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話叫「話不投機半句多」,還有一句叫「道不同不相為謀」。
現在物質富裕了,對心靈精神層面的追求高了起來,以前合夥吃飯就過一輩子了。那麼愛情和婚姻,精神共鳴重要嗎?
因為我特別喜歡我老公外形長相還有智商,所以雖然思想上並不共鳴,我也覺得沒有啥。
我曾經遇到過跟我想法特別一致的男性,大家成為了很好的朋友,但不可能更進一步。
我後來分析了自己的需求,我本質上不太希望身邊的人太了解我,這樣會讓我覺得不安。
現在我老公跟我某些地方完全無法相互理解,但仍然相處得很好。而且我覺得他對我的不理解之處,成為了我的魅力。
兩個人大方向一致,只是興趣愛好的領域不同,那就要看願不願意一起去體驗對方所熱愛的事物了。
根據個人實際體驗來說,還是跟願意支持自己的人結婚比較有意思。當一方提議接觸新鮮事物,另一方拒絕潑冷水的話還是挺糟心的。
其實就算是一開始很多話聊,婚後幾年也沒什麼太多共同話題了。
我之前看幸福三重奏裡張國立的一個行為,我覺得蠻好。他出去一天回來問鄧婕你這一天幹嘛了跟我說說,然後鄧婕就開心的跟他分享。實際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
所以有沒有共同話題或者所謂靈魂共鳴不是特別重要,願意分享願意傾聽就很好。
只要雙方都對這段關係認真負責,沒有強大的外界作用力分開,就完全可以在一起。
胡適和曹佩聲可能更有「思想上的共鳴」,但拯救了胡適人生的,是江冬秀。
很難碰到內在和外在都能接受的......有碰到過內在非常好的,每次一起聊天時,會忽略他的外貌,覺得很開心;可是一旦分開,就又因為他的外貌覺得不能接受。
如果只是搭夥過日子,只要對方人品可以,那就沒什麼問題……但是我覺得很多人是沒有搞清楚自己要什麼的,開始明明只是想找個合適的人結婚,後面又要求對方能給自己帶來心動的感覺,那肯定是要慘劇收尾的。
當然,你只要有工作能養活自己,為什麼非得為了口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去找個沒感覺的人呢?
最後婚姻失敗,完了說男人沒好東西。從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找到三觀相符的伴侶已經是不易了,相互包容理解才是婚姻中的相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