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認為給學生成績排名是不對的,是一種最愚蠢的行為,他只會讓不明所以的家長、學校和社會過分的注重事情的結果。
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認為我有資格對#學生成績排名應該公開嗎#這一討論發出自己的聲音。
每一次開始批改試卷,學生們對自己的考試成績就顯示出格外的關注,他們會爭先恐後的來到我的身邊,想要提前窺探自己的成績。
起初我對這樣的行為感到高興,相比對成績結果表現冷漠的學生,可以證明他們對待學業認真的態度,想要取得好的結果的積極心態。
但是慢慢的我發現,孩子們對於結果的過分關注,讓他們忽略努力的過程和意義,把精力放在考試的排名上。
成績下發,孩子們最先關注的不是自己哪一道題做錯了,怎麼改正錯誤爭取下一次考取好成績,而是關注其他人的成績是不是比自己低。
如果哪道題老師忘記加分了,他們會大聲地吵著讓老師加分;但如果哪道題有錯誤,老師沒有批出來,他們會暗暗自喜,而不會主動要求老師減掉分數。
用這樣的態度對待學習,很難想像他們會認真去學。
說到底,上課認真聽講、集中注意力、對待作業認真的態度、做題仔細不馬虎,這是取得好成績的保證。僅僅把目光盯在成績排名的高低,不思考到底憑什麼取得好成績,這就是錯誤的思維方式。
為什麼我們的孩子如此的關注分數,這背後難道沒有成年人在起作用嗎?
家長、學校領導、和社會上的其他人其實都在盯著分數,他們用分數評價學校的好壞,用分數評價老師的教學水平,可是這種評價體系是不正確的。
首先家長、學校領導和社會上的其他人是脫離學生群體的,在教室這個封閉的空間內,他們很少了解學生到底用怎樣的態度和精神狀態去學習;每一次考試成績的背後學生付出怎樣艱辛的勞動。
一個學生成績雖然排在後面,但是他付出足夠的努力和汗水,盡了自己智力的最大水平,那麼這樣的學生同樣是值得表揚,值得鼓勵的,這種教育也是成功的。
但是在唯分數論的世界裡,這種激勵是那麼稀缺,沒有人會關注那些排在後面的孩子。排名讓人們戴上了一副有色眼鏡。即使這個孩子未來有著成為好學生的巨大潛力,但是在排名的環境下他註定要遭受打擊,這對他的信心是一種摧殘。
過分關注考試的結果,還會讓學生們走上一條歧路。
現在很多學生想要走學習的捷徑,想要不勞而獲取得好成績,考試中作弊,抄襲的現象屢禁不止。
這些都是成績排名的壞處。
難道成績排名一點用處也沒有嗎?當然不是。
成績排名可以讓學生了解自己在一個階段的學習情況,在同學中處於一個怎樣的水平,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擁有向上的力量。
所以成績排名應該存在,但是並不能把每一次考試都進行排名,應該有一定的次數限制,成績排名也不應該成為評價學生優劣的指標。
歸根結底,成績排名是給老師和家長看的,是老師和家長檢驗和分析學生最近學習狀態的一種參考,它應該成為老師、家長、學生之間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