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9月3日
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
勝利紀念日
這一天
所有中國人都刻骨銘心
有三名70後上海人
從2012年開始
每天在微博上
進行「抗戰直播」
昨天,他們的直播圓滿結束
8年 35000條微博
3名70後上海人 用8年記錄8年
因為信息需要驗證和比對,比如報紙上說1937年某月某日發生了一件事,我們要查閱其他資料來求證一下。當初沒做過這種工作,耗費時間比較多,後來越做越熟練,也就輕鬆許多。
一次漫長的網上紀念
超過35000條微博裡,很多當年的重大事件都一一得到呈現。
譬如1941年發生了很多抗戰歷史上的重大事件: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12月9日,重慶國民政府正式對日宣戰;12月14日,《新華日報》刊登了中國共產黨為太平洋戰爭書寫的宣言。
12月28日,帳號「直播」了第三次長沙會戰的戰況。這場戰爭的勝利,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華軍隊,粉碎了日本消滅中國軍隊主力、「以戰迫降」的戰略目標,振奮了全國人民抗戰勝利的信心。
是什麼讓他們堅持
什麼樣的心態,讓他們三人能夠堅持下來,成為很多網友關心的問題。
不為網際網路的輿論環境所幹擾,是他們堅持到最後的關鍵。
偶爾有人在評論裡上演論戰,但我們基本上不予理睬。我們對待評論的態度,就是你可以發表觀點,但絕不能罵人。
姜濤說,直到今年8月15日之前,這件事在浩瀚的網際網路世界裡都沒有掀起過波瀾。他一度覺得應該不會有人在微博評論中關注這個日子。所以看到有老粉絲表示在等待這一天時,多少令他感到欣慰。
我們直播抗戰,並非為了鼓動仇恨等負面的情緒,而是想適度喚起遺忘,當我們時刻牢記祖輩們承受的苦難、恐懼和屈辱時;當我們體味祖輩們是如何在國家民族危亡之際拋棄前嫌,實現民族和解時;當我們體味祖輩們是如何從容慷慨地走向死亡,以身體為這個國家獻祭之時;相信我們對於現實將有更加成熟和理性的思考。
2013年7月7日,直播抗戰一周年時,姜濤曾在微博上對這件事的緣由有所解釋。
而當直播告終之際,他仍堅信一場持續八年的戰爭是非常複雜的。「它涉及整個國家和民族的方方面面,沒有某些影視劇中呈現出來的那麼簡單。」
網友致敬寶藏博主
大部分網友都是在今年8月15日才關注到這個「寶藏博主」。有網友在微博上對「抗戰直播」表達了欽佩與敬意。對此,姜濤回復道:「所有榮耀歸於艱苦作戰的先輩。」
姜濤本人在朋友圈表示,這件事給他帶來的收穫遠超付出。「我們三人都是普通人,花一定時間做好這一件事,也算是不虛此行。」
9月2日
博主還發了致關注者的一封信
該微博未來會怎樣
博主說16天後會跟大家匯報
致@抗戰直播 的關注者:
八年以前,我們選擇以「直播」的方式致敬偉大抗戰中的先輩,今天,很幸運,我們走到了這場旅程的終點,在此我們可以很驕傲的說,我們兌現了自己的承諾。
然而我們的驕傲也僅止於此,因為先輩們的崇高無需我們致敬,他們已化為巍巍神明。每次念及他們的名字,眼中的淚水和喉頭的哽咽都可以證明這種神聖的感覺,也在提醒我們,人何以為人,中國人何以為中國人。
八年中的每一天,僅僅透過微博文字,我們都能體會到一種巨大的屈辱感,相信先輩們的實際感受萬倍於我們。但他們卻不自怨自艾,而是勇敢前行,每天努力,次第邁向業已預料的死亡——是堅忍超越屈辱,造就了偉大的抗戰;
即使在最晦暗的時刻,先輩們都沒有放棄理性。深入思考的力量抵消了武器裝備甚至國力的劣勢,從戰略上壓制了兇殘的侵略者,用持久戰以空間換取了時間——是思考支撐了堅忍,造就了偉大的抗戰;
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的犧牲,並沒有讓仇恨遮蔽了先輩們的心靈,他們始終尊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於血戰的殺戮中保留下寬容——是寬容升華了思考,造就了偉大的抗戰。先輩們不僅得以戰勝對手,而且得以超越自身。
這便是我們從八年的@抗戰直播 中學到的。
所有榮耀歸于堅持偉大抗戰的先輩。相信只要我們能夠以這種堅忍、思考和寬容的精神面向未來,他們定會護佑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
網友紛紛表達了敬意
綜合丨新民周刊、@抗戰直播、新華社、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