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清華大學化工系周鶴修和合作者針對通過共軛高分子作為光催化材料進行可見光水分解產氫,系統地總結了它們的合成和材料設計策略,光物理性質,提出的機理和應用,以及討論了有關有機高分子光催化劑的最新研究和面臨的挑戰。
共軛高分子,人工光合,水分解, 產氫,臺灣清華大學
師法自然,模仿自然中的光合作用,利用共軛高分子作為光催化劑,來進行太陽光水分解產氫,是一種將太陽能轉化為具有高能量密度和環境友的可用能源的理想系統,此種利用共軛高分子材料具有結構的多變性、以及光物理特性的高調控性之優點,因此近年來受到許多研究團隊的重視。在本文中,在本文中,我們回顧了有關基於供體-受體的π共軛高分子作為光催化劑的最新報導,包括共軛線性高分子,微孔高分子,三嗪骨架,共價有機骨架,高分子奈米顆粒和其他相關的有機聚合物,它們均顯示出優異的光催化活性。在可見光照射下具有很好的穩定性,可用於產生氫能。此外,我們系統地總結了它們的合成和材料設計策略,光物理性質,提出的機理和應用。最後,討論了有關有機高分子光催化劑的最新研究和面臨的挑戰。本文將幫助讀者更迅速與清楚的地了解本領域的最新進展和未來方向。
相關結果發表在ChemCatChem(DOI:10.1002/cctc.201901725)上,文章第一作者為Dr. Jayachandran Jayakumar ,通訊作者為臺灣清華大學周鶴修教授(Prof. Ho-Hsiu Chou)
原文連結: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cctc.201901725
Wiley Advanced Science News官方微信平臺
如希望發表科研新聞或申請信息分享,請聯繫:ASNChina@wiley.com。
關注方式:微信右上角添加朋友—公眾號—搜索「AdvancedScienceNews」或下方長按識別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