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業經濟學會「雙循環背景下生物多樣性商業經濟發展「課題...

2021-01-08 手機鳳凰網

中國商業經濟學會「雙循環背景下生物多樣性商業經濟發展」課題座談會近日在昆明舉行。座談會以經濟雙循環、雲南綠色食品牌、八大產業為支撐,依託雲南生物多樣性資源優勢和2021年雲南生物多樣性大會的機遇,研究和探討如何建立基於生物多樣性和雙循環發展的國家級雲南農產品精深加工樞紐,進而實現「農民有增收、企業有營收、政府有稅收」。

中國商業經濟學會「雙循環背景下生物多樣性商業經濟發展」課題座談會近日在昆明舉行。會議由中國商業經濟學會主辦、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綠色發展基金會協辦、中國咖啡工程研究中心承辦。

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劉建湖、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執行秘書長陳奕名、中國商業經濟學會消費研究院院長劉普合、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秘書長王一龍、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綠色發展基金會外聯部副主任厲易銘、中國咖啡工程研究中心理事長熊相人、雲南省咖啡協會副秘書長席輝等出席。座談會以經濟雙循環、雲南綠色食品牌、八大產業為支撐,依託雲南生物多樣性資源優勢和2021年雲南生物多樣性大會的機遇,研究和探討如何建立基於生物多樣性和雙循環發展的國家級雲南農產品精深加工樞紐,進而實現「農民有增收、企業有營收、政府有稅收」。

座談會首先充分學習了國家雙循環政策布局,並就2021年昆明舉辦《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進行基於雙循環領域重點工作的討論,並形成了3+3+3的「春耕計劃」工作戰略框架。

「春耕計劃」通過三大推動主旨、三大機遇和三大抓手來發揚座談會的精神,推進相關工作的系統落地。三大主旨分別為:推動從生態文明和生態文化的建設、推動從生態產品到生態產業的建設、推動從生態經濟的區域化發展到生態經濟的全國性布局。三大機遇分別為:大健康時代的低教育成本發展機遇、大健康產品的快速流通需求機遇、大健康產業的高質量產業集群發展機遇。三大抓手分別為:雙循環背景下生物多樣性商業經濟發展的國家級課題、雙循環背景下生物多樣性商業經濟發展的企業集群、雙循環背景下生物多樣性商業經濟發展的地方政府綜合性共建研究中心(生態、科技、大健康產業、民生消費)和觀測基地。

座談會決定成立中國商業經濟學會雙循環背景下生物多樣性商業經濟發展課題組,通過國家級課題的學術研究來推動經濟建設的高質量發展。課題組組長由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常務理事、執行秘書長陳奕名擔任,課題組常務副組長單位由中國咖啡工程研究中心作為常設單位。

課題組組長、著名經濟學家陳奕名表示,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是2021年昆明大會的主題。課題組將以「保持綠色發展,培育疫後經濟高質量復甦活力」作為課題組的重要工作內容和抓手,系統化建設雙循環背景下生物多樣性商業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來源新浪財經)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經濟學家陳奕名:抓住2021年雲南生物多樣性大會機遇構建雙循環經濟...
    中國商業經濟學會「雙循環背景下生物多樣性商業經濟發展」課題座談會近日在昆明舉行。會議由中國商業經濟學會主辦、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綠色發展基金會協辦、中國咖啡工程研究中心承辦。座談會以經濟雙循環、雲南綠色食品牌、八大產業為支撐,依託雲南生物多樣性資源優勢和2021年雲南生物多樣性大會的機遇,研究和探討如何建立基於生物多樣性和雙循環發展的國家級雲南農產品精深加工樞紐,進而實現「農民有增收、企業有營收、政府有稅收」。
  • 著名經濟學家董志龍談雙循環背景下 民營經濟發展新機遇
    由此衍生出"雙循環+雙演進"的四條經濟發展主脈絡,共同構建起中國經濟在新發展格局下的動態運行體系。  民營經濟作為經濟發展的活力之源,在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重要地位。有關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中國已有市場主體1.23億戶,其中個體工商戶8261萬戶。民營企業解決了全國80%的就業和90%的新增就業。中國民營企業敢闖敢試、大膽創新,為中國經濟發展開闢了新的市場主體。近期,國家常務會議上再將議題聚焦"兩個毫不動搖"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強調雙循環對於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 邢雲超:雙循環——中國經濟新格局
    今年五月以來,國內高層多次提及「雙循環」概念,「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此乃國際形勢複雜多變大背景下中國更高層面結構調整和更深層次體制改革之新經濟戰略,堪稱在維護國家發展利益、確保國家經濟安全之根本遵循,料將主導2035中國經濟遠景規劃大方向,成為中國經濟未來一個時期重點發展之核心。」雙循環「模式是外部環境變化和內部發展轉軌的政策選擇。
  • 丁佐宏:新發展格局帶來特殊機遇 實體商業要做暢通經濟循環的主力軍
    12月4-5日,由新華網、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中國經濟信息社、中國財富傳媒集團、新華社新媒體中心、新華每日電訊主辦的2020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在海南博鰲舉行。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常委、月星集團董事局主席丁佐宏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對國家倡導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充滿信心,這是民營經濟發展的特殊機遇期。
  • 雙循環下的中國經濟——經濟學家程實博士講座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20年的中國與1913年的美國,所處的歷史進程和全球環境相似,中國應當從美國的歷史進程中吸取經驗,去挖掘中國的經濟潛力,驗證中國雙循環格局的重要性。「雙循環」格局下的趨勢與機遇第二部分,程教授重點論述了雙循環格局下的經濟趨勢與機遇,主要包括內需側、供給側、數字經濟、人民幣新角色。
  • 首個商業辦公建築團體標準在京發布 重塑商業地產行業新未來
    12月25日,中國寫字樓產業園發展論壇第十七屆年會在北京富力萬麗酒店舉行,年會以「重壓與重生:新格局下新商辦的新未來」為主題,聚焦運營管理、市場趨勢、智慧園區、產業升級、數字商辦五大核心議題,熱議構建新格局下的新商業新辦公新園區新居住,重塑商業地產行業新未來。
  • 蓬勃發展的臨空經濟產業:航空城商業磁鐵
    John Kasarda/文 Yankee Joe/編譯如今的機場是強有力的商業磁鐵,亦是大都市地區的加速器。它的功能和我們過去城市中央火車站類似,正在越來越吸引更多的商業活動,創造更多就業和商業發展。但是,機場的影響力更大,並在空間和功能上更為綜合性。
  • 經濟大家談|正確認識「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深刻內涵
    這決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更加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不僅是中國自身發展需要,而且將更好造福各國人民。抓住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關鍵和樞紐,正確認識新發展格局的深刻內涵和重要性,是更好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前提。對此,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經濟學教授、副院長,北京大學中國民營企業研究所所長王在全進行了深入分析。
  • 管清友:「雙循環」新格局下的經濟、政策與投資
    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對「十四五」和未來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發展戰略、路徑作出的重大調整完善。新形勢下,中國經濟發展趨勢將會是怎樣?又將會有哪些新的政策與投資機會?日前,在中國金融信息中心舉辦的「2020浦江養老金融夜話」第二期活動特邀經濟學家、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作題為「『雙循環』新格局下的經濟、政策與投資」的主題演講。
  • 博銳尚格受邀參加中國商業地產行業2020年會並進行「商業地產智慧...
    成都市副市長劉筱柳、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微、商務部特派員傅豔、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黨委書記曹立生等逾千位政府領導、頂級專家學者與眾多業界大咖齊聚大會,展開頭腦風暴,探尋行業「新戰略、新消費、新運營、新機遇」。
  • 日本重啟商業捕鯨,不止為了經濟利益
    隨著捕鯨船魚貫出港,在日本被「禁閉」31年的商業捕鯨全面開禁。  這一消息引起輿論關注,特別是一些環保人士,甚至驚呼日本又要製造一個「海豚灣」?既然已禁止了30多年,日本為何要取下「封印」,重操舊業?  「身在曹營心在漢」  重啟商業捕鯨始於去年日本驚世駭俗的「退群」決定。
  • 好書推薦|在促進中國經濟雙循環的過程中,資產管理行業如何定位和...
    在這樣的歷史機遇下,中國政府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不僅對國內經濟結構調整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將長遠改變國內乃至全球產業鏈結構。出版方:湛廬文化 在逐步構建中國經濟「雙循環」格局的過程中,作為金融體系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資產管理行業的助力不可缺席。
  • 天眼查:構建誠信新基建 護航雙循環經濟
    12月5日,天眼查作為大數據徵信行業代表參加2020年第五屆中國新金融高峰論壇。本次論壇由新華社瞭望智庫主辦,關注非常時期的金融責任與擔當,如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金控2.0 時代、新金融與新基建等話題。天眼查副總裁孫健出席論壇並分享了主題演講「助力護航雙循環、構建誠信新基建」。
  • 【專欄】經濟發展新格局下,供應鏈金融如何構建新生態?
    (二)關於供應鏈經濟發展的研究。  周軍煜(2021)認為發展供應鏈經濟是落實經濟發展新格局最重要的措施之一,經濟雙循環一定意義上就是國內供應鏈經濟和國際供應鏈經濟的運行與發展,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沒有孤立的經濟活動,所有經濟現象從供需關係角度都可以歸納或抽象為供應鏈經濟,因此,供應鏈經濟的發展質量一定意義上決定了經濟發展新格局目標的實現。
  • 雙循環經濟體系下的新型智慧城市如何建?來聽聽專家們怎麼說
    當前智慧城市建設中用到哪些技術,雙循環經濟體系下的出路又在何方?在上海市科協第十八屆學術年會專題活動——智星時空AI閃耀智慧城市論壇上,來自全國各地的政企代表、專家學者就雙循環經濟體系與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展開對話,共同探討智慧城市建設新思路、新路徑和新模式,共同為上海建設成為全球新型智慧城市的排頭兵獻計獻策。
  • 趙宏:用共享經濟思維 推動商業航天領域發展
    人民網 原創稿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航天海鷹衛星運營事業部科技委副總師趙宏發布報告。人民網記者於凱 攝會上,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航天海鷹衛星運營事業部科技委副總師趙宏分享了前沿報告,探討了如何共建共享生態發展,共創商業航天產業繁榮的議題。趙宏首先介紹了商業航天領域在新時代的特徵。他表示,如今的時代,科技的迭代日新月異,各種新的共享經濟和創新業態層出不窮。如何搶佔科技制高點是關鍵。要通過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管理創新,才能夠推動商業航天行穩致遠。
  • 「2020年第4季度全球宏觀經濟季度報告 · 中國」雙循環下的貨幣...
    在此背景下,實體經濟層面、貨幣金融體系從過於依賴外部循環走向國內循環為主、內外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既是我國經濟發展階段演進的要求,也是應對當前國際發展環境變化的需要。從發展環境、條件變化來看,在疫情衝擊和中美經貿衝突背景下,出現了兩個重要的外部變化:其一,全球經濟陷入深度衰退、國際經濟活動大幅萎縮,甚至在後疫情時代還將持續產生遺留影響。
  • 雙循環格局下地方金融的定位與發展戰略
    會議以雙循環格局下地方金融發展為主題,重點研討地方中小金融機構在雙循環格局下的市場定位和戰略發展,鄉村振興與數字金融等內容。陝西省政協副主席劉寬忍,中紀委駐人民銀行紀檢組原組長、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特聘教授王華慶,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理事長楊子強,楊凌高新示範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李九紅,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所長孫學工,中國人民銀行西安分行行長魏革軍,中國金融學會副秘書長楊再平,地方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湯東林,陝西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蘇虎超,陝西省農村信用聯社理事長毛亞社、廣西自治區農村信用聯社副主任梁志軍等省級聯社及來自金融監管部門
  • 經濟視角解讀:我們為什麼要保護生物多樣性—新聞—科學網
    這已經不是單純依靠對物種保護、棲息地保護就能有效遏制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年代了,而是要從根本上讓那些從事生產的、發展的、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政府、企業和個人實實在在參與到自然保護中。這幾乎是人類與自然可能贏得未來的唯一的辦法。 為此,《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了那些曾經奮戰在一線的野生動植物保護專家,分享現在他們所認識和正在實踐的對於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的新理念、新的發展趨勢。
  • ...中國經濟洞察】新發展格局是中國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選擇
    疫情讓本就呈下行趨勢的全球經濟雪上加霜,雖然中國率先控制住了疫情,各項經濟指標也逐漸恢復正增長,但在疫情和世界經濟衰退兩方面的嚴重衝擊下,要完成全年經濟目標任務,仍需付出艱辛努力。中國網《見智》欄目推出「中國經濟洞察」特別策劃,見證疫情下中國經濟如何應對挑戰,撥雲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