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光催化技術在光有機合成、高分子聚合中的應用進展 |
近日,江蘇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張建明教授與濟南大學前沿交叉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宏教授合作,在環境催化專業期刊《應用催化B:環境》(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上發表以「Photoresponsive Nanostructure Assisted Green Synthesis of Organics and Polymers」為題的綜述文章,系統地總結了近年來太陽能人工光催化有機合成領域的代表性成果。
基於納米催化材料的人工光有機合成技術是指利用太陽能或模擬太陽能為驅動能源,通過納米光催化技術將水、二氧化碳、有機小分子或有機單體轉化為燃料、複雜有機物以及大分子或高分子的過程,是化學、材料領域的革命性課題,有望成為徹底解決能源和環境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其中光催化大分子、高分子合成是近年來光催化研究領域的前沿課題,也是光催化技術拓展的一個難題和挑戰。
張建明教授與劉宏教授團隊梳理了近年來光催化有機合成領域的重要研究成果,主要覆蓋了光催化二氧化碳還原製備有機小分子、光催化高附加值有機分子合成以及光催化高分子合成等研究熱點,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成果加以深入探討;針對該研究領域的難點?催化反應的選擇性,文章也提煉了對反應選擇性有重要影響的代表性因素。此外,該文章首次系統地總結了光催化自由基聚合製備高分子材料研究的主要成果,並探討了未來可能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對有意涉及光催化有機聚合研究方向的同行極具借鑑意義。
該工作得到了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及團隊所在高校的支持。(來源:科學網)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apcatb.2019.02.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