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科技大學在納米催化全解水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新聞—科學網

2020-11-23 科學網

 

 

河北科技大學青年教師蘇然團隊在納米催化全解水研究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結果近日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

 

全解水產氫產氧是能夠解決能源短缺與環境危機的理想途徑之一,其難點在於高效、穩定、廉價的催化劑的開發。光催化或電催化是常見的全解水方法,但其析氧效率低影響了全解水的效能,而自然界中存在著潮汐能、振動能等各種機械能,利用壓電材料將機械能轉化為全解水的動力是壓電催化領域的研究熱點,然而目前已報導的壓電催化全解水產氫產氧效率都極其低,如何提高效率是一大挑戰。

 

該團隊合成了尺寸均一的10納米鈦酸鋇納米顆粒,證實其機電耦合係數比200納米的鈦酸鋇顆粒和鈦酸鋇納米線的高出近5倍,高的機電耦合係數可以誘導產生高的壓電電勢,經有限元模擬得出10納米鈦酸鋇的壓電勢能高達2.6 伏特,此值遠超於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所需的1.23伏特勢能。而200納米鈦酸鋇顆粒和鈦酸鋇納米線的壓電勢能分別為0.5 伏特和1.2 伏特。並觀測發現其具有四方,單斜和三斜多相共存現象,多相共存降低了極化翻轉的自由能進而提升了10納米鐵電納米顆粒的壓電性能。該團隊還發現,在60 赫茲超聲振動下,10納米鈦酸鋇納米顆粒分解水的產氫量和產氧量分別了目前報導的壓電催化全解水的最高值,而200納米鈦酸鋇顆粒和鈦酸鋇納米線則幾乎不能夠分解水產氫產氧。

 

該項研究不僅深化了對納米鐵電材料性能及作用的認識,為構建新型鐵電催化劑及電學器件打下了基礎,也為全解水產氫提供了新的催化劑。

 

論文相關信息: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1907695

 

 

相關焦點

  • 河北科技大學首篇Angew.:在納米催化全解水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入駐化學加,推廣快人一步 導讀 近日,河北科技大學在全解水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結果在化學學科頂級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德國應用化學,2018年影響因子
  • 前沿 | 河北科技大學成功製備出高機電耦合係數的10nm鈦酸鋇納米顆粒!
    全解水產氫產氧是能夠解決能源短缺與環境危機的理想途徑之一,其難點在於高效、穩定、廉價的催化劑的開發。光催化或電催化是常見的全解水方法,但其析氧效率低影響了全解水的效能,而自然界中存在著潮汐能、振動能等各種機械能,利用壓電材料將機械能轉化為全解水的動力是壓電催化領域的研究熱點,然而目前已報導的壓電催化全解水產氫產氧效率都極其低,如何提高效率是一大挑戰。
  • 河北科技大學理學院研究團隊兩項成果取得新進展
    近日,河北科技大學理學院王德松教授研究團隊在構建負載型銀納米催化劑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催化領域頂級期刊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2021, 283, 119592, IF="16.68)。
  • 納米金剛石催化過硫酸鹽除汙染研究取得新進展
    高效異相催化體系的構建是過硫酸鹽氧化技術的主要研究方向,其核心在於高性能異相催化劑的設計。圍繞這一核心,國內外學者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獲得了以鈷基為代表的系列高效金屬基催化劑。然而,這些催化劑在使用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金屬離子的溢出,導致水體二次汙染,對水生態環境、飲用水安全和人體健康構成了威脅。因此,研發安全、高效、經濟的非金屬碳基催化劑是構建綠色環保過硫酸鹽氧化體系的關鍵環節。
  • 同濟黨員費泓涵團隊在光催化分解水研究上取得重要成果
    同濟黨員費泓涵團隊在光催化分解水研究上取得重要成果 2020-11-29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廉價電催化水分解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催化效率大幅提高
    作為一種重要的可持續新能源技術,開發高效、廉價的水分解電催化劑受到廣泛關注。記者13日從中南大學獲悉,中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劉小鶴教授團隊在廉價電催化材料領域取得了系列進展,《先進功能材料》《應用催化B:環境》等國際權威期刊連續發表了該團隊最新研究成果。   氫能是最具前景的清潔能源之一,電解水產氫是目前較為理想的制氫技術。然而,這項技術的廣泛應用一直被高價的貴金屬催化劑所制約,亟待尋找廉價的高性能電催化劑替代貴金屬催化劑。
  • 同濟化學費泓涵團隊在光催化分解水研究上取得重要成果
    同濟化學費泓涵團隊在光催化分解水研究上取得重要成果 2020-11-26 20: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科院納米科技研究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三年來,中國科學院納米科技研究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有些成果在國際上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使本項目的總體水平處於國際前沿。經初步統計,發表論文443 篇,SCI發表約391篇;在2000年公布的SCI引文數據最有影響力的論文中,中國佔47篇,其中納米科技中心佔有3篇;在國際各類會議上做邀請報告28次;申請專利22項;獲中科院自然科學一、二等獎各1項;「納米研究取得最新成果」被評為2000年中國基礎科學研究十大新聞之一。
  • 水分解制氫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據新華社電  作為一種重要的可持續新能源技術,開發高效、廉價的水分解電催化劑受到廣泛關注。記者13日從中南大學獲悉,中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劉小鶴教授團隊在廉價電催化材料領域取得了系列進展,《先進功能材料》《應用催化B:環境》等國際權威期刊連續發表了該團隊最新研究成果。    氫能是最具前景的清潔能源之一,電解水產氫是目前較為理想的制氫技術。
  • 河北科技大學王波團隊在鉀離子電池碳負極材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河北科技大學材料學院王波教授帶領的科研團隊在鉀離子電池碳負極材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在《納米能源》(Nano Energy,2020,104979,DOI:org/10.1016/j.nanoen.2020.104979)正式發表。
  • 同濟大學費泓涵教授團隊在光催化分解水研究上獲重要進展
    利用太陽光一步法光催化全解水產氫(不添加任何犧牲劑條件下將水分解成2:1的H2和O2)是最簡單和經濟的綠色制氫方案之一。鑑於該過程是熱力學爬坡反應且涉及多電子轉移,被認為是化學領域一大「聖杯式」難題。迄今為止,僅極少數單組份半導體光催化劑可通過一步法初步實現該反應。
  • 華北理工大學以二氧化碳還原制乙醇取得新進展 —新聞—科學網
    記者4月21日從華北理工大學獲悉,該校教授崔文權團隊在二氧化碳還原制乙醇方面取得新進展,通過光熱協同催化實現了二氧化碳還原過程中的碳碳耦合製備乙醇。
  • 徐曉翔課題組層狀鈣鈦礦材料光催化分解水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徐曉翔課題組層狀鈣鈦礦材料光催化分解水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來源: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18-03-21  瀏覽:
  • 武漢工程大學在金屬納米顆粒及光催化應用研究取得新進展
    武漢工程大學光電信息與能源工程學院、數理學院馬良博士以武漢工程大學為第一單位,依託光學信息與模式識別湖北省重點實驗室,在等離激元耦合及應用研究領域取得一系列研究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ACS AppliedMaterials & Interfaces(影響因子8.758),
  • 石墨烯限域催化研究取得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通訊員石瑛 記者劉萬生  12月8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在石墨烯限域催化及表面催化原位表徵研究取得新進展
  • 表面等離激元光催化水分解機理研究取得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
  • 【催化】納米碳催化作用本質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經過近20年的發展,研究者在納米碳催化劑製備方法及其在不同催化體系中的應用等方面已經取得了顯著的進步,但是在分子或原子尺度上對納米碳催化本質過程的解釋,以及納米碳催化劑本徵活性的評價和比較等問題上仍不清楚。
  • 納米石墨烯限域單原子鐵催化劑研究取得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
  • 二氧化鈦表面光催化產氫工作取得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科學網 劉萬生 通訊員郭慶 徐晨彪報導】7月19日,由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楊學明院士帶領的科研團隊在
  • 同濟大學費泓涵團隊在光催化分解水研究上取得重要成果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利用太陽光一步法光催化全解水產氫(不添加任何犧牲劑條件下將水分解成2:1的H2和O2)是最簡單和經濟的綠色制氫方案之一。鑑於該過程是熱力學爬坡反應且涉及多電子轉移,被認為是化學領域一大「聖杯式」難題。迄今為止,僅極少數單組份半導體光催化劑可通過一步法初步實現該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