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想不到,最終延緩全球化的,居然會是一場疫情。
由於防疫需要,世界各國都開始了不同程度的「閉關鎖國」。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陰霾下,全球出行與旅遊市場需求降至冰點,航空企業已經成為破產法院的「常客」。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2月份以來,全球共有17家航空公司申請破產或倒閉,範圍覆蓋全球各大洲。更多的航空公司仍在困境中苦苦掙扎,試圖通過節省開支,縮減經營來維持運營。
面對突發
快要停水了,你有預感。把水龍頭打開,呼啦啦呼啦啦,水流旺盛,一切如常,不經意間,水柱開始收窄,兩指縮成一指,直到涓涓細流變成滴答滴答……對「空中飛人」來說,他們的日常突然被按下「暫停」的過程大抵如此。
杭州某公司職員孟女士每兩個月就要出國一趟。2019年11月,孟女士訂了今年2月初往返清邁的機票。去程買的亞航,回來買的是中國國航。
不成想,新冠疫情爆發,她的行程就此按下了暫停鍵,而且這一停,就是近一年。
「疫情一開始,我就特別關注著疫情以及航空的相關信息。」孟女士告訴記者,雖然疫情之初,國家並沒有強制限行,只是號召大家儘量避免出行,但孟女士還是決定改變她的出行計劃,居家靜觀形勢變化。
「我就準備退票,可經濟倉的退票費用相當高。」孟女士說,她開始的時候也糾結,畢竟3人的退票費用已經相當於一個人的往返機票錢了。不過令她欣慰的是,兩家航空公司最後都給予了全額退票,且沒有收取任何手續費。
「1月23日民航局發布了通知,要求航空公司對24日以前的訂票退票免手續費。很快,各家公司都響應民航局要求,發布了免費退票的公告。退票後,我一直關注疫情,在家閒著沒事也就狂刷微博。」孟女士說,機票的免費取消讓人稱讚。
孟女士關注的列表裡包括東航南航海航國航四大航空公司,還有春秋、吉祥等航空公司。她發現,疫情之初,各航空公司都積極地發揮自身的優勢,幫助世界各地的愛心人士,免費託運抗疫物資運送到武漢還有其他城市。「春秋航空從石家莊給武漢運送了很多藥品,也從泰國託運了很多口罩物資送到國內。我乘坐較多的東航,也包機送了很多醫務人員支援武漢。」孟女士瀟灑地說,她決定短期內不出門,好好待在家裡不給國家添亂。
虧損連連
然而,國內各大航空公司就無法像孟女士那麼灑脫了。
面對大量航線停飛下線,大型航空公司及其僱員所產生的經濟影響是痛苦的。
自2020年初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多國採取旅行限制措施,旅客出行需求大幅萎縮,對航空等交通運輸行業產生了極大衝擊。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預測,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航空業2020年預期損失將達840億美元(約合5932億元人民幣)。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面對這場影響空前的危機,無論航空巨頭,還是中小航空公司,普遍難以自保。根據財報,2020年一季度,南方航空、中國國航、東方航空分別虧損53億元、48億元和39億元。彼時,業內專家測算,保守估計,2月份國內民航業收入損失達370億元,3月份預計損失350億元,如果疫情延續,預計行業收入損失總額將接近1000億元。
以上述三大航中虧損幅度最小的東方航空為例。2020年一季度,該公司營業收入人民幣154.54億元,淨利潤虧損40.46億元,分別同比下降48.58%、309.10%。期間,東方航空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為-61.26億元,造血功能被嚴重抑制。
記者從東方航空了解到,受疫情影響,該公司2月份整體運力就下降了80-90%,航班從每天的3100-3200個班次,降到了200多個班次。
如今在後疫情時代下,航空業真正復甦仍遙遙無期。根據5月的運營數據,目前東方航空的客座率平均在65%左右,大約是去年同期的四分之三,ASK相比去年同期下滑了將近一半。而在客座率85%的2019年,東航淨利也僅有5%左右。
「商務航班的減少是航空業的最大威脅,商務旅客約佔運輸量的5%,佔航空公司收入的30%,雖然前期航空公司以折扣價出售經濟艙機票。但是,由於各大公司有限的預算和在封鎖期間大量召開視頻會議,就極大地抵消了航空業的很大一部分收入。」東方航空總經理李養民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虧損是必然的,只是怎麼樣虧得少一點。
記者了解到,自2020年以來,東方航空為了維持正常運營,在6個月內發行了24隻超短期融資債券和1隻一般企業債,債券規模高達477億元,創下歷史新高。但另一方面,借債還需償還。從2020年6月26日至2020年12月31日,東方航空年內還將面臨472億元短期債券將到期,債券利息約為8.05億元。從公司現有資金來看,東方航空償還年內債券存在巨大壓力。
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末,東方航空的總負債2206億元,其中短期負債882億元。而公司帳面貨幣資金僅有70.44億元,也反映出東方航空資金緊張、債務承壓的困境。
航司自救
在航空行業虧損還將繼續延續、盈利尚需時間的大環境下,負債前行的各大航空公司開始自救。
「比如說飛機航材、發動機的一些採購計劃暫停,制定了397項增收節支的一個計劃,並在復產過程當中擴大市場的營銷,然後爭取更多的一些機會來自己輸血。」李養民說,東方航空有750多架飛機,疫情嚴重的時候,每天大概只有200多個航班在飛行,只佔到了運力的10%。
2月19日,全國復工復產,民航業出現了一波小的反彈,給航空公司帶來了一絲曙光。
東方航空的航班在此期間終於從每天200多個班次增加到了800至900個班次。
「復工復產的包機,在全行業我們是第一家,主要負責接送一些醫務人員、民工返程等。在幫助企業完成了他們復工的同時,也是幫助我們自己。」李養民說,4月8日,東方航空還執行了武漢復航「第一飛」航班。隨著疫情防控形勢不斷鞏固和好轉,6月10日起,東航武漢公司還執行了成都、上海的過夜航班,每周增加224個航班,當月航班數就恢復到了40%。
可惜好景不長,就在國內形勢逐漸向好時,國外新冠肺炎疫情全面暴發。
疫情的全面暴發,給全球經濟按下暫停鍵的同時,產業鏈和供應鏈面臨中斷風險,民用航空再次遭受了嚴重衝擊。在復工小高潮過後,民航業再度出現急劇下滑的走勢,航空公司不得不繼續批量取消國際航班。
此時,國際國內醫療防疫物資運輸、保障國際供應鏈暢通的需求日益明顯。
6月5日09:09,MU7263濟南至義大利米蘭貨運包機順利起飛。至6月30日每日一班、共計26班的東航濟南至米蘭貨運包機運輸開啟序章。
記者在東航一架飛機上看到,原來的經濟倉座位上都被套上了防塵袋。工作人員將一箱箱的防疫物資整齊疊放在座位和過道上。
「為應對空運需求的持續增長,東航在原有9架全貨機的基礎上,投入客機參與貨物運輸任務,已緊急改裝10架,計劃改裝至14架客機寬體機,這也是中國民航目前最大的一支『客改貨』改裝寬體機隊。」該工作人員一邊用網袋將貨物綁定紮實一邊告訴記者。
振翅飛翔
當然,僅靠貨運,顯然解決不了航空企業的收支平衡。
雖然國內疫情穩定了,但民用航空業遲遲沒有回暖的跡象。有業內人士表示,新冠疫情對航旅業的最大影響,不在於難飛,而在於出行者喪失了出行信心。為了提高大家的出行信心,在國內疫情明朗化之時,各航司絞盡腦汁各出奇招。
6月18日,東方航空發布新產品上線公告,推出首款3322元特價「周末隨心飛」產品。旅客購買該產品並激活後,可在2020年內的任意周六和周日,不限次數乘坐東方航空和上海航空航班,暢飛國內除港澳臺地區外的各大城市。根據產品購買規則,每位用戶最多限購10套,產品如未訂座換票可全額退款。
「周末隨心飛」半年卡一經發售,便引發了搶購熱潮,由於搶購的人太多,東航APP也一度陷入崩潰。據第一財經報導,東航的「周末隨心飛」共售出超過10萬套。這10萬張機票,至少可為東航回籠資金3億元。
一位家在杭州,但人在北京上班的男生告訴記者,這組票是兩地分居者的福音,原來飛一個來回的錢,現在可以飛半年,他搶了三天,搶中一套。
記者從東航了解到,6月27日和28日,是「周末隨心飛」產品首個使用周末時間。僅這兩天,第一波嘗鮮旅客就成功「兌換」產生了超過6.5萬張機票,開啟了「任意飛」模式。
東航之後,各大航司紛紛跟進,華夏航空、海南航空、春秋航空等也接連推出了類似產品。各家航司在售價上趨向一致,價格區間都穩定在2000-3000元間,不過都在時間、航線、退改籤政策等方面有所限制。
如海航打出了「海航隨心飛,歡聚自貿港」的口號,除了提供機票包年業務,還提供2880元中免集團海南免稅店代金券,及額外10公斤免費行李額,吸引大家飛去海南「買買買」。
吉祥航空則推出了「無限升艙卡」,用戶以三位數的價格,可以在吉祥航空實際承運的所有國內(含港澳臺地區)航線,享受不限次數升艙服務。
各類活動的推出,也讓在家「憋」久了的國人蠢蠢欲動。
7月15日,繼國內各大航司推出「隨心飛」產品之後,在線旅遊平臺飛豬也正式發布了「任性飛」活動。
與之前多家航司活動受到熱烈歡迎一樣,這個活動也受到追捧。根據數據,7月15日10點在飛豬App上線開搶後,瞬時吸引了近200萬人次湧入搶券,當天兩場活動下來接近400萬人次搶券。根據第三方民航服務測評機構CAPSE發布的7月旅客出行意願指數,7月國人旅遊出行意願增加顯著,環比6月份提升了39%。
伴隨國內疫情趨向穩定,再疊加暑期旅遊旺季,還有接下來的「十一」黃金周。航空業能否挺過這段艱難的時光,迎來進一步復甦?我們拭目期待。
後疫情時代航空業的新趨勢
A
機場助力航空貨運發展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航空業貨運業務在經歷嚴峻形勢衝擊的同時,全國各地機場也行動起來,拓展創新,多措並舉,助力航空貨運發展。
●江西機場集團:提升國際運力
6月2日9:28,南昌—洛杉磯全貨機定班航線的首班飛機從南昌機場起飛前往大洋彼岸,標誌著江西首條美洲定班全貨機航線(南昌—洛杉磯)正式開通,為進一步推動江西省與美洲地區的經貿往來,再添空中通道。
●南昌機場:保障「南昌—洛杉磯」全貨機定班航線
開通「南昌—洛杉磯」全貨機定班航線,該航線由嘉裡物流旗下的上海騰隆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運營,美國阿特拉斯航空公司執飛,計劃每周3班,單程貨物運載量為110噸。該航班出口貨物主要為服裝、裝飾品、日用品、家用電器,進口以服裝、奶粉、保健品等貨物為主。
●吉林機場集團:挖潛航空貨運市場
3月中旬,吉林長春機場開通長春至仁川跨境貨運包機,填補了長春至韓國全貨機通道的空白。同時,藉助仁川機場中轉港的優勢,運往歐洲的貨物可以通過仁川港進行轉運,為拓展航空物流開闢了新的通道。
B
國際航司取消頭等艙選擇
在疫情之前,擁有真正國際頭等艙的航司數量就已經在下降。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商務艙的座位、服務和便利設施都得到了改善,因此許多航空公司認為沒有必要再增加頭等艙。新冠疫情的到來更加衝擊了旅客對頭等艙的需求。許多航空公司因而部分或全部取消了頭等艙。
●以色列航空
去年11月,隨著以色列航空最後一架747飛機退役,其機隊中僅剩的配備頭等艙的飛機是波音777-200。然而,這些頭等艙將被翻新為商務艙和高級經濟艙。目前,以色列航空已經停止銷售頭等艙座位。
●大韓航空
7月下旬,大韓航空悄無聲息地取消了大部分長途航班的頭等艙艙位,直至2021年。某些旗艦航線,如從首爾(ICN)到洛杉磯(LAX)和紐約(JFK)的頭等艙仍在出售,但該航空公司的其他長途航線網絡則不出售。
●漢莎航空
10月底前,漢莎將取消大部分國際航線的頭等艙客票(仍在從法蘭克福到洛杉磯和芝加哥的幾條航線上提供這種服務)。漢莎航空的A380、747-8、部分A330和A340是提供國際航線頭等艙位的主要型號。在新冠疫情暴發之前,漢莎航空就已經取消了747-400飛機中的頭等艙座位。
●新加坡航空
新加坡航空削減了96%的運力,並在3月底臨時停飛了147架飛機中的138架。雖然6月24日部分航班已經恢復,但至少到11月30日,該航空公司將一直封鎖所有航班的頭等艙。這將影響到由777-300和A380運營的航班,多數為新加坡到雪梨和新加坡到倫敦的航線。
●澳洲航空
澳洲航空只有一種機型提供頭等艙:A380。然而,此前澳航暗示可能永遠不會恢復A380服務。目前尚不清楚在A380停飛期間,澳航的頭等艙休息室將如何處置,但它們有可能重新開放給合作夥伴寰宇一家航司的精英乘客和頭等艙乘客。
監製/丁前程、鄭莉
編輯/陳金德、張亞菁
記者/章燕飛 通訊員/羅剛、羅雙雙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