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小分子催化方向自2000年興起以來,到現在過去了約20年,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湧現了眾多優秀的化學家,像List,Jacobsen,Yujiro Hayashi等;同時湧現出了眾多的小分子類型的催化劑,如硫脲,磷酸,相轉移催化劑,脯氨醇矽醚催化劑等等。Jørgensen-Hayashi催化劑是眾多類型中最具代表性的催化劑之一,可高效催化醛與不飽和硝基烯烴的不對稱Michael加成反應。前面我們分享過來自日本東北大學(Tohoku University)的Yujiro Hayashi團隊報導了5步反應一個反應器連做的Oseltamivir高效全合成,該全合成的關鍵步驟正是Jørgensen-Hayashi催化劑催化的醛與不飽和硝基烯烴的Michael加成反應,整個5步反應只需要1個小時(1小時5步反應:Oseltamivir高效合成)。
圖片來源: Org. Lett.
最近,同樣是Yujiro Hayashi團隊在英國皇家化學會著名期刊Chemical Science(IF = 9.556)報導了脯氨醇矽醚催化的串聯Michael/Michael加成反應作為關鍵步驟高效合成 Corey內脂,整個反應過程一鍋化完成,耗時152分鐘,總收率50%,產物的對映選擇性>99%。
圖片來源: Chemical Science
Corey內脂是一類轉化非常豐富的重要中間體,可被用於合成一系列的前列腺素激素。正是由於其重要性,眾多化學家們開發了合成它的方法,特點各有千秋。儘管不對稱催化方法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然而,通過不對稱催化方法來合成Corey內脂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儘管下圖的Corey團隊開發的合成方法仍然是一個實用的傑出的方法,然而它需要10步,總反應時間48小時,這裡還不包含純化時間。該方法的關鍵步驟是不對稱Diels–Alder反應。在時間就是金錢的時代,Corey內脂的合成方法仍然有優化空間。
圖片來源: Chemical Science(Corey方法)
正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Yujiro Hayashi團隊報導了如下的合成路線。反應的關鍵步驟是第一步,也就是小分子催化劑脯氨醇矽醚催化的Michael/Michael串聯反應構建手性環戊酮的反應。接著醛酮還原,內脂化, Si-Ph鍵轉化為Si-F鍵,C–SiMe2F鍵轉化為C-OH鍵共7步反應,一鍋化完成,非常高效。
圖片來源: Chemical Science(本文方法)
作者在完成Corey內脂的合成後,對第一步反應的底物普適性進行了拓展,結果如下,不管是反應的產率,還是產物的對映選擇性和非對映選擇性都非常優秀。
圖片來源: Chemical Science
參考文獻:Chemical Science, 2020, DOI:10.1039/C9SC0582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