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O2光催化劑載體選擇及提高其光催化活性的研究(活性炭應用技術)

2020-11-22 中國化工網

  鑫森碳業開發出柱狀\球形高比表面積中大孔活性炭,經過試驗非常適合於附載二氧化鈦Tio2,具有附載量高,活性好,等特點,諮詢:13386999476陳工

  光催化氧化技術始於20世紀70年代。1972年,FUJISHIMA與HONDA報導了在光電池中光輻射單晶TiO2可以發生水的氧化還原反應並產生氫氣。由此掀開了TiO2光催化過程的歷史篇章。近年來,隨著光化學及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利用TiO2多相光催化消除環境中的各種汙染物的研究已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TiO2以其廉價無毒、導帶價帶電位合適、光腐蝕性小、無二次汙染等諸多優點,成為多相光催化領域的熱點,並被認為是當前最具有開發前景的綠色環保型光催化劑。

  迄今為止,關於光催化氧化機理方面的理論已經相當成熟,而圍繞著TiO2光催化劑的研究卻方興未艾。有關光催化劑TiO2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光催化劑載體的研究、TiO2固定化技術的研究、TiO2的改性研究和納米化TiO2的研製。文章集中介紹其中的載體、改性以及納米化的研製技術。

  光催化反應發展初期主要採用粉末態投加方式,該法由於存在著無法回收、後處理複雜、操作運行費用高等缺點而難以在實際中應用。針對這一問題國內外學者在TiO2的固定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其中,無論是將TiO2做成膜負載在玻璃片、纖維片、鋁片等材料上,還是將TiO2負載在各種固體顆粒上,都需要尋求合適的載體。

  鑫森碳業開發出柱狀球形高比表面積中大孔活性炭,經過試驗非常適合於附載二氧化鈦Tio2,具有附載量高,活性好,等特點,

  TiO2光催化劑載體的作用主要體現在:

  (1)固定TiO2、防止流失、易於回收和提高TiO2的利用率;

  (2)增加TiO2光催化劑整體的比表面積;

  (3)提高光催化活性。因為某些載體可與TiO2發生相互作用,有利於E-H+的分離並增加對反應物的吸附,同時實現載體的再生;

  (4)提高光源利用率。如將TiO2製成薄膜後,化劑表面受到光照射的催化劑粒子數目增加;

  (5)將催化劑用載體固定,便於製成各種形狀的光催化反應器。

  光催化劑載體首先要求能改善所擔載的物質的組織結構(如增加孔隙、表面積等),同時由於光催化劑是靠光和催化劑的結合來發揮催化作用的,只有被光激活的催化劑才具有光催化效果。因此,良好的光催化劑載體應具有以下特點: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在不影響TiO2催化活性的前提下,與TiO2顆粒間具有較強的結合力;比表面積大;對被降解的汙染物有較強吸附性;易於固液分離;有利於固-液傳質;化學惰性等。

  目前,國內外研究較多的催化劑載體有:SiO2,Al2O3、玻璃纖維網(布)、空心陶瓷球、海砂、層狀石墨、空心玻璃珠、石英玻璃管(片)、普通(導電)玻璃片、有機玻璃、光導纖維、天然粘土、泡沫塑料、樹脂、木屑、膨脹珍珠巖、活性炭等。

  (1)天然礦物類:天然礦物類物質本身具有一定的吸附性和催化活性,且耐高溫,耐酸鹼,常被用作催化劑的載體。目前已被用作TiO2載體的有硅藻土、高嶺土、天然浮石和膨脹珍珠巖等。劉勳等研究了幾種不同天然礦物(硅藻土、蛭石、高嶺土、膨潤土、矽灰石和海泡石)與納米TiO2的複合。結果表明,在6種天然礦物所製得的複合材料中,以海泡石光催化降解效率最高,作用6h後,對甲基橙光降解率達到98%。其次是硅藻土和矽灰石,分別達到87%和85%。且光催化降解效率與天然礦物吸附能力呈一一對應關係。陳愛平等以輕質絕熱保溫建築材料膨脹珍珠巖作載體,製得了能長時間漂浮於水面的納米TiO2負載型光催化劑,用於水面浮油的太陽光光催化降解。周波等採用天然浮石為載體負載TiO2作光催化劑,利用高壓汞燈為光源對有機磷農藥的光催化降解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濃度為1.2×10-4 mol·L-1的農藥光照2h左右可完全被光催化氧化為PO4。

  (2)吸附劑類:這類載體為多孔性物質,比表面積較大,是使用最為廣泛的一類載體。用作負載TiO2的吸附劑類載體主要有活性炭、矽膠、多孔分子篩等。吸附劑類載體可以獲得較大的負載量,可以將有機物吸附到TiO2粒子周圍,增加界面濃度,從而加快反應速度。崔鵬等將活性炭負載到TiO2膜作為光催化劑對甲基橙水溶液進行了光催化降解試驗。結果表明,與商品化的TiO2微粉光催化劑的降解性能相比,其降解速率較高,由於TiO2/C光催化劑中活性炭良好的吸附性能,使得光催化反應體系內產生了吸附-反應-分離的一體化行為,提高了光催化速率。國外的V.M.GuNk等研究表明,在不同負載量下,TiO2在矽膠表面均沒有形成連續塗層;TiO2和SiO2之間的作用力包括氫鍵、靜電力和少量的Si-O-Ti鍵,SiO2抑制了TiO2從銳鈦型向金紅石型的相變。國內的鄭光濤等採用溶膠-凝膠法將改性後的高效TiO2光催化劑負載於球形矽膠上,得到了具有混晶結構、大比表面積、高活性的納米TiO2光催化劑。負載後的催化劑在紫外區具有強的吸收,比表面積達到379.8m·g-1。鄭珊等合成了TiO2呈單層分散或雙層分散狀2態的多孔分子篩MCM-41。結果表明,負載後,MCM-41孔道表面的SiO2以化學鍵相連生成Si-O-Ti鍵。

  (3)玻璃類:玻璃價廉易得,具有良好的透光性,便於設計成各種形狀,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視。用於TiO2光催化劑的載體有玻璃片、玻璃纖維網(布)、空心玻璃珠、玻璃螺旋管、玻璃筒、石英玻璃管(片)、普通(導電)玻璃片、有機玻璃等。張新英等以空心玻璃微球為載體,用溶膠-凝膠法製備負載型複合光催化劑,所得催化劑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便於回收和重新利用。

  (4)陶瓷類:陶瓷也是一種多孔性物質,對TiO2顆粒具有良好的附著性,耐酸鹼性和耐高溫性較好,也可用作催化劑載體。若在日常使用的陶瓷上負載TiO2,可以製成具有良好自潔功能的陶瓷,起到淨化環境的作用。賀飛等採用溶膠-凝膠法,在自製的陶瓷釉體表面製得粒徑大小為40~100nm的TiO2晶粒。它緊密結合,形成透明均一無「彩虹效應」的TiO2光催化薄膜型自潔功能陶瓷,具有超級親水性和去汙功能。

  (5)有機類:由於TiO2在陽光下能光催化氧化降解有機物,所以一般不用有機材料做載體。而某些高分子聚合物,如飽和的碳鏈聚合物或氟聚合物,有較強的抗氧化能力,所以也可以用於負載型TiO2的研究。但由於·OH-,·O2-的強氧化性,這些高分子聚合物載體只能在短期內使用。目前,用於負載TiO2的高分子聚合物載體有: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聚丙烯、ABS,NAfiON薄膜等。劉平等研究認為,TiO2粒子的形成與長大均限制在NAfiON的微小孔籠中,粒子形成過程所需的物質傳遞也僅能通過小通道進行;在該實驗的合成條件下,TiO2晶體大小僅取決於NAfiON孔籠直徑。

  提供:鑫森化工活性炭有限公司

【版權聲明】秉承網際網路開放、包容的精神,化工網歡迎各方(自)媒體、機構轉載、引用我們原創內容,但要嚴格註明來源化工網;同時,我們倡導尊重與保護智慧財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將版權疑問、授權證明、版權證明、聯繫方式等,發郵件至info@netsun.com,我們將第一時間核實、處理。

相關焦點

  • 貴金屬催化劑催化燃燒揮發性有機物(VOCs):活性組分、載體性質等的...
    已開展應用的VOCs處理技術包括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膜分離法、生化法、低溫等離子體法、光催化氧化法、直接燃燒法和催化燃燒法等。其中,催化燃燒法可以處理中、低濃度的VOCs,在相對較低的溫度下實現催化氧化,降低了能耗,減少了二次汙染物的排放,目前已成為消除VOCs最重要的技術之一。催化劑的設計合成是催化燃燒技術的關鍵。貴金屬因優異的低溫催化活性和穩定性而受到研究者的廣泛關注。
  • 水處理催化臭氧技術 常用的3種催化劑總結
    臭氧催化氧化技術是基於臭氧的高級氧化技術,它將臭氧的強氧化性和催化劑的吸附、催化特性結合起來,能較為有效地解決有機物降解不完全的問題。臭氧催化氧化技術按催化劑的相態分為均相臭氧催化氧化技術和多相臭氧催化氧化技術,在均相臭氧催化氧化技術技術中,催化劑分布均勻且催化活性高,作用機理清楚,易於研究和把握。
  • 催化劑載體的種類
    天然礦物天然礦物類物質本身具有一定的吸附性和催化活性,且耐高溫,耐酸鹼,常被用作催化劑的載體。已被用作TiO2載體的有硅藻土、高嶺土、天然浮石和膨脹珍珠巖等。劉勳等研究了幾種不同天然礦物(硅藻土、蛭石、高嶺土、膨潤土、矽灰石和海泡石)與納米TiO2的複合。結果表明,在6種天然礦物所製得的複合材料中,以海泡石光催化降解效率最高,作用6h後,對甲基橙光降解率達到98%。
  • 揮發性有機物催化氧化技術及催化劑研究進展
    而在催化氧化技術中,催化劑性能的好壞則是決定設備運行成本和VOCs淨化性能好壞的重要因素,開發低溫高活性和穩定性高的催化劑,是現在和將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催化氧化技術的研究重點。3 催化劑分類及介紹適合工業應用的催化劑需要具有強度高、阻力小、低溫活性高、高溫穩定性強和抗毒性好等優點。
  • 【催化】負載錳鈷尖晶石的缺陷活性炭作為一種高效的氧還原電催化劑
    由於活性炭價格低廉而且已經實現了大規模化生產,那麼活性炭經過簡單的改性處理後能否具有很高的電催化活性呢?但是由於Pt資源稀缺、價格昂貴, 在直接甲醇燃料電池中,Pt還會受到甲醇的毒化作用而失去催化活性,並且其穩定性較差,這些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商業化應用,因此設計與開發廉價高效穩定的ORR電催化劑對實現燃料電池的大規模商業化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 臭氧催化劑填料的載體種類
    目前,存在的臭氧催化劑填料按照載體的不同可分為:碳基載體(活性炭載體),多以活性炭為負載材料,催化組分與載體為物理結合,催化組分易流失,且強度差,已經開始逐步淘汰。陶粒載體(陶粒顆粒),強度較活性炭的強,催化組分流失相對活性炭基體的慢一些,損耗仍還在30%-50%,需要每年補加,甚至更換。3. 鋁基載體(三氧化二鋁),克服了活性炭、陶粒的內物理結合,催化組分易流失問題,為金屬合金結構,化學鍵結合,更穩定,不容易流失,但磨損率仍然在10%以上,填充高度一般不超過1.5米。4.
  • 活性炭吸附法處理染料廢水的研究進展
    活性炭吸附處理染料廢水的耦合方法 雖然活性炭是目前最有效的吸附劑之一,能有效去除色度和COD,但是大多數是和其它工藝耦合的。活性炭吸附多用於深度處理或將活性炭作為載體和催化劑,單獨使用活性炭處理較高濃度的染料廢水的研究很少。
  • TiO2光催化CO2製備燃料進展
    通過使用半導體光催化劑將CO2在光條件下還原成有價值的太陽能燃料,如CH4,HCO2H,CH2O,和CH3OH等,可以減少溫室效應以及能源問題。在過去幾十年,提出各種的光催化劑中, TiO2由於廉價和環境友好,被廣泛研究用於光催化CO2還原。特別是TiO2的表面改性,其可以提高光吸收能力,促進電子空穴分離,調節CO2還原選擇性和增加TiO2對光催化CO2還原能力。
  • 【科技日報】高效氮化碳催化劑 實現光催化循環固氮產氨
    近年來,為了尋求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低排放的人工合成氨新技術,科研人員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光催化固氮合成氨技術由於其能夠利用太陽能,條件溫和並且低排放等優點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其中,氰基修飾氮化碳作為一類典型的二維非金屬半導體光催化劑,具有成本低、物理化學性質穩定、元素來源豐富、易於大量合成等優勢已成為固氮光催化劑領域的研究熱點。
  • 有機廢氣處理之活性炭吸附與催化燃燒淺談
    結合以往的實際工作經驗和案例,此次淺談就活性炭處理工藝與催化燃燒處理工藝,在設計與實際使用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和注意點進行探討。1有機廢氣處理工藝比選要素常見的有機廢氣處理工藝有:活性炭/棉吸附、生物洗滌吸收、等離子、光催化氧化、冷凝回收、催化燃燒、熱力焚燒等。但選擇哪種合適有效的處理工藝,就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工藝比選。
  • ​催化劑載體效果是什麼,常見的載體有哪幾種?
    催化劑載體是固體催化劑特有部分,是催化劑活性成分的分散劑、黏合物、負載體,有時還擔任共催化劑或助催化劑的角色。催化劑載體又稱擔體,是負載型催化劑的組成之一。一般為多孔物質,具有必定的比表面積,常把催化劑的活性組分附載其上面,載體首要用於支撐活性組分,使催化劑具有特定的物理性狀,而載體自身一般並不具有催化活性。
  • 汙水處理廠家:光催化降解技術處理汙水
    光催化降解技術是一種針對上述排量大、汙染重、危害廣的行之有效的汙水的處理辦法,其原理主要是光催化劑在受到光照後吸收能量,電子躍遷從而對吸附在其上的有機汙染物進行催化氧化,使其降解或礦化。當前研究和使用最廣泛的光催化劑是TiO 及其衍生物。
  • 高效氮化碳催化劑 實現光催化循環固氮產氨
    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固體所獲悉,該所環境與能源納米材料中心科研人員合成了鉀離子和氰基修飾的氮化碳納米帶作為模型催化劑,發現氰基在固氮反應中參與了還原反應並能夠再生,形成了固氮產氨循環。
  • 光催化原理、應用及常見問題解答
    光催化原理、應用及常見問題解答北極星VOCs在線訊:隨著全球工業化進程的加速,環境汙染問題日益嚴重,環境治理已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重視,其中政府在環境治理方面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對環境淨化材料和環境淨化技術的研究和產業化提供支持,其中,光催化材料和光催化技術佔有重要的地位。
  • TiO2光催化同時脫硫脫硝效率影響因素研究
    但該技術的脫除效率受溫度、溼度、光照條件、氧氣含量、催化劑、SO2和NOx初始濃度等眾多因素的影響。本文根據TiO2光催化同時脫硫、脫硝實驗,基於多元線性回歸,對TiO2光催化同時脫硫、脫硝效率進行了預測。  1、多元線性回歸  回歸分析是研究一個或幾個變量對另一個變量影響程度的方法。
  • 光催化氧化法處理塑料加工有機廢氣的技術分析
    北極星VOCs在線訊:摘要:光催化氧化法在有機廢氣的治理中已顯現出良好的應用前景。論文介紹了VOCs的來源及危害,概述了幾種常見的有機廢氣的處理技術,重點介紹了塑料加工行業有機廢氣的產生特點及光催化氧化法的原理及特點。
  • UV光催化處理VOCs的技術要點及影響因素
    北極星VOCs在線訊:摘要:對於低濃度大風量的VOCs處理,目前廣泛採用了UV光催化處理方法,影響UV光催化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光源、催化劑、溫溼度和停留時間等,解決UV光催化處理VOCs的關鍵技術相應地需要從光源的選擇,催化劑的優化和設備的空間結構改善等入手,找到UV光催化處理VOCs的技術難點加以突破。
  • 環己醇脫氫催化劑及催化機理研究進展
    DEBORAH V等研究了Co對Cu/ SiO2催化劑的影響, 結果表明, 在Co和Cu原子比為1: 1, 負載量都為15%時, 催化劑的活性最高, 此時Cu、Co在載體表面形成了類似尖晶石的結構, 提高了催化活性;同時, Co的引入還提高了環己酮的選擇性以及催化劑的穩定性。
  • ...第1期研究開發——色氨酸輔助合成光催化活性增強的球形納米TiO2
    色氨酸輔助合成光催化活性增強的球形納米TiO2   李彬1,3,陳星煒1,張天永1,2,姜爽1,3,   張光輝1,吳武斌1   (1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天津市應用催化科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天津 300354
  • 活性炭吸附技術在水處理中的應用
    ,文章將著重介紹活性炭吸附技術在水處理中的應用。活性炭纖維脫附再生速率快,時間短,且其性能不變,這一點優於活性炭。與活性炭一樣,活性炭纖維吸附時無選擇性,主要用於吸附有機汙染物,一般用於煉油廠綜合廢水處理。2.活性炭的吸附作用與吸附形式2.1 活性炭處理指利用活性炭作為吸附劑和催化劑載體的有關過程。主要應用於生活飲用水深度淨化,城市汙水處理,工業廢水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