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規定:學生成績排名屬於個人隱私,對此,你怎麼看?

2021-01-21 騰訊網

據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教育局消息,該教育局和濱江區社區學院家長學校近日共同推出了《濱江區學校班級微信群公約(試行稿)》(以下簡稱《公約》),以加強學校班級微信群管理工作。

其中,對於教師合理髮布信息的約定中,提出教師要有強烈保護學生個人隱私的意識,不得在群裡公布學生成績排名(分數)、優劣對比、表揚少數等信息。

圖片來源於網絡截圖

這個消息一出,#學生成績排名應該公開嗎#的話題迅速衝上了熱搜,引發網友激烈的討論。

圖片來源於網絡截圖

「成績排名」是否屬於個人隱私?專家表示,如果以教育部的規定而言,可以將「成績排名」視為個人隱私,但該規定也存在一定爭議。

一起來看看廣大網友的評論

周月半月土皮:不公布成績,不進行優劣對比,真的是為學生們好嗎?我看不見得!一個人從小不適應競爭和適當的挫折,就是溫室長大的花朵,很鮮豔,但經不住風吹雨打,只能供人賞玩,沒有頑強的生命力。 家長們願意看到一個這樣的孩子嗎?一個沒有競爭、沒有擔當、沒有韌性、各種不適應的孩子,這是我們想要看到的嗎?

三味西藥:成績算哪門子個人隱私?沒有橫向對比哪來進步驅動力?!

夕風辭:幾十年大家都是過來人,現在的小孩承受不起嗎?

夏日的兩顆星星:考試不公開,不過就是自欺欺人罷了。與其花心思一刀切,不如好好引導孩子和家長,如何正確看待每次成績,查漏補缺。

津生金視:其實,什麼事情都有兩面性,建議適當公開。比如,告知你的成績和在全班,全校的名次(不統一張榜公布)

會飛的大貓貓:可以像國外大學那樣,讓每個人看到自己的分數以及平均分以及所有人分數的分布,這樣就能知道自己和別人的差距,而不是讓所有人知道每一個分數對應哪個名字。不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具體分數,會讓人更有安全感吧,更能坦然面對自己的失誤並且改進!

沙筱筱的名字:支持公開,每次女兒考試都不曉得是進步還是退步了,卷子有簡單有難,不能光看分數

L-魚鱗:可以有個系統讓學生自己去查呀,我認為它屬於隱私,直接貼出來就是不太好

文藝句子:不贊成公開。一邊喊素質教育,一邊公開成績排名,不矛盾麼?

通過網友的發言可以看出,現在支持公開成績的聲音更加的強烈。

公開成績排名對於有些學生們來說可以起到很好的激勵作用,因為它可以在學生之間形成一個對比,從而激發學生們的「好強心」,並且形成學習動力,最終提高他們的學習意識和學習行動。

公開成績排名可以讓學生更直觀的認識到自己,然後再去改正,家長也可以根據孩子的成績給孩子一些針對性的輔導或者幫助。

雖然小學入學不用經過考試,所以,有沒有成績排名並不重要,但是中考高考都是要看分數,要有成績好壞之分的,所以,如果學校不進行排名的話,孩子可能因為不了解自己的真實學習情況而影響高考成績。

雖然有些家長可能認為,孩子比較敏感脆弱,公開排名可能會影響孩子的自尊心,給孩子更大的壓力,影響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但是,考試本來就會有分數的高低,不公開成績排名,也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與其怕孩子敏感脆弱逃避現實,不如幫孩子改變這種心態,正視自己在學習上存在的問題,找到方法,查漏補缺,一點點的改進,成績提高了,心態自然也就強大了!

如果,孩子連這點承受能力都沒有的話,以後步入社會面對更加殘酷的工作壓力怎麼辦呢?

所以,根本問題不是是否要成績排名,而是孩子應該以怎樣的心態面對排名。與平時考試成績排名的壓力相比,中高考落榜可能對孩子的打擊更大。

說明:本文根據網絡內容整理編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學生的成績排名是否屬於個人隱私?應該公開嗎?
    近日,關於學生的成績排名是否應該公開,引發了廣大網友的熱議。有些網友提出了成績排名真的是屬於個人隱私嗎?杭州濱江區試行班級微信群公約:教師要保護學生隱私,不得公布成績排名、優劣對比。「成績排名」是否屬於個人隱私?專家表示,如果以教育部的規定而言,可以將「成績排名」視為個人隱私,但該規定也存在一定爭議。小學階段由於很多地方中學不是考試入學,學校基本可以做到不公開這類情況,但中學階段如果學校不公布成績和排名,學生家長可能會害怕不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從而影響對中考、高考的規劃。
  • 學生成績排名應該公開嗎?是否屬於個人隱私?
    看到一個新聞,比較有爭議:杭州濱江區試行班級微信群公約:教師要保護學生隱私,不得公布成績排名、優劣對比。「成績排名」是否屬於個人隱私?這個爭議有點大,不少網友反應:那要考試幹什麼?考試的意義和價值是什麼?
  • 公布成績、排名侵犯學生隱私?「鴕鳥心態」「玻璃心」要不得!
    成績擺在那裡,你都沒勇氣去面對,怎麼可能知恥而後勇呢?學會面對現實,這是每個人都必須要面對的人生課題。近日,杭州濱江區試行班級微信群公約:教師要保護學生隱私,不得公布成績排名、優劣對比。「成績排名」是否屬於個人隱私?
  • 公開學生成績排名與保護學生隱私權沒衝突
    近日,《濱江區學校班級微信群公約(試行)》規定:教師要保護學生隱私,不得公布成績排名、優劣對比。「成績排名」是否屬於個人隱私?這一話題衝上熱搜。網友站隊形成兩派,支持者認為 ,應適當保護學生個人隱私,給予尊重,所以不能公布。
  • 從學生的考試成績是否公開,看隱私權範圍無限擴大是弊還是利?
    網傳近日杭州某某區試行班級微信群公約:教師要保護學生隱私,不得公布成績排名、優劣對比,因「成績排名」屬於個人隱私。★第一,什麼是隱私權?★第二,哪些屬於隱私權範圍?隱私權的主要是指個人隱私,也就是個人不願公之於眾的私人信息、私人活動及私人領域,但只有上升到被法律所保護的個人隱私才能構成隱私權。★第三,學生成績排名屬於隱私權嗎?
  • 學生成績排名應該公開嗎?保護隱私的背後,是對分數論的挑戰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的教育部門以及濱江區社區學院學校、家長共同推出了一份班級微信群公約,其中,在關於教師合理髮布信息的約定中,有提到教師應有強烈保護學生個人隱私的意識,不得在群裡公布學生成績排名(分數)、優劣對比、表揚少數等信息。
  • 「成績排名要不要公開?」 輿論形成兩極分化態勢
    「學生成績排名應該公開嗎?」近日,這個話題被頂上熱搜。伴隨著「杭州濱江區試行班級微信群公約:教師不得公布成績排名、優劣對比」的新聞引發爭議。許多家長參與討論,輿論形成兩極分化態勢。有些家長堅決反對公開排名並表示,排名、分數與個人掛鈎,屬於隱私,應當得到保護,不宜公開。杭州試行的班級微信群公約,也有這層意思。
  • 學生成績排名該公開嗎?
    西方社會,普遍認為成績是學生的隱私,不能給其他人看。因此,學校和老師也不會公開全班學生的排名。 那麼,學生怎麼能知道自己在整體中的相對位置呢? 在學生通過幾次綜合測試後,學校會給學生出具學習報告,讓他(她)知道自己在同年級學生中的位置,甚至可以了解到自己和全世界同齡孩子比,排在百分之幾。比如全世界所有參加MAP Test的學生,都可以了解到自己在整體中的相對位置。
  • 給學生成績排名,是唯分數論的元兇
    個人認為給學生成績排名是不對的,是一種最愚蠢的行為,他只會讓不明所以的家長、學校和社會過分的注重事情的結果。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認為我有資格對但是慢慢的我發現,孩子們對於結果的過分關注,讓他們忽略努力的過程和意義,把精力放在考試的排名上。成績下發,孩子們最先關注的不是自己哪一道題做錯了,怎麼改正錯誤爭取下一次考取好成績,而是關注其他人的成績是不是比自己低。
  • 瀏覽記錄屬於「個人隱私」嗎?平臺收集和利用是否已經構成違法?
    瀏覽記錄是一個人在網際網路世界的痕跡,它是否具有唯一性,換言之,它屬不屬於「個人隱私」呢?今天你一定會覺得這當然屬於個人隱私,但是在過去,曾經發生的一件案子讓瀏覽記錄是否是「個人隱私」引發了討論。
  • 對於加強個人隱私保護 浙江規定不得公布確診病例姓名等
    問:在疫情防控過程中,對於加強個人隱私保護,浙江有何具體規定措施?答:我省大數據加網格化的精密智控機制,以數位化為重要支撐,必然涉及到個人數據的依法合規問題。省委省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始終重視對個人隱私的保護。對此,我省落實主體責任,對於收集到的個人信息,誰主管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
  • 教育部新通知:高三學生填志願不著急,這類大學生包分配慢慢選
    文|勤親(文章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雖然今年我們國家遭到了重創,但是,高考卻依舊在萬眾矚目中落下了帷幕,雖然,今年的高考遲到了一個月的時間,但是,學生們還是克服了種種困難完成了高考,可見,高考對於學生們的重要性, 我們總是說,高考是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場考試
  • 江蘇兩高校官網洩露學生隱私信息 校方:立即撤下
    繼湘、鄂、浙、閩及吉林長春多所高校官網大面積洩露學生隱私信息之後,江蘇兩所高校也出現了洩露學生隱私信息的現象。日前,澎湃新聞記者檢索發現,南京師範大學中北學院、江蘇師範大學等兩所江蘇省內高校也出現了疑似洩露學生隱私信息的情況。
  • 犯罪記錄屬於隱私,你沒看錯
    隱私權屬於民事法律權利,犯罪記錄屬於司法公開範圍,本來不是一個法律層面的問題。但在網際網路時代,從公開和記錄的角度看,犯罪記錄確實屬於隱私權範疇。  我國隱私權寫入法律時間較晚,在2009年侵權責任法出臺實施之前,隱私權都按照名譽權加以保護。隱私權作為獨立的人格權,在網絡侵權領域發展得很快。
  • 教育部:未經同意教師不得向學生推薦使用任何APP
    記者近日從教育部獲悉,為營造良好的「網際網路+教育」育人環境,保障中小學生健康成長,教育部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嚴禁有害APP進入中小學校園的通知》,要求開展全面排查,建立學習類APP進校園備案審查制度,堅決防止有害APP進入中小學校園。
  • 這些個人隱私不得採集!
    這些個人隱私不得採集!《辦法》共七章46條,對信用信息範圍、採集、整理、保存、加工、提供、使用、安全、跨境流動和業務監督管理進行了規定,清晰界定了信用信息,並強調要加強個人和企業信息主體權益保護,保障信息安全。
  • 民法典規定的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
    例如,公司未經職工允許,通過一種APP收集職工的行蹤信息,就屬於此種類型。再如,在網絡上公布他人患有愛滋病的信息,也屬於此種類型。本條規定既有利於法院裁判案件,又有利於為社會公眾提供行為指引,使人們知悉自己的行為邊界。
  • 如何看待中南大學吳嘉老師怒懟教務辦規定:學生成績必須服從正態分布
    而且很多老師也會明確告訴你,你考的分數並不一定是你的真實水平,而是根據正態分布曲線調整後的分數。 比如,假設1000人考四六級,而真正及格的只有100人,但是規定的通過率為20%,那麼就會再調整一百人的成績為「合格」以上的分數。相反,假如300人的卷面成績都及格了,但是通過率還是20%,那麼就會把第201到300名的考生的最終成績調整為不合格。
  • 學生要不要懲戒,老師怎麼實施懲戒?教育部《規則》一錘定音!
    小李說:是啊,教育部頒布《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了,這不是我們教師千呼萬喚的結果嗎?這下我們可以理直氣壯地懲戒那些不守規矩的壞學生了!    老劉為人有點軟,學生不怕他。一些膽大調皮的學生上他的課講話做小動作是常態。老劉一般能忍則忍。  但有一回,一個萬人嫌的學生鬧得實在太過分,居然離開座位去前排揪女同學的馬尾,老劉就讓他到教室後面罰站。誰知,他不但不聽,還態度囂張地喊出老劉的外號,鄙視地說:要你管?老牛屎!  老劉實在忍無可忍,就把這小子拖出了教室。
  • 全球學生數學成績排名出爐東亞國家領跑世界
    英國媒體報導,TIMSS各國學生數學和科學學習情況評估結果已於今日以排名的形式發布,所選擇的評估對象為各個國家和地區10到14歲的學生,東亞國家和地區持續領跑,以出色的成績捍衛著「霸主」地位。  TIMSS是由國際教育成就評價協會(IEA)發起和組織的國際教育評價研究和評測活動,是目前全球範圍內規模最大、資歷最深的國際數學與科學趨勢研究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