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些作品中走近蕭紅,民國最悲苦的女性

2020-12-05 簡爾讀書

蕭紅被譽為「三十年代的文學洛神」,是民國四大才女中命運最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傳奇性人物。蕭紅是魯迅給予高度評價的作者,甚至一代文豪魯迅和茅盾分別為《呼蘭河傳》作序,確定了蕭紅的文學地位的扛鼎之作。

1.《呼蘭河傳》

《呼蘭河傳》講述的是20世紀30年代,東北邊陲小鎮呼蘭河的風土人情。宗法社會,生活像河水一樣平靜地流淌。平靜地流淌著愚昧和艱苦,也平靜地流淌著恬靜的自得其樂,在這裡生活著的是《呼蘭河傳》的人們。

這部作品是蕭紅後期代表作,通過追憶家鄉的各種人物和生活畫面,表達出作者對於舊中國的扭曲人性損害人格的社會現實的否定。講述了作者的童年故事。作家以她嫻熟的回憶技巧、抒情詩的散文風格、渾重而又輕盈的文筆,造就了她「回憶式」的巔峰之作。茅盾曾這樣評價她的藝術成就:它是一篇敘事詩,一片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

2.《生死場》

菜圃、老馬走進屠場、荒山、羊群、刑罰的日子、罪惡的五月節、蚊蟲繁忙著、傳染病、十年、年輪轉動了、黑色的舌頭、你要死滅嗎?到都市裡去失敗的黃色藥包等等。

全書共有十七節,在第一節《麥場》至第十節《十年》裡,作者用充滿感情的筆調,描寫了東北農民貧苦無告的生活。他們身受地主的殘酷壓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是背向藍天,臉朝黑土,辛勤操勞,累彎了腰,累跛了腿,還是得不到溫飽,受著飢餓和疾病的煎熬,在這種牛馬不如的生活中,有的婦女生下來的孩子也是畸形的。

3.《馬伯樂》

《馬伯樂》是一部讓人驚異的作品,一般在第一次讀到它的時候都會覺得奇怪,它不像蕭紅慣常的風格。它不寫女性經驗,不以女性為主人公。

1940年底,蕭紅主要創作的兩部小說《呼蘭河傳》與《馬伯樂》,前者為蕭紅贏得無數讚譽,而對於後者,文學評論家們卻出奇地選擇沉默。但是論其文學價值與創作水平,《馬伯樂》絲毫不遜色於《呼蘭河傳》,更是由於全書瀰漫的幽默辛辣筆觸,才能將作家的創作的才華淋漓盡致地展現。

結語:在動亂的時代,像蕭紅這樣的才女,這樣一顆漂泊無依的心,始終找不到停靠的港灣。她的才是她的苦,她的苦也是她的才。

相關焦點

  • 蕭紅作品中特有的「女性意識」的是如何形成的?
    蕭紅——她的一生經歷了精神與肉體的屈辱與苦難,她從小在缺少溫暖的家庭中度過了孤寂的童年,尚未成年便被迫離家出走,開始踏上漂泊歲月的寂寞之路。她的作品從 1933 年與蕭軍的合著《跋涉》到「九﹒一八」紀念日前夕的絕筆《九﹒一八致弟弟》均是在漂泊寂寞歲月中完成的。她的百萬餘字作品超越了死亡,超越了那個泥濘的時代,最終「與藍天碧水永處」。
  • 母性的放逐與重構——淺析蕭紅作品與生命中的母親形象
    一、前言蕭紅是一位命運悲苦但富有傳奇色彩的現代女作家,她的一生顛沛流離、悲涼短暫。然而,這類母親形象最變態畸形者,莫過於蕭紅筆下小團圓媳婦的婆婆,令人髮指的程度媲美張愛玲筆下「罪惡母親」之集大成──《金鎖記》中的曹七巧。
  • 蕭紅:我的作品也許不會有人看,但緋聞永遠流傳
    在看他的作品時,發現了這部與王小波的小說同名的電影《黃金時代》,也正是這個機緣巧合,讓我這個生活在21世紀的無名小卒在電影中開始接觸蕭紅,就如同丁玲與蕭紅的相遇,大家都說是一個時代性的事件。在手機網頁上初見這部電影的海報時,看似雪地的白宣紙上站著一個女子,看起來堅韌但卻迷茫,整個人被厚重的冬裝包裹著,一副典型的東北人形象。
  • 話劇劇本《蕭紅》入圍《作品》雜誌年終賞
    齊齊哈爾新聞網12月12日訊 (馮濤) 蕭紅故居白雪皚皚訪客多12月,話劇劇本《蕭紅》入圍真文學半月刊《作品》年度大賞名單,劇本作者、黑龍江大學文學院教授葉君發文呼籲廣大讀者參與投票,支持文學、支持蕭紅。
  • 要了解真實的蕭紅,應當多讀讀她的散文
    蕭紅散文中記敘的事件是真實的,大都是實際發生過的事。但這些事實在她的作品中再現出來的已不是事實的簡單複述。她所寫的只是她感受深切或印象深刻的那些事情,並且在敘寫之中又把自己的感情融合進去。因此,在蕭紅散文中看到的遠非僅只現實生活事件的本身,還可以強烈地感受到在字裡行間洋溢著的思想情感。
  • 「大的慈悲,大的自由」:中肯說出了蕭紅作品經久不衰的現實意義
    蕭紅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二代女作家,魯迅曾經稱蕭紅「是當今中國最有前途的女作家」,這一評價既是對蕭紅文學創作才華的首肯,也是對其鼓勵和期待。蕭紅作品的魅力經久不息,她的文風獨具一格,行文流暢細膩,敘述娓娓動人,有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對剝削者的諷刺,也有對女性的關懷,對社會的批判……但是這並不是讓她在現代文壇上成為一位偉大女性作家的根本原因,我們尊重蕭紅和她的作品,是因為蕭紅始終踏實得探在人民的寬厚土壤之上,堅定得站在民間立場,始終心繫人民,書寫黑土的山水,故鄉的男女,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鄉土作家。
  • 蕭紅作品讀書筆記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太陽城札記 ,gh_30bb2b675f79】一生所愛盧冠廷;莫文蔚 - 齊天周大聖之西遊雙記 電影歌樂遊唱版今天,我隨手打開桌上的兩本書:《生死場》和《呼蘭河傳》,看到蕭紅的作品,心中有點感觸。
  • 張莉:一個作家的重生——蕭紅與中國當代文學
    然而,她用生命血淚寫下的文字卻神奇地從死滅中飛翔而出。七十多年來,尤其是近三十年來,當作為普通讀者的我們談起文學史上的著名原鄉、那最難忘的呼蘭小城時;當我們談起現代文學史中最優秀的那幾位作家時,總是會情不自禁地談起她。
  • 《蕭紅與生命中的他們》:一部有濃鬱小說意味的學術著作
    一部有濃鬱小說意味的學術著作——評葉君《蕭紅與生命中的他們》※北喬人們對蕭紅本人的興趣似乎遠遠超過了她的作品,這本身就是件奇怪的事。葉君筆下的蕭紅,不再是敘述中的蕭紅,而是曾經真實生活的蕭紅。如此,我們眼中的蕭紅在向現實走近,腳步聲清晰起來,真實起來。從敘事倫理角度而言,《蕭紅與生命中的他們》是一部很好的小說。把學術著作寫成小說,具備小說的氣質和精神,可能是這部書最大的價值。《蕭紅與生命中的他們》,主要是考察蕭紅與蕭軍、魯迅、端木蕻良等人的關係,以此來釐清某些記憶或講述的真實與否。
  • 蕭紅小說中的空間性敘事結構:《生死場》的鏈條型結構
    小說敘事學運用大量的理論來解釋作品的結構,力圖尋找敘事作品中普遍存在的形式結構,對小說的敘事研究不可缺少的就是對小說的結構的分析。「寫作過程中,結構既是第一行為,也是最終行為,寫作的第一筆就考慮到結構,寫作的最後一筆也追求結構的完成。」
  • 電影《黃金時代》:湯唯的四場「吃戲」精準詮釋蕭紅的個性
    電影黃金時代:湯唯的四場吃戲是對蕭紅個性的精準詮釋許鞍華導演的《黃金時代》講述了作家蕭紅悲苦又短暫的人生經歷,這部劇的拍攝重點在於對蕭紅本人客觀深刻,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讀剖析,故事性不強,且在敘述時有意碎片化,多次運用倒敘插敘手法打亂時間順序,有意讓觀眾自己去拼湊還原心目中的蕭紅形象。
  • 蕭紅筆下東北大地的社會空間,一個病態的社會文化空間
    物理維度上的空間是小說空間最基本的存在方式,對物理空間的描寫有助於讀者對於地域空間的了解。物理空間並不是單獨存在的,物理空間中人與人的交往以及這一空間中形成的社會文化等都會形成獨具特色的社會空間,小說的社會空間是在物理空間的基礎上形成的,同樣是對蕭紅小說敘事空間進行研究的重點。蕭紅小說敘述了故鄉東北大地的物理空間,這一物理空間是能看得見,能感受到的。
  • 蕭紅曾說:我一生中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為我是一個女人
    蕭紅,中國近現代女作家,「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被譽為「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洛神」。蕭紅八歲的時候生母去世,從小被父親打。他與表哥逃婚私奔,後來卻得知表哥已有妻室,最後面對生活的無奈,她回來了並接受了未婚夫汪恩甲。
  • 多年後,蕭紅致朋友信一語成讖:我的作品無人看,我的緋聞永流傳
    ——聶紺弩詩句蕭紅作為小說家,《呼蘭河傳》被公認為其代表作。但《呼蘭河傳》是「小說學」裡的小說嗎?全書計七章,第一、二章介紹小城風貌、世風民情;——「規範」的小說有拿這些作主角的嗎?在其後各種版本的《呼蘭河傳》中,茅盾先生的這篇評論,幾乎每每以序言形式弁於文本之前。當然,一部文學作品是否為經典,是不以時人的評價為準的,而以時間為標準,並且時間還是唯一的標準。一般來說,作品出版五十年之後,如果人們仍在熱讀,並稱其為優秀作品,那麼,這部作品庶幾為經典了。
  • 聶紺弩:若非你名字不好,就是才女第一;蕭紅:我只是紅樓痴丫頭
    聶紺弩曾經在一次長談中,借用《鏡花緣》的典故打趣蕭紅,稱其若得一個好名字,憑藉才華,必然可以名冠天下。但是蕭紅只是輕輕笑著說:「我不是《鏡花緣》裡的人,我只是《紅樓夢》中的痴丫頭。」誠然,蕭紅的一生,如香菱那般,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天才。她一輩子都在和命運做鬥爭。
  • 蕭紅小說中故事空間的呈現:東北大地的物理空間
    蕭紅在不同時期的小說中呈現了不同的空間,這些空間在敘事中的作用也大不相同。蕭紅前期小說中的空間大多是「行動的地點」,是作為小說的敘事背景存在的,人物與情節佔據主要的位置,空間為人物提供了活動的場所。前期小說中的空間有助於塑造小說中的人物形象,突出人物性格特點等,為故事情節的發展提供了舞臺,渲染了環境。
  • 中國近現代史上20位傑出女性,她們都是誰
    中國女權運動的先驅之一,民革主要創始人,國民黨元老,建立民國的功臣,也是新中國創始人之一。她是中國第一次慶祝婦女節活動的發起者。7歲開始寫小說,12歲開始在校刊和雜誌上發表作品。代表作包括《傾城之戀》《金鎖記》《半生緣》《紅玫瑰與白玫瑰》《燼餘錄》等。
  • 您怎麼評價蕭紅?_澎湃新聞-ThePaper
    您怎麼評價蕭紅? 每個問題背後都有一份翹首以待的熱情,如何回復,你懂得!字 提交 有1個回答 我關注到了《黃金時代》放映後網絡輿論中的大眾評論
  • 湯唯在《黃金時代》中扮演的蕭紅,是 一個文字裡住著魂魄的女子
    「北方人民對於生的堅強,對於死的掙扎卻往往已經力透紙背;女性作品的細緻的觀察和越軌的筆致,又增加了不少明麗和新鮮。」魯迅這樣評價她的《生死場》。茅盾說:「《呼蘭河傳》不像是一部嚴格意義的小說,而在於它這不像之外,還有別的東西,寫小說更為誘人的東西,它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
  • 女神湯唯演繹的「蕭紅」,你看過嗎?
    女神湯唯演繹的「蕭紅」,你看過嗎?電影《她認出了風暴》又名《黃金時代》,描述了女作家蕭紅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她的作品、她的愛情以及她所處的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下面,,一起來看劇中的大咖都有誰吧!湯唯飾演 蕭紅湯唯,出生於浙江省杭州市,曾獲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女演員等獎項,代表作有《晚秋》、《北京遇上西雅圖》等。劇中的是個極具才華的作家,文章裡世事人間的美好、疾苦、醜陋、掙扎、不堪輪番上演,文章外她始終懷著一顆赤子之心,永恆追求愛與自由。馮紹峰飾演 蕭軍馮紹峰,出生於上海,曾獲2011年度華語電影產業最具商業價值男新人獎等獎項,代表作有《狼圖騰》、《蘭陵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