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Se納米棒——光催化分解水產氫再創新高

2021-01-14 X一MOL資訊


人工光合作用將太陽能轉化儲存在化學燃料中,可有效地解決可再生能源緊缺的問題。氫能是太陽能轉化利用中的首選,目前已研發出很多可實現光催化分解水產氫的催化劑。在眾多催化活性材料中,同屬於硫族化合物的CdS與CdSe納米晶催化效果上佳。儘管催化活性與穩定性都極為顯著,但是這類材料的應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毒性以及Cd致癌性的限制。因此其替代物如氮化碳、碳量子點以及共軛有機聚合物等碳基材料由於環境友好等特性而被廣泛研究。不過這些材料雖然廉價無毒,但在不含貴金屬及致癌金屬的水溶液體系中,其產氫效率與Cd基光催化劑的超高量子產率相比仍不可同日而語。


ZnSe是一種穩定的非貴金屬直接帶隙半導體材料(帶隙為2.7 eV),可吸收近紫外及部分可見光,導帶位於-1.1 V vs. NHE (pH 0),理論上可用於水溶液質子還原。不同於其Cd的類似物CdS與CdSe,ZnSe雖然具有理論上的種種優勢,但在太陽能轉換利用領域的實際應用非常有限。Domen等研究人員曾報導過ZnSe/CuInGaSe(CIGS)基光電陰極用於產氫,光電流高達12 mA cm-2 (0 V vs. RHE),初始電位為+ 0.89 V vs. RHE。但是這些複合物的光電陰極還需要CdS電荷分離層,以及Pt作質子還原催化劑。目前ZnSe基納米材料作光催化劑的報導大部分用於染料降解與水氧化,只有極少數可在無Cd條件下進行光催化產氫,並且效率都很低。


劍橋大學化學系Erwin Reisner教授一直從事光催化合成及太陽能轉化領域的相關研究,近日該課題組設計合成了一種無貴金屬且無Cd的光催化劑——棒狀ZnSe納米晶(ZnSe NR),並將其用於高效光催化分解水產氫,催化效果堪比Cd基量子點。相關論文發表在Angew. Chem. Int. Ed.上。

圖1. ZnSe納米棒光催化劑及其構築的無貴金屬光電陰極示意圖。圖片來源:Angew. Chem. Int. Ed.


研究人員將Se的三辛基膦分散液注射到硬脂酸鋅的正十八烷溶液中,300 ℃下生長25 min得到硬脂酸包裹的ZnSe納米棒(ZnSe-St)。然後採用巰基丙酸對其進行表面修飾,得到水溶性的納米棒(ZnSe-MPA);再用[Me3O][BF4]進行活性配體移除,得到無配體的納米棒(ZnSe-BF4)。在可見光(AM 1.5G, 100 mW cm-2, λ > 400 nm)條件下,由Ni-(BF4)2作共催化劑分散在抗壞血酸水溶液中,ZnSe納米棒的產氫效率可高達 54 ± 2 mmolH2 gZnSe-1 h-1,量子產率為50 ± 4%(λ = 400 nm);在模擬太陽光條件下(AM 1.5G, 100 mW cm-2),其催化效率更是高達149 ± 22 mmolH2 gZnSe-1 h-1,且在40 h之內無明顯的光腐蝕現象,在無共催化劑的條件下依然可以保持活性。

圖2. ZnSe納米棒光催化產氫效果。A) 不同共催化劑(光照3h)的影響;B) NR封端劑的影響;C) 激發波長(1h)的影響;D) ZnSe-BF4的時間穩定性。圖片來源:Angew. Chem. Int. Ed.


在高效產氫的基礎上,為進一步避免電子犧牲劑的使用,研究人員將ZnSe納米棒負載在非貴金屬銅鐵礦氧化物CuCrO2上,構築了CuCrO2基的光電陰極。由CuCrO2納米晶提供電子,p型半導體消除光生空穴,從而替代了電子犧牲劑。與進行水氧化的光電陽極連接,該體系即可進行完整的水分解。在水溶液(pH 5.5)電解質中產生了-10 μA cm-2的光電流,起始電位約為+ 0.75 V vs. RHE。

圖3. CuCrO2(藍)與CuCrO2 I ZnSe(黑)電極的線性伏安曲線與光電流測試。圖片來源:Angew. Chem. Int. Ed.


綜上,光催化劑ZnSe納米棒在無Cd條件下可實現高效的可見光催化分解水產氫。在不使用共催化劑的情況下,其催化性能幾乎比肩含Cd量子點。由此也體現了新型無機材料在光催化領域的應用前景。此外,還可將ZnSe納米棒負載在p型銅鐵礦氧化物CuCrO2上製備無貴金屬的光電極,應用於光電化學電池中。該方法具有很大的發展前景,為封閉循環式太陽能燃料的合成提供了基礎,同時也在光催化有機氧化還原反應與汙染物光降解中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原文(掃描或長按二維碼,識別後直達原文頁面):

ZnSe Nanorods as Visible-Light Absorbers for Photocatalytic and Photoelectrochemical H2 Evolution in Water

Angew. Chem. Int. Ed., 2019, 58, 5059-5063, DOI: 10.1002/anie.201814265


導師介紹

Erwin Reisner

https://www.x-mol.com/university/faculty/2586



本文版權屬於X-MOL(x-mol.com),未經許可謝絕轉載!歡迎讀者朋友們分享到朋友圈or微博!


長按下圖識別圖中二維碼,輕鬆關注我們!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 化學 • 材料 領域所有收錄期刊

相關焦點

  • 東華大學在光催化 分解水產氫領域最新研究進展
    近日,東華大學材料學院張青紅教授團隊在製備廉價高效的可見光光催化劑以及光催化分解水產氫領域取得新進展,以《MXene為前驅體製備碳摻雜TiO2並與g-C3N4耦合作為可見光光催化劑用於光催化產氫》(Ti3C2 MXene-derivedcarbon-doped
  • 光催化之提高半導體材料光解水產氫的有效途徑 — 「摻雜」
    自從1972年日本學者Fujishima和Honda在TiO2單晶電極上實現光催化產氫以來,光催化分解水制氫技術一直都是科學家關注的熱點。與傳統的電解水制氫、水煤氣法制氫以及裂解化石能源制氫相比,光催化分解水制氫技術可利用豐富的太陽能和水製取氫氣,有效地避免了傳統技術所帶來的能耗高、汙染大等缺點,因而被認為是最理想的氫能開發途徑。
  • 青島大學 紅磷/氮化碳異質結構光催化材料顯著提升析氫催化效率
    紅磷是一種很有前途的光催化劑,其可見光吸收範圍寬,可達700 nm,但其快速的電荷重組限制了其光催化析氫反應(HER)活性。在這項工作中,[001]取向的Hittorf紅磷(HP)納米棒通過化學氣相沉積策略在聚合氮化碳(PCN)上成功生長。
  • 【催化】Angew. Chem. 壓電催化產氫—利用機械振動驅動水分解產氫
    光催化和電催化是目前國際上研究產氫的熱點。但各自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光催化分解水制氫氣對可見光範圍的光利用率低,對黑暗條件無響應等。電催化分解水制氫氣則需要消耗電能,以及優異的電催化材料通常含有貴金屬,而貴金屬材料比較昂貴。
  • 河北科技大學在納米催化全解水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新聞—科學網
    河北科技大學青年教師蘇然團隊在納米催化全解水研究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結果近日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
  • 光催化分解水:開發可再生能源的一種有效途徑!
    導讀近日,德國慕尼黑大學(LMU)的物理學家們與維爾茨堡大學的化學家們展開合作,首次成功地演示了一種在一體化光催化系統幫助下完全地分解水的方案。背景近年來,全球氣候變暖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基於半導體納米顆粒的新型催化劑,現在已經被證明可促進「人工光合作用('artificial photosynthesis)」所需的所有反應。通過光催化作用將水分解為氫燃料和氧氣,提供了一種特別吸引人注目的方案。但是,模仿生物光合作用,高效地實現這一個過程,在技術上頗具挑戰性。原因在於:這包括了一系列會相互影響的過程。
  • 「氫農場」策略下,太陽能水分解制氫效率創新高
    氫氣,被視為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燃燒產物為水,熱值高,無汙染,且地球表面70%都是水源。其中,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技術可把無限的、分散的太陽能轉化為高度集中的氫能,因此被認為是實現清潔可持續氫氣綠色高效生產的重要途徑。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氫,將太陽能轉化並儲存為化學能,是科學家們長期探索研究的領域。
  • :在納米催化全解水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光催化或電催化是常見的全解水方法,但其析氧效率低影響了全解水的效能,而自然界中存在著潮汐能、振動能等各種機械能,利用壓電材料將機械能轉化為全解水的動力是壓電催化領域的研究熱點,然而目前已報導的壓電催化全解水產氫產氧效率都極其低,如何提高效率是一大挑戰。
  • 光催化分解硫化氫制氫研究獲進展
    我國對硫化氫廢氣的處理多採用Claus工藝,即將硫化氫部分氧化成水和硫磺,其中的氫並沒有得到回收利用。氫能是最有希望在未來替代化石類的能源,目前工業用氫氣都是由輕烴、煤、天然氣及甲醇等通過蒸汽重整或電解水生產的,成本高、價格貴,難以作為燃料被廣泛使用。
  • :引入罕見氯化鈣相TiO2,提升光催化水分解產氫效率
    其中,二氧化鈦P25是一種已經商業化的異質納米複合材料,它包含銳鈦礦相和金紅石相(摩爾比約為79:21),作為光催化劑在分解水制氫和汙水處理方面表現出優秀的性能。實際上,二氧化鈦的晶相除了常見的金紅石、銳鈦礦和板鈦礦之外,還包括TiO2-H、CaCl2或α-PbO2等較為罕見的晶相。已經有研究預測,這些罕見晶相有可能在電池和光催化等領域表現出優越的活性。
  • 前沿 | 河北科技大學成功製備出高機電耦合係數的10nm鈦酸鋇納米顆粒!
    全解水產氫產氧是能夠解決能源短缺與環境危機的理想途徑之一,其難點在於高效、穩定、廉價的催化劑的開發。光催化或電催化是常見的全解水方法,但其析氧效率低影響了全解水的效能,而自然界中存在著潮汐能、振動能等各種機械能,利用壓電材料將機械能轉化為全解水的動力是壓電催化領域的研究熱點,然而目前已報導的壓電催化全解水產氫產氧效率都極其低,如何提高效率是一大挑戰。
  • 倫敦大學學院唐軍旺教授|分子催化劑助力氮化碳光催化高效產氫
    光催化技術為太陽能分解水制氫提供了一條完美路徑。然而要想大規模推廣應用還有幾個關鍵問題亟待解決:1. 目前大多產氫光催化劑需要擔載貴金屬,導致其成本過高,因此產氫催化劑的廉價化十分重要;2. 儘可能拓展光吸收範圍以有效利用太陽光;3. 長時間的穩定運行。
  •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在光催化制氫領域取得系列新進展
    近日,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樸玲鈺研究員課題組在光催化產氫方面取得系列新進展,研究成果相繼發表於Nano Energy (2020, 67, 104287)、Nano Today樸玲鈺課題組分別通過光催化水分解和甲酸分解兩個過程,實現了高效、穩定的光催化產氫,並為該過程的合理評價提出了系統分析與建議。
  •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在光催化制氫領域取得系列新進展
    近日,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樸玲鈺研究員課題組在光催化產氫方面取得系列新進展,研究成果相繼發表於Nano Energy (2020, 67, 104287)、Nano Today(DOI: 10.1016/ j.nantod. 2020. 100968)及Angew. Chem.
  • 倫敦大學學院唐軍旺教授|分子催化劑助力氮化碳光催化高效產氫
    光催化技術為太陽能分解水制氫提供了一條完美路徑。然而要想大規模推廣應用還有幾個關鍵問題亟待解決:1. 目前大多產氫光催化劑需要擔載貴金屬,導致其成本過高,因此產氫催化劑的廉價化十分重要;2. 儘可能拓展光吸收範圍以有效利用太陽光;3. 長時間的穩定運行。
  • 用於可見光碟機動產氫的特殊定製的自組裝光催化納米纖維
    用於可見光碟機動產氫的特殊定製的自組裝光催化納米纖維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3 17:06:32 一個由布裡斯託大學Ian Manners課題組領導的國際合作小組,通過自組裝納米纖維實現了可見光碟機動的高效產氫
  • 二氧化鈦光催化材料實現可見光全譜吸收
    二氧化鈦光催化材料實現可見光全譜吸收對太陽能大範圍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中科院金屬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成會明研究組製備出具有可見光全光譜吸收的紅色二氧化鈦光催化材料
  • 雙金屬分解水制氫催化劑:Ti3C2 MXene+1T-WS2
    而利用太陽能通過半導體光催化分解水產生氫氣(H2)被認為是解決上述問題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在各種半導體光催化劑中,TiO2因活性高、反應條件溫和、反應過程無毒無害、製備成本低、可循環使用、適用性廣泛等優點,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半導體光催化劑。然而,由於光生電子空穴對的快速複合使得TiO2的應用受到限制,因此大量的工作(如表面修飾、助催化劑負載和異質結構建)致力於促進光生電子和空穴的分離。
  • 科學網—二氧化鈦光催化材料實現可見光全譜吸收
    二氧化鈦光催化材料實現可見光全譜吸收對太陽能大範圍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本報訊(記者周峰)近日,中科院金屬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
  • 廉價電催化水分解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催化效率大幅提高
    作為一種重要的可持續新能源技術,開發高效、廉價的水分解電催化劑受到廣泛關注。記者13日從中南大學獲悉,中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劉小鶴教授團隊在廉價電催化材料領域取得了系列進展,《先進功能材料》《應用催化B:環境》等國際權威期刊連續發表了該團隊最新研究成果。   氫能是最具前景的清潔能源之一,電解水產氫是目前較為理想的制氫技術。然而,這項技術的廣泛應用一直被高價的貴金屬催化劑所制約,亟待尋找廉價的高性能電催化劑替代貴金屬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