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直播 | 「雲賞」蘇州河,你我共此時!從百年鐘樓之上俯瞰上海母親河

2021-01-08 新民網

  【新民晚報·新民網】好消息!蘇州河將在2020年年底迎來中心城區42公裡濱水岸線的基本貫通開放!

  河水潺潺,生生不息。靜靜流淌了數百年的蘇州河,養育了一代又一代上海人。它不僅是大上海繁華的見證,更是許多市民的情結。

  新民晚報全媒體今起推出「雲賞蘇州河」慢直播,在蘇州河寶藏觀賞位——上海郵政博物館的鐘樓之上,24小時不間斷,為大家帶來城市地標實時影像。貫通後的蘇州河兩岸濱水空間亮點十足、橫跨其上的外白渡橋訴說著歷史的滄桑、陸家嘴「四件套」與你遙遙相望……

  網友可以通過新民晚報官方微博、抖音號、快手號、微信視頻號等收看慢直播,欣賞靜靜流淌的蘇州河,一同感受母親河兩岸升級改造後的魅力,分享對這條河、這些景、這座城最深的眷戀。(新民晚報視頻攝影部)

我要爆料 聯繫電話:021-22899999 新民網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一條蘇州河,半部上海史 | 漫步上海之蘇州河
    ▲今日的蘇州河由於租界的存在,在將近一百年的時間裡,上海被打造成了一個東西融合的城市,曾經被稱為「東方的巴黎」。而改革開放以後的飛速發展,如今的它又被建設成為了一個現代化的大都市。所以,上海是一個包容的城市,各種文化都可以在這裡積澱和交融。
  • 沿蘇州河而行·貫通|蘇州河的治水歷史與未來發展
    12月18日,以「漫步蘇州河:濱水區域發展與公眾參與」為題,「澎湃下午茶」邀請了上海市「一江一河」辦蘇州河貫通項目負責人陳麗紅、上海市水務規劃研究院副總工程師趙敏華、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湯惟傑、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博士後朱怡晨和作家、譯者、影像創作者btr,同部分「沿蘇州河而行」參與者一起分享與思考:蘇州河對生活在上海的人究竟有何意義?
  • 沿蘇州河而行·貫通|慢船長話:消逝的蘇州河人群和場景
    劉懿琛 圖非常開心今年能參與澎湃新聞城市漫步發起的「沿蘇州河而行」,這件事我們在去年底就商議過。由於這次行走活動,我有機會回顧自己跟蘇州河的關係。我想從一個小故事開始我的話題,這源於四年前受《TimeOut》雜誌邀約為他們的一期特輯寫文章的經歷,那期的主題是虹口故事。
  • 螢石「雲賞景」直播解決方案 足不出戶遊遍全國
    在此基礎上,各大景區藉助「網際網路+」技術,在螢石「雲賞景」方案下,讓景區在疫情期間如舊開放,遊客足不出戶便可瀏覽祖國美景。近日,國家5A級景區嶗山風景區利用螢石「雲賞景」解決方案進行景區直播,人們只需使用一部手機,就能全年365天在線實時觀看嶗山直播美景,領略它的山光海色。
  • 沿蘇州河而行·貫通|17位漫步者的蘇州河關鍵詞
    2020年「沿蘇州河而行」小組共組織了8次漫步活動,從外白渡橋到外環,每一段路程中都能令人發現獨特的城市圖景。在體驗蘇州河兩岸濱河公共空間的同時,也引發了漫步者們對這座城市的回憶與思考。在2020「沿蘇州河而行」全程結束之時,漫步者們回顧了這一年的步行感受,並分享了屬於每個人自己的蘇州河關鍵詞。
  • 蘇州河的新起點:岸線貫通是第一步,還要做透這篇大文章
    白浪 設計  【編者按】  水清岸綠間,漫步「生活秀帶」;移步換景處,鉤沉百年流轉。2020年歲末,蘇州河42公裡濱水岸線將迎來基本貫通開放。  12月27日起,澎湃新聞推出系列報導,展現蘇州河兩岸,風情長卷舒展。還河於民,還岸線於民,讓人民在現代城市中詩意棲居,這也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生動實踐。  文明依水而生,城市依水而興。  兩條母親河見證了上海的欣欣向榮,一條是黃浦江,另一條就是蘇州河。如果說,黃浦江是上海的「會客廳」,那麼蘇州河就是居民的「後花園」。
  • 我的蘇州河|高徵:這條河到底是變了
    在蘇州河42公裡岸線貫通之際,澎湃新聞·視界邀請6位攝影師,以一周時間觀察流經上海城區的六段改造岸線,黃浦、虹口、靜安、長寧、普陀、嘉定。通過圖與文,我們看到蘇州河中的新與舊,改變與堅守,個人與群體。河邊的人。
  • 保護母親河,再建青山綠水,讓母親河成為人民心目中的幸福河。
    呵護母親河。百年中山鐵橋、白塔山和黃河水形成塔影河聲,美的享受。保衛母親河,我在行動——!昔日汙水直排黃河,現在落實河長制保護母親河生態環境守護母親河。
  • 用一場直播共迎崑曲非遺的春天,吸引更多新「昆蟲」
    2020年,崑曲人迎來了一個特殊的5·18,經過了幾個月的暫停,崑曲人再次重逢於劇場,用一場直播,重新迎來春天。上海崑劇團、浙江崑劇團、蘇州崑劇院等長三角院團專業崑曲人齊聚,以一場特別策劃的演唱會共賀節日,並向醫護人員等抗疫英雄慰問致敬。這場主題為「我們在一起」的演唱會,也悄然按下了上昆復演的啟動鍵。
  • 美國的母親河——密西西比河
    密西西比河共匯集了超過7000條支流,西岸支流比東岸多而長,形成巨大的不對稱樹枝狀水系。該河流水量豐富,近河口處年平均流量達1.88萬立方米/秒。密西西比河風光超過7千條河流匯入密西西比河密西西比流域是一塊被密西西比河和數千條河流連接起來的大平原,這一龐大的河流網絡覆蓋了美國三分之一以上的國土面積
  • 狹義相對論:天涯共此時嗎?
    唐代詩人張九齡寫過這樣一句詩:「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天涯共此時的現象,在相對論裡是一定會發生的嗎?假設天涯一直共此時,那麼張三和李四共了零時、共了一時,也就是說他們共了一個小時。而如果張三和李四一個靜止、一個勻速直線運動,他們認為一小時的時間間隔是同樣的時間,這就不對了。
  • 我的蘇州河|季成:河流與記憶的交匯
    【編者按】與磅礴的江水不同,蘇州河曾與在周邊生活的人們息息相關,她承載過居民家中一部分生活空間的功能,也曾擔負過許多人的買賣生計,是一些人漂泊的住所,也是工廠傾瀉廢棄物的出口……熙攘、繁忙、雜亂甚至骯髒;然隨歲月變遷,城市功能改造提升,她亦要轉變,試圖成為更多人走進和了解上海的「
  • 央視頻億萬網友化身「雲守望」:慢直播的魅力何在?
    來源:CBS News,New York Times,New Yorker,Quartz作者:CBS News,Sarah Lyall,Nathan Heller,Josh Horwitz編譯:果蕾2020 年 2 月 16 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頻《雲守望:見證此刻期待春暖花開》架設在武漢大學的 24 小時慢直播鏡頭上線
  • 林盡染花又紅 最是一年秋色濃 賞秋遊「上新」了
    省內外賞秋「打卡」線路也迎來了報名高峰,或觀紅葉、或賞銀杏、或瞰梯田、或品秋花,賞秋遊自然成為這個季節不錯的選擇。性價比高賞秋出遊「景色醉遊人,我覺得這段時間的新疆景色很美。」昨日,市民劉女士告訴記者,她一直想去新疆旅遊,雖然還沒有到出發的日子,但新疆的美食及美景早已讓她充滿期待。
  • 影響文化的大河,密西西比河,那條平和慈祥母親河
    密西西比河被美國人稱之為母親河,就跟咱們國家的黃河和長江一樣,它承載了一整個國家人民的希望。這位平和慈祥的「母親」,十分愛她的孩子們,甚至那些外來的孩子她也是照愛不誤。都說,慈母多敗兒,可我真沒怎麼看出來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怎麼不爭氣了。反而是,在偉大母愛的關懷下,這個國家愈發強大了。
  • 世界上最髒的三條河,印度母親河榜上有名,中國最髒河流你知道嗎
    文/雲在青山月在天世界上最髒的三條河,印度母親河榜上有名,中國最髒河流你知道嗎?大家知道,大自然孕育了各種各樣的地勢。同樣由於地勢的原因,也形成了各種山川和河流。大家知道,我國就是一個擁有眾多河流和山川的國家。而且我們知道河流是孕育人類的起源地。
  • 一條布滿了「金沙」的河流,歷經了百年淘金,河中黃金真的很多!
    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新的節目,世界上有很多河,這些人大部分都以同樣的姿勢出現在人類面前,但是有些河流因為其成分的特殊性而受到人們的關注,這個世界上存在著充滿沙塵暴的河流,那是著名的陸公河支流,說起尤康,很多人都不知道,尤康河位於北美,可以說是北美人的母親河,北美燦爛的文化來源於尤康。
  • 我的蘇州河|張希:老早的時候,只要聞到味道就離家不遠了
    在蘇州河42公裡岸線貫通之際,澎湃新聞·視界邀請6位攝影師,以一周時間觀察流經上海城區的六段改造岸線,黃浦、虹口、靜安、長寧、普陀、嘉定。通過圖與文,我們看到蘇州河中的新與舊,改變與堅守,個人與群體。在蘇州河上行駛的航船,2020。
  • 「雲賞獅山春」|又見菜花黃,致敬追夢人
    「雲賞獅山春」|又見菜花黃,致敬追夢人 2020-03-19 21: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