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效氮化碳催化劑 實現光催化循環固氮產氨
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固體所獲悉,該所環境與能源納米材料中心科研人員合成了鉀離子和氰基修飾的氮化碳納米帶作為模型催化劑,發現氰基在固氮反應中參與了還原反應並能夠再生,形成了固氮產氨循環。
-
合肥研究院構建高效硼摻雜氮化碳納米片光催化劑應用於固氮合成氨...
此工作通過非金屬原子摻雜策略調控半導體的能帶結構及光/電化學性質,顯著提升了光催化固氮合成氨的活性,為未來常溫常壓下開發新的合成氨催化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重要的參考價值。,最終實現增強光催化固氮合成氨。 近年來,光催化氮還原反應(NRR)被認為是在常溫常壓條件下可持續合成氨的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其中,石墨相氮化碳(g-C3N4)作為一種典型的二維非金屬聚合物半導體光催化劑,因其具有元素來源豐富、可見光響應高、光/化學穩定性強、製備方法廉價等優勢,在合成氨光催化反應中展現出巨大潛力。
-
光催化合成氨的最新進展與未來
為了克服這些限制並實現大規模光催化合成氨的應用要求,需要新穎高效的光催化劑設計策略,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光化學和異相催化反應過程。 4.光催化合成氨的尚未解決的挑戰 為實現光催化合成氨的大規模應用,需要全方面地優化反應系統,包括光催化劑,光收集器,反應體系和反應條件。儘管大量的合成氨光催化劑已經被發展出來,但它們的性能始終難以達到工業應用級別,因此更多的工作需要投入到反應系統的改進。
-
合肥研究院發展新型鐵單原子催化劑實現高效電催化固氮合成氨
合肥研究院發展新型鐵單原子催化劑實現高效電催化固氮合成氨 2020-05-14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實現高效電催化氮氣還原合成氨。
-
表面氧缺陷和氟共修飾TiO2-x納米晶促進光催化固氮活性
鑑於化石燃料危機以及溫室氣體排放對環境的危害,人們提出了通過光催化或光電化學途徑將氮轉化為氨,這種技術對環境友好且低能耗,但是反應的轉化效率較低。傳統的光催化普遍存在光吸收窄、電荷分離差、表面反應速率不足等問題,同時,光催化固氮反應發生在固相液三相界面(固體催化劑、液態水和氮氣),由於氮氣在水中的溶解度低,所以提高光催化固氮反應中氮氣的供應量是一個關鍵問題。
-
北京大學潘鋒團隊發現新型光催化材料,常溫常壓下可同時催化形成兩種固氮產物
而在常溫常壓下,使用太陽能、水和催化劑進行氮的固定展現出了巨大的潛力。當前,有很多關於光催化固氮的報導,但是產物是多是NH4+或NO3-,而同時形成NH4+和NO3-卻鮮有報導。通過採用不同單色光進行光催化固氮實驗,發現W18O49納米線的表面缺陷在光催化固氮過程中對光波長依賴的機制。研究發現W18O49納米線的氧空位不僅可以促進N2的活化,還可以提高光吸收性能,光生載流子的分離能力。在模擬太陽光照下可以在純水中氧化還原N2而同時產生NH4+和NO3-,甚至在波長730 nm仍可以產生固氮效果,而在365 nm時最大量子效率達到9%。
-
中科院高能所在光催化固氮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多學科中心核能化學課題組在金屬有機框架材料光催化固氮研究領域取得進展,研究員石偉群團隊報導了兩例基於紫精配體的自由基MOFs材料Gd-IHEP-7和Gd-IHEP-8。 此MOFs材料均表現出優異的光催化固氮活性,氨生成速率分別為128和220 μmol h-1 g-1,其中Gd-IHEP-8固氮效率與文獻同類材料相比提高17倍。
-
合肥研究院在構築富含磷空位缺陷的磷化亞銅催化劑及其電催化固氮...
,在電催化固氮的性能與機理探究方面取得進展。 增強催化劑活性與選擇性的關鍵是如何在催化劑表面合理設計與構築針對特定催化反應的活性位點,其中通過缺陷工程改變催化劑的物理化學性質,調節催化劑對反應物或反應中間體的吸附與活化過程,是光/電催化研究領域的重要研究方向。空位缺陷就是其中一種比較常用的手段,空位缺陷可作為催化反應的活性中心進一步增強催化劑的內在性能。
-
AEM綜述:2D催化劑用於光/電催化人工氮還原制氨
與塊狀催化劑相比,2D催化劑通常具有較短的載流子擴散路徑,較高的比表面積和電導率,較多的空位型缺陷和裸露的邊緣位置,這有利於光生載流子的分離和N2分子的吸附和活化。有鑑於此,深圳大學米宏偉研究員首次對用於光催化和電催化N2RR的2D催化劑的研究進展進行了綜述。
-
石墨二炔@Janus磁鐵礦用於光催化固氮
石墨二炔@Janus磁鐵礦用於光催化固氮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29 13:28:45 石墨二炔@Janus磁鐵礦用於光催化固氮,這一成果由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Yuliang
-
中南大學王梁炳教授團隊在光固氮研究領域取得系列進展
近日,中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王梁炳特聘教授通過精細調控光催化納米材料的電子結構實現室溫高效光固氮,在《ACS Energy Letters》、《Appl. Catal. B: Environ.氨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化工產品,其衍生物氮肥作為現代農業的基礎,大幅提高各類農作物的產量,解決了全世界數十億人口溫飽問題。但是,傳統氨合成過程是在高溫高壓下通過氫氣和氮氣反應製得,耗能極高。據統計,每年合成氨所消耗的能量佔全球能源總消耗的2%左右。藉助光催化策略,在室溫常壓下以水為質子源實現氮氣直接轉化為氨是極具前景的固氮新路徑,受到全球科學界和產業界的廣泛關注。
-
深圳先進院發明化學刻蝕法製備多晶黑磷固氮催化劑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喻學鋒團隊在二維黑磷領域取得新進展,開發出了具有多邊界特徵的多晶黑磷納米片,展現出較好的光催化合成氨性能。尋求高效、低耗、清潔的固氮合成氨方法來替代能耗巨大的哈柏法一直是近幾年的研究熱點。
-
倫敦大學學院唐軍旺教授|分子催化劑助力氮化碳光催化高效產氫
分子催化劑與氮化碳通過共價鍵結合,實現了高效、穩定的光催化氫氣製備。2. 瞬態吸收光譜顯示,共價結合實現了亞微秒級的快速電子傳輸,光生電子的半衰期因分子催化劑的引入提高了1000倍以上。光催化技術為太陽能分解水制氫提供了一條完美路徑。然而要想大規模推廣應用還有幾個關鍵問題亟待解決:1. 目前大多產氫光催化劑需要擔載貴金屬,導致其成本過高,因此產氫催化劑的廉價化十分重要;2. 儘可能拓展光吸收範圍以有效利用太陽光;3. 長時間的穩定運行。
-
空穴來風,風馳電掣:空位工程調控的固氮電催化劑
自1910年科學家弗裡茨·哈伯利用氮氣與氫氣在高溫高壓下催化生成氨氣以來, 哈伯法合成氨在全球範圍內被廣泛應用。但是, 哈伯法高溫高壓的苛刻條件導致其能耗巨大且汙染嚴重,因此尋求低耗清潔合成氨方法迫在眉睫。
-
倫敦大學學院唐軍旺教授|分子催化劑助力氮化碳光催化高效產氫
分子催化劑與氮化碳通過共價鍵結合,實現了高效、穩定的光催化氫氣製備。2. 瞬態吸收光譜顯示,共價結合實現了亞微秒級的快速電子傳輸,光生電子的半衰期因分子催化劑的引入提高了1000倍以上。光催化技術為太陽能分解水制氫提供了一條完美路徑。然而要想大規模推廣應用還有幾個關鍵問題亟待解決:1. 目前大多產氫光催化劑需要擔載貴金屬,導致其成本過高,因此產氫催化劑的廉價化十分重要;2. 儘可能拓展光吸收範圍以有效利用太陽光;3. 長時間的穩定運行。
-
趙川教授團隊有機修飾的釕納米晶體催化劑實現高效氮氣電解合成氨
研究背景合成氨反應是催化科學領域的聖杯,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中,三次獲得諾貝爾獎。氨的工業化合成解決了當今世界數十億人口的糧食難題,同時氨也是一種能量密度達到4.32 kW h/L 的無碳儲氫材料。目前大規模的工業合成氨依然依靠Haber-Bosch 法,在工業生產過程中,合成反應不僅消耗了全世界總耗能的2%,同時釋放出來的二氧化碳加劇了地球的溫室效應。隨著電化學技術的發展,利用電化學的手段實現常溫常壓條件下氮氣電解合成氨成為近年來研究的熱點。與傳統工業哈珀法相比,電化學合成氨的原料氮氣和水來源廣泛,同時能量可來自於再生能源,被認為是一種綠色環保研究方法。
-
趙川教授團隊有機修飾的釕納米晶體催化劑實現高效氮氣電解合成氨
研究背景 合成氨反應是催化科學領域的聖杯,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中,三次獲得諾貝爾獎。氨的工業化合成解決了當今世界數十億人口的糧食難題,同時氨也是一種能量密度達到4.32 kW h/L 的無碳儲氫材料。目前大規模的工業合成氨依然依靠Haber-Bosch 法,在工業生產過程中,合成反應不僅消耗了全世界總耗能的2%,同時釋放出來的二氧化碳加劇了地球的溫室效應。隨著電化學技術的發展,利用電化學的手段實現常溫常壓條件下氮氣電解合成氨成為近年來研究的熱點。與傳統工業哈珀法相比,電化學合成氨的原料氮氣和水來源廣泛,同時能量可來自於再生能源,被認為是一種綠色環保研究方法。
-
研究發現光催化產氫理想助催化劑
日前,三峽大學葉立群課題組以非晶態二硫化錸為助催化劑,極大提高了光催化產氫性能和光穩定性,該成果在線發表於《應用催化B》。
-
科學網—發現光催化產氫理想助催化劑
本報訊(記者溫才妃 通訊員易娜、葉立群)日前,三峽大學葉立群課題組以非晶態二硫化錸為助催化劑,極大提高了光催化產氫性能和光穩定性
-
ACS AMI:合成氨電催化劑新進展
電催化N2還原反應(NRR)作為一種很有前途的工業固氮方法,可以在環境條件下實現高效、可持續、環保的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