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推薦】納米材料及其光催化物理化學

2021-01-08 騰訊網

化學工業出版社

黃在銀,李星星 著

《納米材料及其光催化物理化學》基於作者們在納米材料、物理化學和光催化領域的多年積累,由納米材料的控制合成,納米材料規定熱力學和表面熱力學性質的測定,納米材料光催化過程的原位熱力學、動力學、機理研究三部分組成。圍繞納米材料的結構-性質-機制層層深入。重點介紹了納米材料的精準製備及其原位生長過程的規律及機理;納米材料的整體熱力學性質和表面熱力學性質;半導體光催化的基本原理及應用;光催化物理化學及其原位表徵技術。旨在提供一種同步獲取光碟機動過程的熱力學、動力學以及關於物質變化的光譜信息的聯用技術,為研究光催化、光生物等的熱力學、動力學及機理提供多維信息。

《納米材料及其光催化物理化學》可作為從事納米科學、納米材料化學、光催化及相關領域的科研人員、研究生和教師教學及科研的參考書,亦可在化學、化工、環境、生物、製藥和材料類的本科生學習物理化學時參考。

部分目錄

1 緒論

1.1 納米材料及其應用

1.2 納米物理化學

1.3 半導體光催化

2 納米材料的控制合成

2.1 納米材料成核-生長理論

2.2 納米材料生長的原位熱動力學及生長機理

2.3 半導體納米晶的控制合成

2.4 高比表面積g-C3N4材料的製備

2.5 可見光碟機動g-C3N4@Ag光催化降解羅丹明B的性能及機理

2.6 Z型g-C3N4@Ag@Ag3PO4複合材料的控制合成

3 納米材料的規定熱力學性質

3.1 納米材料規定熱力學性質獲取原理

3.2 電化學法與微量熱法測定熱力學性質的相互佐證

3.3 納米材料規定熱力學性質的尺寸效應

3.4 納米氧化亞銅規定熱力學性質的晶面效應

3.5 總結與展望

4 納米材料表面熱力學性質

4.1 納米材料表面熱力學性質獲取原理

4.2 電化學法研究納米氧化亞銅表面熱力學性質的粒度效應

4.3 溶解度法

4.4 納米材料表面熱力學性質的尺寸及溫度效應

4.5 立方體Ag3PO4微晶表面熱力學性質的粒度及溫度效應

4.6 納米氧化亞銅表面熱力學性質的晶面效應

4.7 Ag3PO4微晶表面熱力學性質的晶面效應

4.8 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5 半導體光催化

5.1 半導體光催化簡介

5.2 異相光催化劑的研究進展

5.3 納米氧化亞銅光催化性能的尺寸效應

5.4 Ag3PO4微晶光催化降解RhB的晶面效應

5.5 表面等離子體共振催化劑Ag@AgCl的光催化性能及機理

5.6 g-C3N4@Ag3PO4光催化降解羅丹明B的原位熱力學/動力學及機理研究

5.7 Z型g-C3N4@Ag@Ag3PO4光催化降解羅丹明B的性能及機理

6 半導體光催化熱力學和動力學

6.1 光-微量熱計的設計及其應用

6.2 Ag@AgCl光催化降解亞甲基藍的熱力學/動力學及機理研究

6.3 Ag3PO4光催化降解甲基橙過程中熱力學、動力學及表面熱力學的形貌效應

6.4 沼澤紅假單胞光合細菌原位生長的熱動力學及其優化培養

6.5 光-微量熱計-螢光光譜聯用系統的設計及其應用

6.6 納米氧化亞銅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原位熱動力學的粒度效應

6.7 g-C3N4@Ag@Ag3PO4光催化降解羅丹明B的原位熱力學、動力學及機理

6.8 總結與展望

相關焦點

  • 帶你認識納米光催化氧化材料
    納米光催化氧化材料,主要成分是納米TiO2,是一種在日光(或者模擬日光)照射下,促進氧化反應的高效率催化材料。納米光催化氧化材料是當今化學、材料和環境領域的研究熱點,在汙水處理、空氣淨化、太陽能利用、抗菌和自清潔功能等領域均有應用
  • 綜述:金屬納米材料誘導的可見光催化
    ,而開發高效的可見光(約佔太陽光能量的43%)響應材料是目前光催化領域所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近些年興起的以Au, Ag, Cu等金屬光吸收為驅動力的光催化為解決寬帶隙半導體(Eg>3.0 eV)在可見光區域的響應問題提供了一個嶄新的思路,並已逐步發展成為光催化領域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關於金屬納米材料敏化半導體或增強其已有活性以達到高效可見光響應的機理已有較多研究,其中金屬納米顆粒的「熱電子」注入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模型(見圖)。
  • 中國化學會第32屆學術年會 | 第四十五分會:能源納米材料物理化學
    中國化學會第32屆學術年會 | 第四十五分會:能源納米材料物理化學 2020-12-28 15: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納米光催化氧化淨化材料究竟有什麼特性?
    納米光催化氧化淨化材料的代表物質為TiO2,在紫外光照射下材料的內部被激發出電子,產生電子--空穴對,即形成電子(e-)和空穴(h+)兩種載流體,並能迅速遷移到材料表面,激活材料表面吸附的氧和水分,產生具有氧化能力極強的自由氫氧基(·OH) 和活性氧(O2-),二者可把空氣中游離的有機汙染物、細菌、病毒等直接分解成無害的二氧化碳和水
  • 開發新型半導體光催化材料
    黑龍江日報10月30日訊 今年35歲的何冬青2012年從吉林大學化學學院畢業後,在中科院蘇州納米所繼續深造兩年,隨後帶著對家鄉的眷戀來到了黑龍江省科學院高技術研究院功能複合材料工程中心,從事光催化產氫的研發及光催化機理的研究。
  • 有機-無機雜化納米材料電催化CO2還原反應的研究進展
    該綜述論文首先介紹了CO2電還原的相關測試裝置和評價指標,以及有機、無機及其複合納米材料在ECR中的反應路徑等(圖2)。隨後系統地綜述了有機-無機雜化催化劑的設計與合成以提升CO2還原性能的研究進展,主要涉及分子催化劑/碳材料複合物、有機配體功能化的金屬催化劑、金屬有機框架(MOFs)、以及基於共價有機框架(COFs)、金屬硫化物和g-C3N4的有機-無機雜化納米材料等。
  • 納米黃色氧化鎢光催化材料
    納米黃色氧化鎢,即納米三氧化鎢/WO3,是一種極其引人注目的半導體光催化材料,在環境汙染淨化、能源再生方面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中鎢在線提供優質納米黃色氧化鎢材料。
  • 新型光催化材料問世
    本站訊(通訊員 焦德芳)日前,天津大學封偉教授團隊成功合成新型帶隙可調的二維層狀鍺矽烷材料。這種新材料可用作性能優異的光催化劑,在常溫光照條件下高效製備氫氣,還能將二氧化碳高效還原成一氧化碳。相關研究成果已在線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自然·通訊》。隨著工業社會發展,「溫室效應」成為了人類面臨的重大環境挑戰。
  • 「表、界面物理化學基礎科學問題及其探測方法」戰略研討會
    10月10日至12日,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辦,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承辦的「表、界面物理化學基礎科學問題及其探測方法」戰略研討會在大連化物所召開。基金委計劃局局長孟憲平,基金委化學部常務副主任梁文平,中科院基礎科學局局長劉鳴華,清華大學薛其坤院士,廈門大學田中群院士,化學所江雷院士,北京大學劉忠範院士,大連化物所所長張濤、副所長楊學明院士、李燦院士、包信和院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陳經廣教授,浙江大學彭笑剛教授,中國科技大學楊金龍教授,以及東南大學、復旦大學、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南京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山東大學、蘇州大學、揚州大學、金屬所、蘭州化學物理所
  • 水滑石基納米光催化材料合成太陽燃料和高附加值化學品
    主要從事能量轉換納米催化材料方面的研究,在Adv. Mater.、Angew.、 Chem.、JACS等期刊上發表SCI論文180餘篇,被引用11000多次,H指數58,併入選2018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學家」;申請國家發明專利41項(已授權24項),在國際會議上做特邀報告30餘次。2017年當選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
  • ZnSe納米棒——光催化分解水產氫再創新高
    氫能是太陽能轉化利用中的首選,目前已研發出很多可實現光催化分解水產氫的催化劑。在眾多催化活性材料中,同屬於硫族化合物的CdS與CdSe納米晶催化效果上佳。儘管催化活性與穩定性都極為顯著,但是這類材料的應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毒性以及Cd致癌性的限制。因此其替代物如氮化碳、碳量子點以及共軛有機聚合物等碳基材料由於環境友好等特性而被廣泛研究。
  • 【科技日報】高效氮化碳催化劑 實現光催化循環固氮產氨
    其中,光催化固氮合成氨技術由於其能夠利用太陽能,條件溫和並且低排放等優點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其中,氰基修飾氮化碳作為一類典型的二維非金屬半導體光催化劑,具有成本低、物理化學性質穩定、元素來源豐富、易於大量合成等優勢已成為固氮光催化劑領域的研究熱點。
  • 【圖書推薦】《鉛鋅及其共伴生元素和化合物物理化學性質手冊》
    書中前7部分屬化學冶金基礎, 包括有關物理化學性質、 熱力學數據、水溶液中的熱力學數據、氧化還原電勢數據、元素的氧化態與氧化還原電勢的關係以及電位-pH圖;第8部分為物理冶金基礎——狀態圖。最後兩部分則為與新能源有關的超導和半導體的特性數據, 和太陽能電池材料的光學性能。全書內容豐富, 取材有一定的新穎性和實用性。
  • 高效氮化碳催化劑 實現光催化循環固氮產氨
    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固體所獲悉,該所環境與能源納米材料中心科研人員合成了鉀離子和氰基修飾的氮化碳納米帶作為模型催化劑,發現氰基在固氮反應中參與了還原反應並能夠再生,形成了固氮產氨循環。
  • 納米光催化技術在光有機合成、高分子聚合中的應用進展
  • 光催化半導體納米材料帶隙中間態能級測量方法的應用研究獲進展
    半導體納米材料是當前光催化和光伏器件研究中的重要材料之一。這類半導體材料合適的帶隙大小使其在太陽光譜範圍內有足夠的光吸收,產生的光生電子和空穴用於驅動光催化反應,或者形成光伏電勢。另一方面,納米材料的大比表面能夠吸附大量的反應物分子或者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中的染料分子,極大地提高光催化及光電轉化效率。
  • 浙江理工大學石墨烯量子點製備光催化材料研究獲進展
    董曉平(中)與課題組成員討論相關內容  浙江在線11月20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張吉 通訊員 仇旭 王楠)光催化作為光催化技術分支的年輕「一族」,近年來二維複合材料的製備研究成為熱門。  在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浙江理工大學化學系教授董曉平的主持下,一項名為「石墨烯量子點輔助剝離石墨相氮化碳製備二維複合材料及其光催化應用研究」的基礎研究獲得了一定進展。
  • 納米級二氧化鈦光催化氧化技術的研究
    ,其中納米TiO2光催化應用技術工藝簡單、成本低廉,利用自然光即可催化分解細菌和汙染物,具有高催化活性、良好的化學穩定性和熱穩定性、無二次汙染、無刺激性、安全無毒等特點,且能長期有益於生態自然環境,是具有開發前景的綠色環保催化技術之一。
  • 理化所可控合成氮缺陷石墨相氮化碳光催化材料
    石墨相氮化碳(g-C3N4)是一種新型的非金屬光催化材料,在可見光範圍內具有一定的光吸收,同時還具有很好的熱穩定性、化學穩定性和光穩定性,被廣泛應用於光催化產氫、水氧化、有機物降解、光合成以及二氧化碳還原等。
  • 可控合成氮缺陷石墨相氮化碳光催化材料
    石墨相氮化碳(g-C3N4)是一種新型的非金屬光催化材料,在可見光範圍內具有一定的光吸收,同時還具有很好的熱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