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地行:二戰終結地東方馬其諾「虎頭要塞」

2020-12-01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虎林六月十五日電 題:二戰終結地「虎頭要塞」

           中新社記者孫宇挺

  隱沒在黑龍江虎林縣一個山坡裡的虎頭要塞入口,周圍雜草叢生,只有延伸出來的一段白色的殘垣斷壁,洩漏出這片荒山下當年曾經埋藏著一個天大的秘密。

  穿行在狹長的甬道中,即使有燈光,兩米開外就什麼也看不清了。一米七高的甬道,人必須貓著腰才能前行。當年,駐守在烏蘇里江畔虎頭要塞的侵華日軍官兵,就是這樣通過甬道進出要塞的。

  「東方馬其諾」攻蘇「橋頭堡」

  虎頭要塞位於黑龍江省邊完達山餘脈丘陵中,與俄羅斯的伊曼市隔岸相望。要塞規模龐大,主要由猛虎山、虎北山、虎東山、虎西山和虎嘯山等五個陣地組成,要塞裡面結構複雜,各要塞地下交通壕脈曲折數十公裡,溝通各個主要陣地,要塞裡面設施齊全,從指揮所到兵舍,從彈藥庫到浴池樣樣設施俱全,建成了龐大的進攻防禦體系,成為「滿」蘇邊境東部右翼核心陣地。日軍曾吹噓要塞為「東方的馬其諾防線」。

  虎頭要塞的軍事戰略地位極其重要,它恰好扼著蘇聯哈巴洛夫斯克和符拉迪沃斯託克間鐵路的咽喉。從一九三四年開始,日軍為進攻蘇聯而秘密在該地區修築大規模的軍事要塞工程,史稱「虎頭要塞」。

     十萬中國勞工白骨壘成要塞

  據當年虎頭要塞內原日軍士兵岡崎哲夫在其紀實著作《秘錄·北滿永久要塞》一書中記載,「(日軍)關東軍在虎頭下了極大的賭注,投下了數億日元資金,動用了十幾萬勞工。」

  今年已經七十四歲的虎頭老人姜福順回憶,這些勞工都是用火車從關內運來的。「七·七」事變以前,這些勞工主要來自關內的山東地區;「七·七」事變以後,大量中國戰俘也被徵發奴役,強制從事虎頭要塞工事的修築。

  更令人憤慨的是,日軍為了保守地下要塞的秘密,這些勞工最後幾乎沒有一個能夠倖存。

  姜福順說,當年這些勞工受的是非人待遇,常年營養不良和超強度的體力勞動,使得勞工們大批死亡。死亡的勞工一般直接棄屍荒野或者挖坑埋掉。不斷有勞工死亡,不斷有新的勞工運抵。到要塞修成時,僥倖倖存下的勞工最後也都被每人一支「營養針」了結了生命。

  另一種說法是,要塞修成以後,日軍假意請勞工喝酒慶功,最後用重機槍把他們射殺。

      遲到十一天的戰爭終結

  一九四五年八月八日,蘇聯對日宣戰。第二天蘇軍就對虎頭要塞發動了猛攻。開戰當天的場景對當年十四五歲的姜福順而言還歷歷在目,「轟炸開始以後,天都變成了紅色,都分不清太陽在哪裡。」

  岡崎哲夫記載,八月九日凌晨零點三十分,蘇軍炮火開始轟擊虎頭要塞,歷時十八天的虎頭之戰拉開序幕。

  八月十五日,日本無條件投降,但虎頭要塞的日軍負隅頑抗。據姜福順描述,八月十八日那天下午,先前被蘇軍抓獲的日本人毛利被蘇軍派往日軍陣地勸降,被駐守要塞的日軍司令官抽出佩刀劈成了兩半。

  姜福順還記得,開戰後的某一天,他和幾個小夥伴到猛虎山山腰去挖土豆,山下蘇軍示意他們趕緊下來。孩子們剛一下來,蘇軍就衝了上去,突然山上的多處暗堡開火了,蘇軍損失慘重,接著蘇軍和日軍展開白刃戰。

  戰鬥一直持續到八月二十六日,除了五十三人外,兩千多名日軍全部葬身虎頭要塞。這天距八月十五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已過去十一天了,這場戰爭也成為了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一戰。

  今天在虎頭要塞博物館內,一面紅色的展板上排列著四百九十三名在那次虎頭之戰中犧牲的蘇軍戰士的名字,正如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五月八日在莫斯科接見俄羅斯老紅軍時說的那樣,「他們的英雄業績永遠銘記在中國人民心中。」(完)

相關焦點

  • 東方馬其諾:終結日軍的「最後戰場」
    走在前面的人舉起雙手投降,後面跟著的是傷兵,最後拖出來的是死屍……這是一系列由鋼筋混凝土構築的「堡壘」,也曾是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企圖瓜分世界的「工具」,這些曾被侵略者認為是堅不可摧的「地下宮殿」,最終難逃成為侵略者葬身地的宿命。這就是日本侵略者沿中蘇、中蒙邊境線修築的被稱為「東方馬其諾防線」的要塞群,被譽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戰場」。
  • 《戰地 5》的魔幻二戰:早已在《戰地 1942》出現
    不過,這種博人眼球之舉並非《戰地5》首創,它可以追溯到《戰地1942》的資料片上,即2004年推出的《秘密武器》,以兩部作品為基礎,mod又讓這種風格的二戰延續了十多年。在2004年後,隨著「Forgotten Hope」推出0.65版本,大量1945年的場景和兵器也被添加進來,其中最有趣的是兩張地圖:「黑騎士行動」和「阿爾卑斯要塞」。「黑騎士行動」地圖上的德國噴氣式戰鬥機它們的背景都設定在戰爭結束前:一部分納粹殘軍退入阿爾卑斯山,利用高科技武器負隅頑抗。
  • 《我的世界》末地要塞去法,用末影之眼找要塞詳細圖文攻略
    末地要塞是《我的世界》中非常稀有的遺蹟之一,每個世界僅存在128個,在主機版中更是只有區3個!而在生存模式中要去挑戰「最終BOSS」末影龍也必須要找到末地要塞!那麼如何尋找末地要塞呢,老玩家肯定都非常熟悉,而本篇寫給新手,教新人們如何用末影之眼尋找到末地的詳細圖文教程!
  • 魔獸懷舊服:P5階段開放的戰地任務攻略和獎勵總覽
    除了這些,塞納裡奧議會為了鼓勵更多的勇士來加入消滅蟲子的戰鬥,開設了戰地任務,並有豐厚獎勵。那時還沒有「日常任務」這個定義,所以用正式服的眼光來看,這種戰地任務算是早期的日常任務。今天我們就講一講這些戰地日常任務。
  • 《號角與戰鼓:晉察冀戰地記者》|莫道書生空議論,頭顱擲處血斑斑
    在民族危亡的抗戰年代,在晉察冀這片英雄的土地上,除了真刀實槍與敵頑殊死搏鬥的中國武裝部隊,還活躍著一支特殊的抗日隊伍——晉察冀戰地記者。「作為一個在媒體工作多年的新聞人,我始終對戰地記者充滿敬意。我常想,今生即使做不了戰地記者,也要努力做點和戰地記者相關的事情。」
  • 做了30年戰地攝影師還沒死,他是個奇蹟
    想了解真正的戰爭,得看這部紀錄片——《戰地攝影師》《戰地攝影師》,是跟隨國際著名戰地攝影師詹姆斯·納赫特韋深入世界各地炮火前沿拍攝的一部珍貴戰地紀錄片。豆瓣評分9.0。IMDb8.0。為拍攝這部96分鐘長的紀錄片,從1999年6月到2001年6月,導演弗雷跟蹤採訪詹姆斯長達2年之久,科索沃、雅加達、拉馬拉、東爪哇、紐約和漢堡等地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影片開場的畫面,是二十世紀最著名的戰地攝影記者之一羅伯特.卡帕的一句話:如果你的照片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靠的不夠近。
  • 二戰堅如磐石的馬奇諾防線一夜間土崩瓦解,難道是馬奇諾坑了法國
    沿途有許多堅不可摧的軍事要塞。如列日。埃本埃馬爾等。德國要想通過這些防線也絕非易事,而且法國人認為在德軍攻克這些要塞之前,法國軍隊和英國遠徵軍就會及時趕到增援。從而將戰線限制在比利時境內,希特勒當然不會選擇從正面攻佔馬奇諾防線,然後再去攻陷巴黎。
  • 馬壋守衛戰,二戰史上最慘烈的一戰,活著的人身上全都有子彈孔!
    馬壋守衛戰,二戰史上最慘烈的一戰,活著的人身上全都有子彈孔!這主要還是因為馬湖區要塞指揮官,在日本逼的越來越緊的情況下在馬壋、彭澤兩地興辦起了抗日學校,按理說辦就辦。但是正好在日軍登陸的時候,大部分排長都去參加了畢業典禮,於是造成了中軍沒有及時回防而導致香口淪陷。波田支隊在打下了香口之後,就馬上做準備去打馬壋要塞前的長山陣地,而要想以香口為出發點走陸路的話,就必須過從長江到太白湖這兩者之間的區域。於是中日在這個區域裡發生了激戰。
  • 二戰後期日本國內自稱「孕婦」的女人為何大增?看看日本資源多緊張
    受限制的不僅是資源的開發,更大的阻力來自於運輸,即使佔領地生產出東西,也只有一部分能運回本土。 因為日本的商船數目有限,擔任封鎖的美國潛艇又不斷對運輸船隻發動毀滅性的進攻,結果是原料不足造成生產癱瘓,再加上各級機構層層控制和互相不協調,使得情況更加複雜,戰場上消耗和損失的物資很難得到補充。
  • 《戰地1》新DLC將出現哪些「黑科技」?
    《戰地1》新DLC預告短片:  在《戰地1》登場的全部武器中,坦克也許是玩家操作機會最少的,但它們獨特的外形註定註定令人印象深刻。眾所周知,坦克誕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而孕育它們的溫床則是一種全新的戰爭形態。
  • 二戰美軍標準戰地口糧,每天光白糖就有11包,啥叫產能過剩啊?
    二戰時期,美國的產能位居世界前列,隨之帶來了豐富的軍用口糧體系,A、B屬於普通口糧,需要廚師加工,主要在平穩的後方才會食用; C、K屬於戰時口糧,打開即食,在戰場上非常方便; 而D屬於應急口糧,就是巧克力棒,能夠快速恢復體力,但因為擔心大兵閒著沒事幹把應急糧給吃了,所以故意造地無比難吃。
  • 中日松山戰役紀實:「東方馬其諾」的覆滅(圖)
    當年據守松山的是日軍第56師團步兵第113聯隊主力,他們在嵩山構築了堅固的半永久性工事,常駐兵力約3000人,方圓數十裡都在其炮火控制之下,日軍曾將松山陣地稱為「東方馬其諾」。為了攻克這片十餘平方公裡的土地,1944年6月4日至9月7日,中國軍隊與日軍共30000多人在這裡經過了整整三個月、數十場慘烈的爭奪廝殺,付出了近萬人的傷亡代價。
  • 虎頭蜂是用什麼築巢的?遇到虎頭蜂該如何應對?
    虎頭蜂虎頭蜂又稱馬蜂、胡峰,它們是胡蜂科胡蜂屬下所有昆蟲的總稱,目前已知的胡蜂屬成員約有23種,其中在我國有分布的約有9種,其中主要有中華大虎頭蜂、黑尾虎頭蜂、黑腹虎頭蜂、黃腰虎頭蜂、黑絨虎頭蜂。虎頭蜂的毒刺與蜜蜂的毒刺不同。蜜蜂的毒刺毒性較差,而且是一次性的(蜇時毒刺會留在人身上並且會帶出整個消化道,所以必死),而虎頭蜂的毒刺中蜂毒毒性很強,並且它的毒針可以終生使用。由於人一旦遇到虎頭蜂大都是成群的,所以被成群的虎頭蜂蜇傷是有生命危險的。
  • 四川100歲抗日老兵:「邊打邊學」成了一名戰士
    (四川100歲抗日老兵:「邊打邊學」成了一名戰士)趙步雲隨劉湘部隊出川抗日時是1938年初,趙步雲先後轉戰湖南、湖北、山東、安徽等地,參加了黃岡突圍戰,以及長沙會戰,還有臺兒莊戰役等大小戰役和戰鬥近百次,並在日本投降後,還參加了押送2000多名戰俘到武漢的任務。
  • 《戰地5》免費地圖「水星」預告 地中海風景美如畫
    5》新地圖「水星」的預告片,確認「水星」地圖將於5月30日上線,以免費更新的形式推送給《戰地5》玩家。 官方對「水星」地圖的描述: 「跟隨即將於5月30日推出的水星地圖一起感受蔓延到地中海的戰火,探索從未探索過的《戰地5》前線。在根據二戰真實的水星行動改編的戰鬥中對克裡特島海岸發起大規模入侵」。
  • 內地影視中,有哪些能與《亮劍》相媲美的抗日劇?
    抗日劇本身應該屬於中國二戰對日侵略戰爭電視劇,但由於「抗日神劇」的盛行,現在國內抗日劇都快成一個汙名化的代表詞語。《亮劍》顯然不是「抗日神劇」,而是代表中國拍得質量高的戰爭劇。提問詢問的媲美《亮劍》的高質量對日侵略戰爭劇,那麼大概有以下兩個方面。
  • 《戰地5》突擊兵槍械使用心得分享
    《戰地5》中的突擊兵可以說是很多玩家很常用的兵種,突擊兵使用的槍械都是固定的那麼幾種,但是很多玩家都不知道這些槍怎麼用比較好,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玩家「dxxbox」分享的突擊兵槍械使用心得,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 養虎頭蜂竟成"看門神" 臺男子不怕小偷上門
    中新網10月19日電 聽到虎頭蜂,一般人都會害怕得敬而遠之。不過,臺灣屏東有一位水電行老闆卻專門養虎頭蜂。原來他養的虎頭蜂是要供給刻神像的師傅。由於他養蜂的地方並沒有人居住,所以養的虎頭蜂成了看門蜂,可以防小偷上門。
  • 傳奇抗日女英雄,39歲帶著兒子一起抗日,拼刺刀令日軍膽寒
    在我們所熟悉的抗日戰爭中,有這樣一所軍校,他叫做黃埔軍校,可以說在二戰期間,黃埔軍校也為中國的軍隊培養出了一大批的中高級軍官,其中就有這樣一對軍官,說是奇怪,其實更多的是傳奇。之所以稱之為一對,是因為他們是一對母子。傳奇抗日女英雄,39歲帶著兒子一起抗日,拼刺刀令日軍膽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