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發射超低軌道觀測衛星:使用離子發動機 推進效率驚人

2020-11-23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月11日報導 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月2日報導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 (JAXA)發射了一枚用於在「超低軌道」運行的衛星。這枚衛星使用一臺尖端的離子發動機,據說效率是噴氣發動機的10倍。

這顆名為「燕」的衛星將在今後2年從最初大約480公裡的高度降至300公裡以下的高度。

這將使其成為第一枚軌道如此低的地球觀測衛星。

據JAXA說,重400公斤的超低高度試驗衛星「燕」(SLATS)是第一顆在高度低於300公裡的「超低軌道」上運行的地球觀測衛星。

它最終將降至268至180公裡的高度。

SLATS的離子發動機用氙氣作推進劑,所需推力大約僅相當於1角硬幣的重量。

這枚衛星裝有原子氧監測系統來測量分子濃度及其與其他物質的相互作用。

據JAXA說,由於在超低高度大氣變得稠密,原子氧增多。

已知原子氧會損壞衛星的絕緣。

JAXA解釋說:「通常情況下,氧氣由2枚氧原子構成,它們通過一條共價鍵形成氧分子。」

原子氧指宇宙輻射和紫外線造成氧氣分解的狀態。這造成原子氧具有高反應活性,並損壞衛星表面材料。

SLATS表面塗有對原子氧有高耐抗性的材料。

這枚衛星將搜集數據,用於設計未來在這個「未開發」區域運行的衛星。

據JAXA說,衛星在2017年12月23日成功從鹿兒島縣種子島航天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隨後發回第一批數據,確認其運行穩定。

據英國《新科學家》周刊說,這枚衛星將用於拍攝高清地球圖像和測量氧含量。

JAXA解釋說,在超低軌道上可以進行更為詳細的觀測,而且由於接近地球,最終能夠削減製造和發射衛星的成本。

由於使用離子發動機,這枚衛星的效率遠超依靠噴氣發動機的衛星。

JAXA解釋說:「像SLATS這樣的在超低軌道上運行的衛星將遭遇空氣阻力,大小約為大多在600至800公裡高度上運行的地球觀測衛星的1000倍。」(編譯/王海昉)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衛星在2017年12月23日成功從鹿兒島縣種子島航天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參考消息網的觀點。參考消息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

相關焦點

  • 高邊疆之謀|日本研究超低軌道衛星,「黑科技」有軍用潛力
    2017年12月23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研製的「超低軌道技術試驗衛星」(SLATS)由H-2A運載火箭發射成功,該衛星是世界首顆具有變軌能力的超低軌道衛星,將在軌驗證超低軌道高度保持,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等一系列關鍵技術。超低軌道技術能夠迅速增強戰場信息獲取能力,軍事應用潛力巨大。
  • 日本將在全球首次試射實用型超低軌道衛星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最早將於12月23日從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在超低空飛行的試驗衛星。通常地球觀測衛星的飛行高度為600-800公裡,而該衛星將在180-270公裡的低空飛行。
  • 日媒:日本將在全球首次試射實用型超低軌道衛星
    中新網12月19日電 據日媒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最早將於本月23日從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在超低空飛行的試驗衛星。通常地球觀測衛星的飛行高度為600至800千米,而該衛星將在180至270千米的低空飛行。
  • 來了解一下離子發動機 中國的氙推進器已測試 美國的已經實際使用
    就在前段時間,根據有關人員透露,我國目前已經離子發動機已經進行了多次點火試驗,並且結果都相當圓滿。該機器的研究成功意味著我國已經是世界上第二個能夠掌握自主研發離子推進器的國家了。這個消息註定會引起世界人民的矚目,也讓中國再一次站到了世界舞臺的中央。現在我們不妨來看一下,所謂離子推進器究竟是什麼東西。實際上,推進器時常常用來推動火箭發射升天的一種強動力發動機。
  • 如果人站在離子推進引擎後面會發生什麼?
    我們在宇宙類科幻電影裡常常可以看到星際飛船或者戰艦,使用一種發著幽藍色光的推進引擎,是不是覺得很炫酷?這種幽藍色的推進裝置叫做離子推進器。其實已經在某些衛星和太空飛行器上使用了。與傳統的化學推進方式相比,離子推力器需要的工作介質質量小,能量轉化效率高,但是離子推進器的推力很小。適合長距離長時間空間持續加速使用。
  • 強大的離子推進器將執行NASA的DART任務
    在2021年7月發射後,它將於9月22日達到目標小行星,屆時這個雙星系統將距離地球不到1100萬公裡(680萬英裡)。為了抵達這一雙星系統,DART將依靠功能強大的離子推進器,稱為NASA的進化氙推進器(NEXT-C)。
  • 日本成功發射天體觀測衛星「ASUTORO H」
    中國網2月18日訊 據日本媒體網站2月17日報導,日本於17日下午5時45分發射了最新的天體觀測衛星「ASUTORO H」,用於探索黑洞等宇宙奧秘。該衛星在位於鹿兒島縣種子島的宇宙中心,由H2A火箭30號機成功發射。發射後,該衛星於下午5點59分,成功進入預定軌道,並確認發射成功。
  • 日本今年第四次發射火箭,使用H-2A火箭發射軍民兩用雷射中繼衛星
    日本一顆用於中繼民用和軍用地球觀測數據和圖像的衛星將於周日搭乘H-2A火箭發射升空。這顆兩用通信衛星將於美國東部時間凌晨2點25分搭載H-2A火箭進入軌道。下午4點25分。據H-2A火箭的建造者和發射運營商三菱重工(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透露,這枚火箭將在日本南部的種子島航天中心發射。
  • 等離子發動機原理,等離子發動機全方位解讀
    最近它有一項規模很大的計劃,即「太陽電推進技術應用及準備計劃」。原文地址:http://www.pikacn.com/news/201511/3627.html所以提到等離子發動機,就不能不提美國的深空1號探測器。雖然離子發動機過去在衛星上經常使用,但都是作為輔助發動機,用於姿態調整或者軌道維持。
  • NASA推出最強離子推進器,人類20年內登陸火星,馬斯克表示等不了
    之前,NASA的工程師在測試中打破了幾項離子推進器的記錄,產生的推力達5.4牛頓,打破了此前3.3牛頓的記。,運行電流為250安培,是原記錄112安培的兩倍多,並且以102千瓦的功率運行,稍高於此前的98千瓦。離子推進器,也叫離子發動機,具有推力小、效率高、比衝高等特點,是空間電推技術的一種,廣泛應用於衛星、太空飛行器的飛行、變軌及位置保持等。
  • 日本衛星創飛行高度世界最低紀錄,隨後墜入大氣燒毀
    據日本共同社31日報導,日本國家航天局日前宣布,日本的超低海拔衛星「Tsubame」日前被《金氏世界紀錄大全》登記為「地球軌道觀測衛星到達的最低海拔」。作為2017年12月23日至2019年10月1日測試任務的一部分,這顆衛星於2019年9月23日至30日在167.4公裡的軌道高度飛行,而大多數地球觀測衛星一般在600至800公裡的軌道高度飛行。
  • 美國推出離子推進飛機,只要充電就能飛
    但是和傳統電動飛機不同的是,這架小巧的飛機並沒有使用任何傳統動力,連電機和螺旋槳都沒有,因為其搭載的是離子推進器。離子推進器是一種新興動力,其主要原理是將工質電離形成離子,然後在電場的作用下高速噴出,其需要的工質非常少,效率卻很高。其相對於傳統發動機最大的特點就是比衝大,效率是傳統發動機的十倍左右。
  • 中國已突破離子發動機黑科技將令太空飛船速度翻倍
    中國首臺200毫米離子電推進系統(離子發動機)在長壽命地面考核試驗中持續工作已超過1萬小時。該系統裝載在2012年發射的「實踐九號」衛星上,經過長達一年的在軌飛行試驗考驗表現優異。這則消息無疑是一枚「重磅炸彈」,因為長久以來離子電推進系統的關鍵技術一直被英美和俄羅斯等大國所壟斷,此次中國離子電推進系統上的重大突破,也為中國航天事業打開了一扇嶄新的大門。
  • 美空軍宣布超低軌衛星計劃,欲24小時監控地球,情報價值巨大!
    近日美國一家名為「超級地球觀測者」的公司宣布獲得了美國空軍的研發合同,只在為其打造超低軌道衛星情報網絡。那麼這種超低軌道衛星究竟是什麼東西呢? 此外由於美國此次的超低軌道情報網絡主要由一些小型衛星構成,因此研發製造的成本也較低,便於大規模的使用和發射
  • ...避開近地軌道「擁堵」……一文看懂美軍為何看重超低軌道衛星網
    【環球時報記者 石留風】據美國福布斯新聞網8月28日報導,8月早些時候,一家位於舊金山的小型創業公司「超級地球觀測者」,宣布贏得美國空軍AFWERX創新實驗室的研發合同,美國空軍將支持該公司小型超低軌道光學成像衛星的設計工作。
  • Accion Systems和他們口香糖大小的衛星離子引擎
    據美國《via Satellite》雜誌報導,日前,依靠Accion Systems離子引擎Tile50作為推力的衛星Irvine 01在紐西蘭發射入軌。該衛星由一群高中生製造而成,將用於拍攝金星及其他天體及太空飛行器。
  • 日本將於12月發射地球觀測衛星和低空衛星
    據日媒報導,日本文部科學省27日宣布,將於12月23日在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有助於全球變暖預測的觀測衛星「Shikisai(色彩)」和在低空飛行的試驗衛星「Tsubame(燕)」。  據介紹,「Shikisai」衛星將從800公裡高空長期觀測地球全部區域內雲層及大氣中的塵埃、冰雪面積、地表植物等的狀態,力爭分析環境隨全球變暖發生的變化,提高預測精確度。  「Tsubame」則會在低於一般衛星的300公裡以下高度的軌道上飛行。軌道較低一方面能詳密觀測地球,但也需要承受在該高度輕微存在的大氣阻力,因此易於下降。
  • 中國某衛星磁聚焦霍爾電推進系統順利交付
    圖為「黎明號」探測器使用的離子推進器航天先驅提出電推設想電推進系統,也稱電火箭發動機,是一種不依賴化學燃燒就能產生推力的設備。1964年7月20日,電火箭終於得到了一試身手的機會,美國宇航局發射了名為「空間電火箭試驗」的衛星,它被火箭發射到遠地點4002公裡的高度,然後啟動了兩臺電火箭發動機。其中,第一臺發動機採用了電子轟擊原理產生離子流,工作了31分16秒,第二臺發動機沒能啟動。4年之後,美國宇航局又發射了「 空間電火箭試驗-II」衛星,進入了高1000公裡的極軌道。
  • 看得更清楚, 避開近地軌道「擁堵」......一文看懂美軍為何看重超低軌道衛星網
    【環球時報記者 石留風】據美國福布斯新聞網8月28日報導,8月早些時候,一家位於舊金山的小型創業公司「超級地球觀測者」,宣布贏得美國空軍AFWERX創新實驗室的研發合同,美國空軍將支持該公司小型超低軌道光學成像衛星的設計工作。這可能預示著一個新的趨勢,美國空軍更加青睞超近地軌道的小型衛星。美媒稱,超低軌衛星的軍事優勢之一是可以看得更加清楚。
  • 離子推進器技術,航天科技中的傳奇,讓我們自由遨遊太陽系
    為了節能工程師們不得不設計好飛行器的飛行路線,利用星球的引力效應將飛行器甩出去,這將多花費幾年的時間,發射時機的選擇也受到很多限制。想改進火箭有很多的難度,為了提高噴氣速度就需要有更高的溫度,這對化學反應釋放的能量和火箭燃燒室內壁的材質都提出了要求。難怪有人提出了採用核裂變技術發射火箭的想法,可見為了提高速度工程師真的絞盡腦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