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金服的高估值,一半要靠B端

2020-11-30 澎湃新聞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蘇寧金融研究院(ID:SIF-2015)原創,作者為蘇寧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

日前,市場中傳來螞蟻集團啟動IPO上市的消息,2000億美元的網傳估值,在A股金融類上市公司中僅次於工行和平安。

股票價格,是企業未來現金流的折現;金融科技公司的未來,則要靠C端和B端雙輪驅動。在本文中,我們不討論螞蟻集團的估值,我們看看金融科技的B端風口。

四年前,金融科技就是炙手可熱的風口,四年後的今天,金融科技依然炙手可熱;四年前,C端零售金融幾乎撐起了金融科技的整個賽道;四年後的今天,B端產業鏈正成長為金融科技風口的新引擎。

大國博弈,這次不一樣

全球產業鏈,正經歷著一些根本性的變革,一些顛撲不破的規律,正被時代拋棄。

比如,一般認為,在廉價勞動力的牽引下,中低端製造業向勞動密集型國家遷移是不可阻擋的經濟規律。科技,正在淘汰這一規律。

在《今日簡史》中,尤瓦爾·赫拉利曾這樣評價科技對全球產業鏈遷移的影響:

「在過去,廉價的非技術勞動力就像一道跨越全球經濟鴻溝的穩固橋梁,就算某國發展速度緩慢,最後還是可以平安跟上彼方的腳步。然而,現在這道橋梁正搖搖欲墜。已經成功跨過橋梁(已從廉價勞動力發展到高技能產業)的國家,大概前景可期;但還落在後面的國家,可能就會發現自己被困在鴻溝錯誤的那一邊,再也沒有任何方式能追趕彼方。」

科技發展到一定階段,低端製造業也會全面自動化,廉價勞動力的價值被迅速削減,此時,低收入國家憑藉廉價勞動力迅速崛起的故事(如過去30年中國製造業的崛起),就不會再發生了。

智能製造的潛力,讓發達國家看到製造業回流的可能。這些年,發達國家紛紛啟動再工業化、工業4.0等戰略,企圖重新奪回工業發展的主導權。

以美歐為代表的發達國家追求「逆向回流」,疊加以我國為代表的製造業大國尋求「高端躍遷」,正成為當前國際產業鏈領域的主要競爭著力點。相比之下,東南亞依靠廉價勞動力的發展模式正慢慢失去重要性。

把全球產業鏈想像成一輛動車,科技發展正在切斷三等車廂與車頭的連接,只剩下頭等車廂、二等車廂繼續奔跑,趕不上的,永遠趕不上了。

鴻溝變天塹,落後的代價誰都承受不起。接下來,二等車廂與頭等車廂的連接也可能被斬斷。在這個背景下,中國製造的當務之急不再是與東南亞國家競爭低端製造業,而是要打好智能製造這一仗,實現高端躍遷。

此時,大力發展新基建、推動智能製造,絕不僅僅是疫情之下復甦經濟的錦囊妙計,而是成為事關國運、不容有失的戰略布局。

站在這個視角看金融科技,顯然不一樣!

智能製造,需要金融科技

有讀者要問了,明明是智能製造,怎麼扯到金融科技了。

一方面是錘子定律(手中拿著錘子,一切看起來都像釘子)在起作用,作為金融從業者,難免要高估金融的作用,認為一切問題都能與金融科技扯上關係。

不過,實事求是地看,智能製造與產業網際網路,也的確離不開金融科技。

從科技的視角看,技術是中立的,並不局限於特定產業。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既能用於金融,也能在製造業、安防、教育、醫療、養老、交通、司法服務、環境、網絡安全、社會治理等領域找到廣闊的應用空間。

金融機構在科技探索中先行一步,再著力將金融科技擴充至其他產業,是順理成章之事。

從產業鏈視角看,融資效率提升是經營效率提升的必要一環。個人的消費,以可支配收入為起點;企業的經營,則以融資為起點。企業發展,可以依賴利潤,但幾乎所有的擴大再生產,都是股權和債務融資驅動。

所以,貸款對個人消費並非必需品,融資卻是企業經營的內生環節。從這個角度看,離開融資效率提升來談經營效率提升,是不完整的。

智能製造與產業網際網路,著眼於對信息流、物流的整合與控制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這裡的降本增效,不僅僅是以更低的成本製造更多產品,還內含融資效率的提升。

因此,智能製造與產業網際網路的推進,既對金融科技提出了更高要求,也為金融科技提供了發展機遇。

從最近幾年的實踐來看,不少小微企業網際網路轉型依賴的SAAS系統、平臺企業,要麼是由金融機構主導,要麼以金融作為重要變現路徑。

產業鏈中的核心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也會自發產生向供應鏈金融延伸的內在動力。蘇寧、小米等核心企業的供應鏈金融,都是沿著這個路徑發展起來的。

B端金融科技:兩大現象級產品

風口效應,離不開現象級產品。

過去幾年,科技驅動零售金融的軍功章,主要由零錢理財、行動支付、現金貸等現象級產品鑄就;未來幾年,科技驅動公司金融,也必然以新的殺手級應用為承載。就我個人而言,比較看好小微貸款和物聯網支付。

小微企業融資的最大瓶頸在數據。5G、物聯網和區塊鏈,恰恰能從根本上緩解「數據」難題。

當前,不論廣度還是深度,金融科技在公司金融領域的滲透都無法與零售金融相提並論。因為相比個人,企業數據維度單一、樣本量低,「吃」數據的金融科技難以施展。

5G和物聯網,讓物體既能感知環境又能傳遞信息,能全面增厚企業經營過程中「物流、信息流」的數據價值,大幅提高企業經營的可衡量、可分析、可反饋屬性,為B端金融科技應用創造條件。

從這個角度看,3G和4G催生了移動網際網路,藉由場景的線上化激活了人的數據信息,讓零售金融上了新臺階。5G的來臨,藉由萬物互聯和產業網際網路,將激活物的活力,推動對公金融再上新臺階。

物聯網讓B端數據上網,區塊鏈則能優化數據的「可信性」。

在產業鏈中引入區塊鏈,藉助區塊鏈的難篡改特徵,可以低成本地將真實交易記錄進行鏡像複製,消除多方參與帶來的「陌生人」信任問題,既能顯著降低產業鏈內的操作成本,還能助力核心企業信用有效「穿透」多層交易結構,解決遠端供應商、經銷商的信用融資問題。

相比融資,支付結算效率的提升影響更大。

廣義的產業鏈,包括終端銷售環節。在這個層面上,物聯網支付有望成為一款橫跨C端和B端的現象級產品。

以ETC的普及為代表,物聯網支付早已來到我們身邊。未來隨著物聯網的普及,以及央行數字貨幣的推出,物與物之間的自動支付結算將逐漸滲透生產生活的更多方面,由量變到質變,再次重塑社會支付體驗。

一如行動支付在助力移動商業生態完成交易閉環的同時,也成為團購外賣、共享出行、直播打賞等新業態產生的前提條件;物聯網支付在為我們的生產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化選擇的同時,也必然會催生新的業態、新的產業。

最冒險的事

金融科技的B端未來,有無限風光;但在預測的基礎上擁抱未來,從來都是最冒險的事。

雷·庫茲韋爾是世界知名的發明家和未來學家,被比爾·蓋茨稱作他所知道的預測人工智慧未來最權威的人,他的書《奇點臨近》出版於2005年,在當時是一本奇書、風靡全球;但站在2020年看書中對2020年的預測,卻也難免錯得離譜,如書中預測:

「在21世紀的第2個10年,全浸式的視覺聽覺虛擬實境環境將無處不在,它將加速滿足人們對生活地點和工作地點的願望。一旦我們所有的感覺都完全沉浸在虛擬實境的環境中(在2020年後期將成為現實),真實的辦事處將不復存在。房地產行業也將是虛擬的。」

「我們有信心會在2020年擁有數據收集和計算所需的工具來對整個大腦進行建模和模擬,這將使得我們有可能將人類智能運作的原則和來自其他人工智慧研究的智能信息處理形式結合起來。」

站在2020年,真實的辦事處依舊存在,房地產行業也不是虛擬的;科學界對於人類自我意識的形成機制,依舊困惑不解,大腦,仍然是神秘的。

雷•庫茲韋爾在書中說:

「人們往往高估短期能夠達到的目標,因為我們常常忽略必要的細節;卻容易低估那些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到達的目標,因為忽略了指數增長。」

雷•庫茲韋爾自己可能也犯了這個錯誤,高估了短期內科技所能達到的高度。

同樣,金融科技的B端未來,前景是光明的;但我們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到達彼岸呢?建議不要被樂觀蒙住了雙眼。

猶記得2016年全行業颳起一股區塊鏈熱潮,但大家口中的現象級應用遲遲沒能出現,那些過早押注區塊鏈的企業,很多沒能撐過隨後的資本冬天。

要積極參與未來,也要正確擁抱未來。一隻腳在此岸,另一隻腳邁向彼岸,才能從容前行;兩隻腳都邁向彼岸,便成了縱深跳躍,一旦彼岸比預期還要遠,就只能掉溝裡了。

參考資料:

1、[以色列] 尤瓦爾·赫拉利,《今日簡史:人類命運大議題》,中信出版社,2018.

2、[美]雷·庫茲韋爾,《奇點臨近》,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

相關焦點

  • 螞蟻金服到底有多兇猛?橫跨五大業務板塊,3萬億的估值富可敵國
    那麼我們就應該先了解一下螞蟻金服到底有多強大? 一、螞蟻金服的前世今生 螞蟻金服起源於2004年成立的支付寶,支付寶是大家都熟悉的產品,成立初期其主要目的是為解決淘寶交易平臺的信任問題。
  • 巨無霸螞蟻金服即將兩地上市,打新港股就上股票牛
    所以這裡就體現出螞蟻金服的盈利和風控的超強能力了  小螞蟻如何吃出巨額利潤  螞蟻金服的收入主要來自兩大業務條線:「數字支付和商家服務」以及「數字金融科技平臺」。其中「數字支付和商家服務」比較簡單主要就是交易抽傭,這塊和信用卡的抽傭模式類似。
  • 巨型螞蟻靠什麼養成?
    招股書中,螞蟻集團首次全面披露了業務大盤、營收情況等核心數據及未來規劃。 螞蟻集團靠什麼賺錢? 綜合來看,螞蟻集團營收主要由支付寶貢獻,來自收取的交易服務費;其次是花唄、借唄、餘額寶、餘利寶、網商銀行等產品,面向B端金融機構收取技術服務費;新業務及其他貢獻度較小。 數字金融科技服務收入超6成  力證科技公司屬性 目前來看,螞蟻集團營收佔比中,有超過60%的收入來自於數字金融科技服務。
  • 螞蟻金服真正的老闆是誰?馬雲持有螞蟻金服多少股?
    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重磅官宣,計劃在滬、港兩地同步發行上市。據悉,螞蟻集團此次尋求IPO估值至少2000億美元(合約人民幣1.4萬億)。這意味著一旦上市,其市值不出意外會躋身A股前三。
  • 螞蟻金服與字節跳動比,如果上市,你認為哪個市值會更高?
    螞蟻金服與字節跳動比,如果上市,你認為哪個市值會更高?螞蟻金服即將上市,市值幾何很快知道,但是字節跳動上市時間還未確定,所以在字節跳動上市前,這個問題都可以琢磨。等字節跳動上市,再回頭看現在的判斷,這是個有趣的事啊。
  • 螞蟻IPO估值之謎:2000億美金從何而來
    螞蟻的上一輪公開融資發生在2018年6月,融資金額140億美元,投後估值超1500億美元。開門見山,聊一聊螞蟻的IPO估值問題。壹我們需要先弄清楚螞蟻的營收與盈利。在去年8月發表的《螞蟻金服到底有多賺錢》一文中,我們提到:整體上,支付、消金和財富業務是螞蟻金服當前的主要盈利點。隨著支付戰爭階段性「降溫」帶來投入下降,消金助貸模式走向成熟,以及其在財富領域的領先優勢,這三塊業務都有望貢獻可觀的利潤。
  • 四大家約談,巨無霸止步,不能讓國人成為沒有金服可穿的螞蟻!
    四大家約談,巨無霸止步,不能讓國人成為沒有金服可穿的螞蟻!老勝算/文至今,許多國人並不理解前不久發生的一件看似很不起眼的大事:四大家約談螞蟻金服,叫停股票上市。後來看到新聞說這個股票首次估值達2.1萬億,上市估值可達20萬億的世界史無前例的超級巨無霸IPO計劃,這才覺得此事非同小可!我國一年的國民生產總值才接近100萬億啊!光是這個股票就佔了五分之一,能不驚人嗎?!不明就裡的普通人以為這不是好事嗎?中國人創造世界第一的股票,這樣的事正好證明中國強大中國企業厲害。如果你這麼認為可就大錯特錯了!
  • 英國《經濟學人》:螞蟻金服最好快點,不然矽谷的巨頭會迎頭趕上
    他認為,以螞蟻金服為代表的亞洲企業在金融技術上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提供了一種新的技術模式,螞蟻金服的市場規模、創新能力和發展動力讓它在市場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同時,他認為,螞蟻金服的發展也面臨挑戰,有必要加快腳步,不然矽谷的巨頭們會迎頭趕上。 在西方國家,人們對談論美國科技的主導性地位習以為常。但從亞洲的角度來看,這好像有點說不通。
  • 螞蟻金服與阿里雲攜手開創網際網路...
    在本次峰會上,螞蟻金服與阿里雲技術大V將分享資料庫、架構、移動端設計等方面的大規模實踐經驗。1.    海量用戶下的資料庫性能與可靠性保障資料庫是軟體系統中非常重要的基礎設施,傳統關係型資料庫在功能上很好的滿足了需求,但是在性能、可擴展性以及可靠性上則受到了較大的制約。
  • 對話《螞蟻金服》作者由曦:中國資本市場有能力為全球最大IPO籌資
    來源:時代財經作者:時代財經 餘思毅10月26日晚間,備受關注的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時代財經:螞蟻金服成長曆程中,馬雲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由曦:馬雲是螞蟻集團的最核心人物,他是阿里巴巴的創始人,也是支付寶的創始人。當年支付寶從淘寶分出來,成立一家獨立的公司,就是馬雲的決策。
  • 螞蟻金服百億富豪22人 最高身家1400億元
    螞蟻金服百億富豪22人 最高身家1400億元  Winnie Lee • 2020-07-24 16:39:06 來源:前瞻網
  • 從螞蟻金服到螞蟻集團:更名上市的隱秘深意|稜鏡
    彼時,外界很難預料到,這隻「螞蟻」會在6年時間內迅速成長為全球最大獨角獸。路透社近期報導稱,螞蟻最新估值超過2000億美元(超過1.4萬億元),擬在IPO中出售5%-10%的股份,有望成為年度全球最大IPO。
  • 螞蟻「失火」,殃及池魚?數科概念高估值或將重構
    無論是螞蟻上市暫緩,還是新規陸續出爐,背後都是監管給金融科技公司業務戴上「緊箍咒」。 對於網際網路巨頭旗下的金融科技「獨角獸」而言,未來不僅有可能面臨上市難度進一步提升的處境,更有可能意味著金融科技高估值的時代一去不復返。與此同時,網絡小貸新規徵求意見稿的到來,則成為了所有小貸公司們最為深切的隱憂。
  • 彭蕾卸任螞蟻金服董事長,這位阿里總政委,是如何幫馬雲提高戰鬥力的
    4月9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今天向員工發出了一封內部信, 宣布彭蕾將卸任螞蟻金服董事長,螞蟻金服CEO井賢棟將兼任董事長一職。 對於上述調整,馬雲表評價:「這是螞蟻歷史上最重要的領導團隊更替,不僅僅是為了傳承,更重要的是蛻變。
  • 12億用戶撬動萬億估值 螞蟻啟動「巨獸」級IPO
    最近兩年,幾乎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傳出螞蟻上市的消息,並旋即被闢謠,類似的情境甚至在上個月還剛發生過一次,這次「官宣」不是狼來了,而是螞蟻來了。 從一個解決電商平臺的C2C交易模式下的互信問題的支付工具,到成為「無現金支付」的締造者,支付寶用了15年左右的時間。而距離螞蟻將全名中的「金服」更新為「科技」則僅一個月。
  • 集團沒有「螞蟻金服」App
    原來,最近有媒體報導,9月1日,溫州鹿城區濱江街道發生一起詐騙案,受害人使用手機瀏覽網頁時通過彈窗下載了一個「螞蟻金服」App,其通過實名登記申請貸款了3萬元,但客服稱其卡號錯誤,需要充值激活,其充值2次一共19000元,但貸款沒有落實,其充值的錢也要不回來了,共損失19000元。
  • 螞蟻集團的抓手在哪裡?
    英國《金融時報》、英國《經濟學家》雜誌等不光對它做了大量的新聞報導,也分別發表社論解釋螞蟻金服現象,機構投資者和股民更是空前踴躍地參與打新。 我們一直對螞蟻集團在上市時的估值表示謹慎。可是再認真分析,未來它在業內的地位也許會超過阿里巴巴在電商領域的地位。 螞蟻金服未來幾年還會有相當不錯的增長。它的增長將來自什麼地方呢?
  • 螞蟻金服的項目管理有什麼特點?
    項目過程中變化快,變更在大部分的項目中都會出現,而且貫穿在整個生命周期中對於數據和結果要求非常嚴謹,基本上所有的項目都和「錢」有關,容不得半點僥倖,要求項目必須要「穩」所以,螞蟻金服的項目或者項目管理的特點
  • 螞蟻集團宣布上市 估值為何高達萬億 誰是大BOSS?
    就在7月上旬剛剛澄清「螞蟻金服計劃最早於今年在香港上市,目標估值為2000億美元」的消息不實後,7月20日,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宣布,將啟動在科創板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尋求同步發行上市的計劃,以進一步支持服務業數位化升級做大內需,加強全球合作助力全球可持續發展,以及支持公司加大技術研發和創新。
  • 螞蟻官宣兩地上市計劃,螞蟻金服和阿里概念股漲瘋了
    見習記者 |鄒璐徽在螞蟻金服原始股東「財富自由」之前,近期螞蟻金服上市計劃的公開率先掀起了部分股民的造富狂歡。7月20日下午,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宣布,啟動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尋求同步發行上市的計劃。受該利好消息影響,螞蟻金服以及阿里概念股近兩日來均掀漲停潮。據統計,A股螞蟻集團概念股共有40隻,市值合計近兩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