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市一二級河道建立「一河一檔」
時至10月,圩角河秋意正濃:河道不遠處水稻已熟,兩岸綠樹蔥蘢,清澈的河水緩緩流動,魚蝦身影依稀可見。多年前,圩角河兩岸還是雜草叢生,漂浮的水草隨處可見。如今看到這幅景象,居住在河岸的居民紛紛舒展了眉頭。
河水清了,漂浮物少了,河道正在變美。這是廣大市民對近一段時間河道環境的普遍印象。造成這一變化的,主要得益於「河長制」工作的全面推行。「河長制」即各級黨政領導擔任「河長」,主要負責轄區內河流的水汙染治理和水環境整治。「河長制」不僅把地方黨政領導推到了第一責任人的位置,也為區域水環境治理開闢了一條新路,讓本來無人願意管、被肆意汙染的河流,變成有人管、有人抓、有人牽頭協調治理的常態性工作。
今年是我市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的第一年。我市緊緊圍繞中央、省、市出臺的關於河長制工作相關文件要求,精心籌劃,專題研究,科學安排,強化工作推進,結合《南通市「三河三行業」整治方案》和《南通市河岸共治實施方案》,以河道長效管護及治理中涉及的「拆、封、建、轉、清、暢、管、綠」八大工程為抓手,以區鎮為責任主體,以4條骨幹河道為先行,狠抓重點,主攻難點,全面推行「河長制」各項工作,實現了「河長制」工作的良好開局。
在第一年裡,我市突出建章立制工作,出臺了「河長制」實施方案和配套制度,明確了「河長制」實施範圍、河長組織體系、河道管護目標、主要任務,明確了各有關部門、各級河長的責任分工和保障措施。我市還建立起覆蓋全境的市、鎮、村三級河長體系,全市12個區鎮、1992條四級河道,243個村(居)、17568條村級河道均已設立了河長。「河長制」落實情況已被納入全市「四個全面」目標管理考評體系和全市農業農村工作綜合考評體系。
今年5月以來,我市啟動市級河長認河、巡河工作,包括村級河長在內的近千位河長,結合自己工作實際,紮實開展了首輪巡河。在首輪巡河中,全市三級以上河道共梳理問題1365個,並形成了問題清單,初步摸清了存在問題的性質、數量、地點,明確了責任部門、屬地政府、治理方法、時間節點。8月以來,市河長辦在前期摸排、數據匯總的基礎上,啟動了第二輪市級河長巡河、問題交辦程序,按照先易後難、先急後緩等原則,逐個解決。目前,我市的一二級河道的「一河一檔」全面建立,市河長辦的4個督查小組正在各區鎮調研督查,督促各區鎮加大河道環境整治力度,鞏固提升「河長制」工作。(楊晨)
(責編:張妍、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