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訪談)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大學評價避免走入「唯排名論」誤區
中新社北京5月22日電 (記者 張道正 郭超凱)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此次提交了兩個提案,一個涉及「以體育人」,一個關乎「科學評價」。「要理性看待、合理運用評價結果,引導高校堅定特色、保持『定力』,避免走入『唯排名論』的誤區」。
當下,國內外很多大學評價體系或「排行榜」被廣泛地傳播和參考,很受社會關注,但是這些評價體系是否科學、評價結果是否可信,也引發了一些爭議。近兩年,中央大力改革教育評價體系,出臺了去「五唯」、破除SCI至上等文件,引導高校樹立正確的評價導向。
曹雪濤圍繞如何優化提升評價體系、引導高校實現高質量內涵式特色化發展,提出一些建議:首先,要建立健全分類別、分領域、分學科的評價機制,減少綜合性、排名性評價,引導高校對自身改革發展的成效和不足有準確的認識;其次,在評價體系的構建中,要堅持「質量」和「貢獻」的導向,注重對成果創新質量、實際貢獻以及長期社會影響的考量。
「要把『培養人』作為衡量高校辦學質量的核心標準,充分體現人才培養質量在指標體系中的重要性。」曹雪濤認為,要綜合考慮辦學類型、發展定位、學科優勢、所在地域、所屬行業等「特色」因素,構建開放靈活的評價機制,在評價中注重引導學校特色化發展;要推進評價體系與國際接軌,鼓勵高校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水平,參與國際競爭。
所謂「以體育人」,就是通過加強和改進大學的體育教育,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和綜合素質。曹雪濤指出,近年來,國家開展的全國性大規模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和國家體育總局發布的《中國青少年體育發展報告》顯示,雖然青年學生體質整體狀況有所改善,但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仍存在下滑趨勢。
「我想這與體質健康測試項目的標準逐漸降低、學生參與體育鍛鍊的主動性自覺性不強、高校健康教育體系缺失、體育精神和體育文化涵育不到位等因素有關。」曹雪濤如是分析。
他建議,要回歸體育的本源,把增強學生身體素質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研究修訂《國家體育鍛鍊標準》,改進體質健康狀況跟蹤指導和監測評價制度;轉變體育教育觀念,由側重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轉變為健康意識、習慣養成和體育精神的培育,引導學生養成主動參加體育鍛鍊、終身堅持體育鍛鍊的良好習慣。
此外,曹雪濤強調,要強化「以體育人」理念,將體育教育貫穿於人才培養和人格塑造全過程,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特別是要鼓勵學生參與競技體育訓練和賽事,體悟競技體育內涵,培育體育文化精神。
曹雪濤建議,將研究生納入體質健康測試範圍,通過建立體質健康檔案、為畢業生頒發體質健康證書等多種舉措,增強研究生主動參加體育鍛鍊的自覺性。同時,考慮將研究生體質健康評價結果納入高校研究生培養質量評價體系。
曹雪濤說,「經過這場眾志成城的全民『戰疫』,全社會乃至全人類再一次把健康問題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