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國內媒體報導了一則最新消息稱,長江白鱘最終還是沒有熬過2020年的大關,最後一條白鱘在人類的保護注視下死去,這種物種被宣告完全滅絕。不少網際網路平臺紛紛轉發這則消息,表示無奈悲痛之意。
生物滅絕,是自然界、是地球的一大悲哀之事。曾與你朝夕相處、感情熟絡的生物,在朝夕之間卻永久地從地球上完全消失了,這令人多麼地絕望。以後你想再看見這種生物,只能前往博物館或是租借影片觀看了。
然而,依據目前的自然界狀況,生物滅絕似乎成了一個不可逆轉的潮流。18世紀60年代,第一次工業革命在英國爆發,接著席捲全球,很快便爆發了第二次、第三次工業革命,社會面貌也因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世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與此同時,他們也付出了相應的代價——大自然生態被破壞。在此種環境下,此消彼長,但最後都是殊途同歸,人類也難逃滅亡的結局。
總而言之,每當出現一起生物滅絕的消息,無疑在給人類敲響一次次警鐘。如何才能扭轉這個必亡的局勢?真的很值得大家深思。隨著科技的發展,科學家已經從多方面入手,也獲得了一些不錯的收穫。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發現能夠「永生」的生物。說到小龍蝦,相信不少人聽到這三個字都會垂涎欲滴,畢竟它是朋友聚會必不可少的美味佳餚。但是說到歐洲大理石紋背小龍蝦,你一定會感到比較陌生。但是千萬不少小看這種小龍蝦,它可是不依靠任何「仙丹妙藥」就實現了長生不老。
歐洲大理石紋背小龍蝦本來也是一種默默無聞的蝦類生物,在二十多年年發生了基因突變,可以通過孤雌繁殖,自身進行基因複製,因而也被成為「複製蝦」。既能自我複製基因,亦可孤雌繁殖,在某些方面而言,這種小龍蝦已經實現了「永生」。但儘管如此,它們依舊逃不過成為人類「盤中餐」的命運。
復活猛獁象。很多人都聽過猛獁象的大名,它活在距今2億年前的時代,後來由於環境變異而滅絕了。近日,據外媒最新消息報導,俄羅斯在接近北極圈的區域發現了猛獁象的活性細胞。
這一發現無疑讓生物學家們欣喜若狂,他們計劃利用高新科技復活猛獁象,然後將之投放回北極圈,藉此來恢復北極圈的生態平衡。此實驗即將提上日程,相信不久之後我們便可以看到具體的成果。
無可置疑,為瀕危物種建立DNA儲存庫,是一個延緩生物滅絕的有效方式之一,我國便為中華鱘建立了特定的儲存庫,並成功地人工養殖了數百條中華鱘。這個方法值得大範圍推廣。
已滅絕了的生物莫名「死而復生」。這是最詭異而神秘的事件之一。據稱,在澳大利亞草原有人親眼目睹已滅絕83年的袋狼再次出現。無獨有偶,就連已經滅絕了13萬年的白喉秧雞也重新出現在世人的面前。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難道大自然在重新洗禮或是另有隱情?這一點還需要作進一步的研究。
根據聯合國生物多樣性組織調查報告顯示:每隔一分鐘,便有3種生物物種從世界上徹底消息。這是一個多麼令人害怕絕望的數據,何時會輪到人類呢?這一點值得我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