工過後的樣子
綠毛肚 =採用生物酶做過嫩化處理的毛肚
黃喉既不是喉嚨,也不是氣管,也不是食管,它是——血管!
什麼?黃喉是米白色的,怎麼會是血管呢?
血管看上去是紅色,是因為它是半透明的,裡面有血才白裡透紅,沒有血自然就是呈現它自己的米白色啦。
通常情況下,黃喉是用豬、牛那些從心臟發出的大血管制作的。
一般來講,這些大血管光是一條就能有 60 cm 以上的長度是可以用來做菜的,而每頭牛都有好幾條這樣的大血管,所以就不用再糾結「一頭牛隻有一個喉嚨,一盤黃喉是幾頭牛做的」這種問題了,畢竟一頭牛的大血管可以做好多盤黃喉呢!
說到營養成分,簡單來說,黃喉是由膠原蛋白、肌球蛋白等各種形狀的蛋白質組成的。雖然對於一些比較肥胖的牛兒豬兒們,它們的血管內膜中可能會含有一些膽固醇,不過由於很多地區在吃黃喉之前習慣把內膜剝去,再加上黃喉也不是常吃的食物,所以偶爾吃一次,並不用擔心膽固醇。
郡肝真正的通用名是雞胗。雞胗口感堅韌有嚼勁,一口一口乾淨利落,是燒烤、炸串的常客;把它切出密密的刀痕之後做成的郡花,更是很多人的火鍋必燙菜。
由於名字叫郡「肝」,很多人都以為它是肝臟,甚至還有很多人以為它是腎。
其實,郡肝、雞胗是雞的胃,準確地說是肌胃。
emmm,「肌胃」又是什麼?
牛有四個胃,而雞、鴨、鵝這些家禽也不甘示弱,它們有兩個相對獨立的胃,每個胃各有所長:在前面打頭陣的是腺胃,專門分泌胃液;在後面的是肌胃,主要行使混合、研磨功能。
正是肌胃功能的需要,才使它長成了這幅壯實又有肌肉的模樣;而它下鍋之後的勁脆口感,也正來源於這敦實的肌肉層。
編輯:K.Seven
綜合自:丁香醫生、知乎
聲明:除原創內容特別說明之處,推送稿件文字、圖片及視頻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