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齊哈爾新聞網12月12日訊 (馮濤) 蕭紅故居白雪皚皚訪客多12月,話劇劇本《蕭紅》入圍真文學半月刊《作品》年度大賞名單,劇本作者、黑龍江大學文學院教授葉君發文呼籲廣大讀者參與投票,支持文學、支持蕭紅。
《作品》雜誌創刊於1955年4月,由廣東省作協主辦,曾名為《南方文學》、《廣東文藝》,歷年面向全國徵集並刊載純文學作品,影響廣大。2018年,《作品》通過開闢春、夏、秋、冬四季大賞徵集小說、散文、詩歌及90後作品中的優秀之作,最終入選年終賞評獎。此次,話劇劇本《蕭紅》入選評選,廣大讀者紛紛聞風而動,投票踴躍。
歲月滄桑,黑土「文學洛神」蕭紅的傳奇人生和創作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沒有模糊,反而日漸清晰。2018年,齊齊哈爾話劇團創作的大型話劇《蕭紅》巡演上海、北京、廣州和烏蘭浩特,在大江南北掀起一股「蕭紅」熱潮。
隆冬時節,北國冰城哈爾濱霜冷寒天。位於呼蘭區呼蘭河畔的蕭紅故居掩映在白雪之中,慕名前來的訪客絡繹不絕。
呼蘭不大,「蕭紅故裡,魅力呼蘭」宣傳標語隨處可見,「蕭紅」已成為這座小城的一張文旅名片。
蕭紅故居青磚灰瓦,古香古色。
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免費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參觀者憑身份證就可以進入參觀。
故居門楣匾額上「蕭紅故居」四個字是原黑龍江省省長陳雷題寫。老宅始建於1908年,佔地面積3500平方米,寬敞闊綽。
1911年6月1日(農曆5月初5),蕭紅出生在這裡,乳名榮華,學名秀環,後由外祖父改名為廼瑩。
張氏遠祖張岱於乾隆年間從山東逃來東北,到了蕭紅爺爺張維禎一代才從阿城縣福昌號屯遷到呼蘭。深得爺爺的喜愛,小廼瑩經常在家裡的花園玩耍,同時接受古文啟蒙教育。
蕭紅的父親張廷舉早年畢業於黑龍江省立優級師範,長期擔任官吏。父親的冷漠促使蕭紅走上背叛家庭的道路。1935年(民國二十四年)12月,《生死場》以「奴隸叢書」的名義由上海容光書局出版,署名「蕭紅」,女作家自此蜚聲文壇。
走進故居,蕭紅的漢白玉雕像端坐院中,潔白的雪花落滿雙肩,作家掩卷沉思,仿佛在考量著紛繁的世事。
故居旁,蕭紅故居紀念館內容豐富!如果說,蕭紅故居是對她生命裡一段經歷的記錄,紀念館則詳盡描述了女作家「半生盡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的一生。
紀念館裡,有關蕭紅的著作、遺物、生活照片和參加各種活動的照片,中外名人讚美懷念作家的書畫作品、傳記、小說和評論文章等一應俱全,31歲的人生宛若流星,蕭紅卻用她短暫的生命劃出了一道永恆絢爛的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