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度大於50%時間超過2小時 吸氧不當易致氧中毒

2020-11-25 荊楚網

荊楚在線消息(楚天都市報)(記者左硯文通訊員高翔實習生胡文軍)昨日,70歲的馬爹爹在家吸氧不當,引起氧中毒,經醫生全力搶救才脫離危險。

昨日,馬爹爹哮喘病發作,家人連忙給他輸氧氣。大約兩個小時後,馬爹爹先是喊頭暈,接著出現昏迷。家人趕緊將他送中南醫院搶救。

該院呼吸內科副教授林宇輝說,不少有呼吸及心腦血管疾病病人的家庭,都備有氧氣以應急需。近幾年,武漢興起氧吧,吸氧的人越來越多。吸氧一般比較安全,但如果濃度大於50%,時間超過2小時,因吸入純氧或高濃度氧後,氧自由基生成過程加快,其量超過組織抗氧系統的清除能力,就會損傷肺毛細血管內皮和肺泡上皮,出現肺水腫、出血、透明膜形成等症狀,出現呼吸窘迫綜合症,即氧中毒。

專家提醒,健康人沒有必要吸氧,如果病情需要吸氧,最好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相關焦點

  • 家用制氧機吸氧濃度有幾種 用制氧機吸氧濃度區別介紹【詳解】
    然而在其快速普及的時候,又有人開始推出氧中毒等理論,各種說辭導致大家不知該如何辨別制氧機的功效。那麼制氧機家用哪種好呢?在氧濃度方面又有哪些需要知道的常識呢。  常規說的吸氧濃度,指的是吸入肺泡中氧氣濃度,也就是說吸入肺部的濃度,而不是氧源的濃度。
  • 慢阻肺患者 吸氧濃度別太高
    吸氧後出現咳嗽、胸悶、胸痛,是氧中毒的表現  □高家龍    今年50歲的朱先生(化名)患慢阻肺多年,平時肺功能一直不好,醫生囑咐他要堅持低流量氧療。今年,女兒給他買了一臺制氧機,讓他在家中也能輕鬆氧療。
  • 吸氧對身體好嗎?這才是吸氧的正確方式
    比如,腦力勞動者,由於大腦長期處於高度緊張狀態,極易造成大腦缺氧,出現頭昏胸悶、疲憊嗜睡、反應遲鈍、精力不集中等症狀,嚴重時會影響正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這時候科學地進行吸氧,可以有效改善這一症狀。另外,很多老年人患有冠心病、心絞痛或腦血管疾病,都會進行不同程度的吸氧治療。但有一個現實的問題就凸顯出來:氧是越多吸越好嗎?
  • 普通人在家可以吸氧嗎?吸氧有副作用嗎?援鄂專家為你解答
    眼睛:新生兒暴露在高濃度氧當中會使視網膜發育異常,早產兒可能引起視網膜脫落和失明。肺:長時間吸入100%的氧可引起肺肺不張;在吸入氧濃度超過60%時間超過48小時之後,可出現瀰漫性肺泡損傷。氧中毒的長期效應和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所致肺纖維化相似,會引起氣體交換障礙。
  • 吸氧也是一種治療方法?稱為氧療?
    ,吸氧濃度應低於29%,每分鐘吸氧約為1-2升,但每日吸氧時間至少15小時。 2、對於要長期氧療的患者來說,吸入的氧氣以溫度37℃,溼度80%左右為宜,在溼化瓶中盛50~70℃溫水達瓶容積的1/3~1/2,每日更換,使氧氣通過後達到加溫、溼化的效果,保證適宜的溫度、溼度的氧氣吸入。
  • 專家建議家庭吸氧一次不應超2小時
    我的父親70多歲了,一個月前剛出院,醫生囑咐在家要常吸氧。現在氧氣瓶裡的氧已經用完了,家裡人想買氧氣又很擔心,因為聽說有人用工業氧假冒醫用氧,比如前不久發生的湖南郴州「問題氧」事件,老父親甚至說不吸氧了。請問專家,什麼樣的病人需要吸氧,我們如何鑑別醫用氧和工業用氧?
  • 軍醫提醒:並非每個人都適合家庭吸氧
    火箭軍總醫院呼吸內科閆春連副主任醫師告訴大家,生活在平原上的健康人並不缺氧,大氣中含了20.93%的氧,即使是空氣汙染也只是增加了一些顆粒,不會影響空氣中氧的濃度,因此,健康人不需要吸氧。無論使用哪種氧療機,在使用前均應認真閱讀說明書,使用時應注意室內嚴禁火源,因為氧氣易燃;吸入的氧氣要經溼化瓶,以免乾燥的氣體刺激呼吸道,溼化瓶要每日清洗消毒,更換所裝的蒸餾水;吸氧需要每天清洗,並於每周更換一到兩次,家庭氧療設備在使用一段時間後要定期進行氧濃度測試,定期更換過濾網、測試出氣壓力。
  • 提醒:不缺氧而吸氧反而有害身體健康
    「正常人吸氧過多會帶來氧中毒等一系列問題。」牟向東解釋,氧氣過於充沛將導致身體一系列過強的氧化反應,氧中毒和吸氧時間密切相關,時間越長,越容易發生氧中毒。進入體內的氧還會產生氧自由基,如果氧自由基極為活躍,在體內到處流竄,就會攻擊和殺死各種細胞,導致細胞和器官的代謝和功能障礙。
  • 原本維持生命的2種東西,竟會引發中毒?現在知道還不晚
    1、抗利尿激素分泌過多一般失血過多、急性感染、受到恐懼以及休克、大量用止痛劑或創傷疼痛以及手術等會使得抗利尿激素增多,易出現水中毒。另外手術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時間會持續12~36個小時,在此過程中若輸入太多不含有電解質的溶液,可能引起水中毒。另外,甲狀腺功能低下晚期患者會出現粘液性水腫,此類患者通過壓力感受器的刺激會使得抗利尿素分泌增多。
  • 到西藏容易高反,但吸氧必須節制,網友:下次不敢了
    當然這樣做也不能解決的話,可以選擇吸氧緩解下。不過呢,不建議頻繁吸氧。因為拉薩的氣壓相對於內地比較低,氧分子實際上是處於一種分散的狀態,內地的氧含量是20%多,拉薩只有12-16%左右,吸一口氣要比內地少了不少氧分子。不過呢,你剛到這個環境,如果立即去吸氧,實際上你的身體在氧含量充足的條件下,跟內地是沒有任何區別的。但是你不吸氧的時候呢?
  • 缺氧不行,過度吸氧也玩兒完
    咱們當下的社會畢竟還處在「初級階段」,在言路大開的今天,仍然有人把在網絡上粗口罵人當成言論自由的一部分,草根能罵,名人也能罵;明星能罵,學者更能罵……這真有點像「過度吸氧」後產生的副作用啊。
  • 六類藥物易致心源性猝死
    1979年國際心臟病學會、美國心臟學會以及1970年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猝死為:急性症狀發生後即刻或者情況24小時內發生的意外死亡。目前大多數學者傾向於將猝死的時間限定在發病1小時內。其特點有三,①死亡急驟,②死亡出人意料,③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近年來,我國隨著心血管病發生率的增高,心臟猝死的發病率也明顯增加。
  • 高流量吸氧等於高濃度吸氧嗎?│臨床必備
    高流量吸氧與高濃度吸氧是一樣的概念嗎?如果不一樣,存在差異是什麼呢?本文將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高流量吸氧。 吸氧濃度與氧流量之間的關係 關於吸氧濃度的計算?相信大家立即想到這樣的一個公式:吸氧濃度=21+4×氧流量。
  • 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一定得低濃度吸氧嗎?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一個AECOPD的病人上了有創機械通氣,此時一個規培醫師過來查看病人,見呼吸機參數裡面FiO2設置為50%。他一臉訝異,問,不是說AECOPD的患者要低濃度給氧麼,怎麼給了這麼高的吸入氧濃度呢。
  • 孕期吸氧有大講究,太盲目,威脅的是孕媽和胎寶的健康
    盲目吸氧的危害一 易造成人體內環境紊亂長期不必要的吸氧會導致孕婦體內血氧濃度過高,引發人體內環境紊亂。二 胎兒視力發育受影響孕婦吸氧過頻則導致血氧含量過高,高濃度氧會刺激到胎兒正在發育的視網膜血管。敏感的視網膜血管會在刺激下出現內壁損傷、阻塞等情況,從而導致視網膜病變或青光眼。以下情況需吸氧一 胎動變化大。
  • 易致生物胰島素檢測試劑盒登上Nature主刊
    近日,中國武漢的一位老師使用易致生物生產的胰島素檢測試劑盒發表的文獻登上了Nature主刊,再次驗證了易致品牌試劑盒的優良品質,該公司的胰島素檢測試劑盒技術原理與
  • 大侖丁:吸氧助考?備考奇招該歇歇了
    對於沒有肺部疾病的正常備考學生,完全不需要擔心缺氧的問題,吸氧也起不到提神醒腦的作用,反而可能造成「氧中毒」【大侖丁/文】在鋪天蓋地的各式方法之中,有一種聽起來似乎有點道理,那就是吸氧。據說考生們一邊學習,一邊吸氧,能夠讓大腦運轉更快,精神更好,思維更敏捷,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是事情真的是這樣嗎?大腦的供能說到吸氧,不得不先說說大腦的供能系統。腦細胞的能量供應形式有些特殊,他們僅能利用葡萄糖作為供能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