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忻州4段明長城,入列首批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

2020-12-04 騰訊網

記者從國家文物局獲悉,經國務院同意,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聯合印發了《長城保護總體規劃》。按照《長城保護總體規劃》要求,國家文物局在充分聽取長城沿線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中央、國務院相關部門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研究確定了第一批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名單。

第一批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構成以秦漢長城、明長城主線,與抗日戰爭、長徵等重大歷史事件存在直接關聯,以及具有文化景觀典型特徵的代表性段落、重要關堡、重要烽燧為主,共計83段/處,其中秦漢長城重要點段12段/處,明長城重要點段54段/處,其他時代長城重要點段17段/處,包括戰國秦長城5段,唐代戍堡及烽燧4處,戰國燕長城2段,戰國齊長城、楚長城、趙長城、魏長城各1段,以及金界壕遺址等具備長城特徵的邊牆、邊壕、界壕重要點段2段

全面落實保護責任

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沿線地方人民政府應深入學習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長城、大運河、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見》等重要文件要求,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長城保護條例》、《長城保護總體規劃》相關規定,落實相關地方人民政府的主體責任、文物主管部門的監管責任和管理使用單位的直接責任,建立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動態清單,明確獎懲機制和保障措施,著力推動長城保護「五納入」,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以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為工作重點,著力強化管理力度、改善保護狀況、提升展示水平。

重點強化空間管控

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沿線地方人民政府應加強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管控,組織編制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文物保護規劃,重點細化保護區劃界劃、保護管理規定及空間管控指標。保護範圍原則上應劃定為禁止建設區域,其上空作為淨空管控範圍。建設控制地帶內僅限進行保護管理、展示闡釋及參觀服務相關基礎設施建設,且相關設施不得破壞長城歷史文化景觀及周邊生態環境。應嚴控涉及長城的建設項目,做好文物影響評估,相關方案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規定履行審批手續,在徵得文物部門同意後,報相關部門批准。推進涉及長城的土地儲備考古前置改革,如遇重要發現,及時調整保護區劃。

加強日常監管與監測

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沿線地方人民政府應明確並強化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保護機構,鼓勵長城資源集中分布的地方建立長城保護研究專業隊伍。落實長城執法巡查、保護員巡視及保養維護工作制度和經費保障,加強保護、管理專業技術培訓,充分發揮長城保護員作用。探索遙感技術、小型無人機等適用於長城安全防範與執法監管的現代科技手段,實現技術巡查與人工巡查有機結合,加快推動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監測試點以及監測預警體系、安全防範系統建設,建立定期監測、反應性監測和定期報告制度。強化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執法和安全監管,充分藉助綜合執法部門或文化市場執法部門力量,嚴厲打擊涉及長城的違法犯罪行為,全面提升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監管水平。

著力緩解消除險情

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沿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應在2021年6月前完成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險情隱患排查工作。對於排查中發現的重大隱患,相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應組織、指導相關地方人民政府開展搶險加固。根據險情排查結果,組織、指導相關地方人民政府和專業機構循序漸進地開展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研究型保護項目。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應規範長城保護項目管理,嚴把方案審核關和施工質控關,重點加強施工組織、工地檢查和竣工驗收,確保長城保護項目實施效果。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涉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相關保護工程項目應納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近期文物保護工程項目計劃並按程序報批。

提升展示闡釋水平

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沿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應圍繞長城國家公園建設總體目標,深入挖掘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的歷史文化內涵,提升現有長城相關博物館、陳列館展示水平。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闢為參觀遊覽區前,應科學核定、發布長城點段的遊客承載量。經過評估具備開放條件的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應確定參觀遊覽區管理機構,制定分級分類開放策略,設置必要的展示、服務及安全防護設施,制定參觀遊覽區管理規定和遊客管理應急預案,並依法履行申報備案程序後向公眾開放。鼓勵各地實施預約參觀、引導參觀等機制,規範、引導遊客參觀遊覽行為、提升展示效果。對於文物本體及周邊環境保存現狀較為脆弱的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應採取有效措施改善其保存狀況,確保文物本體、周邊環境及人員安全。

加大指導督促力度

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沿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定期評估《長城保護條例》、《長城保護總體規劃》、省級長城保護規劃以及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保護規劃實施情況,指導、督促相關地方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貫徹落實長城保護傳承利用相關任務、目標。每年11月1日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應將本行政區劃內的長城保護管理工作進展情況、特別是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情況以書面材料形式報國家文物局。2025年底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應全面完成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機構建設、空間管控、監測管理、保護修繕、展示闡釋等各項工作,全力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國家文物局將組織專業機構、專家適時開展抽查評估,並酌情開展專項反應性監測。

第一批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名單

一、秦漢長城(共12段/處)

(1)漢代烽燧線通化縣段及古城堡

(2)漢代三道營古城

(3)秦長城坡根底段

(4)秦長城天盛成段

(5)秦漢長城廣申隆段

(6)秦漢長城同和太—東希日朝魯段

(7)漢代雞鹿塞障城

(8)漢代烏蘭布拉格障城

(9)漢長城西尼烏素段

(10)居延遺址及漢長城

(11)漢長城花海段

(12)漢長城玉門關及烽燧

二、明長城(共54段/處)

(1)明長城虎山段

(2)明長城龜山段

(3)明長城植股山段

(4)明長城小虹螺山段

(5)明長城錐子山段

(6)明長城山海關段

(7)明長城九門口段

(8)明長城板場峪段

(9)明長城義院口段

(10)明長城界嶺口段

(11)明長城劉家口段

(12)明長城青山關段

(13)明長城喜峰口段

(14)明長城黃崖關段

(15)明長城將軍關段

(16)明長城古北口—金山嶺段

(17)明長城五座樓段

(18)明長城慕田峪段

(19)明長城箭扣段

(20)明長城居庸關段

(21)明長城八達嶺段

(22)明長城廟港段

(23)明長城獨石口段

(24)明長城沿字號敵臺黃草梁段

(25)明長城紫荊關段

(26)明長城青邊口段

(27)明長城烏龍溝段

(28)明長城大境門段

(29)明長城白石口段

(30)明長城李二口段

(31)明長城茨溝營段

(32)明長城娘子關段

(33)明長城鎮邊堡段

(34)明長城新廣武—白草口段

(35)明長城寧魯堡—八臺子段

(36)明長城涼城縣、右玉縣二邊段

(37)明長城板申溝段

(38)明長城小元峁段

(39)明長城老牛灣段

(40)明長城鎮北臺段

(41)明長城鹽場堡鎮段

(42)明長城鹽池縣頭道邊段

(43)明長城北岔口段

(44)明長城三關口段

(45)明長城索橋堡段

(46)明長城天祝縣烏鞘嶺—松山段

(47)明長城涼州—古浪段

(48)明長城民勤縣段

(49)明長城永昌縣段

(50)明長城大通縣段

(51)明長城山丹縣段

(52)明長城臨澤縣段

(53)明長城高臺縣段

(54)明長城嘉峪關段

三、其他時代長城(共17段/處)

戰國齊長城(1段)

(1)戰國齊長城長清區定頭崖西山段

戰國楚長城(1段)

(1)戰國楚長城葉縣段

戰國秦長城(5段)

(1)戰國秦長城納林塔段

(2)戰國秦長城吳起縣段

(3)戰國秦長城原州區段

(4)戰國秦長城第三鋪—四羅坪段

(5)戰國秦長城臨洮縣望兒咀—宿鄭家坪段

戰國燕長城(2段)

(1)戰國燕長城建平縣段

(2)戰國燕南長城容城縣段

戰國趙長城(1段)

(1)戰國趙北長城青山區東邊牆段

戰國魏長城(1段)

(1)戰國魏長城龍亭鎮段

唐代戍堡及烽燧(4處)

(1)唐代脫西克烽燧

(2)唐代克亞克庫都克烽燧

(3)唐代克孜爾尕哈烽燧

(4)唐代麻扎塔格戍堡

金界壕遺址(2段)

(1)金界壕遺址碾子山區段

(2)金界壕遺址烏拉蘇太段

來源: 人民網 山西新聞網 忻州在線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自然侵蝕歷史變遷多段坍塌 長城保護任重道遠
    其實,由於分布地域廣,修築延續時間長,除個別點段為磚石結構外,長城主體多為就地取材、夯土構築。長期以來,自然侵蝕風化、人類生產生活和歷史環境變遷等,使保存至今的長城大多已坍塌、損毀,甚至地面部分已全部消失。    正是由於絕大多數長城段已不具備展示功能,無法實現旅遊開發,對它們的保護就往往被一些地方政府忽視。
  • 寧夏中衛:明長城遺址保護難在哪
    中衛市公安局城區分局副局長張贊軍告訴記者,接到報案後,東園鎮派出所幹警在最短的時間內來到現場,迅速制止了在明長城遺址及保護區內取土的違法活動,並就案件發生的前因後果進行調查取證,目前已將主要涉案人員何某等4人刑事拘留。    據調查,被損毀的長城遺址在當地被稱為「四方墩」,呈東西延伸,長城寬5米、高3米,城牆底為黃土夯築。
  • 景區經理自籌資金800萬元 修復明長城882米(圖)
    賡續中華傳統文明 10年投資800萬元  李振忠個人修復明長城882米  本報訊(記者劉可 通訊員魏明俊 溫來升) 國家投資保護文物並非新鮮事,而個人籌資幾百萬元修繕長城卻實屬罕見。懷柔響水湖景區經理李振忠自2000年以來,先後自籌資金800萬元,修復明長城882延米,成為京郊自籌資金修繕長城的第一人。  響水湖長城位於懷柔慕田峪西部,屬於明長城,始建於明永樂二年(1404年),入口處為磨石口關,是明長城樞紐工程中「北京結」附近的邊關要塞,由一座城樓做關,設有兩道關口,也稱「雙關子」。西距磨石口關1公裡處為驢鞍嶺口,附近有北齊長城遺址一處。
  • 尋根·長城|河西涼州尋故邊 數九寒天沙漠間
    回溯到四年前,2016年10月,【張明弘-尋根·長城】團隊沿著明長城主線第一次來到這裡—-明長城三龍交匯處,那時四周還殘留著未被收割的灰黑向日葵和焦黃的玉米杆。三龍交匯是指:從山海關由東向西的長城,在黃羊河農場繼續向西走向嘉峪關,而此處節點有另一條附線長城由此向南--即武威至蘭州段,整體成Y字型。
  • 山西旅發大會,為什麼選址忻州?
    圖|黃河新聞網忻州頻道 忻州,是「長城的迷宮」。 偏關老營堡堪稱中華長城第一堡, 老牛灣是全國最雄壯的長城黃河握手處, 境內的丫角山是內長城與外長城的交匯點; 岢嵐宋長城是全國唯一發現的宋代長城; 寧武的明長城段有唯一的水關; 原平軒崗鎮40畝地的火燒長城,
  • 提升長城保護的整體水平——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解讀《長城保護...
    他表示,對於少數價值特別突出、保存狀況較好的長城點段,可按照遺址保護展示理念,在深入開展考古研究、進行多種方案比較的基礎上,選擇幹預程度最小、符合真實性要求的措施,緩解甚至消除安全隱患,並為公眾參觀體驗創造條件。
  • 黃山市水利局網站:黃山市再添國家級新名片——新安江屯溪段國家級...
    黃山市再添國家級新名片—新安江屯溪段國家級示範河湖建設順利通過水利部驗收 2020年11月26日,黃山市新安江屯溪段示範河湖建設以99.3的高分通過了由水利部淮委組織的全國示範河驗收。2019年11月,新安江屯溪段榮幸地入選全國第一批17條示範河湖建設名單,也是我省唯一入選的河段。新安江屯溪段示範建設範圍上遊起點為率水大橋,下遊終點為花山大橋下遊1公裡,示範河段長11.5公裡。
  • 推進文旅融合工程 生動呈現長城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做好長城文化價值發掘和文物遺產傳承保護工作,弘揚民族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起磅礴力量。文化和旅遊部與長城沿線省份積極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以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為契機,推動長城文化和旅遊業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長城文化價值發掘和文物遺產傳承保護工作。
  • 會議話筒V段、U段、WI-FI段的區別
    會議話筒V段、U段、WI-FI段的區別 大家知道,信息量是由電磁波的頻率大小決定的。頻率越窄,傳輸的距離越長,加載的數據越小;頻率越寬,傳輸距離越短,加載數據量越大。
  • 涼水河亦莊段今冬水鳥成群
    本報訊(記者陳強 通訊員鍾震宇)日前,北京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在涼水河亦莊段進行冬季鳥類調查,結果顯示,從亦莊涼水河公園到通州區新河村,長度10公裡的河道內,共生活43種鳥類,其中水鳥23種,數量最多的是野鴨和小闢鳥鷉鳥(pìtī),各有1000餘只。
  • 嘉峪關的關城、懸臂長城、長城第一墩,冬天時分它們最美
    嘉峪關關城景區,是整個嘉峪關防禦體系的核心和支撐點,這裡的日出雄偉壯麗,是絕對不容錯過的勝景,只要在景區早上9點一開門就進入這裡,就絕對會被這絲綢之路上,壯麗景觀所深深吸引。早上看嘉峪關城的日出,中午看討賴河峽谷邊的長城第一墩,下午或傍晚時候看懸壁長城,這樣才能把嘉峪關的精華美景,一次遊覽完,一定會給你帶來非常深刻的旅行印象。為什麼嘉峪關會是明長城西部的起點說起河西走廊上的歷史重鎮,就不能不提到戈壁上綠洲的形成。
  • 從神秘奇觀轉向世界視野中的中華文明共同價值 ——讀董耀會《長城...
    董耀會早在上世紀80年代血氣方剛的年紀,曾完成與夥伴一同歷時508天從山海關徒步走到嘉峪關考察明長城的壯舉,從那時至今,30多年投身專職的長城保護和研究,歷任中國長城學會的秘書長、常務副會長等,出版了《明長城考實》等10餘部專業著作,擔任12卷本《中國長城志》的總主編,是一個不折不扣一生只做一件事的人,在他專注於走長城、讀長城的生涯中,對長城文明價值的思考和理解不斷加深
  • 深入分析組合式空調機組功能段的設置(初、中效過濾段,加熱段,加溼...
    其中加熱段的設置由室外的氣象參數所決定。我們在這裡深入分析受室外氣象參數影響的加熱段的設置,以及各功能段設置順序的合理性。在本文中,各功能段的前後順序依據氣流的流向而定,如氣流流過冷盤管,流出側為冷盤管的前面,流入側為冷盤管的後面。在本文所涉及到的焓溼圖中,W點表示室外點,N點表示室內點,L點表示露點,C點表示混合點。
  • 1984年8月18日 北京繪成精確的長城地圖
    1984年8月18日,利用航空遙感技術,從航空照片上大致摸清上述基本情況,除定量地統計出長城毀壞嚴重的部分佔總長的66%外,還發現在軍都山一帶,有五段並列的長城,基本呈東西走向,其中一條主幹長城,經八達嶺過古北口,橫貫燕山山脈
  • 北京「最特殊的長城」,北京唯一的一處與水相連的長城,卻只是4A
    北京「最特殊的長城」,北京唯一的一處與水相連的長城,卻只是4A,現在長城在北京地區很受歡迎,所以在每年的遊客人數中,很多遊客去北京的長城旅行看看,這也是無形中長城的景點更受歡迎,所以無論哪方面長城的實際旅行價值和地域文化的影響力都非常高,當然,在對它的保護上說,其價值也是更高的。
  • 白鶴灘水電站大壩首批壩段澆築到頂 為2021年7月投產發電奠定基礎
    舉報   央視網消息:昨天(26日),世界在建最大水電站——位於金沙江下遊的白鶴灘水電站大壩首批壩段澆築到頂
  • 天津的長城,到底幾公裡?
    43721處(座/段) 其中關、堡2211座 - 02 - 關隘,長城上靚麗的風景線 2211座大大小小散落於長城沿線的雄關要塞 是邊關重鎮、軍事要塞、經濟命門
  • 中國長城到底有多長?國家文物局:21196千米
    被抹平)、山西山陰「月亮門」長城坍塌等都引發社會高度關注。  近日,國家文物局公布的《中國長城保護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首次曬出了長城的「家底兒」——牆壕遺存總長度21196.18千米,各時代長城資源分布於北京、河北、山西等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404個縣(市、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