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代周報
時代周報記者:張夢琳
辣條也有上市夢。
11月19日,有媒體透露,「辣條一哥」衛龍食品計劃明年在香港上市,募資10億美元。現在該公司正在洽談與中金公司、摩根史坦利和瑞銀的合作,商洽明年下半年上市的事宜。
「衛龍食品在辣條領域已經位居第一,體量符合上市標準;上市後,衛龍食品還可以藉助資本解決其長久以來過於依賴辣條產業的問題。」11月20日,凌雁管理諮詢首席分析師林嶽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五毛錢的辣條,是不少80後、90後的童年記憶。近幾年,衛龍食品更是靠著「玩梗」再次瘋狂收割粉絲。
經典品牌加搞怪營銷,讓衛龍食品保持著辣條行業一哥的地位。前瞻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8年,衛龍的市場佔有率排在第一位,約為5%。
但風光背後,難掩短板。
「衛龍食品頻繁跟風社會流行時尚,力求塑造網紅品牌,在包裝上和產品訴求上貼近90後和00後,很大程度上造就了其商業成功。」11月20日,上海高綱諮詢負責人高海平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但衛龍食品產品過於單一,且被視為垃圾食品,是其未來發展的痛點。
同日,時代周報記者致電衛龍食品總部,截至發稿未得到回應。
上市傳聞不斷
這並非衛龍食品第一次被傳出上市消息。早在2018年和今年8月,衛龍食品就曾有擬上市傳聞。
衛龍食品近幾年股權變動頻繁,在外界看來正是上市的前兆。
天眼查顯示,目前,衛龍食品運營主體為漯河市衛龍商貿有限公司(下簡稱,衛龍商貿)。2013—2016年,衛龍商貿股東為衛龍創始人劉衛平和劉福平,分別持有60%、40%的股份。
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期間,衛龍商貿的股東變更為上海市嘉烽實業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上海嘉烽」)、霍爾果斯劉氏股權投資合夥企業(簡稱「霍爾果斯」)、易豐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簡稱「易豐投資」),劉衛平、劉福平退出。
2018年9月,上海嘉烽、霍爾果斯退出。漯河和和食品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漯河和和」)持有99%股份。
目前,漯河和和、易豐投資分別持有衛龍商貿99%和1%的股份。但值得一提的是,二者的註冊地都在英屬維京群島。
事實上,與衛龍食品同處漯河市的另一家行業龍頭——雙匯集團的控股股東萬洲國際(00288.HK),也是經過類似的結構調整之後在香港上市。
外界傳聞四起,但其創始人對於上市卻表現「佛系」。
2018年底,劉衛平公開回應,「上市也許會是我們的一個過程,但不是目標和結果,走到哪裡該上就上了。目前並沒有一定要上的想法。不為上市而上市,順其自然。」
衛龍的野心
在創建衛龍辣條王國前,劉衛平是名副其實的「打工仔」。高中畢業之後,劉衛平四處打工求生,養活自己、貼補家用。
一次偶然的機會讓劉衛平發現商機。
1997年,為應對大豆價格上漲,一直以生產醬幹為主的湖南平江開發出了辣條這一新替代品,平江不少小作坊開始生產辣條,劉衛平看到了其中的商機。
劉衛平自小和母親學做醬幹,帶著這門手藝,他從老家湖南平江農村來到了600公裡之外河南漯河。1999年,開出自己的第一家辣條小作坊。
坊間傳言,劉衛平不接受媒體採訪,不願意參加企業家峰會和創投會議,極力將自己的影響力控制在河南以及老家湖南平江。少有的社會頭銜之一也只是鄭州市平江商會執行會長。
創始人低調,衛龍食品卻很高調。
2003年,劉衛平註冊了「衛龍Weilong」商標,開始以這個品牌為核心生產辣條等休閒食品。彼時,為了打響自家產品,衛龍食品的銷售團隊瘋狂在各商超網點地推,建立全國經銷商網絡。
不僅如此,在營銷上,衛龍也動作頻頻。
2015年,衛龍辣條現身美國亞馬遜網站,標出的單價高達14美元,折合人民幣90多元。衛龍成為繼老乾媽之後的又一中國調味「奢侈品」。
2016年,衛龍食品找來了當時的網紅張全蛋到衛龍食品車間進行直播,毫不保留地將廠房面貌及生產過程展現出來。
iPhone7上市後,衛龍食品蹭熱度複製其產品包裝,推出「蘋果版辣條」。
近年來流行的跨界衛龍食品也沒有落下。2019年,衛龍食品宣布進軍家居界,推出了一系列周邊用品;此後,衛龍食品與安踏合作,推出聯名手袋、T恤、千禧系列運動鞋。
短短數年,衛龍食品成了辣條界第一網紅。
多元化探索
「近幾年的營銷動作還是不錯的,也看得出衛龍食品在儘量擺脫辣條、垃圾食品這些標籤。但是由於衛龍是辣條起家,所以品牌烙印還是比較重。」林嶽表示。
林嶽認為,衛龍要打破和辣條強關聯的概念,從根源上把辣條、垃圾食品給區隔開來。
事實上,衛龍食品近幾年一直探索多元化。
據《北京商報》在2019年的報導稱,衛龍食品目前已建有漯河平平、駐馬店平平、親嘴豆乾、衛來食品等多個生產基地,主要進行調味麵製品產品的生產。
目前,除了辣條,衛龍食品的產品還包括魔芋粉、薯片、鍋巴、牛肉、鳳爪、滷蛋、辣條火鍋等。
從數據看,衛龍食品近年來業績突飛猛進。
根據衛龍食品公布的業績數據,2018年,衛龍食品的銷售額為35億元;2019年,衛龍食品整體營收49.09億元,同比增長近43%。
但和多品類發展的零食上市企業相比,衛龍食品業績表現還是偏弱。以良品鋪子(603719.SH)和三隻松鼠(300783.SZ)為例,財報顯示,僅在今年上半年,良品鋪子的營業收入為36.1億元,超過衛龍食品全年業績的二分之一;三隻松鼠營業收入更是直接超過衛龍食品全年業績,為52.52億元。
在2020年合作夥伴大會上,劉衛平放下豪言,2020年,衛龍的營收目標為72億元,預計要在2019年的基礎上增長近47%。另外,根據2018年制定的計劃,衛龍2021年要賣100億元,野心頗大。
「衛龍食品目前嘗試多元化發展,但仍擺脫不了主打產品辣條的影響,想要業績突破,必須堅持走多元化發展,需要創造一些子品牌,通過多樣化的產品線來獲得子品牌影響力。」林嶽坦言。
林嶽認為,上市能夠為衛龍食品帶來大量發展所需的資金,便於今後的多品類布局,如果成功上市,衛龍食品或許能夠加速高端化,增加品牌勢能。