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蘇州河|高徵:這條河到底是變了

2021-01-09 澎湃新聞

在蘇州河42公裡岸線貫通之際,澎湃新聞·視界邀請6位攝影師,以一周時間觀察流經上海城區的六段改造岸線,黃浦、虹口、靜安、長寧、普陀、嘉定。通過圖與文,我們看到蘇州河中的新與舊,改變與堅守,個人與群體。

河邊的人。本文圖片 高徵家在蘇州河高徵/廣告人、自由攝影師

我的家在普陀區,東面是靜安區這些高大上的地方,西面則是發展相對晚一步的嘉定區,市中心與郊區在這裡得以相會。南面有一條蘇州河,從東向西,把我們和「市中心」分隔開來。我這次想從這段蘇州河展開,記錄些在這同一條河流上,東西兩邊(十公裡不到)的差距。

拍攝計劃是,第一天從普陀區的最西面,與嘉定的交界處開始向東行走,沿著蘇州河順流而下。當我跟著手機導航抵達普陀區蘇州河起點的時,發現那裡的步道還在修建中,工人們忙著運送水泥石沙、搬運綠色植物等。天藍色的塑膠步道一到嘉定區段就變成了灰色的水泥地,或許還在施工階段,兩區沒能完全無縫對接,我不相信嘉定區那邊這般到此為止。

沿岸步道。

河邊的人。

水上的景色。沿河的風景還有上世紀留下來的舊痕跡,除了一些新修的建築尚未投入使用和零零散散的老年人,剩下銀灰色的天空。我沿著漂亮的步道漫步蘇州河畔,結果步行不足十分鐘就發現藍色的塑膠道上矗立著一堵高牆,原以為自己走錯了路,但是看到鍛鍊的阿姨們向牆側快走又折返,於是我確定,她們已經習以為常:這裡無法通過。我詢問附近的保安,他告訴我必須繞路才能繼續前行,於是我租借了一輛共享單車,從雲嶺西路開始右轉至千陽南路到底的蘇州河邊,繼續沿著步道行走,途中新舊交融。蘇州河42公裡岸線貫通,任重道遠,又近在眼前。

河邊的人。

沿岸步道。

窗與窗。順著這條路走,是一處巨大的舊改工地,零星的幾戶人家將被廢墟吞噬。枯黃的土地荒草叢生,新建的樓盤從裡面「長」出來,拾荒的人在這裡面尋找著屬於他的寶藏。城市的新與舊,崩潰與新生,毀滅與重組並置在同一視野中,靜止不動又始終相互轉化。廢墟是人為的,它是為了新的夢想與野心而埋葬了舊的夢想與野心的產物。面對這片城市中的曠野之地,既刺激又擾亂心緒。第二天,我乘坐地鐵至隆德路站,上海印鈔廠就在這裡,從此處出發沿著蘇州河向市區前進,安好的景象和秩序讓人感到有些沉悶又充滿期待。一路上都是差不多的風景:枝繁葉茂的綠樹、精心裝點的公園、昂貴的樓盤和河邊跑者運動外衣上Lululemon的logo,一切都符合這座城市標準的中產形象,但這所有的一切——穩定,美麗,像電影中的一幕幕人造場景,少了一份從前那種過日子的市井氣息。

河水流淌,兩岸風動,時光在這裡兜兜轉轉,留下傳奇無數嘆息無數。如今,蘇州河越來越不像我記憶裡那條臭哄哄、髒兮兮的黑色河流了,上世紀那些曾經跟隨駁船進入上海的外鄉人,隔岸望去,他們皮膚黝黑,牙齒倒顯得異常的白,這是視覺印象。他們笑容淳樸,偶爾還揮手向我打個招呼,這是情感記憶。在今天,這些都令人倍感親切又陌生。我常懷念他們憨厚的,敞開懷抱歡迎著城裡每一個人的樣子。走到蘇州河普陀區的最東邊,我忽然想起前一天在西邊看到的景象。

河邊的人。

沿岸步道。

沿岸景觀。

沿岸景觀。最後一天,我還是從隆德路出發,向西走完最後一段路。體驗和第一天類似,步道時有時無,許多地方剛剛修建完成,走到華東政法大學,便是這一段路的盡頭。我詢問小區保安,想沿著蘇州河道拍一些照,他說目前還不能進去,只能從小區外繞路到河邊。我折回到大馬路上,從凱旋北路橋下的光復西路繼續前行。傍晚時分,當我站在普陀區光復西路這一側尚在施工的水泥道路上,望向對岸的長寧區修繕完好的步道,人們在上面跑步、散步遛狗十分愜意。我跟我父親說起蘇州河和我拍的照片,他隔著屏幕看了好久——到底是變了。

住宅。

河邊的人。

沿岸景觀。

河邊的人。

住宅。

住宅。

河邊的人。

沿岸景觀。【後記】與磅礴的江水不同,蘇州河曾與在周邊生活的人們息息相關,她承載過居民家中一部分生活空間的功能,也曾擔負過許多人的買賣生計,是一些人漂泊的住所,也是工廠傾瀉廢棄物的出口……熙攘、繁忙、雜亂甚至骯髒;然隨歲月變遷,城市功能改造提升,她亦要轉變,試圖成為更多人走進和了解上海的「會客廳」。

有人悵然,那些留在時光裡的氣味註定要被帶走;有人懷想,她的更新會帶來新的氣象; 也有人想得通透,新的東西終會成為舊的記憶……哪怕是同一條河流,同一段河岸,在每個人眼裡都是不同的,河流則包容了這份差異性。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沿蘇州河而行·貫通|17位漫步者的蘇州河關鍵詞
    我是南京人,來上海上大學,大學時的前男友也住在蘇州河旁邊,我們晚上經常一起在河邊散步,走過古北路橋,是一個很深刻的回憶。沒想到後來又陰差陽錯地參加了這個活動,自己也展開了許多對蘇州河的研究和拍攝,覺得和這條河非常有緣分。每次來漫步就感覺像去見一個老朋友一樣,哪怕它本身只是一條沒有感情的河罷了。
  • 沿蘇州河而行·貫通|慢船長話:消逝的蘇州河人群和場景
    劉懿琛 圖非常開心今年能參與澎湃新聞城市漫步發起的「沿蘇州河而行」,這件事我們在去年底就商議過。由於這次行走活動,我有機會回顧自己跟蘇州河的關係。我想從一個小故事開始我的話題,這源於四年前受《TimeOut》雜誌邀約為他們的一期特輯寫文章的經歷,那期的主題是虹口故事。
  • 我的蘇州河|季成:河流與記憶的交匯
    在蘇州河42公裡岸線貫通之際,澎湃新聞·視界邀請6位攝影師,以一周時間觀察流經上海城區的六段改造岸線,黃浦、虹口、靜安、長寧、普陀、嘉定。通過圖與文,我們看到蘇州河中的新與舊,改變與堅守,個人與群體。進行汙水整治後的蘇州河,河面清澈。本文圖片 季成在河邊季成/攝影師、編輯從古至今,河流總是與記憶息息相通,穿城而過的河流則往往變成了一種意象。
  • 沿蘇州河而行·貫通|蘇州河的治水歷史與未來發展
    12月18日,以「漫步蘇州河:濱水區域發展與公眾參與」為題,「澎湃下午茶」邀請了上海市「一江一河」辦蘇州河貫通項目負責人陳麗紅、上海市水務規劃研究院副總工程師趙敏華、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湯惟傑、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博士後朱怡晨和作家、譯者、影像創作者btr,同部分「沿蘇州河而行」參與者一起分享與思考:蘇州河對生活在上海的人究竟有何意義?
  • 我的蘇州河|張希:老早的時候,只要聞到味道就離家不遠了
    在蘇州河42公裡岸線貫通之際,澎湃新聞·視界邀請6位攝影師,以一周時間觀察流經上海城區的六段改造岸線,黃浦、虹口、靜安、長寧、普陀、嘉定。通過圖與文,我們看到蘇州河中的新與舊,改變與堅守,個人與群體。在蘇州河上行駛的航船,2020。
  • 慢直播 | 「雲賞」蘇州河,你我共此時!從百年鐘樓之上俯瞰上海母親河
    靜靜流淌了數百年的蘇州河,養育了一代又一代上海人。它不僅是大上海繁華的見證,更是許多市民的情結。   新民晚報全媒體今起推出「雲賞蘇州河」慢直播,在蘇州河寶藏觀賞位——上海郵政博物館的鐘樓之上,24小時不間斷,為大家帶來城市地標實時影像。
  • 蘇州河的新起點:岸線貫通是第一步,還要做透這篇大文章
    2020年歲末,蘇州河42公裡濱水岸線將迎來基本貫通開放。  12月27日起,澎湃新聞推出系列報導,展現蘇州河兩岸,風情長卷舒展。還河於民,還岸線於民,讓人民在現代城市中詩意棲居,這也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生動實踐。  文明依水而生,城市依水而興。  兩條母親河見證了上海的欣欣向榮,一條是黃浦江,另一條就是蘇州河。
  • 世界上最長的5條河!
    第一、尼羅河 長6671千米第二、亞馬遜河 長6440千米第三、長江 長6300千米第四、密西西比河 長6021千米第五、黃河 長5464千米1、尼羅河尼羅河作為世界上最長的河流,在尼羅河的周邊誕生了許多的文明
  • 一條蘇州河,半部上海史 | 漫步上海之蘇州河
    下面介紹一下我在蘇州河沿岸徒步時經過的幾個非常值得參觀的地方。M50創意園▲在外白渡橋上拍攝的人民英雄紀念塔和陸家嘴蘇州河全長大概18公裡,跟我以前介紹過的黃浦江兩岸的濱江步道不同,蘇州河沿岸並沒有一條完全貫通的步道。
  • 伏爾加河上的縴夫,這條河對俄羅斯意味著什麼?
    外國人熟悉伏爾加河,可能是因為那幅不朽的名畫《伏爾加河上的縴夫》。但對於俄羅斯人來說,伏爾加河卻是他們的母親河,他們會說:是伏爾加河養育了俄羅斯。一條河流,要被稱為某國的母親河,一般要具備一個條件:這條河全程都在該國境內。
  • 20條北京2019年度優美河湖出來了!
    據市水務局消息,2019年度北京市優美河湖公示名單出爐,20條(個)河湖上榜。即日起,上榜河湖將進入公示期,任何單位或個人對名單持有異議,可實名向北京市河長制辦公室提出。
  • 我國這條河,水域面積遠超長江,流量是黃河7倍
    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就像埃及的尼羅河和美國的亞馬遜河一樣,它是距人類最近的河,實際上,除了大河外,還有許多支流,小河也造福於人類,在東北,有一條著名的河流,流量不小,水域比長江大得多,水量是黃河的7倍,但是,聲譽並沒有高於黃河,許多人甚至都不知道這條河的存在,這條河是黑龍江。
  • 鄂州這條河,聞名世界
    在湖北省鄂州市,有一個湖泊叫梁子湖,是全國十大名湖之一;在鄂州市,長江奔騰而過,自西向東橫貫鄂州;在鄂州市有一條河叫長港,官方和民間齊稱「百裡長港」或「九十裡港」,這條長港從梁子湖流出,經樊口注入長江,穿過幾個鄉鎮,蜿蜒百裡。這條長港兩岸人丁興旺,植被優良,九成以上處於原生態。
  • 這條河如果沒有船從上面划過,會被認為是個垃圾場
    這裡曾經是條清澈美麗的河流,由於近三十年的工業汙染和垃圾排放,現今已變的骯髒不堪,河面上已被垃圾覆蓋。芝塔龍河曾是印尼的主要灌溉河流,也是當地五百萬居民的飲用水來源。現如今,連當地人也戲稱如果不是有船在上面划過,根本看不出這是一條河流,和垃圾場沒什麼兩樣。由於汙染嚴重,芝塔龍河的河水十分渾濁。本地居民再也不能從河裡捕到魚,因為河裡已經沒有魚可撈。
  • 託坎廷斯河:發源於戈亞斯(Goias)州中部高原的數條源頭河
    發源於戈亞斯(Goias)州中部高原的數條源頭河。向北流經戈亞斯及託坎廷斯二州,接納大曼努埃爾阿爾維斯(Manuel Alves Grande)河後折向西,形成託坎廷斯和馬臘尼(Maranhao)州界河直至與阿拉瓜亞(Araguaia)河匯合。之後向北注入亞馬遜河三角洲的帕拉(Para)河灣。全長2,699公裡(1,677哩)。河上多急灘和瀑布,幾乎無航行之利。
  • 中國有幾條河自東向西流?新疆有條河從東往西,跨3國流入北冰洋
    最廣為人知的當屬新疆那條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了。這條河流發源於新疆富蘊縣阿爾泰山的南坡,此後便一直向西北流去,在哈巴河縣進入哈薩克斯坦,注入齋桑泊,然後繼續往西北流去進入俄羅斯,在俄羅斯境內有一段轉向往東北方向流,但最終還是轉向西北部,最終匯入鄂畢河,流入北冰洋。它的名字就是額爾齊斯河,是我國唯一一條流向北冰洋的河,更是一條跨國河流。
  • 影響文化的大河,密西西比河,那條平和慈祥母親河
    密西西比河被美國人稱之為母親河,就跟咱們國家的黃河和長江一樣,它承載了一整個國家人民的希望。這位平和慈祥的「母親」,十分愛她的孩子們,甚至那些外來的孩子她也是照愛不誤。都說,慈母多敗兒,可我真沒怎麼看出來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怎麼不爭氣了。反而是,在偉大母愛的關懷下,這個國家愈發強大了。
  • 紅旗河工程讓沙漠變綠洲?藏水入疆到底行不行?將改變新疆?
    紅旗河工程也是藏水入疆工程,一旦可行,那麼沙漠真的有可能變成綠洲。紅旗河工程全長6180公裡,大致與長江相當。起點在我國西藏雅魯藏布江的大拐彎處,終點位於我國的新疆喀什,一旦可行,那麼西北地區,尤其是新疆,將迎來有史以來最大的巨變。
  • 疏勒河:這條一路向西的河流,孕育了多少綠色神話
    這條母親河,她養育的紅柳是最堅韌的植物,無論自然環境多麼惡劣,她們都與風沙抗爭。如果沿疏勒河由東向西畫一條線,可以看到敦煌石窟群都在這條線上:上遊的昌馬河邊有玉門昌馬石窟;這也由此可解釋,黨河為什麼會被人們誤解為一個獨立的水系。
  • 美國最長的河,密西西比河長達6020公裡
    在世界上有許多條大河,今天介紹的密西西比河,在世界長河長排名第四。它總長度有6020公裡,是美國最長的河。這條河流流域面積很大,有著極為豐富的水量,是一條世界知名的河流。 美國大大小小的河流非常多,當初到最長的一條,那就非密西西比河莫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