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洩露個人隱私零容忍
,在疫情防控期間收集和使用的個人隱私信息,我省落實主體責任到位,明確「誰主管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對個人隱私洩露的情況零容忍。由於精密智控以數位化為重要支撐,必然涉及到個人數據能否依法合規地應用的問題。省委、省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始終要求妥善處理疫情防控和個人隱私保護的關係。在原有規定的基礎上,我省於上個月還制定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個人信息保護工作的通知》,對相關問題提出規範化的綜合要求。
-
時評|疫情防控,保護個人隱私應是底線
因涉嫌侵犯他人隱私,林某被行政拘留五日。此外,還發現兩則在網上散布涉疫謠言的違法行為,相關人員也受到相應處罰。疫情防控,保護個人隱私應是底線。在網絡時代,普通人的個人信息遭洩露,後果都頗為嚴重。更別說新冠的感染者,電話身份等信息曝光,可能會面臨不堪其擾的網絡暴力,生活和家人都會受到幹擾。
-
成都確診女孩信息洩露背後:公眾知情權和個人隱私保護如何調和?
根據已有制度,新冠患者在沒有確診的時候,家人沒有必要做隔離,在這一點上應該加強制度設計,對被高度懷疑對象的密切接觸者比如家人及時採取隔離措施,因為當確診之後再隔離密切接觸者,有可能傳播就開始蔓延了。 洩露信息者應負什麼責任?
-
這些個人隱私不得採集!
這些個人隱私不得採集!《辦法》共七章46條,對信用信息範圍、採集、整理、保存、加工、提供、使用、安全、跨境流動和業務監督管理進行了規定,清晰界定了信用信息,並強調要加強個人和企業信息主體權益保護,保障信息安全。
-
確診前去過多個酒吧,20歲女子孩遭「人肉」,警方介入!央媒發聲:違法了
兩天之內,成都已發現了5例確診病例。8日上午,四川省委書記明確表示,迅速進入戰時狀態。四川多個高校已迅速採取行動,部署防疫防控工作,成都理工大學師生原則上不得離校外出。另外,成都公布了新增3例確診病例活動的軌跡,這本是疫情防控工作的常規操作,但因為患者趙某的活動軌跡牽涉海霧裡小酒吧、playhouse酒吧等場地,活動區域較大且停留場所主要集中酒吧,#成都確診病例孫女#的詞條迅速登上微博熱搜,該女子遭到了「人肉搜索」——姓名、身份證號、家庭住址等隱私被網絡公布,引發廣泛關注。
-
民法典規定的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
再如,在網絡上公布他人患有愛滋病的信息,也屬於此種類型。本條規定既有利於法院裁判案件,又有利於為社會公眾提供行為指引,使人們知悉自己的行為邊界。宣示了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明確了個人信息的內涵和外延隨著社會的發展,個人信息保護日益受到重視,民法典第1034條第1款明確地宣示了「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
-
這些個人隱私不得採集
《辦法》共七章46條,對信用信息範圍、採集、整理、保存、加工、提供、使用、安全、跨境流動和業務監督管理進行了規定,清晰界定了信用信息,並強調要加強個人和企業信息主體權益保護,保障信息安全。「《辦法》可謂是千呼萬喚始出來,市場對此高度關注。」
-
到處都是人臉識別,我們如何保護個人隱私?
近期,人臉識別快速入場已是諸多年度大會的標配, 2019杭州雲棲大會信息採集入口,其人臉授權的提示已毫無遮攔的直接索要嘉賓們的個人隱私信息,姓名、手機號、郵箱、工作單位、職務信息一應俱全……人臉識別以方便用戶的名義,獲取個人隱私信息,這樣的場景太多……Part1:前不久,一款名為「ZAO」的AI換臉軟體瞬間一夜走紅,僅需一張圖片,出演天下好戲。
-
【時政評論】走好醫務公開與保護患者隱私的平衡木
但關鍵是,這樣的公示基本上是毫無遮掩地把患者的姓名、就診號碼、檢查項目、檢查結果等進行公示,已經超出了信息公開的範疇,「公示」其實變成了一種徹頭徹尾的患者信息「示眾」,這對於患者隱私權益而言,是一種典型的侵犯和傷害。 一方面,患者的就診信息屬於個人隱私信息,除了醫療機構工作人員是出於醫療服務而掌握之外,其他任何人不經允許不得查看和了解。
-
教育部規定:學生成績排名屬於個人隱私,對此,你怎麼看?
據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教育局消息,該教育局和濱江區社區學院家長學校近日共同推出了《濱江區學校班級微信群公約(試行稿)》(以下簡稱《公約》),以加強學校班級微信群管理工作。其中,對於教師合理髮布信息的約定中,提出教師要有強烈保護學生個人隱私的意識,不得在群裡公布學生成績排名(分數)、優劣對比、表揚少數等信息。
-
每日一「典」丨關於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有哪些規定?
民法典 關於自然人隱私權和 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定 總則 第五章 民事權利 第一百一十一條 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並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
我國個人信息保護之現狀
加強信息化法制建設中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積極參與相關國際規則的研究和制定。;(2)《網際網路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2000年10月8日通過,同日起施行)。該《管理規定》第十二條規定:「電子公告服務提供者應當對上網用戶的個人信息保密,未經上網用戶同意不得向他人洩露,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
醫生洩露新冠患者隱私被拘留,是否有法律依據?
法律評析自新冠疫情伊始,洩露患者隱私事件時有發生,患者因個人信息被洩露而遭受「網絡暴力」,譬如2020年12月10日,成都20歲確診女孩多次出入酒吧的活動軌跡被公開後,其真實姓名包括身份證號碼、住址等隱私全都被公布在網上,被網友「群起而攻之」。
-
學習《民法典》26:民法典中的隱私是指哪些內容?怎樣保護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洩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什麼是隱私?《民法典》第1032條第二款:「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二、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隱私1、保護隱私是一種權利。《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條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洩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
深圳、珠海、中山、梅州公布新冠肺炎確診病人活動軌跡!
1月25日,國家衛健委疾控局發布《關於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社區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實落實以社區防控為主的綜合防控措施,充分發揮社區動員能力,實施網格化、地毯式管理,群防群控,防止疫情輸入、蔓延、輸出。連日來,深圳市民對公布確診患者發病期間活動軌跡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
大數據時代,如何保護個人隱私?
大數據時代,如何保護個人隱私?作者:卡爾赫林大數據時代,個人隱私數據如何保護? 因為知道的不多,只能寫幾點個人建議:1、不要隨便透露個人真實信息,在使用各類網絡帳號之時,除了不可避免的「實名認證」之外,就不要在個人資料中隨便填寫自己的真實姓名和真實信息——儘量不要在個人空間博客和社交網站上曬照片和暴露個人真實信息和私密信息。(除了真實姓名、年齡、出生日期、身份證號碼屬於私密信息之外,就連個人愛好也屬於私密信息。)
-
故意散布多條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密接者個人信息 黑河市公安局行拘3人
近日,黑河市公安局快速研判、精準出擊,從嚴處置兩起疫情期間故意散布他人隱私信息治安案件,行政拘留3人,行政罰款4人。 案件一: 2021年1月4日23時,愛輝分局接市局任務指令,居民張某故意散布涉他人個人隱私信息,造成嚴重社會負面影響。
-
沸點| 世衛:非洲新冠確診和死亡病例出現較大增長;黑龍江新增13例...
世衛:非洲新冠確診和死亡病例出現較大增長安倍宣布向每位國民發放10萬日元日本大津市政府疑發生群體感染央行:數字人民幣封閉測試,不會影響人民幣發行流通2020年基本養老金統一上調5%教育部:中小學教材不得夾帶教輔網址二維碼等信息多地明確暑假時間
-
【熱點新聞】河南新增1例確診病例、1例無症狀感染者!事關疫情防控...
截至2021年1月13日24時,我省累計報告本地確診病例1273例,其中死亡病例22例,出院病例1251例。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30例,22例出院,8例正在定點醫院接受治療。 自2020年1月21日起,我省已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40686人,目前41正在接受醫學觀察。
-
曠視科技協力加強信息隱私保護 助力《個人信息安全規範》推廣
圖:曠視科技出席《個人信息安全規範》試點工作啟動會 近年來,隨著個人信息保護的社會關注度不斷提高,個人信息保護法立法過程加快,社會層面對於個人信息的保護力度也在不斷加大。《個人信息安全規範》作為國內個人信息保護領域最有影響力的國家標準之一,標準應用推廣試點工作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中國網絡安全審查技術與認證中心提供技術支撐,是眾多司法和行業監管活動的關鍵參考標準。 其中,在人工智慧行業,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制定可行的行業規範是產業能否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