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的誕生和消失,在地球生命進化史上是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事情。地球歷史上曾發生過5次大的生物大滅絕事件,有科學家認為,地球現在正在經歷第六次,從地球誕生至今存在過的物種當中,有99%已經滅絕了,但至今地球上的生物圈依然千姿百態。與前幾次滅絕不同的是,目前地球上正在經歷的生物滅絕中,人類的因素佔到了大部分。
這不得不說十分讓人深思。
然而,地球生命充滿著奇蹟,已經滅絕的動物也可能通過某種方式再次「復活」。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種神奇的鳥類,它在地球上曾經已經滅絕,但很快就會重新「復活」,在地球上找到自己的位置,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這種鳥類名為白喉秧雞,生活在印度洋上的阿爾達布拉群島上,阿爾達布拉群島是世界第二大珊瑚環礁,島上沒有什麼大型捕食者,所以白喉秧雞在島上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絲毫不用擔心獵食者和缺少食物。但是白喉秧雞在13.6萬年前就曾滅絕過,因為地質學家發現,阿爾達布拉群島在13.6萬年前曾被海水淹沒,而白喉秧雞又不會飛,也不會遊泳,肯定會隨之滅絕。
但是隨著阿爾達布拉群島重新出現在海面上,沒過多久白喉秧雞就重新「復活」了,繼續在島上自由自在生活,這讓科學家百思不得其解。
據科學家考證,這樣的滅絕至少已經經歷過3次。
如今,隨著科學家擴大搜尋範圍,終於在另一個島上發現了白喉秧雞的祖先,那就是生活在馬達加斯加島上的普通秧雞,這種秧雞是具備飛行能力的。當它們飛到阿爾達布拉群島上以後,由於食物豐富,沒有天敵,很快就失去了飛行能力,進化成為白喉秧雞,所以每次島嶼沉沒都會滅絕。
而當島嶼再次出現的時候,馬達加斯加島上的秧雞會再次飛到阿爾達布拉群島上,繼續進化為白喉秧雞。於是這種鳥類就在以這種方式不斷滅絕,又不斷復活。
不得不說,地球生命實在是太奇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