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於學生的成績排名是否應該公開,引發了廣大網友的熱議。有些網友提出了成績排名真的是屬於個人隱私嗎?
杭州濱江區試行班級微信群公約:教師要保護學生隱私,不得公布成績排名、優劣對比。
「成績排名」是否屬於個人隱私?
專家表示,如果以教育部的規定而言,可以將「成績排名」視為個人隱私,但該規定也存在一定爭議。小學階段由於很多地方中學不是考試入學,學校基本可以做到不公開這類情況,但中學階段如果學校不公布成績和排名,學生家長可能會害怕不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從而影響對中考、高考的規劃。
成績排名應不應該公開,網友們有不同的意見。
網友表示,學生分數這是客觀事實,是真實存在的,沒有什麼不能公開的。
不公布成績,不進行優劣對比,真的是為學生們好嗎?我看不見得!一個人從小不適應競爭和適當的挫折,就是溫室長大的花朵,很鮮豔,但經不住風吹雨打,只能供人賞玩,沒有頑強的生命力。 家長們願意看到一個這樣的孩子嗎?一個沒有競爭、沒有擔當、沒有韌性、各種不適應的孩子,這是我們想要看到的嗎?
也有網友提出了不一樣的看法,如果可以不公開的話建議還是不要公開比較好一點,這樣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把成績靠後的學生保護起來,不傷害他們的自尊。學生成績最好不公開,現在孩子都是比較敏感的,成績公開對於成績不好的學生會戳傷積極性。當然在一些大考面前,可以適當地跟學生說下自己的排名,讓他們知道自己的位置,從而激發鼓勵他們也是可以的。
成績公開可能更加有利於學成的個人成長
公開成績和排名,不是為了打擊學生,而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的水平在同齡人中是什麼段位,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優勢和自己的不足,而是為了形成良性的競爭環境,讓成績優秀的學生再接再厲,讓成績差的學生知恥而後勇。
不能將孩子當溫室的花朵保護起來,不能為了保護他們不受傷害,就不給任何挫折、不給任何壓力、不給任何競爭、不給任何困難,這樣教育出來的學生是適應不了社會生存的,也不是一個獨立完整的人。
不要過於的看重於成績的排名
自己如果也不在乎自己的成績排名,公開也無所謂。如果自己真在乎,就應該好好努力提升,而不是要求不公開。不能什麼時候都大家哄著你一個人玩。
判斷孩子是不是好孩子、優不優秀的關鍵因素,應該是這個孩子的品德思想、行為習慣、身心健康,不能只用考試成績來判定孩子的好壞優劣,考試成績只是一種選拔制度和其中一個評價指標。
現在老是說學生心理素質差,要是連個自己的成績排名都接受不了,那也太慣著他們了。應該幫助他們強大起來,第一步就是接受自己。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成為一個能適應社會的、能造福社會的、能被社會需要的、心智健全且有安身立命本事的、有才也有德的、獨立完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