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格局 | 泉城外,碧雲端,海洋衛星衝蒼穹

2020-09-23 廣東碧桂園學校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又稱「東風航天城」,簡稱JSLC,是中國科學衛星、技術試驗衛星和運載火箭的發射試驗基地之一。它是中國創建最早、規模最大的綜合型飛彈、衛星發射中心。截至2016年10月1日,中國發射了約280顆人造衛星,其中82顆在酒泉發射。

9月21日,廣東碧桂園學校小學部五年級甘肅研學團師生研學第一站直達酒泉。在元首級觀禮臺上觀看「海洋二號衛星C星(HY-2-C)」發射全程,把航天夢想放飛太空。

長風幾萬裡,澎湃觀禮臺

五年級研學團師生上午前往「問天閣」了解歷代航天員集訓內容及生活環境。

午飯後,研學的師生們前往觀禮臺,進行發射前準備工作,等待「火箭發射升天觀禮儀式」。13:40 火箭點火倒計時,0秒時火光閃現,火箭直衝雲霄,保護層逐級脫落,轟鳴聲迴蕩在戈壁灘上空。

在成功見證火箭發射後,15:00研學團師生帶著無比激動的心情投入到由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火箭工程師親授的「航天STEM」課程,經過前期理論的專業學習,胸懷對真實火箭結構的深刻印象,孩子們沉穩專注、相互協作、巧思湧現,更在火箭發射塔下成功放飛了自己親手製作的火箭模型,在一線航天基地完成了一堂令TA們終生難忘的「航天初體驗」。

下午4點左右,研學師生走進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歷史展覽館,品讀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輝煌歷程,啟迪航天夢。

啟迪航天夢

有似山開萬裡雲

四望青天解疑惑

海洋二號03星知識科普

海洋二號03星是由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規劃建設的第2顆海洋動力探測系列業務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研製。衛星雷達高度計、微波散射計可以對海面高度、有效波高、海面風場實現高精度、高解析度的實時觀測。衛星搭載的AIS艦船自動識別系統具備全球船舶識別的能力,DCS分系統可以接收、存貯和轉發海域中的浮標測量數據,有效提高數據精度。

*資料圖片來自百度百科

觀禮之後,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海洋教育專委會副秘書長鄧飛帆作為研學導師,帶孩子們參觀酒泉衛星發射基地,認識發射架,了解航天員需具備的身體素質。幾位資深科學家專業分享,指導孩子們學習航天知識,幫助孩子們建立正確的「宇宙觀」。

如果說觀看海洋二號發射是震撼的,那學習中國飛天曆程卻是催人淚下的:中國飛天曆程,是一代代人的努力與老去,一代代人的成長與接力。今天的見證,將會成為同學們難忘的回憶,也是一個國家偉大成就的回憶。在航天科技的一線基地,孩子們感受到人類探索太空的偉大價值。

第一次觀看火箭發射,聲音響亮,速度飛快,感覺真的太壯觀了。我國的火箭發射率成功率非常高,真為我國科技進步感到驕傲。下午我們小組還學著製作小火箭模擬發射,我們組發射的火箭還挺遠的,感覺蠻好玩的。(Chelsea)

在火箭發射的瞬間,火箭發出的煙霧、聲音和火焰讓我感到很震撼!火箭的分離也讓我感到很有趣!(Alan)

相關焦點

  • 參觀酒泉衛星發射基地:泉城外,碧雲端,海洋衛星衝蒼穹
    參觀酒泉衛星發射基地:泉城外,碧雲端,海洋衛星衝蒼穹 2020-09-23 18: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實踐十三號衛星,達到了什麼水準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殷豈】本周三,我國航天工作者們又把一顆衛星順利的送上了天,那就是實踐十三號通信衛星。不過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那就是中星16號。實踐十三號是我國首顆高通量通信衛星,首次應用Ka頻段多波束寬帶通信系統。在完成試驗驗證以後,衛星將納入「中星」系列,命名為「中星16號」。實踐十三號衛星工程由國防科工局組織實施。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衛星!將構成我國首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
    2020年9月21日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二號C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這是我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的第二顆衛星,也是我國首顆運行於傾斜軌道的大型遙感衛星,其入軌後與海洋二號B星組網,將大幅提升我國海洋觀測範圍、觀測效率和觀測精度。
  • 蒼穹地理信息軟體平臺KQGIS V8.0正式發布
    KQGIS V8.0發布會現場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家耀,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胥燕嬰,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秘書長王增寧,中國國土勘測規劃院土地規劃所所長賈克敬,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黨委書記王院士表示,蒼穹數碼作為地理信息行業的一名老兵,十八年磨一劍,這種堅持不懈的科研鑽研精神正是國家需要的,是民營企業的典型代表。同時,王院士對蒼穹數碼完全自主研發的國產地理信息平臺KQGIS V8.0的發布表示熱烈的祝賀!
  • 海洋衛星:大國重器經略蔚藍
    同時,海洋科研還需要衛星能夠提供亞中尺度和更微小尺度的觀測,這是後續海洋衛星的發展方向。通過大力發展高軌光學、微波和雷射雷達海洋遙感衛星並提升低軌衛星觀測能力。建設高、低軌配合,太陽和非太陽同步衛星搭配,具備低、中、高解析度觀測能力的完整天基海洋觀測體系,實現大、中、小尺度海洋環境信息同步獲取,海洋表層、次表層和海底信息同步觀測能力。衛星數據產品上做到高時效、高精度、多種類和信息全,具備全球數據分發服務能力,滿足應用領域對全球海洋環境信息的業務需求。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衛星
    2020年9月21日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二號C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海洋二號C衛星是我國第三顆海洋動力環境衛星,也是空間基礎設施海洋動力探測系列的第二顆業務星,將與2018年10月發射的海洋二號B衛星及後續規劃發射的海洋二號D衛星組網運行,共同構成我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實現對全球海面高度、
  • 青島西海岸新區全面構建海洋開放合作格局 開啟星辰大海新徵程
    近年來,青島西海岸新區認真貫徹海洋強國戰略思想,落實山東海洋強省建設和青島經略海洋攻勢決策部署,打響經略海洋攻堅戰,凝心聚力,奮楫篤行,交出一份海洋保護與利用的高質量答卷。 六大海洋特色產業突破發展經略海洋攻堅戰是青島西海岸新區「十二大攻堅戰」之一。
  • 土星衝日天象 什麼時候觀賞 我國大部分地區可看到|土星|衝日-社會...
    土星衝日是說土星與太陽的赤經相差180度,此時,土星、地球和太陽排成近似一條直線.土星衝日期間,土星整夜可見,土星距離地球最近,土星最亮,觀測時機最好.     土星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直徑排行第二,僅次於木星.土星最大的特點,是其密度為八大行星中最小,只有0.69(水的密度是每立方釐米1克),即比水的密度還小31%.如果有一無限大的海洋,土星可漂浮在水面上隨波逐流.
  • 八字格局論命、地支刑衝剋害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第一格局論命大家之所以不太重視格局,主要是現代命理把格局簡化成身旺身弱之類,另一方面在於目前預測多數是面測,絕大多數人過來預測,只要看他的衣著及言談舉止,基本這個人什麼性格,什麼檔次就已經很清楚了,無論你用什麼理論,要大致測準一個人的命基本沒多大問題。
  • 中國工程院院士、海洋遙感專家潘德爐:拓荒海洋衛星遙感
    一輩子只做一件事 就是報效祖國  「簡單說,海洋衛星就是用於海洋要素和目標的探測而設計發射的一種人造地球衛星,可以為海洋生物的資源開發利用、海洋汙染監測與防治、海岸帶資源開發、海洋科學研究及海洋安全等領域提供服務。」潘德爐說。
  • 「海洋之神」海王星9月12日「衝日」
    新華社天津9月10日電(記者周潤健)天文專家介紹,海王星將於9月12日「衝日」,在天氣晴朗的條件下,在此後10多天中,有興趣的天文愛好者藉助天文望遠鏡將可目睹到這顆淡藍色神秘星球的風採。自從冥王星被逐出「行星家族」後,海王星就成了太陽系中距離太陽最遙遠的行星。
  • 我國迄今最大衛星·實踐十八號衛星:下一代衛星通信技術先鋒
    而此次長徵五號遙二火箭即將送上太空的也是我國目前最大的一顆衛星,實踐十八號新技術驗證衛星,它的主要任務是驗證下一代衛星通信技術。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此次發射的實踐十八號衛星,搭載了多型全新的衛星通信設備,包括我國目前能力最強的星地雷射通信終端等衛星載荷,將為我國下一代高通量通信衛星完成技術驗證。
  • 科技創新人物 | 院士潘德爐:拓荒海洋衛星遙感
    ,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開啟了我國海洋水色業務衛星組網觀測的新篇章。一輩子只做一件事 就是報效祖國「簡單說,海洋衛星就是用於海洋要素和目標的探測而設計發射的一種人造地球衛星,可以為海洋生物的資源開發利用、海洋汙染監測與防治、海岸帶資源開發、海洋科學研究及海洋安全等領域提供服務。」潘德爐說。
  • 土星衝日天象:土星距地球最近 每隔378天出現一次
    土星衝日天象原標題:土星衝日天象明天上演!什麼時候觀賞最佳?我國大部分地區可看到想要看看土星長啥樣嗎?機會來了。明天凌晨,夜空將上演「土星衝日」天象。土星衝日是說土星與太陽的赤經相差180度,此時,土星、地球和太陽排成近似一條直線。土星衝日期間,土星整夜可見,土星距離地球最近,土星最亮,觀測時機最好。土星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直徑排行第二,僅次於木星。土星最大的特點,是其密度為八大行星中最小,只有0.69(水的密度是每立方釐米1克),即比水的密度還小31%。如果有一無限大的海洋,土星可漂浮在水面上隨波逐流。
  • 人情實踐的認同單位與行動邏輯——對「差序格局」的實證性反思
    摘要:差序格局,是對中國鄉土社會的人情結構一個經典的理論探討。然而在當今壓縮現代性的社會背景之下,人情實踐背後的結構性原則可能比差序格局的表述更為複雜。通過一個宗族性村落中人情實踐的個例,文章從人情建構的認同單位和行動邏輯兩個方面,重新解讀差序格局,進一步審視當代鄉土社會中人情關係的新模式。
  • 實踐十八號衛星:衛星「巨無霸」 能力新高度
    而此次長徵五號遙二火箭即將送上太空的也是我國目前最大的一顆衛星,這就是實踐十八號新技術驗證衛星,它同時也是我國下一代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平臺——東方紅五號平臺的技術驗證衛星,我國「東方紅」衛星家族再添新成員。
  • 土星衝日天象明天上演!什麼時候觀賞最佳?我國大部分地區可看到
    明天凌晨,夜空將上演「土星衝日」天象。如果天色晴朗,我國各地乃至全球大部分地區都可看到。如果有一無限大的海洋,土星可漂浮在水面上隨波逐流。土星近日在人馬座由東向西逆行,視亮度為0.1星等,比牛郎星明亮,但比織女星稍暗。在土星的西面不遠處,可找到明亮的木星。木星視亮度為負2.5星等,比夜空中最明亮的恆星「天狼星」還奪目。在大望遠鏡的視場裡,土星因為有光環,所以看上去像一頂草帽。土星有62個衛星,其中「土衛六」的直徑比地球的衛星——月亮要大。
  • 乾旱讓「老實泉」不老實
    本報訊 事實證明,「老實泉」並不總是那麼老實。這座位於美國黃石國家公園內的間歇式熱噴泉因平均每隔90至94分鐘向空中噴出數十米高的熱水而聞名。現在,地質學家對公園裡的石化木進行了研究,發現有證據表明800年前為應對一場嚴重乾旱,「老實泉」有幾十年完全停止了噴發。日前,相關研究發表於《地球物理研究快報》。
  • 中國將形成「一帶九區多點」海洋開發格局
    中新網9月7日電 據發改委網站消息,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展規劃司和國家海洋局戰略規劃與經濟司主要負責人表示,到2020年全國海洋主體功能區布局基本形成之時,將形成「一帶九區多點」海洋開發格局、「一帶一鏈多點」海洋生態安全格局、以傳統漁場和海水養殖區等為主體的海洋水產品保障格局、儲近用遠的海洋油氣資源開發格局。
  • 往後餘生 蒼穹幸福 我們一起守護!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第十二屆集體婚禮浪漫舉行
    10月1日,新中國華誕恰逢中秋月圓,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紅氣球隨風搖曳、身著婚紗的美麗新娘、西裝筆挺的新郎、嬌豔欲滴的玫瑰……匯聚成了一片浪漫的愛情海洋,37對航天新人在這裡,完成神聖的婚禮儀式,與祖國一同開啟新的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