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戰新語】【新中國與統一戰線70年•心聲】從歷史走向未來

2020-12-04 中國西藏網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回首光輝歷程,縱覽神州巨變,幾多感慨,幾多豪邁。

  1949-2019,中國人民一路披荊斬棘、跋山涉水,經歷無數坎坷,付出巨大艱辛,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蹟,書寫了一部感天動地的奮鬥史詩。

  1949-2019,中國共產黨領導全體中華兒女浴血奮戰,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把一個貧窮落後的舊中國發展成為當今舉世矚目的新中國。

  1949-2019,以「民族救亡」「中西合璧」「以人民為中心」為主旨所湧現出來的美術作品,從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到獨具特色的紅色文化、生機勃勃的當代文化,無不體現了中華民族的中國精神、中國夢想與文化自信。

  從歷史走向未來,總有一種信心和力量激勵我們奮勇前行。

  猶記得,1995年初春,在北京大學未名湖畔,我拜訪了民盟前輩季羨林先生。我將自己發表於報刊上的有關文章摘要和雕塑作品圖片求教於季老。季先生平靜、祥和,在一張小小的紙片上工整地寫下了「一個知識分子的心聲」,並告訴我,這是他刊載於《收穫》雜誌上的一篇文章,其核心圍繞「愛國」二字,闡述了知識分子的價值觀與責任感,並斷言知識分子「愛國沒商量」!

  猶記得,2000年,我被聘任為香港科技大學包玉剛文化講座教授。正逢民盟中央原主席費孝通先生到香港中文大學講學。我得知後,由九龍清水灣前往港島費老住處,向他老人家匯報了在香港創作的《母與子》系列雕塑作品,並闡述其創作靈感來自母文化情結。費老聽後若有所思。是啊,九十高齡再赴香港,不正是為了母文化的光大而來嗎?費老的文化胸懷是寬廣的,形與神是相輔相成的。這正像他常論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化境。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正是這份如出一轍的母文化情結深深牽引著我,令我思緒萬千,不斷回到自己尋夢之初。

  ……

  1962年,我出生於江蘇的一個文化世家,文脈昌盛,在父親的薰陶下,自幼刻苦誦詩、寫字、畫畫。此後,我陸續在無錫、南京等地讀書求藝,於南京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後留校任教。繼而訪學於北京大學,歐洲陶藝工作中心,美國華盛頓大學藝術學院。爾後加盟南京大學,並創建美術學科,繼而調任中國藝術研究院創建中國雕塑院,後被任命中國美術館館長。

  上個世紀80年代末,我有感於社會轉型,價值取向多元,立志塑中華古今賢人像以立時代豐碑昭示來者,引領精神。懷著文化自信與自覺,首創中國現代寫意雕塑之風,提出「寫意雕塑」理論和「中國雕塑八大風格論」。誠如熊秉明先生所說:「吳為山最近在給我的來信中提出寫意雕塑論,我說,這個詞造得好!寫意雕塑既是中國傳統的,也是現代的。這是中國藝術的真精神。」近30年來,我一直踐行並不斷完善發展、大力提倡、推廣這一文化概念。這個概念根植於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不斷發展創新,代表了我們對自己文化的信心,繼而影響到我們對自己民族、國家,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隨著對這一理念的理解不斷深入,也影響了我在其他領域的工作。

  在教育工作者、藝術工作者、美術館管理者的身份之外,我還是一位參政議政者。今年是我擔任全國政協委員的第十二個年頭,也是我擔任全國政協常委的第二年,這種光榮的使命感使我在觀察事物、思考問題、進行價值判斷時多了一個更為宏觀的角度,為教、為學、為藝、為政,諸事融通,化機一片,它昭示著我在新的人生定位中尋求貢獻社會的價值。所以說,我們這一代人很幸運,能有機會為黨和人民,為國家、為社會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能體現自己的價值、實現個人的理想,首先要感謝這個偉大的時代。

  作為藝術工作者,我始終堅信,應當在藝術創作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當用自己的藝術謳歌黨、謳歌英雄,在讚美社會主義,讚美改革開放,讚美新時代中,緊密地與人民、與生活對話,使自己的藝術融入偉大時代,並為社會發展創造精神價值。近三十年來,我創作了五百件雕塑,立於中國及世界多個國家。近日,以中華歷史傑出人物題材為主的179件作品正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展覽名為「丹心鑄魂」,展出了我創作的以馬克思、恩格斯、毛澤東為代表的偉大無產階級革命領袖,以焦裕祿、雷鋒、孔繁森、南仁東等為代表的英雄勞模、時代楷模;以炎帝、黃帝、孔子及諸子百家直至現當代中華歷史文化名人系列;以達·文西、馬可波羅、顧拜旦等為代表的世界名人;以《睡童》《春風》為代表的生活系列;南京大屠殺組雕;統戰題材作品,如受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邀請創作了以1945年7月毛澤東與黃炎培在延安關於「歷史周期率」的著名對話為題材的《延安窯洞對》雕塑。今年5月4日,在留法勤工儉學100周年之際,我創作的4.65米寬、2.9米高的大型青銅雕塑《百年豐碑》在法國蒙達爾紀的鄧小平廣場舉行盛大的揭幕儀式,用雕塑再現出當年周恩來、鄧小平、蔡和森、陳毅、聶榮臻等留學法國的熱血青年激發理想的信念之旅,砥礪前行的精神之旅和交流互鑑的文明之旅。這座雕塑既是對上世紀旅法勤工儉學學生為理想而不懈奮鬥精神的紀念,也刻寫著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發展史中的獨特價值,民族救亡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以及民族復興中的引領作用。

  作為中國美術館館長,我認為,應當在本職崗位上發揮好政協委員的作用,在這一美術的最高殿堂和以美化育大眾的平臺,組織創作並開展最新成果引領時代的審美取向,配合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學習並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近年來,我館舉辦了數百次展覽,「美在新時代」「美美與共」「美在河山」等廣受關注喜愛,系統地梳理館藏的經典作品並加以展覽,引起巨大反響。這種「典藏活化」也正是在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活化文物的指示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說「全國各族人民要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擁抱在一起」,凝聚中國力量,就是凝聚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力量。2018年,我們組織全國雕塑家圍繞民族大團結主題赴全國各民族地區採風,五百多位雕塑家創作了近千件雕塑作品,生動地表現了56個民族在新時代所煥發的朝氣,並於2019年初展出,這個展覽成為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首次以雕塑藝術全面表現民族大團結的展覽。

  猶記得,2018年3月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民盟等四個界別委員聯組會,非常榮幸的是,我在現場聆聽,並做了題為《以文化經典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發言。總書記不斷勉勵我們不忘初心,創作出不負時代的作品,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

  作為在國際社會有影響力的藝術家、中國美術館館長,應當在國際社會講好中國故事,在國內向國人展示世界優秀文化。在傳播中凝聚中國力量,讓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有民族認同感和文化歸屬感。2018年,中國美術館先後牽頭成立了「金磚國家美術館聯盟」「絲綢之路國家美術館聯盟」,我當選為兩個聯盟的秘書長。作為國際文化交流,中國為世界建立了一個平臺。我們組織了二十多個國家來中國美術館辦展,組織相關研討會。許多國家美術館館長是第一次來中國訪問,從北京到敦煌,這一路行程,他們為中國社會發展所呈現的蓬勃向上的氣象所感動。同時我館將代表中國近現代美術的大師作品赴韓國、法國、墨西哥、希臘、德國等國家展出,所到之處,都掀起一陣「中國熱」。每個展覽都圍繞「中國寫意」的美學特徵進行研討。將「寫意雕塑」「寫意油畫」等中華美學精神和創作理念與方式在國際社會傳播。傳播中國文化,加強深度交流,美學精神的影響尤為深遠。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於美為紐帶,獲得心與心的相通。我的《孔子》《老子》《齊白石》等雕塑也應邀落成於巴西、法國、比利時、新加坡、英國等多個國家。

  ……

  撫今追昔。自1978年高中畢業至今,41年來,我的成長也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走到了追夢逐夢偉大民族復興的新時代,見證了我們的黨、國家、人民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巨變;見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見證了中國的綜合實力、國際影響力和人民的獲得感顯著提升。今天我們能在國際社會取得一定的成就,與民族的興盛、經濟的富強、文化的發展密不可分;今天中國文化在國際社會越來越得到重視,恰恰說明了中國深厚的傳統文化、獨特的革命文化、改革開放創新文化具備重要價值,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所謂的個性和國際性如果脫離了國家民族的文化身份是沒有生命力的,只有國家強大了,個人的文化身份才可以得到最好的支撐。應當說國家是我們堅強的靠山,我們是長在這座山上的一棵樹,永遠都離不開這片豐厚的文化土壤。

  江河萬裡總有源,樹高千尺也有根。中華民族的偉大飛躍深刻昭示: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只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如今,一個朝氣蓬勃、充滿希望的新時代中國闊步向前,為多黨合作更好發揮作用提供了廣闊舞臺。我作為民盟盟員,始終把黨的信任作為我工作的動力。「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要做中國共產黨的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增強責任和擔當,共同把中國的事情辦好。」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言猶在耳。我深深認識到,民主黨派只有堅定不移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應有的貢獻;同時作為一名民盟界別政協委員,在黨的領導下,未來更要充分發揮界別特色,圍繞文化建設凝心聚力、建言資政,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

  今年,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走過了70年的光輝歷程。回顧歷史的時刻,也是展望未來的時刻。「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圍,手拉手、肩並肩,高高揚起中國航船的風帆,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彼岸,繼續破浪前進!(作者:吳為山,民盟中央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優秀徵文:我的「中國夢、統戰情」
    【編者按】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年,市委統戰部在全市統一戰線範圍內開展徵文比賽活動,活動得到各地統戰工作者、統戰對象等的積極響應。初識統戰工作,我從學習開始。為了更快進入角色,我利用休息時間認真鑽研業務知識,主動擺正位置,以「新兵」姿態從零做起。通過學習,我對統戰工作有了全新的了解和認知。從學習和工作中我逐漸體會到了統一戰線作為黨的「三大法寶」之一,要為黨的總目標、總路線服務。因此,我始終團結帶領統一戰線成員牢牢把握時代方位,錨定使命任務,切實把黨中央對統一戰線的決策部署落實下去、把廣大統一戰線成員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
  • 「統戰史話(99)愛國統一戰線」學習研究鄧小平新時期統一戰線理論
    背景導讀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的愛國統一戰線(1992年—2002年10月)1992年,鄧小平視察南方並發表重要談話和黨的十四大的召開,標誌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1990年6月,江澤民在第十七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上指出,「鄧小平同志創造性地提出了新時期統一戰線的性質、方針和任務,豐富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關於統一戰線的理論。」同年7月,《中共中央關於加強統一戰線工作的通知》明確指出,鄧小平同志的統一戰線思想,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 最大公約數:統一戰線的實質與功能
    三是不同群體的人們在承認觀念存在分歧的同時,在未來的目標上具有共識。顯然,態度共識、規範共識和目標共識的程度、要求是不一樣的。「最大重疊共識」就是具有最高程度、最嚴要求的「重疊共識」。  尋找「最大重疊共識」,不僅是一個理論問題,而且是一個實踐問題。在不同群體之間、不同民族之間達成重疊共識,關鍵在於相關的人們都能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參與到共同的、自覺的歷史實踐過程中去。
  • 統一戰線服務於中心工作
    會議所制定頒布的《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明確了統一戰線服務「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方向原則,規定各領域統戰工作的方針政策。《條例》注重研究解決新形勢下統戰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立足於黨的工作全局,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關於統一戰線的新思想新要求,吸收統戰工作新經驗新成果,堅持大團結大聯合的主題,既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的重要舉措,也是提高黨的統戰工作科學化水平的必然要求,對鞏固壯大愛國統一戰線具有重要意義。
  • 現在最大的統一戰線問題是臺灣歸回祖國問題
    現在最大的統一戰線問題是臺灣歸回祖國問題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一直把實現臺灣與祖國大陸的統一,作為自己神聖的歷史使命,並根據國內外形勢的變化,適時制定、實施和發展對臺方針政策。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首次以「臺灣回到祖國懷抱,實現統一大業」代替了「解放臺灣」的提法。1979年9月1日,鄧小平在聽取第14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情況匯報時指出:「現在最大的統一戰線問題,是臺灣歸回祖國、實現祖國統一問題。」
  • 日學統戰||「十二類」統戰工作對象和範圍是怎麼形成的?
    統戰工作對象和範圍,是指參加統一戰線的各階級、各黨派、各民族、團體和各界人士中的黨外人士,重點是黨外代表人士。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因統一戰線的性質、任務的變化有所不同,統戰工作對象和範圍也有所不同。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建立的廣泛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包括了工人、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開明紳士、其他愛國分子、少數民族和海外華僑在內。進入新的歷史時期,愛國統一戰線的工作範圍和對象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 透視《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六大亮點
    不同歷史時期統一戰線面臨的形勢任務不同,工作範圍和對象也必然會作出相應調整。《條例》將「私營企業、外資企業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中介組織從業人員」「自由職業人員」合併為「新的社會階層人士」,還包括「新媒體從業人員」及今後可能出現的新群體。  統一戰線是一致性和多樣性的統一體,而一致性和多樣性是不斷變化的,貫穿統一戰線各個歷史時期。
  • 理論學習丨開啟馬列主義統一戰線思想中國化的偉大實踐
    開啟馬列主義統一戰線思想中國化的偉大實踐——毛澤東統一戰線思想在湖南起源的歷史脈絡和現實啟示中共湖南省委統戰部課題組作為毛澤東統一戰線思想的起源地和最早實踐地,湖南在這一重要思想的形成過程中具有特殊地位。
  • 習近平總書記統一戰線重要思想的思維特徵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一戰線的重要思想貫穿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體現了鮮明的戰略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和底線思維等科學思維特點。全面準確把握習近平統一戰線思想的這些思維特徵,並將其應用於當前統一戰線實踐工作之中,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 習近平總書記統一戰線重要思想形成的時代背景
    習近平總書記統一戰線重要思想既是對以往統一戰線歷史實踐經驗的總結和統戰理論的繼承,也是立足於新的時代背景做出的創新。習近平總書記統一戰線重要思想形成的時代背景在於,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 正確處理統戰工作中一致性和多樣性關係
    大團結大聯合之所以成為統一戰線工作的主題,這是由不同黨派、不同界別、不同群體在認知、利益、訴求等方面固有的一致性和多樣性關系所決定。基層統戰工作要想畫出新時代最大同心圓,首先必須從理論上準確把握一致性和多樣性關係的深刻意蘊。
  • 孫春蘭:統一戰線處於反分裂反滲透反顛覆鬥爭的前沿陣地
    >《 人民日報 》( 2015年06月04日   07 版)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統一戰線工作,提出一系列重要思想,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 充分認識中央統戰工作會議的裡程碑意義 中央統戰工作會議是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奮力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階段召開的,在統一戰線歷史上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影響深遠。習近平同志重要講話是指導新形勢下統戰工作的綱領性文獻。《條例》是我們黨關於統一戰線工作的第一部黨內法規。
  • 新時代統一戰線工作的基本遵循——中央統戰部負責人就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條例》公開發布之際,中央統戰部負責人就《條例》修訂和貫徹落實等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問:請介紹一下《條例》修訂的背景、過程和意義。答:2015年,黨中央出臺了《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
  • 一致性和多樣性關係的複雜動態特徵及其對統一戰線的啟示
    當矛盾運動處於量變狀態時,統一戰線中一致性居於主要的方面,多樣性居於次要的或從屬的方面;當矛盾運動處於質變狀態時,統一戰線中多樣性轉而居於主要的方面,一致性則居於次要的方面。這是一致性和多樣性關係的根本問題,也是統一戰線歷史發展的不同階段性特徵。黨的統一戰線可分為新中國建立前、建立後兩個大的歷史階段。
  • 綿陽師範學院召開統一戰線雙月座談會
    1月6日下午,綿陽師範學院召開統一戰線雙月座談會暨黨外代表人士與少數民族學生「結對子」活動推動會。學校黨委常委、副校長黃永忠出席會議,省、市政協委員代表,各民主黨派、知聯會負責人及成員代表,黨委統戰部相關人員參加會議。會議由學校黨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王德炎主持。
  • 新中國70年文化建設的成就及經驗
    觀點提示全面回顧和展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文化建設發展歷程和成就,認真研究和總結黨在文化建設中艱辛探索取得的寶貴經驗,有助於我們更加堅定文化自信,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新中國70年文化建設的歷史進程與成就新中國70年的文化建設,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探索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階段;改革開放新時期建設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階段;新時代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階段。探索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階段。
  • 「熱點解讀」新時代統一戰線工作的基本遵循
    答:2015年,黨中央出臺了《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這是關於統戰工作的第一部黨內法規,為統一戰線事業發展提供了政治保障、組織保障、法治保障。這次修訂《條例》,是加強統一戰線制度體系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新時代充分發揮統一戰線法寶作用的必然要求,體現了新形勢新任務對統一戰線工作的新要求,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和黨中央一系列最新精神,對於提高統戰工作科學化、規範化、制度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黨中央高度重視《條例》修訂工作。按照黨中央要求,2019年中央統戰部著手開展《條例》修訂工作。
  • 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
    新華社北京1月5日電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修訂後的《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認真遵照執行。   通知指出,2015年5月中共中央印發的《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對鞏固和發展統一戰線發揮了重要作用。根據新的形勢、任務和要求,黨中央對其予以修訂。
  • 西南交大統一戰線舉辦主題活動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
    西南交大統一戰線舉辦主題活動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   6月30日至7月1日,在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之際,西南交通大學統一戰線舉辦歸國留學人員座談會、氣排球賽等多場主題活動,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熱烈祝賀
  • 國考時事政治新聞熱評:開創新時代統一戰線工作新局面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條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堅持和加強黨對統一戰線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推動構建大統戰工作格局,堅持面向新時代全面規劃統一戰線發展,著力提高統一戰線工作科學化、規範化、制度化水平,是做好新時代統一戰線工作的基本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