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合成大牛woodward,E.J.Corey,Baran的博士論文

2021-02-26 化學科訊

有機合成大牛woodward和Corey關於這兩個人,不用多說,一個1965年諾貝爾化學獎, 一個1990諾貝爾化學獎,影響整個有機合成界分析策略。一大堆結構複雜的分子  一大堆的人名反應  一大堆的命名試劑。。。。。二位大牛的博士論文,有點老,但是可以看看大神的早期的足跡。

Baran,大名鼎鼎,無需贅言,只小小引一段網上廣泛傳播的一段話:
TotalSyn歷史悠久,但是從不衰老。這個領域每個時代總有那麼幾個天才,woodward、corey、AE、DHR Barton到現在的如日中天的KCN,誰是下一代的領軍人?現在看來最有希望的是Baran。

(1) 資料:woodward doctoral thesis
作者:Robert Burns Woodward
資料頁數64
資料內容簡介:A synthetic attack on the oestrone problem

(2)資料:Corey doctoral thesis
作者:Elias James Corey
資料頁數159
內容簡介:synthesis of N,N-diacylamino acids and analogs of penicillin

(3)資料:Phil S. Baran doctoral thesis
作者:Phil S. Baran
資料頁數1255
內容簡介:Total synthesis of the CP-molecules and bissorbiclilinoids:how endeavors in total synthesis lead to the invention,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new synthetic reactions, technologies, and concepts in organic chemistry.

三篇論文打包下載請後臺回復大牛


 《輝瑞總結的400多個藥物合成路線匯總》

 滿分推薦:化學科研必備app

相關焦點

  • 有機大牛Woodward,E.J.Corey和Baran的博士論文
    作為現代有機化學之父woodward,是每一個學習有機化學的小夥伴很熟悉的名字;我們也都熟知一套高等有機化學課本,那就是Corey版本的,雖然我們可能並沒有看多少頁
  • 全球化學領域的超級大牛
    5. R.H.Baran (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課題組網址:https://baranlab.org/Corey學生,走進合成界天才化學家Phil.Baran世界:千頁畢業論文,Seminars,文章合集等(12)真香!諾貝爾獎得主 E.J.Corey推薦的有機人名反應 ,對應的中文版本你有了麼?
  • 全世界搞化學的超級大牛 學化學的不能錯過
    每一個領域總有那麼幾個人讓人佩服,商業精英如此,化學界的科研大牛們同樣吸引大家的眼球。  他們都取得了哪些卓越的研究成果?對你的課題有什麼樣的幫助?  今天給大家搜集了部分化學界的超級大牛,並給出了課題組網址,搞化學的不能封閉,有空去牛人那兒看看吧......
  • 大牛碰撞||152分鐘實現7步E.J.Corey內脂合成
    有機小分子催化方向自2000年興起以來,到現在過去了約20年,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湧現了眾多優秀的化學家,像List,Jacobsen,Yujiro
  • 在世界頂級合成實驗室,比如Baran組,Nicolaou組做實驗都是什麼狀態?
    豬七七本科畢業論文是在P大楊老師全合成組做的,9月到6月,一個字累,兩個字很累。每天12點到1點左右回宿舍睡覺,早上8點半前到實驗室,全天都在搭反應過柱子打核磁,唯二的休息時間就是中飯和晚飯。我現在不幹化學也好幾年了,但是每次回想起做全合成的那一年,那身上散發著迷之味道回宿舍放個屁都是那天合成的產物味兒的那一年,那躺床上1秒入睡的那一年,那跟實驗室師兄弟姐妹們都是戰鬥情誼畢業哭成淚人的那一年,我還是可以驕傲地說,有機全合成,我愛過,為之戰鬥過。2.
  • 【炔烴合成】corey-fuchs反應(官能團轉化)構建中間炔烴
    炔類化合物是有機合成中的重要中間體,目前已經發展出了一些非常常用的人名反應,例如Corey-Fuchs reaction, Seyferth-Gilbert
  • 「大家」Martin Semmelhack|金屬有機、電化學領域大牛
    Corey教授攻讀博士學位,從事有機過渡金屬試劑在有機合成中的應用研究這個嶄新的領域。1967年春天,他獲得NIH博士後基金,跟隨史丹福大學William S. Johnson從事博士後研究,期間他應用多烯酚環化策略首次合成了天然的steroid。 1968年秋天,Martin到康奈爾大學當助理教授,開始進行獨立研究工作,以有機合成作為工具,包括開發新的方法學和目標導向有機合成。
  • Corey-Kim氧化反應
    Org.J. Am. Chem. Soc. 2003, 125, 1498Dev. 2007, 11, 270-274參考文獻一、化學空間:http://www.chem-station.com/cn/reactions/%e6%b0%a7%e5%8c%96%e5%8f%8d%e5%ba%94/2014/05/%e7%a7%91%e9%87%8c-%e9%87%91%e6%b0%a7%e5%8c%96%e5%8f%8d%e5%ba%94-corey-kim-oxidation.html
  • 活著的豐碑E.J.Corey在JOC發表文章:不可能的夢想
    我倒是覺得老爺子還是蠻可愛的,在其他地方看到一些大牛把Angew.Chem.和JACS當成自己家的後花園撒潑吵架或者當成自家雜誌寫長篇小說連載,覺得那境界也就彼此彼此吧。大家都是人,而且人家是化學界的名人,也要允許顯顯擺嘛,不然一輩子混得什麼勁兒。他首先說小時候自己是波士頓紅襪隊的超級粉絲。做了一輩子的球迷,終於有了回報。
  • 怎麼樣申請國外大牛實驗室的博士?按照實力排名努力考公費研究生
    施一公的青年夢想是國內學子可以不需要遠渡重洋就可以享受到最好的高等教育,經過十幾年的努力,施一公確實完成了自己青年時候的夢想,清華大學的生科院已經成為世界頂級學院,培養的博士生素質非常高,其中最著名的萬雪蕊博士未畢業就有6篇CNS主刊論文,這樣的成績在哈佛和普林斯頓都算最優秀的博士生,但是中國像施一公這樣的大師教授太少,在其他學科中國的整體的高教水平還是非常的薄弱,一名施一公只能提升生物蛋白結構
  • 中國第一位化學博士趙承嘏的博士論文——紫堇鹼的合成研究
    (即延胡素甲素)的全合成,這樣算來,趙先生是我國第一個從事有機合成和天然產物全合成工作的科學家。趙先生的博士論文是用法文寫的,我不懂法語,專門請我所留法回國工作的李序文博士翻譯了趙先生的博士論文,並請精通有機合成的藥物化學家柳紅研究員作了校對。讀完趙先生的博士論文,我感慨萬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為趙先生深厚的有機合成功底、創新的研究思路和精巧的合成設計方法所折服。
  • Angew Chem:虎皮楠生物鹼Himalensine A的14步不對稱全合成
    Himalensine A有著較為獨特的2-氮雜雙環[3.3.1]壬烷結構,還含有六個手性中心和一個季碳中心,因此具有很大的合成挑戰性。2017年,牛津大學學者曾成功地以22步路線首次完成了Himalensine A的不對稱全合成工作。
  • 【覽博匯總】炔烴的合成
    炔類化合物是有機合成中的重要中間體,目前已經發展出了一些非常常用的人名反應,例如Corey-Fuchs reaction, Seyferth-Gilbert
  • 導電金屬-有機框架材料
    DOI:10.1016/j.enchem.2020.100029全文連結: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58977802030004X研究背景:金屬-有機框架材料(MOF),又稱多孔配位聚合物
  • 納米光催化技術在光有機合成、高分子聚合中的應用進展
  • 史料|中國第一位化學博士趙承嘏的博士論文
    2015年,趙承嘏先生誕辰130周年,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專門組織團隊進行「趙承嘏學術思想和科學精神的研究」,經由日內瓦大學的檔案館, 獲得了趙承嘏先生的博士論文複印件,由中科院上海藥物所李序文研究員翻譯,柳紅研究員校對,蔣華良院士撰文導讀。趙承嘏先生是我國第一個從事有機合成和天然產物全合成工作的科學家。
  • 張其春教授:有機電極材料在水系單價電池中的應用
    擬解決的關鍵問題本論文圍繞著以下幾個關鍵問題而展開探索: 1.如何設計更高儲鋰能力的有機電極材料,進而提高有機材料的理論儲鋰容量。2.如何設計良好電壓平臺的有機材料從而得到高電壓、高能量密度以及高功率的可充放電池。
  • 有機人名反應——Corey-winter烯烴合成
    Corey-winter烯烴合成(Corey-Winter Olefinid=20200503001324Corey–Winter反應(科裡-溫特反應),又稱Corey–Winter烯烴合成因此用於張力大的烯烴、反式中環烯烴的合成,也用於實現順反構型烯烴的相互轉化。
  • 福州大學吳稜 JMCA:光催化有機合成
    前 言2020年8月,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雜誌在線發表了福州大學吳稜教授團隊在光催化有機合成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該工作報導了對納米片組裝而成的Sb2WO6多級微球表面進行金屬Pt功能位的構築,實現了可見光碟機動下選擇性還原硝基苯合成苯胺。論文第一作者為:時應章,論文通訊作者為:吳稜教授。背 景苯胺作為重要的有機中間體在染料、醫藥、農藥等領域的有著重要應用。如何以一種溫和的方式選擇性的還原硝基苯合成苯胺一直受到相關研究人員的密切關注。
  • 有機金屬化合物的醯化合成醛酮
    甲醯胺製備醛有機金屬化合物(有機鎂、有機鋰化合物)可與過量的原甲酸脂反應,首先生成縮醛,繼而用硫酸水解成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