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求圖書評價的哲學基礎

2020-11-28 中國社會科學網
尋求圖書評價的哲學基礎

2015年09月29日 08:15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王楓雲

字號

內容摘要:圖書評價作為一種對圖書進行價值判斷的活動,必須在科學的價值觀和方法論指導下進行,而指導評價的價值觀和方法論體系,即構成了圖書評價的哲學基礎。筆者認為,我們在圖書評價過程中應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理論基礎,同時借鑑中國傳統哲學以及西方哲學中的精華部分,從而使評價結果更具科學性和完整性。馬克思主義哲學對圖書評價的指導意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馬克思主義哲學堅持唯物論和辯證法相統一,這要求我們在圖書評價中既要考察圖書產生的宏觀的經濟、社會、文化背景,體現唯物論。現代西方哲學在圖書評價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科學主義和人文主義的融合有助於我們在圖書評價中更好地藉助現代科技的新方法、新技術和新工具,推進圖書評價向著更加人性化和完善化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圖書評價;馬克思主義哲學;方法論;堅持;結構分析;思維;哲學基礎;唯物主義;指導;認識論

作者簡介:

  圖書評價作為一種對圖書進行價值判斷的活動,必須在科學的價值觀和方法論指導下進行,而指導評價的價值觀和方法論體系,即構成了圖書評價的哲學基礎。筆者認為,我們在圖書評價過程中應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理論基礎,同時借鑑中國傳統哲學以及西方哲學中的精華部分,從而使評價結果更具科學性和完整性。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關於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一般規律的學說,它吸收了幾千年來人類思想和文化發展中的優秀成果,應該成為圖書評價最為重要的哲學基礎和行動指南。馬克思主義哲學對圖書評價的指導意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馬克思主義哲學堅持唯物論和辯證法相統一,這要求我們在圖書評價中既要考察圖書產生的宏觀的經濟、社會、文化背景,體現唯物論;又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某一圖書產生的特定微觀條件或特殊契機加以考察,體現辯證法。第二,馬克思主義哲學堅持唯物主義自然觀和歷史觀相統一,要求我們在評價自然科學或社會科學類圖書時,必須堅持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展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基本觀點。第三,馬克思主義哲學所堅持的唯物主義認識論和本體論的統一,要求我們在圖書評價中必須建立起動態的、開放的、發展的評價指標體系,而不是固守靜止、僵化、封閉的評價理念。

  中國哲學致力於研究天人關係歷史演變的規律,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宇宙觀、自然觀、歷史觀、人性論、認識論和方法論,特別是中國傳統哲學中所蘊涵的「實事求是、辯證思維、內在超越」等精神,為圖書評價提供了科學的思維方式、認知結構和價值觀念。以「實事求是」為原則,可使我們在圖書評價中,從實際存在的評價對象(圖書)出發,探求圖書中所蘊涵的內部聯繫及其發展規律,認清圖書所要揭示事物的本質;以「辯證思維」作為思維方式,可使我們在圖書評價時,對評價對象(圖書)從其內在矛盾運動、變化的各個方面進行考察,進而系統地、全面地認識評價對象;以「內在超越」為指針,可使我們在圖書評價過程中,更好地恪守內心的學術良知,確保評價結果的公平與公正。

  現代西方哲學在圖書評價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科學主義和人文主義的融合有助於我們在圖書評價中更好地藉助現代科技的新方法、新技術和新工具,推進圖書評價向著更加人性化和完善化的方向發展;邏輯實證主義要求我們在圖書評價中,堅持評價結果的可檢驗性和可確認性的原則;結構主義方法論的核心是結構分析,它對圖書評價的影響主要包括圖書結構分析和思想結構分析兩個方面;現象學、解釋學、符號互動論以及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理論等,這些是圖書評價質性研究範式的直接哲學基礎。

  後現代主義對圖書評價也具有借鑑意義。後現代主義強調多元、崇尚差異、主張開放、推崇創造,進而從新的視角提出了圖書評價的發展方向,使圖書評價的標準更具開放性和兼容性;後現代主義對二元對立思維方式的消解,有助於改變我們在圖書評價中非此即彼的思維模式;後現代主義對科學主義的批判,有助於我們在圖書評價中以人性的視角思考圖書的使命;後現代主義對權威話語的解構,有助於我們在圖書評價中進行話語創新,推進新的圖書評價話語體系的建立。

 

  (作者單位:廣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分享到: 0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編:韓卓吾)

相關焦點

  • 世界哲學五大最佳圖書
    原標題:世界哲學五大最佳圖書 ● 吳萬偉智是執行性的美德,涉及到實現目標和評價與你交往者的性格;禮是謙恭問題,也是在社交場合行為得體。這是很有道理的清單。我發現很容易向學生們解釋為什麼這些是核心美德,裡面包含了其他不怎麼重要的美德,但需要某些精巧才能辨別出當然是美德的仁在什麼地方適合柏拉圖的清單。所以,那是我們可以從孟子中學習的另外一處,西方德性倫理學傳統中沒有的東西。
  • 《樹鼩基礎生物學與疾病模型》獲中國西部地區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
    《樹鼩基礎生物學與疾病模型》獲中國西部地區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 2015-11-11 昆明動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鄭永唐、姚永剛和徐林主編的《樹鼩基礎生物學與疾病模型》一書喜獲第二十三屆(2014年度)中國西部地區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
  • 建立科學權威、公開透明的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評價體系
    >關鍵詞:社會科學評價;人文社會科學評價;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評價體系 內容摘要:2019年11月22日,由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主辦的第六屆全國人文社會科學評價高峰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行。
  • 學術自信: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基礎
    原標題:學術自信: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基礎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明確提出了「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任務,指出了要「在指導思想、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等方面充分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 工程倫理的生存論基礎
    張秀華在《哲學動態》2008年第7期撰文認為,工程倫理是工程活動共同體的角色行為規範,通常被認為由工程師的職業倫理和環境倫理組成,表明工程師在工程活動中不僅對具有互惠關係的人負責,還必須對自然和環境負責。對此,傳統二元論的主體性哲學不能為其提供合法性辯護,反而消解其存在的必要性與正當性。
  • 神經經濟學的哲學基礎
    原標題:神經經濟學的哲學基礎 >神經經濟學的哲學基礎 保羅·W·格萊姆齊 著 賈擁民 譯 選自《神經分析學基礎》 老蟬原編錄入 轉載請註明哲學園 在過去的幾年裡,一些著名經濟學家宣稱,神經經濟學—神經科學、心理學和經濟學的融合—在原則上是不可能的。
  • 論規範會計理論和實證會計理論的哲學基礎
    摘要:文章就規範會計理論和實證會計理論的哲學基礎展開述評。首先闡釋了會計理論的哲學基礎、規範會計理論和實證會計理論的概念,然後對當代哲學觀點做出評述。在此基礎上,對規範會計理論和實證會計理論的哲學基礎進行分析。
  • 經濟哲學:實證主義是初期西方主流經濟學的——哲學基礎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經濟哲學:實證主義是初期西方主流經濟學的——哲學基礎。西方主流經濟學初期以實證主義為自己的哲學基礎有其內在的原因。首先,實證主義與經驗主義有血緣關係。實證主義也可稱為經驗主義在現代的表現形式。
  • 教育部:將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評價體系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1月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樊未晨)為貫徹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精神,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近日印發《關於公布〈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方案〉的通知》,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國將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評價體系,並首次在教育學、心理學
  • 十卷本西方哲學巨著《勞特利奇哲學史》出版
    十卷本西方哲學巨著《勞特利奇哲學史》出版 2017-12-23 16房程 攝   中新網北京12月23日電 (記者 馬海燕)歷經15年翻譯、總字數逾540萬的十卷本西方哲學巨著《勞特利奇哲學史》23日與此間專家學者見面。該書匯聚了國內頂尖哲學研究者翻譯,原著水平之高、翻譯水平之高,受到廣泛關注。  「《勞特利奇哲學史》出版發行暨西方哲學的翻譯、研究與寫作研討會」23日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哲學基礎只能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哲學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哲學基礎只能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哲學 2015年05月28日 08:23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何萍 字號 內容摘要: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哲學才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哲學基礎
  • 民國時期的哲學,是在吸收西方哲學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起來的
    民國時期的哲學,是在吸收西方哲學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起來的民國時期的哲學,與晚清哲學的發展是一脈相承的,但又有其特色。它是在廣泛輸入和消化西方哲學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起來的。從希臘柏拉圖哲學到近代培根、笛卡兒、休謨哲學,再到康德、黑格爾哲學都被廣泛地介紹到中國來。西方哲學在中國介紹的深入和廣泛,極大地開闊了中國哲學家的視野。他們已經不滿足於單純的介紹和解釋,在不斷翻譯和研究過程中,逐步地形成自己的哲學觀點和思想。民國時期的中國現代哲學,正是在這樣大規模輸入西方哲學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 不確定性原理:人工智慧的哲學基礎
    哲學。是的,哲學。如果我們要在人工智慧的方向上走得更遠,就必須對哲學有著更深刻的理解。不懂哲學?錯,我們每個人都懂哲學。「人死不能復生」,「世界是由原子組成的」,這就是哲學。一般來說,中國的研究人員(包括職業的和業餘的)容易犯兩個錯誤:第一, 搞科學的瞧不起搞哲學的。第二, 搞哲學的不懂科學。
  • 海德格爾的「基礎存在論」是「哲學人類學」嗎
    摘要:在著名的達沃斯論辯中,卡西爾對海德格爾的「康德解釋」以及與之相關的「基礎存在論」有一將之視為哲學人類學和相對主義的「責難」。通過對達沃斯論辯中一處文本的具體分析,可以發現,海德格爾在這裡為自己辯護的策略是要撇清,《存在與時間》關於人的親在的生存論分析,作為新時代的形上學的疑難發問,非但在本質上不是什麼哲學人類學,相反,它是可能跳出並克服傳統哲學人類學,進入對存在本身進行疑難發問的真正嘗試。
  • 經典人工智慧設計的哲學基礎
    這種邏輯主義認知觀是現代符號主義認知科學和功能主義心靈哲學的淵源, 也是早期經典人工智慧設計的哲學基礎。
  • 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創新與學術評價高端論壇在上海舉行
    2019年12月1日,由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學術月刊》雜誌社承辦的「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創新與學術評價高端論壇」在上海舉行。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徐炯出席會議並講話。來自全國的著名專家學者、期刊界與轉載與評價機構代表以及科研管理部門代表百餘人參加此次會議。
  •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APP正式上線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APP正式上線 2019年05月17日 15:11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圖書館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馬克思哲學的性質與德國古典哲學的遺產
    尋找思想的經驗基礎,是唯物主義哲學的共同特徵。然而,在舊唯物主義那裡,這一努力是不成功的,原因就在於其經驗基礎是「抽象的個人」,而沒有處於「還原的歷史」之中。歷史證明,要把複雜的精神現象和思想形式還原為單純的個體經驗是不可能的。因此,在馬克思看來,從事生產活動的「現實的個人」是唯物史觀的前提。
  • 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成立
    光明日報北京9月24日電(記者齊芳)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哲學所」)24日在中國科學院大學揭牌。
  • 努力建設哲學社會科學的基礎學科——歷史學
    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既高屋建瓴地指明了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不斷發展的光輝前景,也指出了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緊迫性、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克服目前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不足的途徑和辦法,給予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極大的鼓舞和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